【1344】寒露节气养生,饮食、运动都在这里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23年10月14日 中健网·健康焦点 佚名
10月8日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该如何养生呢?

  10月8日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以后,气温进一步降低,温差显著拉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也。”意思是说露水受寒气影响,即将凝结成霜,比白露时节更加寒冷,故名“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最早提到“寒”字的节气。

  “寒露”一到,虽说江南地区还会出现“小阳春”的暖意,但是在北方,可见树叶飘零,早霜袭人,东北和西北有些地区已进入冬季

  此时,自然界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在此人体生理活动降低之时,为了顺应四季,人们的活动消耗也应随之下降,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

  寒露起居·按时作息

  《黄帝内经》云:“起居有常”,指的是提倡按时作息,避免贪睡多睡损伤人体的正气,同时也应该避免熬夜透支耗损阴津。

  所以,在寒露之后,应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调节阴阳平衡,调和脏腑气血。

  寒露着装·注意下肢保暖

  寒露过后,昼夜温差加大,此时早晚应及时添加衣物,特别是要注意脚部的保暖。

  足部是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所经之处,若脚部受寒,寒邪循经侵入人体,会影响其脾胃、肝胆、肾及膀胱等脏腑功能。

  喜欢穿裙子的女生们要护好膝关节,以免诱发关节炎。

  此外,肩膀和颈部后方的大椎穴亦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也要注意保护。

  大家可养成每日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这不但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缓解疲劳,有助于睡眠。

  寒露饮食·多甘平少辛辣

  寒露前后宜食味甘平的食物,以增强脾胃功能。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等,防止因过食辛辣损伤人体阴精。

  同时,多吃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寒露前后容易出现口唇干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可多吃些梨、苹果、香蕉、柿子、荸荠、龙眼肉、柚子等具有滋阴润燥、润肺生津功效的果品。

  还可多吃具有去燥降火作用的食品,如鱼类、鸭蛋、牛肉、猪肝、海带、紫菜、莲藕、银耳等。

  药补则应以清润温养、不寒不热、不伤阴耗阴为原则。

  寒露情志·积极乐观

  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由盛转衰,不免让人触景生情,勾起人们心底忧郁的心绪,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凄凉垂暮之感更胜,此时情绪调养十分重要,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安宁平静的心情,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

  寒露运动·不宜太早

  寒露节气后,运动方面也要有所调整,可以选择慢跑、登山、散步等形式,但运动时间不宜太早,这是因为晨起气温太低,身体素质较弱者容易感受寒邪。

  同时不论何种运动,都不宜过量,在全身微热,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时,即行停止,应避免大汗淋漓,以保持阴液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否则会伤阴损阳。

  若遇到阴雨天气时,可选择在室内运动,不可冒雨涉水,以免感受寒湿。

  寒露保健·祛邪防病

  深秋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为预防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发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减衣服,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对呼吸道的刺激而发病。

  日常多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对于有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则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及自我保养,切忌食用冷硬食物伤胃。

  寒露如何养生

  “4不”:4个部位不能冻到

  寒露之后尤其要注意头颈、腰背、脚部、关节的保暖。

  头部不能冻:头颈部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感冒、咳嗽、头痛等不适。戴上帽子,系条围巾可以有效保暖颈部。可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可有效缓解疲乏,改善颈椎功能。

  腰部不能冻: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寒冷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另外,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和蹲起运动都能很好地温暖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振奋阳气的作用。

  脚部不能冻: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做完运动,再用热水泡脚,脚上有许多反射区对应着人体的不同部位,泡脚时揉揉脚,可以舒筋活血,温暖保养全身。

  注意:水温不宜过高,38℃~42℃之间较合适,泡脚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喜欢穴位按摩和经络保健的圈友,还可以在晚上泡脚时,重点按摩太冲、太白、太溪三个穴位,具有调节肝、脾、肾三阴经经气的作用,符合“秋冬养阴”的顺时养生特点。

  关节不能冻:天气变化、潮湿受凉会导致关节炎疼痛加重。膝关节是人体的主要负重关节,滑液是关节间的液体润滑剂。人体膝关节约含有滑液0.5毫升,滑液的黏度直接与黏蛋白的含量有关。当气温下降时,滑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增多,便增加了滑液的黏度,影响了关节的活动。

  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圈友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但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更好过冬。注意保暖,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5要”:5件养生事要常做

  1、减辛增酸 润肺防燥

  秋季要注意润肺防燥,肺喜滋润,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肺火”。“燥则润之”,深秋时节建议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应季果蔬,甜中味酸,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脏功能。

  中医有五味入五脏之说,辛味入肺,酸味入肝。在秋天要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类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和酒等,宜少吃或不吃,通过减辛,一能防止肺气太盛,二能防止辛燥伤肺,耗伤阴液。

  寒露天凉,晨起凉甚,早餐应吃温软食物,可以喝点热粥,粳米、糯米均是极好的选择,有健脾胃、补中气的功效。

  冰糖蒸山药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健康药膳,既健脾胃又润肺。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除了饮食滋润防燥,居住环境的防燥也很重要,不妨在室内放个加湿器,使居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能有效预防秋燥伤人,引起的咽干、鼻干、干咳、皮肤干等不适。

  2、防病防燥多喝水 朝盐晚蜜更健康

  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圈友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补水。

  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睡前半小时适量饮水能稀释血液预防血栓。

  多喝水不是一股脑儿地猛灌白开水,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能减少白天的水分流失,又能适时补充人体水分和抗衰老,可以说是秋季养生的饮“水”良方。

  同时喝蜂蜜水还可以防止秋燥便秘。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肺病等均有一定疗效,能帮助人们提高抵抗力和抗疲劳能力。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兼调脾胃的作用。

  注意:高血压患者夜间不要因为起夜怕凉而憋尿,否则会使血压升高,可能引起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危险事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猝死。

  3、养生每天坚持这2件事

  穴位保健

  揉足三里,健脾胃

  中医把胃经称为“长寿经”,其途经膝关节。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

  喜欢穴位按摩的圈友应该听过“肚腹三里留”这句口诀,按揉或敲打小腿外侧足三里穴,3~5分钟,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既能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强身延年益寿;又能提升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辅助减肥

  揉摩风池穴、合谷穴、曲池穴等,预防感冒

  按迎香穴可宣通鼻窍,预防鼻炎发作

  常按三阴交穴,以滋阴生津、润燥清热

  此外,针对此时节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可按揉肺俞穴、脾俞穴、膻中穴、天突穴等,补肺健脾益气;慢性胃炎患者在受凉或饮食生冷后,易诱发胃痛,可艾灸或按揉中脘穴、足三里穴、梁丘穴、内关穴等理气和止胃痛;针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艾灸或按揉大椎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阿是穴,以祛风湿、通利关节止痛。

  弹指:改善怕冷

  很多朋友冬天怕冷,容易手脚冰凉,如果在寒露之后开始练练“弹指功”,可以让这些状况得到改善。

  “弹指功”非常简单,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当然,不必局限于一百次这个数目,有空就弹弹。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常弹中指能促进气血循环,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

  养生按摩,不会一蹴而就,贵在坚持,日积月累,细水长流,方见成效。

  4、吃好三样

  吃芝麻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民间自古就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芝麻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佳。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可以补肝肾,润肺气,增津液,润肠燥。既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滋阴润肺通便。除此之外,黑芝麻还具有乌须黑发、润肤护肤美颜的功效。

  咳嗽的人还可以喝点芝麻糊,滋润呼吸道,消除痰液,顺畅呼吸道。

  吃柿子

  民谚说“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

  柿子在秋天成熟,它的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的水果都高,古人赞它“色胜金衣,甘逾玉液”。

  可以养肺护胃、清热祛燥、化痰止咳、生津止渴、健脾涩肠止血。柿子上的“柿蒂”还有降逆止呕的作用。

  吃冬枣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生不显老。

  寒露时节,冬枣上市,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有活维生素丸之称。

  秋季易感冒,多吃冬枣可以调节免疫,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秋燥皮肤易干,多吃冬枣还能抗氧化,提高皮肤弹性,让人年轻有活力。

  同时还能维持血管弹性,保护心脑血管,促进人体肝脏解毒。

  5、早睡早起 适量运动

  秋天是“阴气长,阳气收”的季节,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需注意调节生活节奏,防止过度疲劳和熬夜。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