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品招标降低药价 导致部分好药退市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07年06月05日 信息时报 佚名

专家分析——以药养药不可行 低利润药玩失踪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陈安薇介绍,医院选择一种通用名的药物时,一般会选一种进口药、一种国产药。而之所以选进口药,是因为部分质优价廉的国产药缺货,厂家因利润低或无利润不愿生产。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医院就紧缺一种叫“可拉明”的抢救药。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常用于急诊抢救中。以前药厂会靠另外一些利润较高的药来“养”它,但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后,部分利润较高的药品被刷下来,没有高利润药物的支撑,像“可拉明”这种利润极低的药物,药厂就不愿再多生产了。

据了解,为防止厂家停产低价药,有关部门规定,如果厂家停产低利润药物,那么该厂所有药物都无法进入竞标。

招标讲价也要讲疗效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的区庆嘉教授认为,政府实行集中招标本意是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这是便民利医之举,但上千种药品同时降价,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区教授说,即使是同一种药物,也有质量好坏之分,太过强调价格,规定某个价格标准以上的药品一律不能入围,很多有良好口碑、品质优良的药品被排除在外,进不了医院,生产厂家便会停产,一些低价、治疗效果较差的药品则“趁机“进入医院药房,对患者反而不利。区教授质疑:是否参加药品集中招标的每个专家对每种不同品牌的药物质量都有确切了解?如果要参与定价,是否采纳一些具多年临床经验的专业医生意见会更合理?

让区教授感到无奈的是,一些好的药物、医疗器械进不了招标,进不了医院,医生不能用,患者即使去香港或国外买回来想自用,医院也不敢违规使用。区教授认为,降低药价不应“一刀切”,一味排斥高价药,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强药品监管等来达到降低药费的目的。

卫生厅:应展开调查解决突出问题

对此,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表示,他也曾听到个别患者反映过类似情况,即在医院找不到某种特定的药,从香港、国外买回来医院也不敢违规使用。但现在只是极个别的情况,若患者需要用某种急需的药或高价药,正好在药品限制采购目录中,按照今年的“阳光采购”政策规定,每间医院自由采购的药品可以占总采购额的3%,患者还是能通过医院买到自己需要的药。

他表示,患者用药肯定都希望用疗效最好的药,若因药品未中标或其他原因导致部分好药不能进入医院,如大多患者和医生也持有同感,相关部门就应该展开详细的调查,重点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患者真正得到质优价廉的药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