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期]春雨医生创始人去世 再次聚焦心梗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6年10月10日 中健网·健康焦点 李可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于10月5日晚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互联网人因工作压力大,焦虑不安出现身体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张锐的离去,让我们又把目光聚焦到了“心梗”这个可怕的“杀手”身上。心梗、猝死这些听上去很遥远的词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尤其是进入秋季,气温骤降以后,提醒大家更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于10月5日晚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互联网人因工作压力大,焦虑不安出现身体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张锐的离去,让我们又把目光聚焦到了“心梗”这个可怕的“杀手”身上。心梗、猝死这些听上去很遥远的词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尤其是进入秋季,气温骤降以后,提醒大家更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气温骤降 中年人更要警惕心梗

  每年都有因为气温骤降而导致的急心脏事件和脑血管意外死亡的病人,尤其是中年男性。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段的男性通常应酬较多,摄入胆固醇高,加上吸烟、喝酒、压力大等原因,往往已经埋下动脉粥状硬化的隐患而不自知。气温骤降,人体会出现荷尔蒙增加、肾上腺素加速分泌等应激反应。血管收缩,容易导致动脉斑块破裂,诱发血栓,从而引发心梗,脑梗。

  而中青年人突发心梗后最为不堪一击,心梗往往是大面积,极其严重,致命的概率很高。发病高峰有一定的滞后性,降温后几天心梗、脑梗病人会更多。

  熬夜和猝死关系不小

  中医专家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熬夜和猝死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熬夜直接伤的是人肝肾之阴,肝肾损伤后直接影响人体的心与中气,且熬夜劳心必加重心血的暗耗,导致心肾不交,而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损耗过度就容易发生猝死。

  如果经常一天到晚对着电脑,很少锻炼身体,很多人貌似没什么病,突然24小时内就去世了,其实尸体解剖之后发现一般都是早就患有心脏基础疾病或者脑血管先天畸形,压力过大突然破裂死亡。

  心梗发病早期的信号

  心梗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导致猝死,最典型的表现是胸痛,患者还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恶心、呕吐等。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明显心率增快或减慢、突发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四肢湿冷等。

  除了这些典型的症状,一些看似不相关部位的疼痛,也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如在没有发炎的情况下,嗓子突然出现疼痛,尤其伴有心慌、胸闷憋气、出汗等表现;有心脏病史的人,上腹痛还伴有胸闷憋气、心慌、出汗、口唇青紫,疼痛部位没有压痛等;口腔科患者说不清楚具体是哪颗牙齿疼痛,也不红不肿,没有牙齿的叩痛等,并伴有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心慌、出汗、面色改变等,就该想到是否发生了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的非典型症状还有很多,下面这些表现都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出现,应该高度警惕:无胸痛或仅仅自我感觉胸闷、心慌、心前区不适;无胸痛而表现为上腹痛,并可伴恶心、呕吐等,容易误诊为急腹症;无胸痛而表现为颌部、颈部、咽部、牙齿、肩部、背部、上肢等部位疼痛,很容易误诊为骨、关节或软组织等局部病变;不明原因的晕厥、心力衰竭休克等,都应该想到急性心梗发生的可能。

  另外,十分罕见的头、双下肢、足趾等部位疼痛,也是急性心梗不典型的表现,这很难让人与心脏病联系在一起。当然,如果伴有胸闷憋气、心慌、出汗等症状,还是能提示我们应该考虑急性心梗发生的可能的。

  家中心脏急救捶两拳

  一般大脑出问题动静比较大,患者倒地后会有突发性的呕吐。而心脏的问题动静就比较小,大部分患者晕厥后很安静,会一声不吭。专家提醒,心脏骤停时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若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尽快由专业人员进一步抢救,病人“死而复生”的可能性很大。在家可操作的简单的心肺复苏方法是:先在病人胸骨处用力捶上两拳,然后以大约每分钟100次的频率用双手按压胸骨,每按压15次停下来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注意生活细节也能防心梗

  临床发现,约有一半的冠心病患者因生活“不拘小节”诱发心梗。建议已有急性心肌梗死或家族遗传史的人注意以下生活事项:

  1、饮食: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内脏;控制食盐摄入,咸菜、豆酱、香肠,腌肉等最好不吃或少吃;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宜进食粗粮及粗纤维食物,防止大便秘结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以加强血管的弹性、韧性和防止出血,微量元素碘可减少胆固醇脂和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海产品含碘丰富);镁可提高心肌兴奋性,有利于抑制心律紊乱(镁在绿叶菜中含量较多)。

  2、运动:参加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运动中的心率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之内(不要超过110次/分钟)。钓鱼或下棋,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3、心态:保持心境平和,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

  建议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等人群应在30岁之前做相关的筛查,如活动平板心电图、冠状动脉CT。严重者还可以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如果中老年人在常规体检时发现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等,应进一步检查,增加心脏彩超、动脉检测、动态心电图等项目,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