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议心肺复苏不再需要亲密接触

中健网 >> 疾病库 >> 儿科疾病 >> 心肺复苏 2010年07月13日 中健网·儿科疾病 佚名
心肺复苏(CPR)由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组成,是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影响。有研究显示,在实践中,口对口的“亲密接触”是很多人实施CPR的阻碍,因为有传染疾病等方面的担心。最近,日本学者发现,对有些患者实施复苏抢救时不再需要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急救医学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

  CPR相关教育仍需普及

  Ewy认为,此次日本学者的发现,将促使急救指南得到更新和修订,但对公众和急救人员的相关教育仍需要大力普及。需要鼓励和教育公众,在发现突然晕倒的患者时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进行复苏抢救,不需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急救医学专家Pepe医师强调,人们在学习了CPR的方法以后,在遇到心脏停搏的患者时,不要被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步骤误导,因为胸外按压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同时提醒,这并不意味着抛弃对传统CPR的推广教育。虽然传统CPR将不再常用,但对溺水及其他形式的呼吸暂停造成的心脏停搏,要求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传统CPR是主要的复苏急救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指进行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它还包括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等急救技术。

  近代CPR技术是在上世纪50年代晚期到60年代早期这段时间发展起来的。虽然口对口人工呼吸早在1740年起就被许多典籍记载(通常是用来帮助失去呼吸的新生儿),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人工呼吸法并未被广泛使用。直至1956年, James Elam医师和Peter Safar医师发明了现代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并首先被军方采用。自1891年起,陆续有医师发现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可以成功复苏。1960年,Jude医师、Kouwenhoven医师和Knickerbocker医师三人发现胸腔压缩可以达到小量的人工循环。随后,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的组合,成为目前CPR流程的雏形,并在1963年得到美国心脏学会(AHA)的承认。

  2005年底, 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要求救助者用双手掌跟按压胸部1.5~2.0英寸深的幅度,频率约为每分钟100次,以促进血液流动。传统的CPR还要求对患者进行30次胸外按压之后捏住患者鼻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直到患者胸腔鼓起。与旧版指南相比,该版指南主要改变了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例,由15:2调整为了30: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