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道》:血液科专家教你正确对待发热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18年12月10日 中健网·健康有道 张华
12月9日上午9:00 《健康有道》公益讲座第302期在河北省中医院门诊楼五层会议室准时开讲,本期由河北省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李晓红教授主讲,题为《发热的诊治》。


本期《健康有道》主讲专家河北省中医院血液科李晓红教授

    中健网讯  12月9日上午9:00 《健康有道》公益讲座第302期在河北省中医院门诊楼五层会议室准时开讲,本期由河北省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李晓红教授主讲,题为《发热的诊治》。

    讲座开始,李主任首先介绍了人们对发热症状认识的误区,多数人往往认为:(1)发热主要与感染发炎有关,必须使用抗生素和退热药;(2)发热一定是体温高于正常,体温越高说明病情越重;(3)低热正常,不用理会,李教授指出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排除各种正常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等。正常体温:腋窝(36.2—37.2 ℃);口腔(36.5—37.5 ℃);直肠(36.9—37.9 ℃)

    李教授指出发热分为4级,分别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并对发热的的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的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作出详细解释。

    对于引起发热的原因,李教授指出:

    1.感染性: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结缔组织过敏疾病、肿瘤、药物热、吸收热、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

    3.无法明确病因的发热

    并对,发热的诊断及检查项目做了详细的介绍。

    针对发热的治疗,李教授强调,慎用抗生素,如确认细菌性感染应用有效抗生素;病毒感染者可适当用抗病毒性药物;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处理原发病。 

    青壮年患者一般状态良好,38 ℃~39℃,可给予物理降温,大于39 ℃可药物降温。老年患者、婴幼儿孕妇、心功能较差者,体温超过38 ℃~38.5 ℃时,可考虑药物降温。

    选择药物降温时,推荐选用中药成分的药物如:清开灵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解热镇痛抗炎药萘普生、布洛芬。另外李教授特别强调,发热是机体对抗炎性反应的体现,轻度的体温升高可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有助于缩短感染病程。

    发热的期间的饮食,李主任指出要以清淡为主,并给出建议:

    (1)忌多吃鸡蛋  

    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间,增加患者痛苦。  

    (2)忌多喝茶 

    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3)忌多喝冷饮 

    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4)忌多食蜂蜜 

    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5)忌多食辛辣: 

    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6)忌强迫进食 

    发烧时,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们强迫进食。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 

    中医方面对发热的认识尤为详尽,外感发热(风寒疏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伤表证、气虚感冒证)治法:解表散寒、清热疏风、祛暑解表、益气解表

    内伤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血瘀发热、肝郁发热、食积发热)治法:补虚退热、活血退热、解郁退热、消食退热。

    常用的中医药物:

    解表类:柴胡、葛根、豆豉

    清热类:石膏、知母、栀子、地骨皮、青蒿、丹皮、生地、淡竹叶、羚羊角

    解毒类:金银花、连翘、菊花、鱼腥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

    利水类:滑石、车前子

    补益类:西洋参、黄芪、石斛

    中医治疗发热有着西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作用全面,针对性强,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中药治疗外感发热,除了即刻退热效应不如西药外,可谓起效快、治疗彻底,不会出现退而复升的现象,尤其在外感发热的治疗中。

    讲座结束,为了提高听众的听课质量,李晓红教授进行了随堂测验,与现场听众问答互动,不仅调动了现场气氛,还增进了医患情感。表现积极的听众还得到了李晓红教授的免费专家号。

专家介绍

    李晓红,医学博士(血液学专业),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河北省实验血液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河北省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河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血液病专业工作二十余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旦白尿症、营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各类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全天。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