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里"九气"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17年04月13日 中健网·医讯 王群海
中医至要大典《黄帝内经》的理论,是中医人的“根”与“魂”,在看病诊病的实际临床上被视为得心应手的“珍宝”,同时又是“纲”和“线”,纲举目张,获得网网活蹦乱跳的金鱼;线动成面,收获串串硕大无比的珠宝;内涵万千,变化多端。你想知道什么是“九气”吗?或许,从黄帝与岐伯一问一答之中,更加清晰地铭刻于人们的心目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中健网讯 中医至要大典《黄帝内经》的理论,是中医人的“根”与“魂”,在看病诊病的实际临床上被视为得心应手的“珍宝”,同时又是“纲”和“线”,纲举目张,获得网网活蹦乱跳的金鱼;线动成面,收获串串硕大无比的珠宝;内涵万千,变化多端。你想知道什么是“九气”吗?或许,从黄帝与岐伯一问一答之中,更加清晰地铭刻于人们的心目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黄帝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缓,缓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无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以《内经》理论的先后为据,其中的“九气”已跃然纸上,现简而化之归纳如下:

  1.怒----气上逆----易发生:呕血,飧泄;

  2.喜----气缓----易发生:气和顺而志意畅达;

  3.悲----气消----易发生:心系紧迫,肺叶胀起,热气喻闭;

  4.恐----气下----易发生:上焦闭塞,下焦胀满;

  5.寒----气收----易发生:腠理闭密,营卫之气收敛于内;

  6.炅----气泄----易发生:腠理开放汗液外出;

  7.惊----气乱----易发生:神志不能归心;

  8.劳----气耗----易发生:气动喘息,出汗过多;

  9.思----气结----易发生:心气凝滞,精神偏滞,正气滞留。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