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期]春季养生不同人群各有侧重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3年03月25日 中健网·专题部 程仓瑞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以后,阴阳逆转,阳气上升。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春季是气温、气压、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最为无常的季节,若不注意保健、保暖,易患上许多流行性疾病。故人们应适时调养好自己的身体,在做到起居有常、适度锻炼的同时,还要讲究饮食科学。

老年春季养生

 

    情志:要愉悦开朗。“五行”学说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老年人春季养生主要应以护肝和调节心情为主。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因此,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力戒暴怒,更忌抑郁

    饮食:要少吃酸辣。春机盎然之时,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活跃,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给。但春季气候开始转暖,风干物燥,人体发散现象比较明显。因此,饮食上宜多吃多汁蔬果,如西红柿、萝卜等,可为人体补充水分。但也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而不宜多食酸收的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因为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狗肉、羊肉是温热性食物,老年人喜欢在冬季时多吃,但春季多吃的话很容易与气候“撞车”,导致阳气外泄。

    穿着:要适当捂一捂。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适当捂一捂,可提高老年人防病、抗病能力,尤其是体质虚弱者。

女性春季养生

 

    起居守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镇静、催眠现象,使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因为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的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变化,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饮食巧调养:吃好每餐,才是健康的饮食养生之道。(1)每餐尽量做到品种多、数量少。花样繁多的各种菜肴、羹汤和主食都用小碟、小碗盛装,以吸引食欲,确保每顿都摄入多种营养成分;(2)菜肴应讲究荤素搭配,鱼、肉类食品和菜蔬、豆制品及五谷杂粮各占一半,确保纤维素和维生素的同时吸收;(3)每日午餐和晚餐必有一道海藻菜或紫菜汤;(4)做菜少放食盐,适量添加醋、蒜、芥末、辣椒和香辛料等调料,使菜的味道更佳;(5)每日至少吃一次豆腐之类的大豆食品。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纤维素、氨基酸和维生素,而且易消化,是防老、抗病之佳品;(6)每日都吃鱼,而且吃鱼应多于其他家禽。鱼中富含使细胞新生的核酸和稀释血液的EPA,可预防心肌梗死,使人更好地吸收动物蛋白质;(7)每日不忘喝牛奶吃乳制品,女性比男性要多吃一倍;(8)肉食每人每日至少吃50克,但不超过100克,老人宜多喝肉汤;(9)每日吃一个鸡蛋,同米饭一起吃。鸡蛋里含有人体不可少的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而米中正好缺少氨基酸。二者同时吃,会让人更好地吸收大米中的蛋白质,还能控制饮食的热量。

    精神宜养足: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季节更替期间,尤其是冬春之交。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致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运动助养护: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幼儿春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春季天气多变,也是小儿容易生病的季节。各位家长应该如何针对季节的变化,安排好幼儿的饮食起居呢?

    穿着宁薄勿厚。幼儿同成人比较,其体质特点是“火”大,即幼儿在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极为旺盛。“春捂秋冻”虽然也适宜幼儿,但是千万不要把孩子捂得太厚了。一般在室内不活动的情况下,孩子不出汗、手脚掌心不发烫、皮肤摸上去凉丝丝的,这时候衣服穿的厚度就比较合适。但是也不能给孩子减衣服太快了。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学龄前儿童的脾、胃、神经发育还不完全,一旦患上感冒,没有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感染流行性脑膜炎,并发病毒性心肌炎肾炎肝炎等不易治愈的疾病,给幼儿和家长带来痛苦。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给孩子增减衣服。室内注意通风,多带孩子出去晒太阳,让孩子做适量运动。孩子在外活动出汗后,最好能洗个热水澡,以保持皮肤清洁。

    饮食宁欠勿撑。现在的家长老是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对孩子千依百顺,往往惯得孩子偏食、挑食,这对儿童的生长很不利。吃饭的时候不宜让孩子吃的太饱,太饱容易伤食,患消化不良,影响小儿成长。应让小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油炸的食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检查一下孩子的舌苔,一般来说,以能看见舌体的颜色为正常。

    治病除根,不留隐患。幼儿生病的特点是,病得快,好的也快。有时候往往是孩子没有病征的表象了,其实感冒还没有好彻底,而家长就自己给孩子停了药,使留在孩子体内的热毒没有被彻底去除而留下病灶。孩子一旦又接触到致病诱因,往往更容易发作得病,诱发咽炎扁桃体炎、发烧等。体质差的小孩患了感冒,易形成病毒性心肌炎等比较难治疗的病症。所以,幼儿患了感冒要彻底治好,家中有人患了感冒,要及时给孩子服预防药,并多给孩子吃大蒜。

春季饮食要注意的“五多五少”

 

    多“还原”,少“氧化”, 活跃大脑。营养学家指出:多吃还原食物,少吃氧化食物,可保障大脑健康,提高用脑效率。所谓氧化食物,是指那些富含过氧化脂类化合物的食物,油炸类食品、方便面、汉堡包等为其代表,高热量含油食品、肥肉和果汁亦属此类。这些食物能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损害脑血管壁的正常分子结构,使脑血管变窄,影响血液流动,对大脑的生理活动产生不良刺激,导致思维迟钝。

    还原食物则含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可阻止脑血管壁的氧化反应进行,或者使已经发生的氧化反应“还原”,保证脑血管通畅,大脑供血充足,始终处于清醒、活跃的健康状态。

    多食禽肉,少食畜肉,保护心脏。对于肉食,人们大多又爱又怕。爱是因为它营养丰富,口感良好;怕是因为其脂肪含量高,容易与高脂血症乃至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挂钩。解决这一难题,窍门之一就是多吃禽肉少吃畜肉。

    与猪、牛、羊等畜肉比较,禽肉虽同属动物性脂肪,但所含脂肪的结构却不相同。畜肉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胆固醇也高,而鹅、鸭、鸡等禽肉不仅脂肪较少(仅为前者的1/4~1/3),而且所含脂肪的结构更接近于橄榄油,故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多食“生”,少食“熟”, 减少致癌物。就禽肉而言,如果有生、熟两种摆在你面前,你会钟情于哪一种呢?熟肉制品食用方便,口味也不错,你可能更喜爱熟肉制品。不过,这样你将犯下摄入亚硝酸盐的错误。因为在制作熟肉制品过程中,要添加亚硝酸盐,目的是借助其防腐作用,使食品保鲜。但亚硝酸盐一旦进入人体,就可分解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物质亚硝胺,严重威胁人的健康。

    多吃“糙”,少吃“精”, 保护血管。目前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升高,已成为国人的“头号杀手”。除了传统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三高”外,还有一大祸根,那就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一种称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质,如果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就会引起人的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肌梗死、脑中风以及老年痴呆症。而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之所以会升高,越来越多地吃精细加工的食品就是原因之一。

    多食“绿”,少食“白”, 益寿延年。营养学家分析了各种蔬菜的养分,发现一个规律:蔬菜的营养价值与其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愈深的蔬菜,维生素与胡萝卜素含量越多,反之就越少。按此规律排出的顺序是:绿色蔬菜、红黄色蔬菜、白色蔬菜。绿色蔬菜富含钙质,叶酸与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此外,还具有抗癌防病作用。

春季饮食起居五不宜

 

    春天情绪不宜平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可以说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季节,对于养生也是如此。以往,一说到养生,人们就会说心态平和,但春季养生却不同。刘敏说,“春天不要平和,春季一定要让心情欣然、愉悦,秋天才要讲求平和。”

    香蕉和梨不宜多吃。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所以春天应该多吃一些辛味的东西。比如,民间讲究在农历二月二吃春韭做成的春饼,韭菜就是辛味的,具有生发的作用,让人微微出汗,可以帮助体内的寒气发散。另外,也可以吃一些辣椒、萝卜等。相反,那些滋阴的、寒凉的食物就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比如香蕉、梨、百合、银耳等。特别是生冷的东西,像冰淇淋、冷饮等,会将寒气聚集在体内,导致夏季脾虚,带来一系列不适。

    春捂不宜过汗。大家都知道要“春捂秋冻”,但不是随便“捂捂”就能达到保健的效果。捂的度就是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不宜过早穿单鞋。俗话说,病从脚下起。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很早就开始穿单鞋,对健康非常不利。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穿单鞋。

    雾天不宜锻炼。春季到来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锻炼的热潮,但雾天不宜进行锻炼。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锻炼时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内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害物质。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