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养生"六观"思想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17年05月31日 中健网·医讯 王群海
《黄帝内经》汇集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之道,从中医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难能可鉴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包含了“六观”的思想,下面一一详加阐述。

  中健网讯 《黄帝内经》汇集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之道,从中医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难能可鉴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包含了“六观”的思想,下面一一详加阐述。

  自然观----人体只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才能维持生命正常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取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和谐,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防治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高级别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防”字为主,未雨绸缪,雨下防涝,涝前防洪,涝后防疫的积极思想。

  动静观----《内经》主张动静结合,能动能静。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动养身,静养神,张驰有度,顺应四时,持之以恒,颐养天年,久久为功。

  食疗观----民以食为天。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谆谆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要精通养生之道,取法于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并加以适应调和,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既不过度操劳又不过度行房事,做到形体和精神很旺盛,能够协调统一,才能活到人类自然生命的最佳期限。

  意志观----“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概言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精气观----“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生长衰老过程,又是机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必慎房事,积精全神。“精”指精气;“真”指真气。《内经》继承了道家精气论自然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由精气所化生,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真精。如果不善于调养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违背了人生的真正乐趣,过度伤耗精气,不遵循各种规律,现代人虽年半百而衰的主要原因,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