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期]蜱虫咬伤也致命,千万小心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5年06月09日 中健网·专题部 刘颖
不久前,一位老太因在果园摘桃被蜱虫咬伤感染蜱虫病,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昨日,又有报道称,山东一女子因蜱虫咬伤处理不当而身亡。据统计,我国每年都会有十几个人因蜱虫咬伤致死。夏季来临,又到了蜱虫的活跃期,蜱虫虽小,却危害巨大,请广大市民千万小心。

  蜱虫咬人有何特点?

  人一般是在野外、有草有森林的地方被咬的。蜱虫一般是在草丛中出现,早晨八九点钟会爬到草尖上,蜱虫对人和动物的汗液嗅觉灵敏,一般30米左右就能感知有人或动物要经过。蜱虫爬到人身上吸饱了之后就会掉到草里。蜱虫跳得高度不高。

  人被咬感染后,会出现哪些情况?

  蜱虫会传染多种疾病,例如森林脑炎等。如果携带病菌的蜱虫叮咬了人,患者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该病潜伏期一般为7- 14天。急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因该病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蜱虫病的预防

  据专家介绍,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预防该病的主要策略是指导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减少或避免蜱的暴露。他们可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附着。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就可有效避免感染:在蜱虫繁衍活动频繁的季节,尽量不去蜱虫病高发的地区,若难以避免,则一定要做好有效的防护。在外出旅游或经过森林和草地的,或户外的山区驴行等活动前,一定要扎紧裤脚,上身也应该保护好,确保皮肤不裸露。一旦发现身上被蜱虫叮咬了,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虫垂直拔出,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应,之后要进行清洗消毒。被蜱虫叮咬后,身体如出现不适,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以及咳嗽、咽痛等情况,或有发现皮肤有出血情况时,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病情如能得到及时处理,绝大多数病人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市民饲养的宠物狗身上一般没有蜱虫,但市民在杀狗处理其脾脏时,应该戴手套处理,因为一旦手上有伤口,在处理动物脾脏时就容易感染。这种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或者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平时,广大市民群众要注意个人及家庭环境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晒衣被。

  蜱虫病如何治疗?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之后赶紧进行入院观察治疗,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在度过潜伏期之后,身体无发病症状后再出院,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

  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虫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发现蜱虫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即使未发现被蜱虫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对疫区的蜱虫传疾病保持警惕。

  此外,鼠类、家畜、家禽易被蜱虫侵袭,是主要的检视和防控对象。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可有效预防蜱类的孳生。发现家畜、家禽携带蜱虫,可及时检视,用镊子取下后焚烧。蜱虫较多时,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或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死蜱虫。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