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期]别被忽悠,运动不一定减肥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4年08月12日 中健网·专题部 刘颖
人们一直认为运动就能减肥,但实际上,消耗比饮食中含量更多的卡路里才能减肥。运动并不意味着减肥,因为如果运动能够增加能量消耗,那么它同时意味着食物热量的增加。为了减重,应该减少食物摄入,同时保持饮食均衡。

  

    误区一:体重过大就应减肥
  人体由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内脏器构成,体重是这些组织器官重量的总和。根据生理功能不同,常把体重分为脂肪重和瘦体重,脂肪重占体重的百分比称为体脂百分比。减肥,不言而喻是减去体内多余的脂肪的重量,而不是其他组织的重量。因此,体重大就该减肥的命题并没有考虑到身体成分的构成问题。
  对某些人而言,体重大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造成的,但对另一些人而言,比如举重、投掷健美运动员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情况则完全不是如此。一个人是否需要减肥的关键是看他体内的脂肪含量是否超过了正常值。
  对身体成分进行检查,是科学控制体重的前提。近期在国内外体重评价中应用较多的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BMI<18.5为偏瘦;20~23.9为正常体重;≥24为超重;≥28为肥胖。对普通人来说,BMI可以反映体脂百分比,但是对于运动员就不准确了。另外每一个人的脂肪含量和分布都有其特点,应制定合理可行的减肥计划。
  误区二:减肥速度越快越好
  对于一般肥胖者来说,适宜的减重速度是每周0.5~1公斤,如果主要通过健身运动获得这种效果的话,则减少的主要是身体脂肪。减轻体重速度过快则主要减少的是身体中的糖元和水分,而与脂肪消耗关系不大,还会对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普通女平均每天需要1800~2000千卡的热能,即便是禁食造成热能负平衡,大约4天减少1公斤体重,超过了这个重量多是由于水的负平衡所致,这样会对人体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减肥的关键,长期采用低能量平衡膳食,坚持每天科学运动的生活方式,在体重不断下降的同时,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误区三: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我们知道,减少身体脂肪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少脂肪的储存和消耗已经储存的脂肪减轻人体脂肪重量,减少体脂百分比。运动减肥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脂肪的消耗。人体在运动中的能量消耗分别来自糖、脂肪和蛋白质,供能方式可分两类,一类是无氧供能,即在无氧或氧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体内已存在的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直接供能,这种来源的能量仅能维持数秒钟的运动,在缺氧的情况下机体还可以通过无氧酵解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为乳酸和三磷酸腺苷供给机体能量,这类供能方式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约1~3分钟)。
  另一类为有氧供能,即在氧气供应充足的运动中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有氧氧化。这种供能方式,能够释放大量能量,并持续较长时间。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方式称为有氧运动,具体来说主要指那些中低强度、较长时间、连续不断的大肌肉群的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游泳、散步、迪斯科、交谊舞、秧歌舞、登山、自行车、太极拳等都属于这类运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启示:即大强度的运动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总的能量消耗较少,因而不是理想的减肥运动方式;而强度较低的运动由于供氧充分,持续时间长,总的能量消耗多,更有利于减肥。
  运动减肥应配合饮食控制
  坚持训练和健康均衡的饮食能够达到保持苗条的效果。过分高估你所燃烧的脂肪,而忽视吸收的卡路里,这是那些做足了训练但是却没达到目标的人的普遍问题。比如一个小时的有氧健身运动能够燃烧不到400的卡路里,但是事后的一块巧克力便可以轻易的使你这一小时的努力变成无用功。健身减肥,以每周减去一至二磅为目标,确保每天需要靠运动消耗的卡路里保持在500—800之间,这能更好的保持健身的效果。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减肥方法。
  如果你锻炼了几个月,身材却没有任何的变化,那就是你的身体不适合这样的锻炼方式。每个人的体型都是基因所决定的,想要让身材更好,训练计划得把天生的体型考虑在内。基因也是决定你的训练计划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当然我们无法完全改变体型,只能通过训练来矫正和改进身材。识别自己体型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自己身体重量的分布。例如一个沙漏式的体型,重点需要做一些高频率和低阻力运动,这能更简单地完善体型,另外专门针对某个需要改善的部位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塑型运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运动更有效
  1.交叉训练瘦身更有效
  建议可以接受重量级训练或是交叉训练(即是在跑步训练中融入其他形式的锻炼,如游泳、跳绳或有氧健身操),这有助于平衡肌肉组织。女性比较抗拒这种能够训练肌肉的训练,认为会让身材显得很健硕。但是它们的确比有氧训练更有持久的作用,在运动过后还能够继续燃烧身体的脂肪。
  2.适当改变运动方式
  一旦你适应了让人感觉舒适的锻炼模式,那么这种锻炼将会变得毫无益处的,没有激情的重复相同的动作,只会让人对运动产生厌倦的情绪。特别是在极其耗费时间的运动里只消耗一点能量和燃烧少量的卡路里,就像在轮子里跑步的老鼠,肌肉早已对这样的运动模式停止了反应。
  其实只需要稍微的调整运动的模式,便能带来更多的变化,例如调整运动的节奏,添加一些屈体或是拳击运动,如果你想要使运动的效果更稳定和系统化,还可以尝试为自己聘请私人教练,他们的建议能使你的锻炼变得有效又有趣。
  3.必须要注意疼痛
  因为这是身体表达机能障碍的信号,不应忽视或者低估它们,这种疼痛警报可以防止受伤或者意外事故。特别是细微的肌肉疼痛,因为它意味着剧烈运动时间过长,它的出现或许是要劝告您休息一天。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