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期]7种最易被误诊的疾病详解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4年02月28日 中健网·专题部 李余
临床统计发现,大约40%的疾病初次诊断会发生误诊。最近,哈佛大学医学院泰加尔•甘地教授总结了最易被误诊的7种疾病,分别是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纤维肌痛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乳糜泻、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红斑狼疮。今天小编就带你详细了解一下这7种疾病的相关知识,万一身边有人出现相关症状,就诊时就能给医生提供足够的线索,减少疾病的误诊率。

  

    帕金森病
  震颤麻痹又称为帕金森病,是—种影响患者活动能力的中枢神经系统慢疾病,好发年龄为60岁以上人群,是一种“让人不能动的病”。帕金森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
  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行动缓慢、动作起动困难和姿势异常等。静止性震颤即患者的手或臂不受控制地发抖,在休息时出现或情绪紧张时加重;其它早期症状包括开始活动时感到困难,其后双臂和双腿经常震颤,上肢不能作精细动作,乃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穿衣、脱鞋、洗漱都感到困难。由于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障碍是病残的主要因素。帕金森病常伴有抑郁、焦虑、肢体酸痛不适、便秘、多汗、流涎等。
  鉴别诊断:帕金森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与继发性震颤麻痹综合征相鉴别:脑血管性震颤麻痹综合征、脑炎后震颤麻痹综合征、药源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中毒性震颤麻痹综合征。
  2、与各种原因引起的震颤相鉴别:特发性震颤、老年性震颤、癔症性震颤。
  3、与伴有震颤麻痹症状的某些中枢神经多系统变性病相鉴别:如肝豆状核变性,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小脑桥脑橄榄萎缩症等。这些疾病除有震颤麻痹症状外,还具有各病相应的其它神经症状,如小脑症状、锥体束征、眼肌麻痹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甲状腺功能减退有以下临床表现:
  1.面色苍白,眼睑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痴呆,全身皮肤乾燥、增厚、粗糙多脱屑,非凹陷性水肿,毛发脱落,手脚掌呈萎黄色,体重增加,少数病人指甲厚而脆裂。
  2.神经精神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迟钝,跟腱反射松弛期时间延长,重者可出现痴呆,木僵,甚至昏睡。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但一般不发生心绞痛心衰,有时可伴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重症者发生黏液性水肿性心肌病。
  4.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胆囊收缩减弱而胀大,半数病人有胃酸缺乏,导致恶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
  5.运动系统:肌肉软弱无力、疼痛、强直,可伴有关节病变如慢性关节炎。
  6.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过多,久病闭经,不育症;男性阳痿,性欲减退。少数病人出现泌乳,继发性垂体增大。
  7.病情严重时,由于受寒冷、感染、手术麻醉或镇静剂应用不当等应激可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或称“甲减危象”。表现为低体温(T〈35℃),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力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发生昏迷,休克,心肾功能衰竭。
  8.呆小病:表情呆滞,发音低哑,颜面苍白,眶周浮肿,两眼距增宽,鼻梁扁塌,唇厚流涎,舌大外伸四肢粗短、鸭步。
  9.幼年型甲减:身材矮小,智慧低下,性发育延迟。
  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和更年期综合征,还应与肾性水肿、贫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相鉴别。根据rT3及患者的原发病表现,与低T3综合征鉴别,甲低症状和溢乳症状应与泌乳素瘤鉴别。
  纤维肌痛综合征
  纤维肌痛综合征属于风湿病的一种,特征是弥漫性肌肉疼痛,常伴有多种非特异性症状;典型的情形是患者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有压痛,是一种类似关节炎的慢性病,多见于女性,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25~60岁。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要症状
  全身广泛性肌肉疼痛和广泛存在的压痛点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都具有的症状。疼痛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手、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病人将这种疼痛描写为钝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病人常自述有关节痛,但没有关节肿。
  另一现象是在一些特殊部位存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于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对称性分布。用一定的力量按压这些压痛点时,患者会感受到疼痛,而在正常人则不会出现疼痛。
  2.常见症状
  本组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疲劳晨僵、认知功能障碍。约90%的病人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易醒、多、精神不振,但纤维肌痛患者的睡眠障碍有二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即使睡眠时间能够达到同年龄正常人的睡眠时间,但患者的精神和体力并不会得到恢复,一些患者甚至会诉说睡眠后比不睡的时候还累,另一个特点是入睡困难。50%~90%的病人有疲劳感,约一半病人的疲劳症状较严重,这种乏力与运动量多少没有关系。 76%~91%的病人会出现晨僵现象。大多数患者还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说话的流利程度比如以前、计算能力下降;一些患者还会感到全身发僵。
  3.其他症状
  一些患者会出现关节、关节周围疼痛、肿胀,但不会看到明显的关节肿。其他症状还有头痛、肠或膀胱激惹综合征。肠激惹综合症的患者容易出现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但胃肠道检查没有异常发现;膀胱激惹的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但尿液和膀胱以及肾脏检查都没有异常。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疼痛。患有纤维肌痛的患者通常还会出现一些心理异常,包括抑郁和焦虑。此外,病人劳动能力下降,约1/3的病人需改换工种,少部分人不能坚持日常工作。以上症状常因天气潮冷、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而加重。
  鉴别诊断:此病容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疲劳综合征。
  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疾病。在欧美,多发性硬化症是年轻人除了外伤之外导致神经障碍最常见的疾病。但在国内仍不为一般医师所熟悉。多发性硬化症临床症状:
  最常见的发病症状为感觉异常,出现在一个或几个肢体,躯干或一侧的面部;腿或手的无力或笨拙;或视觉障碍,例如单眼的部分性失明与眼球活动时的疼痛,视物模糊或暗点.其他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眼肌瘫痪造成的复视,一个或多个肢体的短暂无力,轻微的步态障碍,一个肢体的轻度僵硬与异常的易疲乏,膀胱控制困难,眩晕,以及轻度的情绪障碍;所有这些症状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内播散病变,而且往往可以发生在疾病被确诊之前数月或数年之久.身体温度的升高可使症状和体征加重。少数病患还会有癫痫及智能障碍的发生。
  鉴别诊断:该病容易被误诊为:病毒感染、红斑狼疮、阿尔茨海默氏症等。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和腰椎穿刺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乳糜泻
  乳糜泻即麦胶性肠病,也是一种自体免疫障碍,患者在接触到某种物质后会激活免疫系统对自身肠道发起攻击。主要临床表现有:
  1.腹泻、腹痛
  80%~97%的病人有腹泻。典型者呈脂肪泻,粪便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样,常漂浮于水面,多具恶臭。每日大便次数从数次至十余次;少数早期或轻型病例可无腹泻,甚至可有便秘。腹痛多为胀痛,常在排便前出现。腹部可有轻度压痛。有些病例有明显腹胀、恶心和呕吐。
  2.体重减轻、倦怠,消瘦、乏力
  主要因蛋白质、脂肪等吸收障碍,脱水、缺钾、食欲不振。严重病例可呈恶病质。
  3.维生素缺乏及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钙和维生素D缺乏可致手足搐搦、感觉异常、骨质疏松、骨软化并可引起骨痛。维生素K缺乏可致出血倾向。维生素B族缺乏可致口炎、脚气病、糙皮病样色素沉着等。维生素A缺乏可致毛囊角化、角膜干燥、夜盲等。半数以上病人有贫血,并伴有凹甲。少数病人可有肌肉压痛及杵状指(趾)。
  4.水肿、发热和夜尿
  水肿常见,发热多因伴发感染所致。发病期夜尿量多,可有IGA肾病、不育症等。
  鉴别诊断:此病易被误诊为肠易激、克罗恩病或纤维性囊肿,还应与其他肠道器质性疾病、胰腺疾病所致的吸收不良加以鉴别。。抗体血检或小肠组织活检有助确诊。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又称雅痞症、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BV)、慢性类单核白血球增多症等等。是一种身体出现慢性疲劳征状的病症,具体定义是长期间(连续6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强度疲劳感觉或身体不适。主要临床表现有:
  1.心理方面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有时心理方面的异常表现要比躯体方面的症状出现得早,自觉也较为突出。多数表现为心情抑郁,焦虑不安或急躁、易怒,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思绪混乱,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信心,犹豫不决。
  2.身体方面
  体型容貌: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体型常呈现为瘦、胖两类。应该说多数为身体消瘦,但也不能排除少数可能显示出体态肥胖。后一类患者在现代社会中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并非少见。面容则多数表现为容颜早衰,面色无华,过早出现面部皱纹或色素斑;肢体皮肤粗糙,干涩,脱屑较多;指(趾)甲失去正常的平滑与光泽;毛发脱落,蓬垢,易断,失光。
  3.运动系统方面
  全身疲惫,四肢乏力,周身不适,活动迟缓。有时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肌痛、关节痛等,如果时间较长,累积数月或数年,则表现得尤为明显,可有一种重病缠身之感。
  4.消化系统方面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对各种食品均缺乏食欲,尤以油腻为著。无饥饿感,有时可能出现偏食,食后消化不良,腹胀;大便形状多有改变,便秘、干燥或大便次数增多等。
  5.神经系统方面
  表现出精神不振或精神紧张,初期常有头晕、失眠、心慌、易怒等;后期则表现为睡眠不足、多梦、夜惊、中间早醒、失眠等,甚至嗜睡、萎靡、懒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6.泌尿生殖系统方面
  伴随精神异常,可以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此外,疲劳过甚的人,在容器中排尿最容易起泡沫,且泡沫停留时间长久。生殖系统症状,在男子出现遗精、阳痿、早泄、性欲减退;女子出现月经不调或提前闭经、性冷淡等。长此下去,可能发生不孕不育症。
  7.感官系统方面
  在视觉系统主要表现为眼睛疼痛,视物模糊,对光敏感等;在听觉系统则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等。
  鉴别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容易被误诊为鼻窦炎肝炎、纤维肌痛症、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它是一种疾病谱性疾病,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深在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药物性红斑狼疮等亚型。
  临床表现:
  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加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故名盘状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临床上较少见,是一种特殊的中间类型。皮肤损害有两种,一种是环状红斑型,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红斑,呈环状、半环状或多环状,好发于面部及躯干;另一个类型是丘疹鳞屑型,皮损表现类似银屑病,为红斑、丘疹及斑片。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各类型中最为严重的一型。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即有多系统损害表现,少数病人由其他类型的红斑狼疮发展而来。部分病人还同时伴有其他的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形成各种重叠综合征。
  深部红斑狼疮又称狼疮性脂膜炎,同样是中间类型的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组织,表面肤色正常或淡红色,质地坚实,无移动性。
  新生儿红斑狼疮,表现为皮肤环形红斑和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有自陷性,一般在生后4~6个月内自行消退,心脏病变常持续存在。
  药物性红斑狼疮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面部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可有浆膜炎。ANA、抗组蛋白抗体、抗ss-DNA抗体等可为阳性。停药后逐渐好转,病情较重者可给予适量糖皮质激素。
  鉴别诊断:该病经常被误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症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