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期]预防糖尿病,保护好你的肾脏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3年11月13日 中健网·专题部 李余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会损害你的肾脏,立即行动,预防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二是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点: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2.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我国糖尿病发病情况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的研究论文公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超过9400万的糖尿病患者,此项调查还显示,糖尿病已经开始在20岁至39岁的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这一年龄段的患病率占3.2%,而糖尿病患病前期人数更是达到了9.0%。
  糖尿病患者人数增速迅猛与中国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而导致的城市“富贵病”人群增多密不可分。新增的这些 “富贵”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伴有肥胖、血脂紊乱、和/或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数据显示,我国超过半数糖尿病患者同时伴随有肥胖,或同时伴随有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纪立农教授指出,当高血糖与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三者“会师”,不但加大了血糖控制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约80%左右的糖尿病相关死亡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因此,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改善“富贵”糖尿病患者生存的关键,也是中国未来十年糖尿病防治的一个重要挑战。
  口服二甲双胍在中国有超过10年的临床使用经验,过去十年的临床研究表明,在所有口服降糖药中,二甲双胍是唯一被证明能够全面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目前,二甲双胍已被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等国际权威指南推荐为与生活方式干预并用的一线治疗药物。
  城市中的“富贵”糖尿病人群多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对疾病不重视。有不少人认为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即可控制血糖,但患者往往难以长期坚持。研究发现,仅通过饮食控制与运动,患者血糖达标率不到10%,且多数患者在这段时期内血糖得不到控制,相反对胰岛细胞和大小造成了损害。UKPDS研究数据显示,早期实施二甲双胍与生活方式干预齐头并举的方案,不仅可充分遏制高血糖前期的步伐,而且可降低27%的心血管死亡率,并对减少心血管风险具有后续效应。
  糖尿病是渐进性疾病,疾病进展目前仍无法被彻底阻止,但却可以被有效控制。然而规范用药,尤其是贯穿全程的治疗方案是控制疾病的前提。如果“富贵”糖尿病患者不能早期接受诊断,或者用药不规范,随意停药,则治疗疗效大打折扣。专家指出,规范治疗至关重要,若要最大限度发挥二甲双胍全面心血管保护的作用,患者不仅要在起始治疗时就开始使用,而且必须贯穿全程,长期用药。
  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会损害你的肾脏,立即行动,预防糖尿病肾病”,所以我们详细讲述一下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1、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糖尿病肾病一般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200微克/分钟,此期叫做隐匿性肾病,或早期肾病。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可有如下临床表现:
  (1)蛋白尿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
  (2)浮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
  (3)高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4)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5)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
  (6)其它症状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
  2、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糖尿病肾病主要包括五个分期:
  Ⅰ期: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这种初期病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但是可逆的,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但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正常。
  Ⅱ期:该期尿白蛋白排出率正常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这期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20μg/min或<30mg>
  Ⅲ期:又叫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为20~200μg/min,病人的血压轻度升高,开始出现肾小球的荒废。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每日大于3.5克),水肿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水肿比较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
  Ⅴ期: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病人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基膜广泛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荒废,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人如何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可达百种以上,英国一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含量过高,这相当于给人体免疫系统蒙上一层糖衣,导致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为心血管病变占50%,其次是肾病为10%以上,10%-20%的患者死于肾衰竭,糖尿病患者95%以上并发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原因之一,糖尿病足部神经病与血流量减少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患足部溃疡的可能,造成截肢占非外伤性截肢的85%以上。
  临床统计表明,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显得很无助,因此强调尽早预防这些严重后果的发生,抑制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1、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自我监测、教育及心理疗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2、积极治疗血脂异常。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
  3、适当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不要做短时间需要爆发力的运动,如赛跑、举重等。有严重心、肾等并发症者活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调整体重。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伴有高血压时,加服降血压药,有效控制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6、不吸烟,不饮酒。
  7、建立正确、有规律的糖尿病饮食。
  8、定期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足部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自诊断后5年应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查体。2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后应每年进行查体。
  健康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很多危害,要想远离这种复发性、危害性比较高的疾病,大家要从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与饮食开始。
  1、做个“谷物达人”:小米、燕麦等都是极佳的全谷物食物,但成品全谷物食品你未必都认得出来。购买时应仔细看标签,如果不是标明“全麦、全小麦”等字样,说明含有其他成分。还要注意配方表,找出“隐形糖”,如玉米糖浆、果糖等。
  2、控制体重:超重者若能减掉体重的5%,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能降低70%。采用热量计算器,了解每日饮食的热量,能明显提升减肥效果。
  3、吃饭先吃菜: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两勺醋,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是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4、每周运动4小时: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5、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吃饭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6、少熬夜,多锻炼:睡眠不足会引发激素分泌压力过大,身体会储存脂肪来应对,此时人的饭量变大,这也是引发糖尿病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要做到充足睡眠;不论是胖或是瘦,都应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别小看运动,其实运动也可很好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可以预防糖尿病的饮食
  1、富含纤维食品类:纤维食品即纤维含量比较高的食品。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经研究确认了食物纤维可与传统的六大营养素并列称为“第七营养素。”传统富含纤维的食物有麦麸、玉米、糙米、黑米、大黄米、大豆、燕麦、荞麦、木耳、海带、茭白、魔芋、红薯、芹菜、苦瓜、胡萝卜、南瓜、水果等。膳食纤维是预防糖尿病的很好的保健食品,摄入适宜的膳食纤维可预防糖尿病。
  2、果蔬类:如青菜、芹菜、菠菜、黄瓜、西红柿等;多吃水果,如苹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胡萝卜、洋葱、土豆、芋头、蚕豆、豌豆(还有其他一部分豆类)等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需要有选择有定量的食用。
  3、富含铬食物类:富含铬的食物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预防血糖上升铬是通过多种食品被摄入体内的矿物质之一,它能促进脂质和糖的代谢。如果体内缺乏铬,会使胰岛素的功能降低,容易引起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一旦患上糖尿病,铬便易从尿中排泄出去,这样更容易缺乏了。富含铬的食物有:海藻、莲子、鱼虾、糙米、松花蛋、蛤蜊、绿豆、动物肝脏等。
  4、辛辣调料类:研究发现,桂皮、丁香、姜黄等可使胰岛素活性升高3倍,有助机体更好地利用葡萄糖,而其中以桂皮最为有效,试管试验也显示出桂皮提取物能大大增进胰岛素代谢葡萄糖的功效。建议为了防治糖尿病,仅需一点桂皮末,撒于烤面包或加入麦片粥中食用,即可刺激胰岛素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偏高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避开生活中的隐匿“致糖”病因
  糖尿病的发生并不只是“吃得太多,动得太少”等缘故,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隐匿的糖尿病致病因素,大家要尽量避开。
  1、选用蜂蜡做成的蜡烛:化学合成的香味蜡烛中含有的邻苯二甲酸盐是一种能够扰乱激素分泌的化学物质,体内邻苯二甲酸盐浓度较高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会翻倍。所以应尽量选用蜂蜡做成的蜡烛。不要使用乙烯基塑料材质的浴帘,因为乙烯基中也含有邻苯二甲酸盐。棉制和麻制的浴帘是最佳选择,麻制品还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
  2、选用不带香味的肥皂和天然洗涤用品:空气清新剂、香水、花露水和普通的清洁用品都含有让代谢紊乱的化学物质,扰乱激素分泌水平,从而增加人们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应避免使用成份列表中含有“香料”或“香精”字样的个人护理用品。选用不带香味的肥皂和天然洗涤用品,如茶粉、小苏打和醋。
  3、选用玻璃饮水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显示:双酚A与脂肪细胞加速生长、胰腺细胞功能遭到扰乱之间存在关联,而后两者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所以最好选择玻璃材质或专用于食品类的不锈钢材质的水杯。要特别留心那些声称不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它们很有可能是双酚A的替代物,没有通过安全性测试
  4、避免接触二手烟:大人吸烟会增加家中孩子日后患上肥胖症的风险。特别是孕妇产前经常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孩子日后患上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戒烟和避免接触二手烟和三手烟。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