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期]传统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3年10月23日 中健网·专题部 程仓瑞
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会议一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建议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

  设立传统医药日的重要意义

  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对应,通常指运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医药经验和技术,或指现代医药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医药经验和诊疗技术。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疾病日益增加,加之生化药品研制成本昂贵,人们开始意识到明智的办法是尽快回归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保健。从北美、西欧等国家草药市场的兴起到“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确定,都表明一个有利于传统医药发扬光大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

  我国的中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在目前己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中医中药。

  中医药及其它传统医药为保障世界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发展中医药和其它传统医药,对于人类战胜疾病、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1.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而健康则是人体阴阳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即“阴平阳秘”。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和功能性的疾病状态。中医学不是机械地孤立地看待人患的“病”,而是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病”作为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时间的失衡状态。治疗上,既要怯邪、又要扶正,强调机体正气的作用,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一健康观念目前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2.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

  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本身是形神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功能状态是肌体对内外环境作用的综合反应,掌握人体的功能状态就可以有效地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因此,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归纳为证侯,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构成中医药因人、因事、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这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和优势,符合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

  3.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

  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并用内治和外治法进行整体综合调节与治疗。中医方剂是中医最常用的药物疗法之一,方剂的多种有效组分,针对人体的多因素,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适应于人体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特点。非药物疗法以针灸、推拿为主,其中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和创举,通过对人体体表穴位的刺激,进行整体调节,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泛。目前,针灸已经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使用。中医药的“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为主体的养生保健理论和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提高人们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方面显示了良好前景。

  4.中医药浩瀚的经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

  中医药现存古典医籍8000余种,记载着数千年来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这是绝无仅有的,尚未被充分开采的人类生物信息的宝库。

  5.中医药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高度融合和统一。中医学这种以功能状态为切入点,并在宏观上借助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来分析、把握其变化规律的方法,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跨越,为人类认识自己提供了独特的思维模式、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我国医药市场现存问题

  现存问题一:过度开发导致中药资源濒危

  且不说已经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熊胆、虎骨、犀牛角等动物类中药,就草药而言,中国的中草药资源也已经不容乐观。内蒙古曾经是世界重要的甘草产地,过去内蒙古甘草随处可见,如今有2/3的地方甘草已经绝迹,剩下的1/3也是量少质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过度采挖,以及放牧、大面积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中国中草药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

  中国出口中药多为原药材,价格低廉、附加值低,成药比例不足30%,而占世界中草药市场份额90%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国外企业不仅对中国中药材进行大批量收购,还大肆掠夺中国中草药的基因资源,连带影响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此外,许多外商利用各种民间交流、商务考察甚至旅游的机会,加紧搜罗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和偏方。中药资源的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否则,等到中药终于可以走向世界之时,已经没有“中药”可以“走向世界”了。

  现存问题二: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恶性循环

  中国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药企业,多数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资产规模偏小,创新能力较差,虽然近年来中药的生产工艺有一定提高,但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标准的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尚未从根本上摆脱“作坊式”的生产局面,缺乏统一、严格的标准规范。很多中药生产企业都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同一种中成药有数家企业生产。低水平重复建设下,产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厂家除了打价格战之外别无他法,而价格过低又产生没有充足资金投入新品研发的问题,不得不继续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现存问题三: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江苏道地中药材薄荷,目前已有8项专利落在美国人手里。据悉,薄荷的中国专利共申报有16件,国内申报有8件,国外申报为8件。尽管在专利数量上中外平分秋色,但外国公司的技术专利主要用于口香糖等高利润市场,其中美国箭牌糖类公司独揽4项专利,而我国的专利只是薄荷藕、薄荷茶水等,市场空间极为有限。

  中药知识产权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除了上述列举的专利问题之外,还包括商标、商业秘密、行政保护等诸多方面。对于药品来说,商标的保护十分重要。药品商标不仅是商品和企业的象征,也是药品是否合法经营的依据。药品的注册商标对于企业创名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同仁堂、达仁堂等知名商标,在消费者与同行中都有良好的信誉。但我国许多中药企业不注重中药商标的注册,品牌流失严重,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药品通用名称与商标混淆等问题普遍存在。

  现存问题四:中西医的文化差距

  比如:中医的诸多术语如“阴虚”等无法为西方社会所理解;中药使用不当如关木通使用不当引起的“中药肾病”等令许多国外舆论对中药存有偏见,均说明中医药走向世界仍面临着种种内忧外患。

  注意用药安全警惕药源性疾病

  人们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1870年-1890年就发生过氯仿麻醉造成猝死的事件,经调查了解,才弄清楚了氯仿麻醉猝死的原因,是氯仿增强心肌以茶酚胺敏感性,而导致心律不齐致死。1922年有人报道因用砷凡钠明(606)治疗梅毒而造成黄疸。1937年美国有107例死于磺胺酏剂,后来发现酏剂的溶液里含有二乙烯乙二醇,因制药工人不了解这个化合物的毒性致错误的使用。但这件事促进了美国FDA对新药批审和上市后的管理。40年代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妇的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也导致出现过敏休克、第8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髓抑制等。60年代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诞生,使药源性疾病进一步扩大。特别是60年代的反应停事件,即在欧洲发生了8000多例畸形婴儿的“药害”灾难;70年代心得宁上市4年左右,发现它能引起奇特而严重的“眼一粘膜一皮肝”综合征,有的患者失明,有的因腹膜纤维化导致肠梗阻而死亡。以上两起突出事件引起极大的震惊,人们对药源性疾病的严重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警惕。

  1946-1956年10年间全球有4000种化学药品问世,到1959年,1年内就有400种化学药品出笼。1961-1973年有6个国家上市新药152种,目前国外上市的新药约3600多种。无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化学药物的日溢增多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应用化学药物比较广泛,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占住病人总数的3-5%,约有0.24-2.9%的住院病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药源性疾病。加之临床上大剂量用药、长期用药,多药治疗的情况愈来愈严重,使药源性疾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诱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比较多见的是以抗生素为主的抗菌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及心血管药、皮质激素类药、抗癌药等。

  引起药源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有哪些

  1.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洋地黄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利多卡因、双异丙毗胺、美西律(慢心律)及苯妥英钠等。

  2.引起心功能抑制的药物: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拟交感胺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美西律、洋地黄、金刚烷胺、氟苯丙胺、氯喳以及含构椽酸盐的药物。

  3.引起心肌病的药物:抗肿瘤药物、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乙醇、依米丁(吐根碱)、拟交感胺药、锉盐、磺胺和苯苟二酮等。

  4.引起心肌缺血的药物:叫噪美辛(消炎痛)、脑垂体后叶素、二甲麦角新碱、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地尔硫覃、维拉帕米、普蔡洛尔、双嗜达莫(潘生丁)、脱屈嗦、米诺地尔(长压定)、呱哇嚓、二氮嚓、酚妥拉明、婴粟碱、乳酸普尼拉明、硝普钠、乙胺香豆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肾上腺素、麻黄素、苯丙胺、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长春新碱、避孕药、甲状腺素等。

  5.引起心包炎的药物:二甲麦角新碱。

  6.引起高血压的药物:①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氢氟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影响水、盐的代谢,使钠离子停留在体内,导致血容量增加;同时激素又使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增强,促使小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② 解热镇痛药:叫噪美辛(消炎痛)、毗罗昔康(炎痛喜康)、美洛昔康(莫比可)、氯诺昔康(芬诺昔康)等,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血管收缩,水和钠停滞在体内,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③ 减肥药:西布曲明(曲美)服后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再摄取而增强饱食感,但游离的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刺激血管收缩而升高血压,对有高血压病史者应慎用,对血压控制不好的高血压者禁用。④ 减轻鼻充血剂:盐酸麻黄素、盐酸蔡甲哇琳(鼻眼净)、轻甲哇琳(滴通)、赛洛哩琳(诺通),可促使鼻豁膜血管收缩,缓解鼻塞症状,但在滴鼻时过量,易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⑤ 抗感冒药:在抗感冒药的复方制剂中,如特酚伪麻(丽珠感乐)、联邦伤风素、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双扑伪麻颗粒剂(服克)、氨酚伪麻那敏片(银得菲)、氨酚伪麻片(代尔卡、诺诺感冒片)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用于缓解感冒或鼻塞症状,但盐酸伪麻黄碱为血管收缩剂,可引起血压升高。有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利福平、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虽不直接引起血压升高,但可抑制一种专门水解酪胺的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若与香蕉、牛肝、柑橘、菠萝、腊肉、红葡萄酒、啤酒等富含酪胺的食品同服,使酪胺难以水解和灭活,以致刺激血管,使血压升高。

  7.引起外周血管挛缩的药物: 麦角胺、多巴胺、麦角嗅隐亭等。

  哪些药物会导致胎儿畸形

  有一些药物的确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某些药物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会通过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发育。比如:阿斯匹林可使胎儿骨骼畸形;眠尔通会导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四环素可引起胎儿骨骼畸形和乳牙变黄;大黄可引起流产;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均可损害胎儿听神精和肾脏功能;有些磺胺类药物也可造成黄疸加重;激素类药物可诱发畸形。

  上述这些药物之所以对胎儿造成直接损害,是因为母亲服药后,药物可通过胎盘到胎儿体内,其浓度与母血中的浓度一样,并分布到胎儿全身,而胎儿肝脏没有解毒能力,只是酶系统起作用,所以胎儿经受不住致畸药物的袭击,特别是妊娠早期更为严重。因此孕妇有病一定要请医生治疗,按医嘱服药。

  孕期服用中药是否绝对安全

  中医对于妊娠期间的疾病,是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

  怀孕期间,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中药,都应禁用或慎用。禁用药大都是毒性强峻和药性猛烈的药物,也有致畸、致流产、死胎的作用。例如:麝香、斑蟊、水蛭、虻虫、商陆、巴豆、牵牛、大戟、三棱、莪术等。慎用药包括通经祛瘀、破气破血及辛热滑利的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干姜、肉桂、半夏等,但在病情需要的特殊情况下,亦可适当选用,惟须严格注意掌握剂量,适可而止,以免伤胎。为避免精神刺激,对孕妇原则上不宜运用针灸。

  怀孕后不要滥用中药补品。因为中医认为,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使孕妇机体处于一种“阴血偏虚,阳气偏亢”的生理状态,所以民间也有“产前宜凉”的说法。人参是大补元气之品,孕后久服或用量过大,则使“阳气愈盛,阴血愈虚”,不仅对胎儿和孕妇无益,反而会加重妊娠呕吐、血压增高等现象,还可促使阴道出血或流产、胎儿窘迫等。临床上发现许多有先兆流产的患者,是因为吃了人参、桂圆等温热属性的补品而致。此外,像鹿茸、鹿胎膏、麟角胶等温热大补之品,孕后也不宜服用。如果阴虚内热的症状较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滋养阴血的补品,如银耳汤等。

  中医安胎,是通过调理孕妇的脏腑、气血及冲任诸脉,使孕妇全身机能得到改善,胎儿也就自然得以安养。只要运用恰当,对胎儿不会造成损伤,而且也不会强行保存应该被淘汰的胚胎。经临床追踪观察和科研证实,用中药保胎后出生的儿童,其智力与健康完全和那些正常妊娠后出生的儿童一样,可见中药安胎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

  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1.充分重视。要充分认识药物不单是治疗的手段,也是致病的因素,如果对其致病作用认识不足,不加以科学管理,它将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成为社会的公害。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要警惕药物致病或参与发病的因素,及时排除药物致病的危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药物反应,以便及时调整剂量或调换治疗药物。总之,要尽可能把药物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

  2.做到合理用药。滥用和误用药物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如能合理用药则大多数药源性疾病是以避免的。①选药要有明确的指征。选药不仅要注意适应症,还要排除禁忌症。②要有目地联合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争取能用最少品种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联合用药时要排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③应用新药须预先熟悉基本的药效学与药动学知识,切忌盲目使用。然后,根据所选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即药效学与药动学规律,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3.加强药源性疾病的监督

  药源性疾病的监督大致包括三个方面:①新药研制过程中的毒理学监督;②病人用药的安全监护;③新药上市后的安全性监督。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