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医妙法应对初冬慢性咳嗽!

中健网 >> 疾病库 >> 呼吸疾病 >> 气管炎 2011年10月28日 中健网·呼吸疾病 佚名
中医认为当下时令慢性咳嗽主要与初冬寒冷干燥的气候影响所致。一旦患咳,应立即进行相应检测,明确病因,尤其注意不要忽视因鼻炎分泌物鼻后滴流咽喉刺激导致的咳嗽。

古语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进入初冬,随着降雨减少,空气越发干燥,此时人们最易患咳。

据不完全统计这类咳嗽约占呼吸科门诊病种的30%,若治不得法常迁延数月难愈,检查胸片等影像学无异常发现,医学上称慢咳嗽。假如原有慢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病史者,此时更易出现干咳呛作,口咽鼻燥,唇干舌燥,咽喉干痒、或有痰梗咽喉、且越痒越咳;如原有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史者,随着初冬凉风渐紧,也可出现晨起喷嚏连作,夜间呛咳不止,有时可出现喉间如有水鸡鸣声等表现。

中医认为当下时令慢性咳嗽主要与初冬寒冷干燥的气候影响所致。一旦患咳,应立即进行相应检测,明确病因,尤其注意不要忽视因鼻炎分泌物鼻后滴流咽喉刺激导致的咳嗽。临床观察,这类病人运用抗菌素、解痉药物、抗过敏药物疗效不显,而中医从祛风宣肺、化痰利咽、清燥润肺等方法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如属风邪袭肺咳嗽(表现咳嗽、咽痒、鼻塞为主要者),可用清代名医程钟龄的名方“止嗽散”(荆芥、桔梗、前胡、紫菀、百部、陈皮)加减治疗;

如属感寒久咳郁热者(表现咳嗽、鼻塞、怕风、咳吐粘痰、舌边尖红、舌苔薄黄者),可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华盖散”(麻黄、杏仁、苏子、陈皮、茯苓、甘草、桑白皮)加减治疗;

如属凉燥咳嗽(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头痛者),可用清代名医吴鞠通的名方“杏苏散”(苏叶、茯苓、前胡、桔梗、枳壳、半夏、甘草、生姜、橘皮、杏仁、大枣)加减治疗;

如属风热咳嗽(表现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或黄、鼻流黄涕、口渴、恶风、舌苔薄黄者),可用清代《温病条辨》之名方“桑菊饮”(冬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加减治疗,偏燥者可选桑杏汤治疗;

对于体虚咳嗽(易于感冒、怕风、反复咳嗽、咳痰、咽干、咽痛、体倦乏力、舌质淡、脉细等),可用《小儿药证直诀》之名方“补肺阿胶汤”(牛蒡子、前胡、生姜、橘皮、桑皮、阿胶、粳米等)加减治疗。

每日1剂,日服2次,一般1~2个疗程多可获效。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