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头颈肿瘤外科的回顾与展望

中健网 >> 疾病库 >> 耳鼻喉疾病 >> 鼻咽癌 2006年04月07日 中健网·耳鼻喉 佚名

我国头颈肿瘤的防治研究工作始自本世纪初,早在本世纪30年代已经见到有关鼻咽癌的研究报道,50年代在一些医院开展了临床诊治工作,80年代以来呈现加速发展的局面。1985年由全国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喉科及头颈肿瘤科共同组成的头颈肿瘤外科学术专业委员会诞生,这种由全国三大学科联合组建头颈肿瘤学会的方式,国际上尚无先例,充分体现了我国头颈肿瘤专业医务人员团结一致,志在攻克肿瘤的共同愿望。自学会建立至今,已经召开了多次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主要包括全国头颈肿瘤外科大会5次、国际性大会2次,此外,各专业组,如喉癌、鼻咽癌、涎腺肿瘤、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瘤以及口腔颌面外科肿瘤等,均分别召开过多次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多次获得了国家或省、市级科技成果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头颈肿瘤学科的前进。

一、 基础研究

  80年代以来,有关癌基因的研究已经较多开展,结果显示,一些癌基因的突变与头颈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如较多研究的p53癌基因突变与喉癌、上颌窦癌、涎腺癌、鼻咽癌等;c-erb-B-2高表达与一些癌瘤的早期癌变等密切相关;又如抑癌基因nm23mRNA蛋白高表达与各种癌瘤的低转移相关。这些研究成果,均已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应用于临床。此外,还发现口腔癌中存在着c-Ha-ras、c-ki-ras及c-myc等癌基因,其中,c-Ha-ras癌基因的第12位密码系的突变,可能是口腔癌基因被激活的机制之一。目前上述癌基因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这些研究成果除用于诊断外,今后将有可能为探索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二、 诊断

  随现代诊断方法的迅速进展,头颈各部肿瘤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CT扫描影像诊断早已普遍应用于诊断头颈多部位病变,尤其薄层扫描更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局部侵犯的细微情况,如薄层CT扫描对喉癌的定位及定量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又如骨转移癌侵犯椎体,通过薄层CT扫描可以准确识别是否侵入椎管;此外,对晚期副鼻窦癌累及颅底的微细情况等,均能借此得到深入了解。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SPECT)已在一些医院开展,对骨转移的早期检出起到重要的诊断作用。

  近年由于多种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使其在诊断功能上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使诊断效果得到更进一步提高,如CT扫描与B型超声诊断相结合,提高了一些部位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效果。尤其CT扫描与MRI相结合,更能收到相辅相承的诊断效果,如用以观察肿瘤'>颈部肿瘤与大血管的关系,MRI完全可以代替血管数字减影(DSA),不仅避免了DSA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而且诊断效果更为满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err:标签"内容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err:标签"内容带图片的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