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中医艾灸文化交相辉映闪亮呈现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17年05月31日 中健网·医讯 王群海
记忆中,挂着艾草、裹着粽香而来的这个节日,老一辈的人们常常唤作“五月大五”,比之“端阳节”“天中节”“浴兰节”“重五节”这些略显雅趣的名称,多了些柴米油盐的味道;比之“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这些现代生活中太具象化的名称,又多了些可以深思的空间。

  中健网讯 记忆中,挂着艾草、裹着粽香而来的这个节日,老一辈的人们常常唤作“五月大五”,比之“端阳节”“天中节”“浴兰节”“重五节”这些略显雅趣的名称,多了些柴米油盐的味道;比之“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这些现代生活中太具象化的名称,又多了些可以深思的空间。

  “仲夏端五。端者,初也。”端五即农历五月初五。据《礼记·月令》记述,五月为阳气最盛之时,因此“端五”也被称为“端阳”。按照物极必反的道理,阳气至盛时阴气也开始滋生,阴阳交接之际,容易致使毒虫出没、瘟疫流行。《夏小正》中记载:“此日畜药,以蠲除毒气。”五月初五之日,应插菖蒲、艾叶以驱鬼,喝黄酒、菖蒲酒等以避疫。对此,身处长江流域的人们可能感受更多些,而诸如黄河边儿上长起来的娃儿,第一次见识到雄黄酒的威力,怕是要追溯到许仙、白娘子以及法海的恩怨情仇了。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即“芦叶裹米也”,算是吃食的一种。魏晋南北朝开始流行端午食粽的习俗,《风土记》有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粽子成了各地端午节的标志食物,只是这粽子飘香飘的究竟是何种香,现在看来是颇有一番争斗。据说,“龙舟”一词最早见于《穆天子传》:“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有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多河港的地区,而这正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旧唐书》中记有穆宗、敬宗观龙舟竞渡之事;《东京华录》记有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龙舟;明代帝王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清代乾隆帝、嘉庆帝则在圆明园福海观赏竞渡。

  说到最后,最想说的还是屈原,这位因“香草美人”成就一生浪漫与悲壮的诗人,也是跟端午节有着太多牵绊的人。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少年时博闻强识,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他提倡美政,举贤授能,后遭谗去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等诗篇。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写下绝笔作《怀沙》后,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死。既然理想不能实现,那只能到滚滚江水中寻觅人生之归宿,保持一腔家国情怀的纯净。然而花落余香,以死殉道的屈原成为一个节日发展与传承的精神内核,于今日之时仍然闪耀着光芒,这也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

  说起艾灸的中医文化,许慎在《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灸疗是一项普及性广、操作容易的中医传统技术,施灸于身体某些特定部位,即穴位,就能够达到怡和气血、通调经络、补养脏腑、益寿延年的目的。灸的起源已难稽考,但从文物出土、社会发展规律、文献记载等方面考证,远在文字创造前即已萌芽。其中火的应用,为灸疗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人们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在利用火的过程中不慎被灼伤了某处竟使某种疾病减轻或消失,于是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通过长期的实践,从用各种树枝施灸,发展为用艾施灸。

  艾,古时以蕲州产者为佳,故称“蕲艾”。艾叶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艾叶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始见于南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该书对艾叶的药性理论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艾叶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还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这正是艾叶用于灸法的优势所在。

  中医艾灸养生文化,是古代先人集中智慧的结晶。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把补泻的原理和疾、徐、开、合等各种精巧手法一一阐述得当。

  艾灸首先要经过多种工序把艾叶制成艾绒。新鲜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灸时火力过强,有失温和之性,常致患者不能耐受,故以陈久的艾绒为佳品。《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艾条、艾炷等是较常用的艾绒制品,是由艾叶干燥之后制成艾绒,卷制而成。依据目前的实验研究结果,艾绒储存时间越久,难挥发成分越多,这些成分可能恰是艾灸时的有效成分。因此,艾条等产品的等级与艾绒纯度、储存时间关系密切,又可分为纯艾条和药艾条,药艾条根据不同的药物成分分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及其他常用药艾条。

  当然,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艾绒制品也层出不穷,常见的有无烟型艾灸饼、艾绒精油等,艾灸施灸方法也越来越丰富——

  一、艾炷灸。它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包括化脓灸法和非化脓灸法。民间俗话也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之说,这就属于化脓灸。由于其烧灼时引起的疼痛以及灸后留下的灸疮疤痕等因素,所以临床应用较多的还是非化脓灸法。间接灸法因其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火力温和,易于为人接受,根据病情的不同大致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灸。

  二、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实按灸。按操作方法悬起灸分温和灸、回旋灸及雀啄灸。实按灸是用药艾条隔棉纸或布实按在穴位上,犹如针刺。

  三、温针灸。它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继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四、温灸器灸。这是借用专门施灸的器具来行的施灸方法,常用灸器有灸架、灸筒、灸盒。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的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

  艾灸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艾灸时产生的特殊“药气”,由灸位的皮表及随呼吸被机体吸收,能起到广谱抗菌、抗病毒及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说,艾灸有直接“驱邪”的效应。此外,这种“药气”还具有安神、醒神和通窍的效用。艾灸生热,其适量的热刺激施于适当的灸位(主要是穴位),便产生艾灸最主要的治病效应。其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者尤宜。《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灵枢·官能》篇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艾灸法可治疗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者,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凡病药之不及,针所不到,必须灸之”。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正所谓“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研究认为,艾灸法的治疗作用主要是温经散寒通络。《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元代医家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艾灸还能回阳固脱,益气升阳举陷。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不仅如此,艾灸也能泄热拔毒,消瘀散结。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另外,艾灸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千金要方》有“凡入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的记载,足以说明艾灸能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古语云:“上工治未病。”从古至今,艾灸在人们“治未病”、调理亚健康方面可谓功不可没,而艾灸必将呈现出治疗型向预防保健方面的转变。

  当前,“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灸”“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等养生观念深入人心。《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而且灸法四季皆可,所以《本草纲目》说:“艾叶味苦,气微温,阴中求阳之最,主灸治百病。”另外,艾灸无副作用,既能治好病症,又不伤害身体。如今,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人们重新回归自然疗法,求助于传统的中医中药。以中医传统疗法为核心的绿色疗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应用,且正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传统针刺和灸法。现代大量临床实践验证,艾灸可调节人体血脂和全血黏度,防治由此诱发的血脂升高和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可激活内脏功能,协调物质代谢,改善机体功能紊乱,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护机体免疫力的平衡,起到很好的抗衰老的功效。现代中医根据古法思想,结合现代养生观念,已推出阴阳调理灸法,如脐灸、督灸、药饼灸、药箱灸、药艾灸等。

  当然,要想提高临床疗效,艾灸的使用也要遵循顺序。《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施灸的时候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而且艾灸也有其禁忌部位与病症,施术过程还有其注意事项,所以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