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横行层层加价心脏起搏器中间环节获利十余倍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06年03月01日 北京晚报 佚名

一个心脏起搏器从出厂到销售给,经过几道中间商层层加价,平均加价都在2至3倍,个别产品甚至多达十几倍。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医疗器械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中国价格协会在调研中发现,医疗器械市场价格比较混乱,低的过低,高的过高——低价值的一次医疗器械,产能过剩,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比较突出。高价值的植(介)入类医疗器械价格明显偏高,存在虚高成分,给广大病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现象1 成本竟比卖价高注射器成本1 毛8 卖价1 毛2

据介绍,一次性医疗器械,如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其胶塞、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属于国家第三类管理器械。

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用高分子制品专业分会的统计以三件式5毫升一次性带针注射器为例,其生产成本应该包括:材料成本0.05至0.06元/支,橡胶活塞0.015至0.02元/只,注射针0.04至0.05元/支,包装材料0.015至0.025元/支以及其他如工人工资、水电、灭菌、检测、管理、税金、耗损等基本成本支出,其最低总成本不该低于0.15元/支。如果使用高透明塑料原料,配置优质注射针、胶塞等,其正常生产成本则应为0.18元/支左右。

然而,目前市场上却出现大量每支售价为0.12元左右的同规格注射器、输液器,种销售价格显然是不正常的。

原因劣质材料降成本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同品种生产企业众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市场存在过度竞争现象。目前全国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和输液器生产企业317家,许多企业为生存大打价格战。二是在原材料、能源动力、人员工资等成本构成要素涨价后,终端价格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却难以上涨。因此,一些企业便采取降低标准、偷工减料等手段降低成本,导致市场上存在一些劣质低价的产品。

现象2 卖价翻番十几倍心脏起搏器进价5800 卖价19000

植(介)入类医疗器械,如导管、支架、心脏起搏器等,技术含量较高,生产企业较少,价格昂贵且中间环节空间较大。一般从出厂(或进口)到医院销售给患者,平均加价都在2至3倍,个别产品甚至多达十几倍。国家发改委的课题组通过对4类植(介)入类医疗器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05年上半年,心脏起搏器零售价是出厂(或口岸)价的3.23倍,导管2.65倍,支架2.28倍,髋关节3.49倍。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err:标签"内容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err:标签"内容带图片的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