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3】秋分节气养生、饮食、运动都在这里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23年09月28日 中健网·健康焦点 佚名
9月23日秋分,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9月23日秋分,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 。

  秋分养生注意事项

  防秋燥,补气津

  秋季燥邪伤人,易伤津液,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在饮食上建议多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萝卜、藕、秋梨、葡萄、百合、银耳、蜂蜜、甘蔗等,也可以煲汤。

常补水,多喝粥。喝水是对抗秋燥更简单的方式。另外,多吃些清润、温润的养生粥,在补水的同时,还起到滋阴生津的效果。

  护脾胃

  秋分时节寒湿较重,饮食上选择温和的食物以保护脾胃。如:山药、地瓜、南瓜、玉米等。

  防秋乏

  起居上,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好子午觉。所谓子觉,就是要在晚上11点-凌晨1点进入睡眠状态,因此建议9点-11点准备休息。

  午觉就是指中午要适当午睡,子午觉充足的起居习惯,可以防止秋乏。

  “春捂秋冻”

  我国养生有句话叫“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实际上就是指一般情况下,秋天的天气偏向于“凉而不寒”,过早穿厚衣服,可能会使身体与“凉气”接触太少,不利于适应寒冷的冬季

  所以适当“冻”一下,会增加皮肤和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秋天有“薄衣御寒”的  养生之道,有利于身体安康。

  防悲秋

  秋分时节,天气慢慢转凉,大地万物调零,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人们容易产生“悲秋”之情。

  俗话说“多事之秋”,因此要注意精神、心态方面的调养,遇到事情要稍安勿躁,冷静沉着地应付处理,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

  适量运动

  在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秋日里,更适宜登高望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地增加户外活动,做到劳逸结合。

  秋分养生艾灸不可缺

  艾灸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而且操作简便,随时都可以进行艾灸。那么在秋分时节艾灸有什么好处呢?

  ① 进入秋天后,气温逐日下降,寒凉渐重,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许多阴寒症有了抬头趋势,比如咳嗽、胃痛、腹泻、四肢怕冷等寒症,同时也是过敏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高发期。

  ②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在秋分时节,根据节气的阴阳变化,施以“温热”的灸法,艾灸的温热可以消除秋天的寒气,让身体温暖,同时促进血液的循环,抵御冬季的寒气。同时,艾灸可以扶助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艾灸更为有效。

  秋分前后艾灸养生穴位

  秋分艾灸正值阴阳消长的转折期、阴阳平衡时,此时施以节气灸取穴以大椎、肺俞、肾俞、关元、神阙、天枢、足三里、涌泉穴为主。可预防秋燥,滋阴润肺,益肾固本的作用。

  另外,秋分时节灸足三里、中脘,能强壮脾胃,促进消化道的运动,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秋分艾灸禁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秋分灸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如果有以下情况,如咳嗽时痰黄、尿少、大便干涩,多数属于热症不适合做;发烧、猛烈咳嗽甚至咳出血来,也不宜做。

糖尿病患者易留疤,应慎施灸。孕妇的腹部腧穴禁止施灸。

  秋分时节养生食疗推荐

  1、天门冬粥

  【原料】天门冬20g,粳米100g,冰糖适量。

  【做法】将天门冬捣碎,放入砂锅内,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将粳米洗净,连同煎汁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改为文火煮约30分钟成粥,用冰糖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润肺生津,养肾补亏。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者不可食用。

  2、荸荠粥

  【原料】荸荠50g,小米100g,糯米50g,红枣30g。

  【做法】荸荠去皮洗净,切小块,同小米、糯米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生津润燥。尤其适合口燥、咽干、便秘、咳嗽者食用。

  3、陈皮炖雪梨

  【原料】雪梨1个,冰糖10-15粒,陈皮4片。

  【做法】将梨洗净,连皮切块,去核去蒂,同陈皮、冰糖一同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水,隔水慢炖1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止咳化痰。对风燥咳嗽、无痰干咳、肺虚久咳者有很好的效果。

  4、百合鳖甲汤

  【原料】甲鱼1只(750g左右),干百合20g(鲜品增倍),北沙参、枸杞子各10g,红枣20g。生姜、葱、黄酒、清汤、盐,胡椒适量。

  【做法】生姜切片,葱切段。各味配料洗净,装入纱布袋,扎紧袋口。甲鱼宰杀除去内脏,洗净切块,沸水焯去血污,炒锅内煸炒,然后将甲鱼块与纱布袋以及适量的姜、葱、黄酒、清汤加入炖锅内,如常法用小火炖1.5小时左右。捞出纱布袋,加精盐、胡椒调味即可,佐餐食用,食肉喝汤。

  【功效】滋阴补虚,润肺止咳。

  【禁忌】风寒咳嗽、湿热或痰湿壅盛者不宜食用本方。

  5、百合冬花茶

  【原料】百合15g,款冬花15g,冰糖适量。

  【做法】百合、款冬花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半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量冰糖,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润肺止咳。尤其适用于咳嗽、痰中带血、咽喉干痛者饮用。

  秋分时节,养生最重要,记住这“六个一”!

  1.一碗山药百合银耳汤——健脾润燥

  秋季最容易伤肺。当空气干燥时,肺部容易受到刺激,出现咳嗽、嗓子干、鼻子不通等症状。因此,我们要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

  山药百合银耳汤就是一道很好的润肺养生汤。山药性温,有健脾滋阴、加强脾胃运化功能、润肺止咳的作用。

  银耳性寒,润肺健脾、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百合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三者均为药食同源之品。寒温搭配饮用,既健脾又润肺,让肺阴能够真正得以润化。

  方法:山药50克,银耳20克,百合20克放在热水里,煮30分钟就可以了。

  2.一杯六汁饮——缓解燥咳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咳嗽、嗓子干痒等症状,那么你可以试试这个“六汁饮”。

  它是由雪梨、鲜藕、荸荠、白萝卜、甘蔗、鲜百合等六种食材榨成的汁液。这些食材都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特别是雪梨和白萝卜,更是秋季润肺的佳品。

  方法:取雪梨1个(去核)鲜藕、荸荠、白萝卜、甘蔗、鲜百合各30克,榨汁后混匀食用,每次喝30毫升,每天2~3次。

  3.一盆泡脚水——防寒暖身

  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此外,你还可以给泡脚加点料,增加效果。

  紫苏泡脚:如果你感觉有些风寒感冒的迹象,比如头痛、鼻塞、喉咙痛等,你可以用紫苏泡脚。一般用温水泡脚15分钟左右,脑门微微出汗即可。

  艾叶泡脚:如果你有咳嗽或哮喘的问题,你可以用艾叶泡脚。将艾叶50克放入1500毫升沸水中,煎煮15分钟,待水温稍低,把双脚置于药液内浸泡。每晚睡前1次,每次约15分钟。

  4.一次按摩——养生防病

  秋分也可以做一些自我推拿,起到养生防病作用。结合秋分节气特点,我们可以按揉太渊穴,练练健鼻功等。

  太渊穴:太渊穴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腿尺侧凹陷中。这是肺经的原穴,也是治疗肺部疾病的常用穴位。拇指指腹轻轻按揉,约2分钟左右,可补肺阴。

  健鼻功:秋季也可练练健鼻功,即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 次左右,可加强鼻子的耐寒能力。这对于经常感冒或者过敏性鼻炎的人来说,很有帮助。

  5.一件贴身背心——护腰暖腹

  对于老人和孩子,或者有胃病、宫寒的女性来说,秋分后不妨贴身穿一件背心,出门的时候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马甲,护住腰腹部。这样既能防止着凉感冒,又能保护好我们的肾和胃。

  推荐:每晚睡前还可以将双手搓热,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36次,揉脏腑则气血经络皆动,脏调腑经通诸病消。

  6.一碗枣仁粥——调整睡眠

  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功课就是调整睡眠,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睡眠质量。推荐一个好睡安眠食疗方——酸枣仁粥。

  酸枣仁是一种中药材,它可以养心安神、平肝止惊、缓解紧张和焦虑。它和小米或者大米一起熬成粥,既香甜可口,又能帮助你入睡。如果你喜欢吃甜食的话,还可以加入少量的蜂蜜。

  方法:用捣碎的酸枣仁和小米或者大米一起熬成粥,或者直接把酸枣仁用搅拌机打成粉,睡前用开水冲服。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