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暑天防暑有妙招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3年07月15日 中健网·专题部 程仓瑞
7月13日将进入头伏。入伏后,由于雨量增多,地表湿度变大,加之副热带高压加强,地表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热量的积累,使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如不注意防暑,而使暑邪逐渐潜伏于体内,就会为疾病埋下祸根。但如果怕热就整天躲在空调房里,热是躲过了,却也错过了通体发汗的大好机会,错过了体内所积累邪毒的外泄机会。河北省中医院刘启泉教授指出,防暑也要讲究科学。

  高温天气预防中暑十妙招

  1.炎炎夏日,不提倡爬山等剧烈活动,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2.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水。切忌口渴后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3.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4.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5.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6.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7.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8.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皮炎

  9.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10.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暑天降温果蔬稀粥来帮忙

  1.西瓜:性味甘寒。西瓜可缓解中暑、发热、心烦、口渴等状况。但胃寒、腹泻的人不可多吃。

  2.黄瓜:含维生素A、C及钙、磷、铁等成分,而且含钾特别丰富。既营养,又降温。

  3.丝瓜:丝瓜做汤喝,有消暑解热、利尿、消肿的功效。

  4.苦瓜: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压的作用。据研究,苦瓜含有一种叫“多肽-P”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降糖功效。

  5.木瓜:含蛋白质、维生素B、C、G及蛋白酶、脂肪酶等,有清热、解暑、助消化、健脾胃的效果。

  6.草莓: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

  7.莲子粥:莲子50克,粳米100克,入锅同煮,至莲子极烂为好。莲子有清心除烦、健脾止泻的作用,还能够养心安神,对于夏季由暑热引起的心烦不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8.红枣绿豆粥:取红枣100克、绿豆300克,加水1.5升,明火煮沸后再改文火炖熬,使绿豆酥烂为止,加白糖100克调匀晾凉食用。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尿消肿之功效。

  9.百合银花粥:百合50克洗净,银花6克焙干研成细末。粳米100克煮沸后放入百合熬煮成粥。然后放入银花及适量白糖调匀食用。有清热消炎、生津止渴之功效。

  10.冬瓜赤豆粥:冬瓜500克去皮切丁,赤小豆30克。先将赤小豆加水煮沸后放入冬瓜和冰糖适量同煮成粥。有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止烦渴之功效。

  高温天气户外作业人员如何防中暑

  1.多喝淡盐水和水溶性维生素

  盛夏酷暑,高温条件下劳动、工作的人员,由于体力透支较大,极易造成中暑。因此,在饮食和营养方面应当多补充一些水分、食盐和水溶性维生素等。

  高温作业人员体内热量消耗大,出汗多,身体的生理代谢往往发生一些改变,如唾液和胃液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等。在高温下从事工作的人员每人每天出汗约3000~5000cc,最多的可达8000~10000cc(500克等于500cc),超过常人出汗量的5~7倍。由于汗液的大量蒸发,机体内所需的钾、钠、钙等无机盐以及水溶性维生素也随着汗液排出体外。如果不及时补充所排掉的水分和氯化钠,将会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早期有食欲不振、恶心、头昏、头晕、疲乏无力、四肢酸困、体力下降,严重时引起血液浓缩,甚至发生抽筋或中暑昏倒。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每人每天至少应补充水分5000cc左右,补充食盐15~25克以上(食物中含的盐在内)。补充的方法可以经常喝点盐开水,每500克水中加食盐1克左右为宜。还可以喝盐茶水、咸绿豆汤、咸菜汤和含盐汽水等等。这样既可消暑解渴,又能及时补充必需的食盐,对预防中暑非常有效。

  2.合理作息饮食

  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同时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充足睡眠;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

  最容易引起中暑的八种人群

  1.老龄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

  2.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长期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3.婴幼儿:婴幼儿的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4.心血管病患者: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5.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容易中暑。

  6.感染性疾病患者: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7.营养不良的人: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8.正在服药的患者: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中暑的症状急救及常备药物

  1.中暑症状

  先兆中暑: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度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度以上等症状。

  2.中暑后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暑者移植凉快通风处;

  (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盐0.1%-0.3%的凉开水;

  (4)用凉开水或酒精擦身;

  (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夏季常备防暑药

  3.常备药物

  (1)仁丹:主治因暑热引起的头晕脑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成人每次服4~8粒,儿童酌减,舌下含服效果最好,亦可冲服。

  (2)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可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可用于治疗因中暑引起的头晕昏重、恶心呕吐等症状。服用时要注意禁食生冷油腻。

  (3)十滴水:十滴水可以治疗头晕、恶心、腹痛等胃肠不适中暑症状。另外它还可以外用防治痱子,成人可直接用它搽在痱子处,婴幼儿则可在水中加十滴水数滴后洗澡。

  (4)藿香正气胶囊: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服用藿香症胶囊注意事项:①饮食宜清淡。②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③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吐泻明显,并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5)凉茶:有关专家指出,首先,凉茶无毒有效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饮用凉茶是两广人民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总结而来的一种护法宝。据有关医药专家介绍,凉茶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没有肝肾毒性,四季皆宜,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

  (6)风油精:本品为虫螫类、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清凉、止痛、驱风、止痒。用于蚊虫叮咬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晕车不适。外用,涂擦于患处,口服,一次4—6滴,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7)六一散 :由两味药组成,即滑石和生甘。具有清暑利润,保护肠胃之功效。对于心烦口渴,小便短黄或吐泻者有良好功效,但阴虚,内无湿热者及孕妇忌用。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