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健网 >> 疾病库 >> 血液病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10年04月27日 中健网·血液 佚名

血小板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防止出血等重要生理功能。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至少两次少于100×109/升。通常,如果血小板低于50×109/升,则提醒可能有出血倾向。此外,血小板减少也可以提示一些疾病

血小板生成障碍或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贫血白血病;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风疹、药物过敏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 如果发生血小板减少,应该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以查明真正病因,并作及时处理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分为:

  (1)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 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