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的发病机制

中健网 >> 疾病库 >> 血液病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006年01月06日 中健网·血液病 佚名

3、纤溶功能失调:(1)纤溶活性降低:各种因素使VEC受损:是DIC发生、发展的关键。损伤VEC失去了正常时的抗凝功能,例如VEC表面负电性降低,生成和吸附TFPI、ATⅢ一类抗凝物质减少;VEC膜上的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减少、促进PC活化的能力降低,使局部抗凝和纤溶功能降低。同时,VEC产生PAI-1增多和分泌t-PA减少,有利于Fbn在局部沉积。尽管局部纤溶活性无明显降低,也可能由于微血管内凝血过度亢进,局部纤溶活性不足以发挥作用及时降解和清除生成的Fbn,使之得以沉降。因此,局部抗凝活性降低和纤溶活性绝对或相对低下,是透明微血栓得以形成和保留的又一重要条件。(2)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DIC发展过程中,可同时存在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secondary fibrinolysis)是指凝血系统活化时产生某些因子,相继引起纤溶系统激活的过程。其生理意义在于发挥溶解凝血活化产物Fbn的作用以限制其生成量,维持凝血与纤溶的相对平衡。DIC时继发性纤溶功能过度增强,在使微血栓溶解的同时,加剧了机体止、凝血功能的障碍而引起出血(详见下述),具有病理性作用。继发性纤溶过度增强也是DIC,尤其是急性DIC的特征之一。

DIC发生、发展过程中,在凝血功能亢进的同时或相继,引起机体纤溶功能增强的机制是:(1)凝血活化时产生的FXIa、凝血酶、KK,或经凝血酶使FⅫ活化为FⅫa,这些因子都能促使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转化为PLn(纤溶系统的内激活途径)。(2)在微血管内相对正常的VEC仍对凝血过程产生的Fbn、BK等刺激发生反应,分泌释放t-PA;前释放激肽酶(prekallikrein,PK)与VEC膜上的HMW-K结合(正常VEC膜上有大量HMW-K受体,约106只/细胞),PK经HMW-K的作用转化为KK,KK能使单链u-PA(pro-UK)转化成高活性的双链u-PA(tcu-PA)。t-PA和tcu-PA作用于PLg生成PLn,这是体内最重要的纤溶活化途径,称为外激活途径。(3)凝血酶经VEC上的TM介导,激活PC为活化蛋白C(APC),APC有抗凝和促进纤溶的作用。应当指出,DIC的发生、发展是一动态过程,微血栓形成与微血栓溶解在时相上并不截然分开,前后间可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err:标签"内容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err:标签"内容带图片的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