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熊取胆的简介由来与发展

中健网 >> 知识库 >> 百科 >> 历史与文化 2012年02月27日 中健网·百科 佚名
“活熊取胆”顾名思义就是在活熊身上直接获取胆汁。话说起来容易,但这个过程对熊来说却是痛苦残忍的,活熊取胆在国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取胆的技术手法虽说也有一定的改进,但毕竟是在活生生的熊体上进行的。未免使人觉得有失人道。


“活熊取胆”顾名思义就是在活熊身上直接获取胆汁。话说起来容易,但这个过程对熊来说却是痛苦残忍的,活熊取胆在国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取胆的技术手法虽说也有一定的改进,但毕竟是在活生生的熊体上进行的。未免使人觉得有失人道。  

传统记载为冬季猎取,取出胆囊干燥,去胆囊皮膜,研细用。现代为人工引流胆汁,干燥而得熊胆粉。可以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熊胆的获得都不是件容易事儿。古代或许只是单纯地囿于人力技术而难以猎杀凶猛力大的黑熊,而现代获得熊胆的难度则在于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既要考虑熊胆这味药的供给量,还必须考虑黑熊(棕熊)作为野生保护动物的特别“身份”,因为杀熊取胆的粗暴手段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的,于是人工饲养黑熊(和棕熊)和人工引流胆汁的行业应运而生。

在西方熊胆胆汁的研究要追溯到1900-1901年。瑞典和丹麦分别组织了两支探险队到格陵兰考察,在那里得到了一些北极熊的胆,送给瑞典生物化学家哈马斯登研究。哈马斯登从熊胆汁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的胆汁酸。25年后,这种胆酸被另一位生化学家从黑熊胆粉中分离、结晶出来,发现它是常见的去氧胆酸的异构体,就把它命名为熊去氧胆酸。

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医学界做了一系列临床试验,发现口服熊去氧胆酸对某些类型的胆结石有一定的效果。80年代以来,国际医学界又开始研究熊去氧胆酸在治疗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例如用于治疗原发胆汁性肝硬化,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唯一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

朝鲜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活取熊胆,在中国,从1998年开始推广无痛引流的技术。黑熊到了五岁生理成熟后,养殖场一般会根据不同熊的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也就是在黑熊的胆囊部位切一个口子,通过技术手段,变成像篮球的气门孔一样,天然地生长在黑熊身体上,但是在取胆时,需要借助引流管。”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无管引流”技术结束了“异物”制造瘘管的历史。“无管引流”是用取自黑熊腹部内的组织造瘘。也就是将原本抽取胆汁的管道材质由金属或橡胶管替换为熊的自体组织。
1996年,国家林业部出台《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养殖企业必须使用“无管引流”技术采集熊胆。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err:标签"内容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err:标签"内容带图片的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