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7】夏至节气养生,保健、饮食在这里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23年06月28日
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夏至 时节

  6月21日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夏至到来,天气会越来越炎热,稍不留意容易引发夏季病,夏至节气养生尤为重要,从中医养生角度,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阴生”,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则开始死去,阴阳交替,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此时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那么夏至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养生小方法

1.养生先养心

  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大家,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2.饮食在日常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肥甘厚味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饮食上可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和酸性食物,以利清暑泄热,增进食欲。由于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很容易发生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疾病,如过食油腻食物,损伤脾胃,会影响营养消化吸收,可多食绿豆、西瓜、大枣、鸡肉、牛肉、鲫鱼、豆浆、甘蔗、梨等清淡食物。为了抗菌消炎、解热祛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夏至时节还应“刻意”去吃一些苦味和酸味食物。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苦味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解热除湿、抗菌消炎、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清心除烦及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非常适合夏季人体所需。夏季可吃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芹菜、蒲公英、苦菊、黄瓜、鸡毛菜、仙人掌、野蒜、枸杞苗等。除了要吃苦味食物外,还应适当多吃些酸性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不仅能敛汗止泻祛湿,还可以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譬如乌梅具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功效,能够增加抗菌力,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以乌梅为主熬制的酸梅汤就是颇受欢迎的夏季饮料,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饮用,特别是爱出汗、食欲不好的老人和儿童。

3.运动不可缺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

  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切不可饮用冰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4.起居要调养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5.养生须防暑

  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从而伤害健康。因此,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同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

  冬病夏治正当时——夏至时节中医养生攻略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艾灸、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夏季天气炎热,阳气旺盛,因此选在“伏”时节进行穴位贴敷,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培补元气、调补阴阳,能够调节人体肺脾功能,使机体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而且也会对冬天三九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三伏贴的适应病症及人群: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鼻炎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炎、腹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3、骨关节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老寒腿、关节痛、骨质增生、滑膜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痛等。

  4、妇科疾病: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痛经、坐月伤风、产后头痛等。

  5、特殊人群:体虚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容易过敏、平常虚弱多病体质偏寒人群。

三伏贴注意事项:

  1、三伏贴具有温阳补气,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另外它有助于防止冬季容易加重或复发的各科疾病,建议贴敷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熬夜,不要吃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及烟酒咖啡,浓茶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里的抵抗力以及抗病能力,另外可以多吃一些绿色新鲜水果蔬菜,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多喝些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2、贴敷的时间长短不管是三伏贴还是三九贴,每一伏或一九当天是最佳贴敷时间,因此最好按时贴敷。一般贴敷时间小儿0.5—2小时,成人为3—5小时,根据个体差异也可适当调整延长,如果贴敷部位出现痒、疼,可以减少贴敷时间。

三伏灸:

  三伏灸是一种在三伏天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中医实践医学、针灸学和中药外治法相结合的一种疗法,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内的阳气也相对最充沛的时机,通过对穴位进行艾灸,起到消暑排湿、健脾胃、温补肾阳的功效。

三伏灸的功效:

  1、消暑排湿:三伏灸可以将淤积在身体里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对于各类炎症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同时清除人在夏季的暑热,因此有消暑排湿的养生作用。

  2、健脾和胃:部分脾胃虚弱者,容易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如果合理的使用三伏灸,有着很好的健脾和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

  3、温补肾阳: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身体阳气大盛,三伏灸可以增强体质,帮助体质不佳的人提高抵抗力,尤其适用于阳气不足、肾气不足的人群,效果更是直接,可以温阳补肾,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三伏灸的注意事项: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2、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三伏灸后不可马上洗澡,不宜游泳。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一般情况下,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3、施灸期间忌烟、酒、禁食生冷腥味及辛辣的食物,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夏至 I 推荐食疗

  荷叶茯苓粥——清热解暑、防心血管疾病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百合苦瓜炒鸡丝——健脾和胃,明目解毒

  用料:鸡腿2只、苦瓜200克、鲜百合100克、香菇50克、淀粉适量

做法:将鸡腿肉取下,切成丝,用淀粉抓匀。香菇用热水泡开,切成丝。苦瓜鲜百合切丝洗净。锅里放1勺油,先下鸡丝,快速划开,避免沾成一团。然后下香菇和苦瓜、百合,加盐、糖翻炒片刻既可起锅。

  功效:清心安神,补中益气润肺,清热利尿,清热解毒,健脾和胃。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