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 ,从瘫痪到站立的传奇

中健网 >> 疾病库 >> 神经疾病 >> 瘫痪 2006年08月18日 中健网·疾病 佚名

  北京运筹帷幄

  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 ,挤满了来自多家电视和平面媒体的近 20位记者 ;对于一次需要绝对细致和安静的颅脑手术来说 ,人显然是太多了。

  媒体的超强关注事出有因————上午 9点5 5分左右 ,我国首例“远程医疗外科机器人临床立体定向手术”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开始。位于住院部二楼的一间标明“神经疾病研究所”的操作室内 ,靠外墙一面的桌上 ,两台计算机终端充当此次手术的指挥中枢 ,终端的另一头连着 600公里外、已先期运抵沈阳市中心医院的外科机器人 ;墙上挂着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手书“黎元所庆”横幅。黎元 ,正是这个机器人的名字 ,它蕴含创新、通用之美意。

  在计算机前指挥此次手术的是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全军神经外科中心主任田增民教授 ,紧靠他的右手 ,是他的两位年轻助手 ;左手边则坐着这套系统的主要研发者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 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专题首席专家王田苗教授。记者就在离他们不到一米的位置 ,近距离目睹了手术的全过程。

  按照术前田教授的介绍 ,第一步 ,先在病人头部确定四个标记 (Mark)点 ,通过注册、校验 ,在计算机里建立病人的三维影像资料 ,以创建虚拟手术空间 ;然后在虚拟手术空间里设计手术路径和穿刺靶点 ,经计算机模拟、术者预览确认后 ,向机器人发出指令 ;机器人黎元则按指令 ,以导入的穿刺针、内窥镜、引流管等器械完成实际操作。其中 ,确定穿刺靶点和设计手术路径是最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 ,田教授将它比喻为“探囊取物 ,而又不破坏囊”。因为以上每一步骤 ,都在计算机实时监控之中 ,从确定、校正Mark点到打孔、穿刺 ,误差均小于 1毫米 ,患者头部创口比铅笔还细 ,与传统开颅手术 10厘米左右的伤口相比 ,二者在有效防止对脑组织和神经系统的伤害和患者术后复原等方面 ,真有天壤之别。

  10∶30左右 ,现场医生护生开始为患者消毒 ,注射麻药 ,切头皮 ,钻颅骨、送入穿刺针。10∶37,医生开始通过固定在机器人“黎元”手上的针管抽取颅内淤血 ;现场没有听到刀、剪、钳、镊等器具的碰撞声、也没有看到血肉模糊的场面、更没有出现平常医生护士作手术时大汗淋漓的典型情景。

  10∶40,成功地从病人头中抽出 10毫升血液。记者在一米开外看到 ,患者的头部仅有一个看不清的创口 ,甚至没有看到血迹 ,医生用一块只相当于创可贴大小的医用绵纱敷在病人创口处。

  10∶43,手术中一直保持清醒状态的患者 ,此时急切地想抬动因病不能动弹的右侧肢体 ,令人惊喜的场面出现了 :患者的右肢从床上抬起来了 !现场立刻响起一阵热烈掌声。一位医生说 ,病人患肢的肌力已从二级提高到了三级。

  10∶50,手术宣告圆满成功。只见病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他患病以来已经长时间吐字不清 ,此刻记者听到他真真切切的声音 ,“我想见见孩子 ,想跟爸爸、妈妈说点话……”

  10∶52,病人被推出手术室 ,妻子带着小外孙迎上来 ,俯下身子看着丈夫 ,眼里含着泪、脸上却带着笑 :“恩忠 ,手术做得很成功 ,我们得感谢医生啊”。随后她含着眼泪对记者说 ,她非常感谢医生和专家们 ,用这么高超的技术治好了丈夫的病。

  10∶55,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院长裴庆双向记者介绍说 ,这次手术的成功代表了我国医疗外科机器人领域的先进水平 ,使我国立体定向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1∶20,记者走出医院大楼 ,浓雾早已散尽 ,只见天空蔚蓝、阳光灿烂。

  沈阳决胜千里

  9月 10日早晨 ,沈阳城浓雾弥漫。

  7∶00,记者赶往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在这里将实施一场特殊的脑外科手术 :“远程医疗外科机器人临床立体定向手术”。主持这次手术的是远在北京的海军总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田增民教授 ,而手术的执行者是一台名叫“黎元”的机器人。这是海军总医院和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联手在国内实施的首例机器人遥控操作手术 ,也是国际神经外科手术中的第一例。

  7∶50,记者匆匆走进医院神经外二科住院部。这里静悄悄的 ,几位护士在处置室里按部就班地分点药品

  8∶10左右 ,刚刚查看完病人的神经外科主任、也是今天的手术现场医生杨晓健接受了记者短暂的采访。他告诉记者 ,今天将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 52岁的男 ,名叫邹恩忠 ,身患脑出血脑梗塞。同时他介绍 ,此次手术的特点是远程遥控机器人进行立体定位 ,病人的脑CT片等资料在手术之前已通过网络发给北京海军总医院 ,患者手术的前期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

  9∶20,头部剃得光光的患者躺在手术车上 ,被一名女护士推入手术室。手术室内没有什么紧张气氛 ,医生护士也没有来去匆匆的神态 ,患者躺在手术床上神情平静。他的右侧就是将为其做手术的名叫“黎元”的机器人 ,他的头部上方架设着三部摄像机 ,手术室内还安置着两部电脑 ,整个手术过程将通过这些设备 ,经互联网与北京海军总医院控制中心现场保持联通。

  9∶30,现场医生及专家和北京的专家共同开始对机器和网络进行现场调试。

  9∶54在一位女护士的帮助下 ,患者把左手举起来 ,但是右手却怎么也举不起来。

  10∶00,随着北京海军总医院专家的命令 ,手术正式开始。只见机器人“黎元”伸出手臂缓缓地移动到病人的头部进行第一次靶点的注册和校正 ;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校准、核实 ,在第三次校准、核实时 ,对确定入颅点及靶点进行了更改。记者听到现场医生通过网上音频系统告诉远在 600多公里外的北京专家 ,这次定位和上次不一样 ,对方传来“这次定位更准确”的回答。

  听过田教授的介绍然后近在咫尺地观察手术全过程 ,真有种“一切尽在意料之中”的感觉。然而 ,有两处“亮点”值得一书 :

  10点 15分左右作患者位姿预览和模拟手术预览时 ,沈阳方面的现场医生提出“穿刺靶点好像靠前 ,是否校正 ?”得到了指挥田教授的采纳 ,结果在重作一次位姿预览之后 ,穿刺点后移了 3厘米。田教授解释 ,这是为了尽可能不影响患者的颜面部分 ,而将穿刺点后移至发丛中 ,尽管手术创口只有区区 2毫米。

  10点 40分机器人成功将患者颅内血肿抽出 ,田教授指令“局部放大” ,以向在场所有人示意 ;他边操作边介绍说 ,患者颅内血已抽出 ,大概 10毫升左右 ,血虽不多 ,但对病人意义非凡 :他术前已失语、偏瘫 ,这 10毫升血肿 ,如没有此次手术 ,得靠吸收 ,需要很长时间 ;现在可望有很大、甚至奇迹性的改善。田教授话音未落 ,“奇迹”真的显现———计算机屏幕上 ,患者偏瘫的右腿已能抬起 ,肌力从 1- 2级升至 3级 ;当田教授提出“病人能说句话吗 ?”却忽然想起病人失语转而当众自责“要求太高”时 ,沈阳方面传来清晰的喜讯“病人已经讲话了”。现场 ,当即掌声四起。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err:标签"内容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err:标签"内容带图片的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