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治疗领域的“阿基米德”

中健网 >> 疾病库 >> 神经疾病 >> 帕金森 2006年08月18日 中健网·疾病 佚名

  4月 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此前不久 ,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采访了我国著名的帕金森病防治专家高国栋教授 ,听他介绍了帕金森病治疗的先进技术 ,以期为帕金森病患者捡拾起康复的信心。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时间久远的趣闻。

  古希腊国王希罗王碰到一个难题 :他命人做了一条巨大的船 ,却无法使其下水———它太重了 ,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都不能将其拖动。这时候 ,阿基米德说 :“我有办法”。他只是利用其设计的一套滑轮 ,就将这条船平稳地移动到水里。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 ,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在二千三百年前的人们的眼中 ,这就像魔术一样。阿基米德的发明 ,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高国栋教授也设计了一套“滑轮” ,只不过他借此推动的是帕金森病治疗的发展。

  ■手术是帕金森病治疗的最佳选择

  从世界拳王阿里到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从世界著名演员米高福克斯到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目前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深受帕金森病的折磨 ,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个生命被它吞噬。更为严重的是 ,临床统计发现 ,四十岁以下的人患此病者已不鲜见———占发病人数的 20%左右 ,更有人在20岁就已患上此病。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帕金森病是由于脑黑质变性、多巴胺含量减少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但对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躯体不自主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以及行走困难、面具脸等。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以左旋多巴为主。此药在该病早期对病情的控制效果较好 ,但并不能阻止该病的发展。而且 ,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 ,还会出现耐药和严重的药物副作用等问题。此时 ,手术治疗则是最佳选择。

  该病的手术治疗是通过定向毁损脑内的异常神经传导通路 ,来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 ,手术效果则取决于最佳治疗靶点的选择和靶点毁损的准确。如果靶点定位准确、毁损完全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疗效持久的效果。该病的最佳治疗靶点位于大脑深部的苍白球腹后侧部 ,其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功能结构 ,定位稍有偏差 ,手术不仅无效 ,还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 ,能否准确地找到该靶点 ,就成为提高手术效果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该手术的传统定位方法是CT、MRI等影像学定位法以及微电极细胞电生理定位法。这两种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个体差异 ,以其定位的手术疗效不佳、并发症多 ,使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一直未能在临床得到很好的开展。

  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就好像希罗王建造的那艘巨大的船 ,若顺利地驶向“大海”———临床 ,它将征服帕金森病。否则 ,它就有可能被人们舍弃。从上个世纪 9 0年代起 ,高国栋教授就开始为这艘“大船”的顺利“远航”而研制“滑轮”———解决手术定位的难题。

  ■创造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新时空

  时光不会倒流 ,但历史可以被“翻阅”。 19 9 7年 10月 29日 ,在唐都医院手术室内 ,来自江西南昌大学的帕金森病患者陈生教授 ,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接受手术。定位、局麻、打开颅骨、送入电极、毁损部分病变脑细胞 ,手术一气呵成。手术后 ,患者四肢震颤、身体僵硬等症状完全消失 ,并能下床正常行走。

  这一历时仅两个小时的手术 ,在我国医学史和世界帕金森病治疗史上 ,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它标志着我国在征服帕金森病的历程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一种新的靶点定位方法首次应用于该手术。这一台小小的手术 ,被评为当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

  现在面对记者的采访 ,高国栋仍难掩激动之情。他说 :“在当时 ,这可是国际上领先的技术啊 !”这台手术说起来好像十分简单 ,就如同现代人看待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设计的滑轮一样。但当时设计“滑轮”不知耗费了阿基米德多少心血。同样 ,这例手术的成功也不知花费了高国栋多少心血。那么 ,是什么方法将帕金森病靶点定位得如此准确无误呢 ?

  高国栋向记者介绍了他的发明———微电极边界定位法。

  在说明这种方法之前 ,我们先得了解此前人们多采用的微电极细胞电生理定位技术。微电极细胞电生理定位技术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中的应用 ,起始于上个世纪 9 0年代后。这种术中实时定位的方法 ,定位精确性比传统的影像解剖定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定位主要是以术中微电极记录技术测出的内囊和视束等靶点所在的苍白球外部结构作为参考点 ,间接得出靶点位置。但高国栋在实践中发现 ,由于该技术所用的参照点与苍白球不属于同一解剖结构 ,相互间的解剖关系变异大 ,靶点的最后确定还需要依靠患者的密切配合和临床医师的主观经验 ,因此 ,该定位仍存在不准确这一缺陷。此外 ,以前对该病的术后靶点分析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毁损点的位置 ,并联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来分析靶点的有效性。但是 ,影像学检查难以区分亚核团结构以及精确确定初始毁损点位置 ,因而术后靶点分析的可靠性差。

  高国栋通过研究发现 ,苍白球内部的神经元放电缺乏定位特异性 ,不符合术中靶点定位的参照点要求 ,只有苍白球底部边界结构能够满足这一要求———苍白球边界两侧细胞的放电是有和无的关系 ,差别显著 ,完全可以通过术中微电极来准确判断这一相对恒定的解剖结构 ,而不必以测定有一定变异的内囊和视束来进行靶点的间接定位。选定苍白球边界这一固有结构作为定位参照物后 ,再确定理想靶点距苍白球各边界的距离值 ,就可以直接、准确地进行苍白球内部靶点定位。这样既保证了靶点的准确性 ,又排除了误伤内囊和视束的可能。

  高国栋这一研究的创新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其发明的定位更为精确的脑立体定向术中微电极边界定位法 ,首次以靶点所在的苍白球内部结构作为电极位置来判断参考点 ,其优点在于能准确寻找靶点 ,提高手术效率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患者的痛苦 ;实现了定位指标客观化 ,排除了人为定位的偏差 ;提高了手术效果 ,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理论上排除了损伤内囊及视束的可能。另外 ,高国栋在本项研究中建立的术后靶点分析方法 ,克服了影像技术在分析亚核团结构时存在的因显示不佳、术后靶点位置认定困难而影响分析效果的不足 ,更便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高国栋发明的这一方法一经临床应用 ,就显示出极好的效果 :手术时间由原来的 6~ 8小时缩短为 2~ 3小时 ,定位精度提高了 10倍 ,手术有效率达 9 9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 1. 3%,复发率仅为 2. 5%,提示病情改善程度的MotorUPDRS数据提高了 53. 2%———均显著高于国际上现有的微电极定位法的相应指标。到目前为止 ,高国栋应用该方法已临床治疗帕金森病 2200例次。

  这种方法的推出 ,也引起国外的轰动。世界著名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ozano教授 ,称赞此方法高效、准确、实用。该方法的研究论文也被刊登在世界著名神经外科杂志《Neurosurgery》上 ,这是有史以来我国在该杂志上刊登的第三篇论文。在国内 ,高国栋撰写的“微电极边界定位法在苍白球定向手术中的应用”一文 ,获得全国首届微侵袭神经外科会议立体定向专业中惟一的优秀论文奖。杨振宁博士、路甬祥院士到唐都医院访问时 ,对这种方法也赞叹不已 ,笑言高国栋几乎可以凭此问鼎诺贝尔奖。

  几年间 ,这一研究获得的奖项纷至沓来 ,比较突出的有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和“九五”全军重大医疗成果奖、200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长期空缺。在神经科领域 ,除此之外也没有其它研究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高国栋至今谈起这一研究 ,兴奋之情仍溢于言表。他得意于这种方法给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他现在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及国外患者的热情洋溢的来信 ,感谢他解除了他们的病痛。一位由高国栋采用上述手术治愈了帕金森病的年轻人 ,将接受手术的那一天定为其第二个生日。每年的这一天 ,这位年轻人都要给高国栋写一封感谢信 ,以感谢高国栋对他的再生之恩。

  ■并不仅仅让帕金森病患者受益

  “我在事业上几乎没有遇到过挫折 !”谈到自己的工作 ,高国栋是如此的自信。“我开展各种新技术之前 ,总是把准备工作做实 ,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是在年轻时就养成的习惯 ,这可能就是我至今几乎没有遭受过挫折的主要原因吧。”也许正是他的这种品性 ,使他能够做到举重若轻 ,在一个个困难面前 ,总是充满信心。

  这位下个月就恰好步入半百之年的神经外科专家 ,目前正在对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舞蹈病、扭转痉挛等治疗上极其棘手的病种 ,设计着相应的“滑轮”。

  人们期待着 ,这位帕金森病治疗领域的“阿基米德” ,能再次将象征着攻克这些疾病的“大船” ,推向“大海”远航。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err:标签"内容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err:标签"内容带图片的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