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润通络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健网 >> 疾病库 >> 传染病 >> 带状疱疹 2006年08月18日 中健网·性病 佚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是指疱疹虽已消除 ,但病变部位的疼痛仍然存在的一种病症 ,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点为 ,白天呈持续火灼样隐痛 ,夜晚疼痛剧烈 ,往往影响睡眠 ,治疗较为棘手 ,病程较长 ,缠绵难愈 ,属疑难病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能是由于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较慢所致。中医学认为 ,带状疱疹虽然病发在体表 ,但实由内脏病变所致 ,多因肝胆热盛 ,脾湿郁久 ,湿热内蕴 ,复感时令毒邪而诱发。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 ,阻遏经络 ,气血不通 ,不通则痛。毒热蕴于血分 ,则发红色斑疹。湿热结聚 ,不得疏泄 ,则起水疱。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病机 :一是经络阻遏 ,气血不通 ,不通则痛 ;二是毒邪化火 ,与肝火湿热相搏 ,日久耗阴伤血 ,经脉失养 ;或年老体虚 ,阴虚血亏 ,不能荣养脉络 ,络虚则痛。所以病人除病变部位皮肤呈暗褐色、疼痛日轻夜重等瘀血症状外 ,还有口干不欲饮 ,大便干燥 ,舌质红而干 ,甚则舌有裂纹或无苔 ,脉细数或细涩略数等阴血亏虚症状 ,该病实为虚实夹杂之证。其虚为阴血不足 ,其实为瘀血阻络。此时治疗 ,往往攻补两碍 ,活血通络攻其瘀 ,不仅瘀血不行 ,反而易损其阴液 ;滋阴养血补其虚 ,每每瘀血不去 ,新血不生 ,徒劳无益。

  我在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常虚实兼顾 ,以滋阴养血法为主 ,佐以活血化瘀通络法 ,采用自拟的滋润通络汤治疗 ,疗效较为满意。

  方药组成 :当归 10g ,白芍 10g ,麦冬 10g ,枸杞子 10g ,生地黄 10g ,制首乌 10g ,丹参 10g ,桃仁 10g,延胡索 10g ,炙甘草 6g。方中当归 ,补血活血。《景岳全书·本草正》谓 :“当归 ,其味甘而重 ,故专能补血 ;其气轻而辛 ,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 ,行中有补 ,诚血中之气药 ,亦血中之圣药也。”白芍养血敛阴 ,柔肝缓急止痛 ;麦冬为甘寒清润之品 ,养阴生津润燥 ;枸杞子能补肝肾之阴 ;生地黄凉血滋阴 ,“逐血痹”(《本经》);制首乌养血滋阴 ,润肠通便 ,兼能收敛精气 ,不寒不燥 ,又不似熟地之滋腻 ,故李时珍称其为滋补良药。以上皆阴柔濡润之品 ,同用于一方 ,滋阴养血 ,生津润燥 ,营养络脉 ,可谓功专力宏矣。桃仁润肠道便 ,活血祛瘀 ,“破蓄血 ,治血结”(张元素语 ),“通脉 ,止心腹痛”(《别录》);丹参活血祛瘀 ,凉血消痈 ;延胡索“为行气活血消瘀有效药”(蒲辅周语 ),止痛作用显著 ,李时珍称其“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此活血化瘀诸药 ,有通络止痛之功 ,与滋阴养血药相合 ,则成为能补、能润、能通的滋润通络剂 ,亦可谓“增水行舟”之计。这样用药 ,妙在寓通于补 ,以补药之体作通药之用 ,既可通瘀 ,又可防虚。有既滋不呆滞 ,又通不伤正的配伍特点。用炙甘草 ,一则调和诸药 ;二则与白芍相伍 ,酸甘化阴 ,缓急止痛。合而观之 ,该方具有滋阴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与病颇相吻合 ,故能获效。

  临床使用时 ,如病变部位在胸胁部者 ,可加川栋子 10g ,或制香附 10g ;在头额部者 ,可加白芷 10g、白蒺藜 10g ;在下肢者 ,则加怀牛膝10g ;若病史较长 ,疼痛较剧者 ,可加炙地鳖虫6g ,或全蝎 3g ;病人舌质红 ,苔微薄淡黄腻者 ,为湿热之邪未净 ,去生地 ,加板蓝根 15g、薏苡仁 20g ;若大便秘结不通者 ,可加黑芝麻 10g、火麻仁 10g ;倘患者舌淡苔黄厚腻者 ,则非此方所宜。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err:标签"内容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err:标签"内容带图片的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