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都德《最后一课》的震撼

中健网 >> 知识库 >> 家庭 >> 青少健康 2008年07月24日 搜狐网-东方早报 盛韵

  陆:因为他的小说的受众并不局限在阿尔萨斯、洛林,而是整个法国民众。这个民族对荣誉非常看重,有时甚至有些畸态。为什么那儿政权交替这么频繁,一会儿共和,一会儿出个袁世凯式的人物恢复帝制(很不像英国),就是因为他们承受不起一点点失败或挫折,一失败马上就要换政府,都德捕捉到了法国人对于荣誉极为敏感的心理

  都德的小说

  都德对巴黎公社是什么态度?

  陆:都德觉得既有出卖法国利益的内奸,又有暴民。要是他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就是汉奸也骂,“拳民”也骂;汉奸就是跟着普鲁士人走的那种,“拳民”就是胡来的老百姓。巴黎公社起义后,他自己就吓得躲出去了,他哥哥继续留在巴黎,在报纸上发表连载文章,批判巴黎公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星期一的故事》里面有一篇《拉雪兹神甫公墓之役》,这篇就写得很明白,公社战士是怎么回事呢?他们就是早上来点个卯,然后去找酒喝等等,到了黄昏领饷的时候又都来了。但是都德对凡尔赛方面、对镇压公社的矮子梯也尔本人的态度也是辛辣批判的。总之他的反战态度很明确。他反对战争本身,同情小人物,同情小孩、老人和动物,对巴黎人的特性有比较深入的剖析。

  您在翻译过程中最喜欢的是哪几篇?

  陆:《布吉维尔的钟》是我翻译得非常满意而且开心的一篇。布吉维尔的钟是法国人造的一口华而不实、毫无价值的钟。普鲁士人把它作为战利品拿回慕尼黑去了,结果慕尼黑的民族性全被它改变了。本来德国人是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自从有了这架该死的钟以后,博物馆长的家人不再做礼拜,不再啃书本,最终馆长携公家名画潜逃,简直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本来家里的女眷很守时,上教堂、做女红,有了这架钟以后,就全被败坏了。这一篇很幽默。

  还有一篇我比较喜欢的是《小山鹑的告白》,是从一只小鸟的目光看人间世,讲述凶恶的猎人如何不放过自己。这从今天的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也挺有意思的。以前大家都觉得《最后一课》是个爱国故事集,其实里面有很多其他的内容,包括都德写他在阿尔及尔和科西嘉的观感,那是作家得了花柳病以后疗养去的。当时花柳病是文坛的通病,所以有“literarysyphilitics”这种说法。他得了这种病以后十分痛苦,到最后几年都没法躺平,他自己的“最后一课”其实是性病的痛苦。都德的儿子写过他的传记,说他在进餐的时候突然不行了,就赶紧叫医生,医生来的时候他已经没呼吸了,当时的人工呼吸跟现在不一样,是把舌头拉出来,拉一两个小时,结果没奏效,才五十多岁就去世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