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为何这么脆弱?

中健网 >> 知识库 >> 家庭 >> 青少健康 2007年10月11日 广州日报 佚名

近来,大学生屡屡有令人震惊的新闻:先是广东药学院大四男生创业失败跳楼砸死大二女生;然后是在香港科大就读大三的内地学生尹日强玩起了失踪,躲在深圳网吧15天,让父母和学校非常担心,原因是因为在香港读书一直不适应,想逃避。接着新会女大学生李瑞甜也在返校途中神秘失踪,据称曾流露出不想读书的念头。

大学生怎么了?当自杀、失踪、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的时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大学生有心理问题?

  专家:是正常比例!

  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受访大学生有心理问题。“郁闷”、“变态”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2004年测评数据表明,25%的广东大学生存在心理困惑或轻度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到了让人担忧的境地吗?

  中山大学心理系教授高定国说,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其他人群来说,中国大学生自杀和心理问题比例是偏低的,只要控制在一定比例,是正常的。问题是怎样尽量降低这个比例,寻求社会更多的关注。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整体的、社会的。首先,教育系统重视不够,片面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对高考状元过度宣扬,而高考仅仅是成才中间的一个环节而已。其次是家庭原因,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不关注孩子的教育,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比如打工者子女出现的问题;另一种是过度保护,家庭什么都包揽,也容易让孩子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

  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的刘老师接待过很多来咨询的学生,他发现学生主要面临的是人生发展的困惑、对学习目标的迷茫和四年“混”过来的后悔与自责。他们有面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彷徨与焦虑,面对新的生活与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与恐惧,面对昂贵学费和生活费的贫困生更有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但与往年相比,这个比例并没有上升,保持在20%左右,还是在正常的范围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