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掌控中国民营医院性病游医低调暴富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06年11月15日 新华网 佚名

郎咸平的愤怒

  和莆田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理解“办民营医院的难处”相比,陈晓兰、郎咸平们似乎就没那么宽容了。

  郎咸平向本刊介绍了他们关注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前后经过。事情起源于2005年年终。当时,《财经郎闲评》节目组不断接到患者对民营医院的投诉电话,控诉医院“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的恶形恶状。郎咸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那些医院里面,所谓的性病,只有5%是真的,95%都是假的。”

  他们甚至会在上海市的公共厕所内喷上生漆---“然后你下部会痒,去看病,随便就说你有性病,花两三万再放你出来。”郎咸平这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上海女医生陈晓兰,9年里一直与假冒伪劣医疗器械作斗争,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曾在一次卫生会议上,用三分之一时间讲陈晓兰的事迹。

  而上海打假医生陈晓兰主张,应对违规操作的部分莆田系民营医疗机构要采取重典治乱:“我现在反映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认可,但当事人没有一个被查处过。要打的话,就要休克疗法。”

  陈晓兰认为,“目前许多造假者和骗子们之所以有恃无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处罚过轻。目前医院使用无效的或者假冒伪劣的医疗器械,或者说民营医院欺骗患者,引起医疗事故,这些最多都只能算医疗纠纷,要么是行政处罚,要么是民事赔偿。实际上,在我看来,许多医院没病当有病看,小病当大病看,实际就是犯罪行为,犯罪的四要素都具备了。应该作为犯罪处理。但卫生监管部门一查,却只得出个过度医疗的结论。”

  今年1月份,沪上热播栏目---“财经郎闲评”曾播出一期关于福建莆田人詹国团兴办民营医院的节目,但开播当晚便遭停禁,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该栏目停播。

  “他们搞定了多方官员,这是继厦门远华案后最大的腐败案。”“郎监管”一脸严峻。

  天花乱坠的广告,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民营医院的“信任危机”已显得积重难返。

  除了自办医院,不少民营医院经营者还将目光投向了公立医院,采取变相的买断、联营方式经营。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一个投资者要建立营利性医疗机构,三年之后要交33%的增值税、5.5%的营业税,如果能“寄生”在公立医疗机构内,税款就可以逃避。

  “大家矛头都指向它,总体来说并非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基本模式较类似。”曾长期从事医疗领域报道的电台记者丁女士表示。

  另一方面,民营医院从业者本身却常自称“弱势群体”。

  缺乏国家政策扶持、税收偏高、医保门槛等都是投资者的“心头之痛”。出于多方面考虑,好医生往往不愿意去民营医院任职。

  广东韶关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妇科肿瘤专家就曾数次被邀去民营医院担任要职,但她对于这些机会均婉言谢绝。理由是在民营医院工作,个人需要承担很大风险,且风险与收入不成正比。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中小投资者与以詹氏为代表的家族投资者,在民营医疗领域的命运大不相同。那些自觉无助的往往是中小投资者。对他们而言,民营医院的经营正变得日益艰难。在莆田,一名出租车司机告诉本刊记者:这两年投资医院亏损的人也很多。而当地一名姓郑的小伙子表示:家族投资者已在该领域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比如与电视台达成协议,只许播出他们旗下医院的广告。他两年前就曾与人合资,双方各出资50万元左右去江西开办医院,但是因为无法与庞大的家族投资体系抗衡,他亏损了三四十万元,最终黯然退出。

  除了参办医院,詹国团们还将触角伸向了上游的医疗器械、医药物流等产业,大有将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揽入囊中的态势。对此,陈晓兰医生说:“这太恐怖了。”

  中国的民营医院至今日已走过了约20年的历程,“郎监管”并不看好詹国团们的前景。

  “如果这些莆田人真的开始规范经营,您觉得能洗清原罪吗?”本刊记者问。

  “这个假设性太强,我不想对他们提任何建议,就事论事。”

  郎咸平表示:“我们都是没有权力的人,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呼吁,让有权力的人来介入。”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