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做慈善也需要竞争

中健网 >> 知识库 >> 家庭 >> 男性健康 2008年07月23日 新浪网-外滩画报 佚名

  但在中国大陆,这些都不可行。“我不喜欢抱怨任何制度。我愿意换位为政府思考。现状是中国公募基金非常少,而且公募的金额每年百分之七十都必须放出,只有百分之十允许投资,并且一定要赚钱,否则法人要自掏腰包,这样只有百分之二十留存增值;中国的宗教基金针对面则相当窄。”

  “能不能做到没有鸡,也能自动生蛋”。后来,李连杰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就是在“壹”字上下功夫,每个人每月捐助一元钱。“壹,在中国是神秘的数字,道生一,一生二。九九归一。壹基金是东方的”,他说。

  他的决定也和那份专业调查报告的结果有关。“我们发现了四个问题:一、中国没有公信力非常强的民间组织;二、没有非常透明的体系;三、没有一个清晰长远的目标;四、中国人捐款不方便。

  因此我们的模式每一拳都是针对这四个问题来的。我们让德勤做全球审计。做到透明,而用手机等募捐方式做到便捷。”

  “ 调查内容远不止这些,比如你还要对中国整个社会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低收入者在想什么?高收入者又在追求什么?” 李连杰发现中国初、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潜在捐款能力是平均每年三十四元,大学程度的捐款潜力是每年四百元。

  “为什么最后要用一元钱?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从心理学来说, 做事门槛最低, 也最容易行动。而一旦行动, 行动者会继续在心理上肯定自已。”自从海啸之后,李连杰的小女儿因为怕水、一直不敢洗澡。李连杰本人则开始慢慢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问题,他的壹基金坚持培训了数百名心理师。

  中国的新晋富豪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早在两三年前,李连杰就与马云相识了,而他们的理念有着惊人的相似。据淘宝网一名工作人员透露:“一次晚宴上,马云、盖茨和巴菲特都在,大家讨论起巨富的慈善,可不可以与普通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一个月捐赠一元钱和千万元意义一样吗?答案是肯定的,慈善不在于金额多少,而在于那颗爱心,在于你是否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捐献出来。”

  去年,李连杰去了哈佛大学。一位哈佛经济学教授告诉李连杰:“壹基金开始的是爱的传染病”。此后,哈佛大学表示要专门设项来研究壹基金的模式,因为这个模式在美国并无先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