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两年 药价平均下降38%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11年07月15日 人民日报 张绪鸿 刘昱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了307种药物,对比以前的药物使用情况,不少患者发现,自己常用的一些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买不到了。

  “老火”才能出“靓汤”(记者手记)

  眼下,不管是网上调查,还是各种民意测试,都能看到老百姓对医改有期待。其中对基本药物制度,老百姓的感受也不太明显。即使药价降低,也会因为医保的报销,而难以被发现。

  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最主要的不外乎两条:一是与改革路径有关。医改的方向区分基本与非基本,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路子,抓住重点,统筹推进。这是“基层包围城市”的路径。目前在基层就医的多是农民、老人、小孩,多数人看病还是往城市里的大医院跑,但城市大医院这一块基本没动,因此感受不明显。

  二是与医改的特殊性有关。医改被认为是“社会政策里的珠穆朗玛峰”。实践表明,医改不可能像建大楼一样,建好就看到效果了,因为它改革的是看不见的体制机制,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和良性运转,方能见效。珠穆朗玛峰的比喻表明政策的综合性很强,难度非常大。就拿基本药物制度来说,看起来只是一项制度,但一实施起来必然牵动其他方面,以至于其他方面不改革就实施不了。

  放眼世界各国,还没有一个国家说自己医改已经成功,注重公平的英国体制欠缺效率,注重效率的美国体制有失公平。我国财力有限,人口众多,需求复杂,没有任何一种模式能拿来就用。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难以一蹴而就,只能边摸索、边完善。因此,医改固然要加快推进,公众也要明白,医改不可能一招见效,要多一些理解。

  我国已明确,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的目标。这是一煲诱人的“靓汤”,每个人都将分得一杯羹。但既然是靓汤,等候的功夫不能少,毕竟“老火”才能出“靓汤”。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