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黄金周 苏轼是个"驴友"

中健网 >> 知识库 >> 家庭 >> 男性健康 2007年09月28日 中国新闻网 佚名

苏轼放鹤亭记诗意图,作为中国的豪放派词人,苏轼也是个“驴友”

香港《文汇报》文章称,眼下正是秋高气爽时节,人们纷纷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外出度假或旅游,致使“假日经济”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想来这与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文化消费的传统有关。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公休时间增多,除原有节假日外,又增设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三大“黄金周”,加上每周的双休日,现在我国全年法定节假日约有一百一十四天,而香港的节假日就更多了。

  中国古代有没有节假日?古人们是如何休假的?在好奇心驱使下,笔者利用这个双休日翻箱倒柜查阅了一些古籍史料,终于找到关于古人放假制度的记载。

  汉朝至隋朝,官员每五日放假一日,谓“休沐”,意即沐浴和休息。唐、宋时期实行“旬假”制度,即一旬(十天)休息一日,称“旬假”。一年三十六旬,可休三十六天。除这些常规假日外,法定的节假日更加丰富:据宋史笔记《文昌杂录》记载,元日(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类似今天的“黄金周”;天庆节、上元节、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立春、人日、中和节、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秋分、授衣、重阳、立冬等等也都放假,合计法定假日有七十四天,加上三十六天旬休日,共一百一十天,与今天的节假日总数非常相似。基于人伦血缘和宗法观念,古代还有许多“人化”假日:父母住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三十日定省假(不含旅程);在五百里外,则每隔五年有十五日的定省假。儿子行冠礼时有三天假期;儿女行婚礼时有九天假期。父母亲去世,解官戴孝三年(军职为一百天)。亲戚去世,根据关系远近设不等的假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