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特大贩婴案调查:一个城市处于缄默中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04年07月21日 华商网-华商晨报 穆云平
“王家诊所”、“李家诊所”,有些诊所的名字甚至干脆就直呼其名———“张诚和门诊部”。

  诊所的窗户上、门板上贴有治疗项目,包括精神病、癌症、半身不遂、类风湿病等疾病,其中,每家诊所都能看到妇产科的广告,一家门诊门前由于广告语过多,索性把“药物流产”、“接产放环”写在了锈迹斑斑的铁皮板子上面;村子中还设有多个“B超检查”、“妇科治疗”、“产前检查”的路标。

  给孕妇接产,似乎是各诊所最为乐道的治疗项目,“你来吧,在我这里接生绝对安全,你也可以记下我的电话号码,等到临盆时召唤我……”在“君乐诊所”外面,记者清晰地听见医生大声对女患者说。

  这些诊所不少都是夫妻店,夫妻俩都充当“医生”。诊所里面设施简陋,医生在给病人处置时毫无消毒措施,患者们一边治疗一边唠家常,似乎对诊所里的情形习以为常。

  不止一村的怪现象--“开家诊所能赚大钱”

  妇科诊所为什么这样多?记者在板车师傅张老板那里得到了答案。

  “赚钱哪!”据张师傅讲,开一家诊所仅仅需要2万元,之后就可以广进财源,“把个脉、观个舌苔的,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其实这还都是小钱,大钱要比这赚得容易得多……”

  大钱是指什么?张师傅不愿意多说,“你是外乡人,有些话不方便对你讲,这是全村、全乡的秘密,我刚才说的话都有些多了!”

  至于麻花板村到底有多少家诊所这个问题,张师傅说不清楚,“至少有百十来家”,但他表示:不单单是麻花板村,毫沁营乡其他村子,类似的诊所还有不少,张师傅还告诉记者,新城区其他的乡,呼和浩特市其他的区也存在这种“诊所多过饭馆”的现象。

  记者随后以多付钱的方式,乘坐张师傅的板车,在呼和浩特市周边的地区如新城区府兴营乡三和村、上新营村、代洲营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