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间训练基地以养鸡种菜治疗青少年网瘾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09年11月11日 四川新闻网 佚名

  成都崇州九龙沟景区附近,青山绿水中的一个小院里,两只狗正懒洋洋地躺着晒太阳。只有“中国成都青少年觉醒成长训练基地”的标牌,能提醒人,这个“农家乐”似的小院是一个改造所谓“问题少年”的基地。而它的创始人计无庸,希望以这样“没有围墙、从不体罚”的环境来引导孩子们学好向善。

  没有围墙的基地

  看多了媒体对许多青少年教育基地的报道,围墙铁丝、凶神恶煞的教员、残酷无比的体罚———这些都成为了训练基地的代名词。

  然而,在位于九龙沟景区附近的这个“中国成都青少年觉醒成长训练基地”,看上去完全是个“农家乐”。一栋三层小楼被分割出了办公室、阅读室、男/女生宿舍等,楼下的敞棚里,放着滑板、乒乓球桌、自行车和游泳圈。小院里,阳光下,两只小狗正躺在桌子下晒太阳。

  “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像家一样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这里领悟到成长的意义所在。”据计无庸介绍,在这里,孩子的课程包括法律讨论课、读书看报课和一些体能课程,但所有课程都没有强制的要求。孩子们最常见的体能加心理课程,是爬到邻近的一个山坡上,席地而坐,大家一起背诵“成功誓言”:“我是一名受训的人,我充满自信。我终于从失望的牢笼中逃脱出来,心中有无限感激。我将战胜恐惧,征服忧虑,抛弃借口。让今天的我超过昨天的我,明天的我超过今天的我。”

  食堂墙壁贴着“锄禾”诗

  食堂的墙壁上,最醒目的是“锄禾”的诗句。计无庸说,他们要求孩子们每顿不能剩饭,每天要写日记,每晚的反省课上反思自己一天的对错。在学习室里,除了满满两大柜书外,中间的大木桌上摆着一整套茶具,计无庸说,他最喜欢在孩子们看书时,自己为他们沏上一壶好茶。

  中午吃饭前,在基地做志愿者的刘萍先把狗喂饱了,叫“欣欣”的小黄狗和叫“比尔”的白色比熊是基地所有人的宝贝。“基地有学生的时候,都是学生来喂,除了狗,还要养鸡和鸭。”计无庸相信,“对动物好,动物会对你更好,然后孩子能从中明白感情的重要。”

  小院前,一块两亩左右的菜地是准备给学生们种菜的。此外,大家一起合作做饭、洗衣服都是孩子们的必修课程。计无庸总结的一套自然哲学理念认为,就像自然生物源于阳光、空气、水、土壤和风暴一样,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自对孩子的肯定、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交流沟通、身体力行的父母和老师,以及必要的挫折教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