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改变降价药的规格 让药品降价沦为空降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09年10月28日 大洋网-广州日报 张晓嘉

  高价药“未能赶上”降价

  维生素、银翘解毒颗粒、牛黄解毒片……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这类非处方普药,无论是零售药店还是医院,都严格遵守着规定“红线”销售,而且有些药店还卖得比指导价更便宜,但对于部分价格比较高的处方药和品牌药,其价格却似乎未受指导价太多影响。

  以用于消炎等症状的头孢类药品为例,记者在东城区一家药店看到,潜龙牌的头孢克洛12粒装,售价每盒43.6元。

  “为什么这款药比发改委的指导价要高出那么多?”面对记者的提问,该店销售人员何小姐解释:“这是品牌产品,这款的头孢克洛,疗效好,副作用小,生产成本高,所以售价也相应高一些。”她表示,阿莫西林、头孢这类疗效好的处方药,也会根据政策规定降价。“只是现在政策刚执行,有些品牌,有些类别的药品都还没赶上此轮降价。”

  药企嫌赔本不愿降价

  为什么同样是出现在指导名单内的药品,却存在一种药按规定销售,另一种药却不按最高限价出售呢?

  一位做药品销售的业内人员告诉记者,在药品市场里,从出厂到医药公司再到进入医院药店,中间存在两个15%的加价。发改委调整药品指导价格,就是要扣除医院15%的加价部分。

  这种下调,的确会缩小一部分生产厂家和劣质药的暴利空间,但“好药的生产成本通常高出普通药不少,而指导价是按照市场平均水平来定的。当指导价低于成本价时,药品生产企业是根本不会按照指导价调整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