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气温腊月再创新高 看"暖春"下的春运细节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07年02月09日 解放日报 佚名

铁路方面积极调度,增加临时列车班次,这是民工兄弟乘上了上海开往重庆方向的“临客”。本报记者张海峰摄

气温又破新高。继前日北京气温创167年最高、南京遇百年罕见回暖、上海创下14年同期高温纪录之后,申城昨又高攀至23.4摄氏度,再创腊月新高。

“暖春”下的春运现场,记者分几路走进人潮涌动的各大站点,走近返乡的民工兄弟们……

海南站:志愿者分外惹眼

一天中最热的中午时分,也正是铁路上海南站全天的客流高峰时段,记者来到上海南站。只见站前广场人流涌动,很多旅客将厚厚的外套系在腰上,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满头大汗地走进车站。

站内工作人员王鹿姗说:“这两天南站的日发送旅客量都在3万人左右,满负荷,站内的送风机都已经开启了。”却也实在人太多,排队买票的、没坐到位子的,都有不少人在拿着报纸扇风。

人流中,迎面两位身披红绸的徐汇区总工会志愿者分外惹眼。“他们都是从区教育系统、医务系统、商城包括社区等地方来的志愿者,这些天春运,每天都有二三十人,分布在站内外,为大家指路服务。”铁路上海南站广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盛仰文向记者介绍。

可别小看了这问路。天热,又回家心切,走得满身大汗时,一个便捷的直达、一个亲切的微笑,都会让人心火消融。

短短3分钟时间,就来了5位咨询者:“自动取款机在哪?”“当天票在哪买?”问得急切,答得亲切,一一解决。志愿者倪先生笑道:“下午2点人最多了,潮水一样涌进来,平均一小时有好几百人找我问路。”

人流涌动,时针指向下午3时15分,车站“5499青年服务台”轮值的殷平起身了,“有一位坐轮椅的老奶奶要上火车,得去送。”记者随他来到专供老弱病残候车的2号候车室,老人的儿女正满头大汗站在车站提供的轮椅旁,手里是老人脱下来的棉衣。女儿告诉记者:“我们是河南信阳的,这次和哥哥专门陪母亲来上海瑞金医院肾脏手术,刚做完一个星期就出了院,想早点回家过年。”

可没想这天热,“怕老人伤口发炎。”儿子说:“昨天电话问过车站,说有专人服务,心里还是不踏实。今天一来,真没想到服务这么好。”

下午3时25分,老人被送上车厢。殷平扶老太太躺下后,又将5个行李箱一一托上行李架。“谢谢!太谢谢了!”老太太连声说。

阳光暖暖,照在民工兄弟们的脸上。下午4时34分,开往成都的K351次等候区,虽然专辟了4个候车室,但还是有的人没位子坐。建筑工人陈师傅就只好和3位同伴拖着扁担、脸盆和大大小小8个包站着等车。被褥也带?“留在工地不放心,我们的家当都随身带。”昨天气温高,一身汗,衣服也湿了。“可做一年工就盼着这一次回家过年,回家就好!”20分钟交谈,这句“回家就好”,陈师傅说了3次。

回家就好,这也是众多服务者的心愿。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南站广场的保安值班室,只见20多碗西红柿蛋汤清一色摆在桌上,全冷了,也几乎全是满的。戴队长说,大家实在都没胃口,“前几天是春运售票高峰,因为好多人都想小年夜前回家,所以我们比较累。有个同志感冒晕倒,赶紧送医院,可他打了一针后又马上回岗位了……”

为了不让通宵排队买票的人冻着,从上月28日起,就有警察保安引导至地下二层,还供饭供水。

还有医疗。距离出口最近处,墙上蓝底白字:“老弱病残孕专区”,还有数张蓝色折叠躺椅。附近,一桌一椅,正是个简单医疗站,墙上贴着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值班电话。考虑到人们都得排队,值班医生们并不坐在医疗站内,而是一直在走,边走边看边问,挤到人群中找病人。医生王青青记得清晰,刚设医疗站时,他背着药箱在队伍里穿梭,询问是否有人不舒服,可都没人理他,以为是个药贩子。后来,有个保安拿着大喇叭喊,这是医生免费来给你们看病的。唰唰唰,就站出五六个人,全是感冒高血压

昨天记者还看到,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便民就医服务车”就停在广场上。一问,是他们与疾控中心下午在这举办疾病预防咨询活动。王青青说:“天气暖了,传染病多发,要提醒大家注意预防……”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err:标签"内容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err:标签"内容带图片的信息列表_59120"数据源读取错,原因:传递到 left 函数的长度参数无效。]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