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期]秋季赶走秋燥秋乏秋愁 看这里!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6年09月05日 中健网·健康焦点 李可
入秋后,随着气候的变化,人体可产生诸多不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秋燥、秋乏、秋愁。中医专家建议,这个时节,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多吃些滋润食物,适度添加衣物,以应对秋乏,预防秋燥。此时节,老人最好能走出家门适当做一些运动,以缓解秋季的烦躁和忧愁。

  入秋后,随着气候的变化,人体可产生诸多不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秋燥、秋乏、秋愁。中医专家建议,这个时节,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多吃些滋润食物,适度添加衣物,以应对秋乏,预防秋燥。此时节,老人最好能走出家门适当做一些运动,以缓解秋季的烦躁和忧愁。

  预防秋燥:补水、食疗一样不能少

  秋季易燥热,是季节性疾病的多发季节,要小心惹上“秋燥”,往往表现为: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或咽喉肿痛等症状。“秋燥症”虽不十分严重,但一些病症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中医上讲,当燥邪入侵,最先侵犯的是肺部。

  专家建议,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秋季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水果中效果最好的是梨,其次像甘蔗、香蕉、苹果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日常洗护方面,要减少洗澡频率,以温水为宜。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液、肥皂,洗澡后在干燥部位擦一些护肤品。此时,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锅之类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助“燥”为虐,化热生火,加重秋燥。

  对付秋乏:早睡早起 适当运动

  入秋之后,天气渐凉,人体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各种生理功能渐趋平衡,但炎夏造成的消耗一时未能完全补偿,于是,不少人感到浑身疲软无力,精神疲惫,倦怠,睡意连绵,呵欠不断,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这种现象在民间被称为“秋乏”。

  缓解“秋乏”,首先应从生活起居上进行调整。夏天晚睡早起,秋凉后应改为早睡早起,注意不要熬夜,切忌过劳。

  其次,在饮食上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补偿夏日的消耗。但注意不要大量食用难以消化的肉食,以免影响脾胃功能。芡实富有营养,且兼具养胃之功,民间素有“秋藕最补人”之说,这些都可适当食用。还可多喝些茶、咖啡以醒神。秋凉后,应少食生冷及性味寒凉之品,以免损伤脾胃,加重“秋乏”。

  再次,秋高气爽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可开展一些诸如太极拳、慢跑步、广播操、冷水浴等体育健身活动。这样,既能增强体质,又有助于消除“秋乏”。

  此外,中医认为,“秋乏”是一种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表现,对于体质虚弱、年老多病者,一时“秋乏”不能解除,可适当服用补中益气丸、六君子丸、香砂养胃丸等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排解秋愁:多晒太阳 户外运动

  秋凉以后,阳光照射开始减少,人体内的褪黑激素逐渐增多,人的情绪难免消沉低落。此外,秋天气温较夏天低,温度降低也易使人产生慵懒抑郁之感。加上秋季常有秋风秋雨来袭,一些多愁善感特别是退休在家的老人,常会引发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悲伤等情绪变化。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以及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也比一般人更易感染秋愁。

  养生专家认为,要克服悲秋情绪,在精神调养上,应保持心情舒畅,宣泄积郁之情。在饮食上,情绪低落的时候应多吃一些健脑活血的食物,比如核桃仁、鱼类、牛奶、豆制品等,还可适当饮些绿茶,吃些香蕉、巧克力等,从而兴奋神经系统。

  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外出活动,饱览秋日美景和累累硕果。同时,还可接受阳光的沐浴,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排解秋愁,适当的体育运动不可少,用肌肉紧张消除精神紧张。

  推荐:秋季该选的健康美食

  梨: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但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

  大枣: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百合: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止咳止血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菊花: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

  红薯: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常吃红薯可以延年益寿。

  核桃: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晰、耳聪目明。

  板栗: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既可以补脾健胃,又能够补肾强筋,还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秋季,每天吃几颗栗子,有利于补养元气,强壮肾精。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