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医药中国并购式增长 创新药仍是根基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08年10月11日 和讯网 佚名

  但在康德的审视下,拜耳医药在中国的发展同样存在软肋。

  他坦言,对于部分业务部门目前的发展,公司并不满意。比如,妇科的业务部门在全球是比较重要的,甚至具备相当的优势,但其在中国该领域的销售额还“非常非常小”。

  同时,在新医改对社区卫生投入加大的背景下,拜耳医药也对中国的社区卫生加大投入。但目前看来,这些投入的收益还并不明显,还需要长期的投入。

  “如果我们作为一家比较小的公司,我们肯定不会投资那么多,因为我们不能长期等待,但我们现在做的市场是比较强的,我们可以用比较长期的策略。”康德说,这些投资都表明,拜耳在中国的发展是强势而长期的。

并购式增长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拜耳的核心竞争领域包括医药保健、营养和高科技材料。而据7月30日最新公布的拜耳2008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拜耳医药保健的销售额达到37.34亿欧元,材料科技为26.22亿欧元,作物科学为18.04亿欧元。

  目前,拜耳大中华区(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已拥有覆盖医药保健、作物科学、材料科技以及技术服务等业务的23家企业。2007财年,拜耳大中华区销售额为18亿欧元,但材料科技仍是三大板块中最大的产业,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为72%,医药保健和作物科学各占22%和6%。

全球经济发展局势,已促使拜耳将重心转向制药业务。

  近几年,由于传统化工业务日渐式微,拜耳集团的传统优势业务遭遇瓶颈。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拜耳开始逐步剥离化工业务,从传统的化学公司向制药企业转型,以集中公司资源,发展这一有增长潜力或竞争优势的业务。

  “这几年,三大板块的比例正在逐步调整。医药保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拜耳医药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上世纪80年代初,拜耳最初进入中国之际,市场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材料科技板块的发展速度要先于医药保健和作物科技。而未来,拜耳集团有可能调整策略,放缓材料科技业务,加大医药保健板块在中国的发展。

  并购,是拜耳选择的战略调整路径。2006年,拜耳收购先灵制药,开始了向全球型制药公司转型。

  2006年3月,拜耳以170亿欧元收购同为德国制药公司先灵88%的股份,并在5月份启动全球整合。这是拜耳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交易。当时在制药领域排名第15的拜耳,在收购排名第20的先灵之后,不仅成为德国最大制药企业,也成为全球前十大制药企业。这一收购,也使得制药业务在拜耳集团中的比重翻倍,成为集团销售最高的子公司。

  从2005-2007年,拜耳医药全球销售增长迅速,自2005年的约8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如今的1500亿。2007年,拜耳医药的利润约为250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了近250%,成为集团最大的利润来源。

  这桩收购在中国市场同样也掀起波澜。合并完成后,拜耳先灵医药跻身于中国五大跨国制药公司之列。并购当年,先灵和拜耳医药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最快,分别为第一和第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