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县中医院王冰:保证完成实验室核酸检测任务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21年01月21日 中健网·抗疫征文
王冰,男,41岁,邱县中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核酸实验室负责人、邱县核酸管理专班成员。

  王冰,男,41岁,邱县中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核酸实验室负责人、邱县核酸管理专班成员。

  1999年参加工作,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来,我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境界,坚守初心、敢于担当,始终听党话跟党走,随时准备把一切奉献给党!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我主动请缨并勇敢的站到了第一线。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武汉、湖北甚至中国的时候,我第一时间站出来写请战术,按上了红手印。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2020年下半年,我院筹建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我为负责人,全程参与克服困难完成资料文件的编写,成功的在省市卫健委备案,有了检测核酸的资质。

  12月18日,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我科室人员除了理论知识外几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于是,我从零开始紧锣密鼓的对他们进行分批次培训、带教。核酸检测是确诊肺炎的黄金标准,同时它也是危险系数非常大的实验。做核酸实验要在全封闭负压的狭小环境中进行,工作人员三级防护,要穿防护服、隔离衣、靴套、N95、外科手套等等,要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为确保实验室温度在24度左右,我们每次出实验室时,所有的衣服都能拧出汗水来,为了中间不上厕所节省防护服,我们进实验室提前一两个小时都不敢喝水。然而,这还不算完,我们还要戴上正压头罩,进入“无声世界”,人员之间交流全部靠喊,所以每次出来,不仅出汗多,嗓子还疼。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要对接收的样本进行编号、灭活、处理、上仪器提取、产物扩增等等操作,样本、试剂、产物精确到微升;检测板为96孔,之间相差仅仅几毫米,为确保结果准确可靠,我们要高度集中不能有丝毫误差,否则不仅实验结果不准确,还有可能造成对整个实验环境的污染及工作人员感染的风险。所以每次试验除了身体乏,心更累!就这样的环境下每组要连续工作4—6小时,有时一天要进去两次……

  2021年第一天我院与七家卫生院、两家民营医院、妇幼医院、社区医院签订协议,承担他们住院病人及陪护的核酸检测。我不但要规范我科的试验流程还要对协议单位的采集人员进行培训、规范。虽说样本量增加了,担子重了,但我们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疫情没给我时间,石家庄疫情加重后,离我县仅几十公里的南宫出现疫情。我县紧急进入战时状态。1月4日我实验室接到任务,全县师生进行核酸检测。距实验室启用仅仅十几天,这样的任务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不但要完成,还要全面胜利。我一边做实验室一边安排下一步部署,和科室人员轮流上阵,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县委县政府和院党委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保证了师生放学时间。

  没时间让我沾沾自喜,也没时间让我喘气,根据省市卫健委要求,全县医务人员要进行核酸检测。这次任务和师生检测不同,它覆盖面广,人员分散,样本采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样本接收、排序、编号、登记以及核酸实验室人员排班都是新的挑战,每一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优化流程,人员换岗机器不停无缝连接。通过微信、电话一遍又一遍的沟通解释;没有捷径,没有窍门,只能强打精神,加班加点。

  随后全县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冷链及从事人员,快递外卖物流人员……

  全县医务人员检测第二轮开始了……

  任务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担子越来越重。我有点喘不过气来了。身心疲惫,仪器超负荷运转……这时,院党委给我打了强心针,党委曹书记指示:要啥给啥!于是我们有了新仪器新设备。

  新仪器新设备的增加让我压力小了吗?没有,新仪器安装的第二天,全民检测开始了,全县二十多万人,我院接到了八万人的任务。院党委统一部署,各科室协同作战,唯有核酸实验室仍旧是我们几个人……

  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联系各种试剂、仪器工程师,请教上级医院主任专家,咨询兄弟县市同仁,查阅各种文件资料,结合自己实验室及人员情况,制定工作安排,一次又一次优化流程,规范登记。因为我是县核酸管理专班成员,白天进行数据传送,各种总结,报表,还有协助各相关职能科室的完成管理专班的工作。晚上我再带领一组人员进实验室做实验,通宵达旦。几天几夜合眼时间不超过几小时。

  不辱使命,我按时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及院党委交给我的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核酸实验室还在进行,各种任务还在接憧而至。

  我要感谢院党委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很庆幸有这样的领导们!也要感谢全院干部职工的大力配合,很庆幸有这样一个大集体!更要感谢科室的兄弟姐妹陪我一起没日没夜的拼命,身为中医院的“核酸检验人”我们要共同努力一起迎接更大的挑战!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