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期]儿科用药“小儿七珍丸”竟如此神奇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20年11月11日 中健网·健康焦点
小儿七珍丸为朱红色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黄色,气芳香,味凉。功能:消积导滞,通便泻火,镇惊退热,化痰息风。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夹食夹惊,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惊风抽搐,痰涎壅盛。

  小儿七珍丸为朱红色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黄色,气芳香,味凉。功能:消积导滞,通便泻火,镇惊退热,化痰息风。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夹食夹惊,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惊风抽搐,痰涎壅盛。

小儿七珍丸的传说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有一姓韩的宫廷太监,系河北省武强县人氏,在皇宫当差多年,甚为勤快,祖上世代为医。其置身宫廷,虽不是御医,但受世袭影响,通晓医理,精于医术,加之聪慧过人,深得皇室家族赏识。

  在皇宫大内经常有皇室婴儿所患高热不退、夜啼不安,甚至惊风抽搐等急性热病,宫中太医、御医时以白虎汤、犀角地黄汤等清热熄风之剂,时难取效,皇室家族甚是急迫不安。此时有人荐见通晓医理的韩太监诊治。韩太监以祖传的药丸,婴儿服后,少则一天,多则三天,热退神清,啼止便通,平安入睡,且饮食增加,恢复较快。

  慢慢地韩太监的医术在宫内颇有名气。此后但凡小儿发热不退,惊风抽搐,只要服韩太监的药丸,往往药到病除。韩太监因而受到皇室家族的宠信,由此也受到太医及宦官的嫉妒讥笑、讽刺挖苦,并屡遭暗算之苦。韩太监自知无法脱离红墙之内,同时无法摆脱奸宦之害,为使祖传秘方不至失传,将秘方传于郝姓同乡,以绢赠之,上书“欲儿安,七珍丹”。

  又书天、犀、羚、牛、麝、蟾、沉。郝氏为免遭官祸,借故辞去宫中差职,远迁于山西降州府安家落户。为纪念朋友赠方之恩,郝氏在山西降州(今降县)开一药店名叫“德义堂药店”,永做纪念。郝氏的后代将此药方代代相传于今。故七珍丹遂成为山西降州一大名药,家喻户晓,常用不衰,广流民间,被誉为儿科良药,并有“若要小儿安,月月离不开七珍丹”的传说。

小儿七珍丸注意事项

  1、小儿七珍丸一般危害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说服用不正确就会对宝宝产生不良的症状,比如会导致宝宝出现麻疹和身体气虚的症状,尤其是长期的服用小儿七珍丹,对宝宝的危害也非常大,因此家长们不管任何药物,都不要长期的给宝宝服用。

  2、小儿七珍丸是属于儿科用药,在使用剂量上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由于小孩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的反应还是比较敏感,如果需要长期的服用这种药物,很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如果长期服用,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的用药。

  3、小儿七珍丸的有效成分都是中成药,目前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家长们可以放心的让孩子服用,但是小儿七珍丸还是有禁忌的,如果孩子有过敏的话最好是禁止使用,以免对孩子产生药物过敏的现象。

小儿七珍丸介绍

  【药名】小儿七珍丸

  【药方组成】雄黄、天麻、天竺黄、全蝎、僵蚕、清半夏、钩藤、桔梗、黄芩、巴豆霜、胆南星、蝉蜕、蟾酥、沉香、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人工牛黄、麝香、朱砂。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黄色;气芳香,味凉、微麻。

  【功效与主治】消积导滞,通便泻火,镇惊退热,化痰息风。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夹食夹惊、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惊风抽搐、痰涎壅盛。

  【用法与用量】用白开水或糖水送服,或暗投入食物中;或同乳共服,空腹服最好。一般1个月小儿每次3粒,3~4个月每次5~6粒,7~8个月每次8~9粒,满周岁每次15粒,3~4岁每次25粒,5~6岁每次30粒,7~8岁每次35粒,10岁及10岁以上者每次40粒。若未奏效,隔24小时再服1次,最多限服3次。服用1次为1个疗程。保健用量:正常儿童可按治疗用量,每半月服1次,可防治因积食引起的诸多疾病。

  【剂型与规格】丹剂,每100粒0.628g。

  【注意事项】麻疹及久泻气虚者忌服。个别小儿服后有腹泻或腹中隐隐作痛现象,这正是小儿七珍丹药理作用的结果,服药后3~5小时开始腹泻,2~3次后即自行消失。

  【方歌】七珍僵朱麝全蝎,胆星雄竺巴霜曲,小儿惊风痰涎盛,积食便秘昏睡灵。

  【贮藏】密封,置于阴凉处。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