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膏方成分没标全少数店铺可网络问诊推荐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14年10月21日 扬子晚报 杨彦
天气渐凉,对一些市民来说,又到了冬季进补的时节了。比起去医院正经请医生开膏方,不少年轻人觉得网购膏方要来得方便实惠得多,甚至还有一些养生达人还根据网上所谓的秘方来自制膏方。昨天,江苏省中医院“2014膏方养生季”活动正式启动。对于一些市民从网上、超市直接买膏方的情况,专家提醒,膏方并不是补品,本质上还是药,辨证施治特别重要。网上热销的膏方,其有效性、安全性都是未知数。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38610764011386107PE_U_Article网购祛斑面霜致汞中毒 女子双腿肿得塞不进裤子康之易73111202016-01-14T10:06:00+08:002016-05-09T21:51:50.867+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20:22:29+08:00 2016-04-05T00:00:00+08:00 生活编辑 2024-09-20T11:36:21.02+08:00 wang-gou-qu-ban-mian-shuang-zhi-gong-zhong-du-nv-zi-shuang-tui-zhong-de-sai-bu-jin-ku-zi 字形 false 11754862380160058047 386107 中毒|面霜|网购 长江日报 29岁的吴小姐家住硚口,她因下肢肿大来到普爱医院就诊。昨日从医院获悉,她很有可能因网购的祛斑面霜不合格致汞中毒。 <div>  本报讯(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董莉萍 江维)29岁的吴小姐家住硚口,她因下肢肿大来到普爱医院就诊。昨日从医院获悉,她很有可能因网购的祛斑面霜不合格致汞中毒。</div> <div>  一周前,吴小姐发现腿轻微发肿,但直到前天已经塞不进裤子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ldquo;她走进来,我们就发现她皮肤颜色非常不对劲,类似于死灰色。&rdquo;负责接诊的董医生初步判断她是汞中毒。在做了肾脏的系统检查和尿汞检测后,医生断定吴小姐是汞中毒引发的病症。</div> <div>  吴小姐是餐厅服务员,平时极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汞。吴小姐仔细回忆,近期饮食起居并没有太大变化,除了每天早晚擦一款从淘宝购买的美白祛斑面霜,&ldquo;皮肤以前没有这么白,擦了一个月,越来越白了。&rdquo;</div> <div>  一个月前,吴小姐拍下销量爆棚的美白祛斑面霜,她一直以为自己手和脸迅速变得奇白,是因为面霜效果好。</div> <div>  &ldquo;她的肤色完全是不健康的白,像她这样中毒且皮肤很白的都是化妆品出了问题。&rdquo;董医生解释。普爱医院专家提醒,美白护肤品不能仅凭美白效果好就盲目购买,近几年,临床上类似吴小姐这样,因使用网购护肤品不当引发汞中毒来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爱美女士应通过正规商店购买护肤品,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div> 不分页 ★★★★★ 中毒,面霜,网购 <div>  本报讯(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董莉萍 江维)29岁的吴小姐家住硚口,她因下肢肿大来到普爱医院就诊。昨日从医院获悉,她很有可能因网购的祛斑面霜不合格致汞中毒。</div> <div>  一周前,吴小姐发现腿轻微发肿,但直到前天已经塞不进裤子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ldquo;她走进来,我们就发现她皮肤颜色非常不对劲,类似于死灰色。&rdquo;负责接诊的董医生初步判断她是汞中毒。在做了肾脏的系统检查和尿汞检测后,医生断定吴小姐是汞中毒引发的病症。</div> <div>  吴小姐是餐厅服务员,平时极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汞。吴小姐仔细回忆,近期饮食起居并没有太大变化,除了每天早晚擦一款从淘宝购买的美白祛斑面霜,&ldquo;皮肤以前没有这么白,擦了一个月,越来越白了。&rdquo;</div> <div>  一个月前,吴小姐拍下销量爆棚的美白祛斑面霜,她一直以为自己手和脸迅速变得奇白,是因为面霜效果好。</div> <div>  &ldquo;她的肤色完全是不健康的白,像她这样中毒且皮肤很白的都是化妆品出了问题。&rdquo;董医生解释。普爱医院专家提醒,美白护肤品不能仅凭美白效果好就盲目购买,近几年,临床上类似吴小姐这样,因使用网购护肤品不当引发汞中毒来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爱美女士应通过正规商店购买护肤品,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div> <div>  本报讯(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董莉萍 江维)29岁的吴小姐家住硚口,她因下肢肿大来到普爱医院就诊。昨日从医院获悉,她很有可能因网购的祛斑面霜不合格致汞中毒。</div> <div>  一周前,吴小姐发现腿轻微发肿,但直到前天已经塞不进裤子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ldquo;她走进来,我们就发现她皮肤颜色非常不对劲,类似于死灰色。&rdquo;负责接诊的董医生初步判断她是汞中毒。在做了肾脏的系统检查和尿汞检测后,医生断定吴小姐是汞中毒引发的病症。</div> <div>  吴小姐是餐厅服务员,平时极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汞。吴小姐仔细回忆,近期饮食起居并没有太大变化,除了每天早晚擦一款从淘宝购买的美白祛斑面霜,&ldquo;皮肤以前没有这么白,擦了一个月,越来越白了。&rdquo;</div> <div>  一个月前,吴小姐拍下销量爆棚的美白祛斑面霜,她一直以为自己手和脸迅速变得奇白,是因为面霜效果好。</div> <div>  &ldquo;她的肤色完全是不健康的白,像她这样中毒且皮肤很白的都是化妆品出了问题。&rdquo;董医生解释。普爱医院专家提醒,美白护肤品不能仅凭美白效果好就盲目购买,近几年,临床上类似吴小姐这样,因使用网购护肤品不当引发汞中毒来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爱美女士应通过正规商店购买护肤品,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div> 王淑娟的爱
38498364011384983PE_U_Article网购“三伏贴”成热潮 专家急了:不是想贴就能贴康之易50311202015-07-02T09:55: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50:22+08:00 2024-08-07T21:53:12.537+08:00 康之易 2024-09-13T13:27:19.23+08:00 字形 false 10186047330304802000 384983 网购|购“|“三|三伏|伏贴|贴”|”成|成热|热潮|潮专|专家|家急|急了|了:|:不|不是|是想|想贴|贴就|就能|能贴 今日早报 再过十来天时间就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各大医院也即将进入忙碌的三九贴敷工作,也就是大家说的冬病夏治。虽然贴“三伏贴”只需要花一小会儿时间,可这大热天的,得专程跑一趟医院总觉得有些麻烦,于是网购“三伏贴”开始成为新热潮。原本应由专业医生调制并贴敷的三伏贴,现在却可以直接网购并自己贴,这样的事靠谱吗? <div>  再过十来天时间就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各大医院也即将进入忙碌的三九贴敷工作,也就是大家说的冬病夏治。</div><div>  虽然贴“三伏贴”只需要花一小会儿时间,可这大热天的,得专程跑一趟医院总觉得有些麻烦,于是网购“三伏贴”开始成为新热潮。</div><div>  原本应由专业医生调制并贴敷的三伏贴,现在却可以直接网购并自己贴,这样的事靠谱吗?</div><div><b>  调查</b></div><div>  “三伏贴”疗法源自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在一年中天地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激活人体内的阳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近年来,“三伏贴”除了运用于呼吸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体质虚寒的患者外,在妇科疾病、中风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都有了拓展,因此受到更多人的推崇。</div><div>  昨天,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三伏贴”搜索,结果显示有4346件宝贝,样式、价格不一,便宜的十几元就够了,贵的上百元,真是让人挑花了眼。</div><div>  记者点进一家销量较好的店铺,显示已有1139人收货。再看具体的介绍,一盒15贴装的“三伏贴”原价86元,现在年中特惠只需28元,而且还赠送一张高清穴位说明图。且除了百年传承、天然亲肤的口号外,还特别晒出了无激素检测报告及许多政府部门购买的快递单,以此来证明产品的诚信度。</div><div>  不过,对于这些在网店上销售的“三伏贴”,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包烨华十分担忧。</div><div>  “我们先不说这些‘三伏贴’的质量是否能保证,老百姓网购回家自行贴敷所取穴位的准确率能有多高?”包主任说,想当年他们在学校时,取穴作为一门课整整上了一个学期,而即使以前学过中医的医生现在也要培训后才能贴,可见要准确取穴的难度有多高。</div><div>  因此,医院为了方便外地来的患者,都会让他们将贴膏带回去,但后面两次必须请当地医院的医生来贴,而不是自己随便贴贴。更重要的是,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根据每位患者病情的不同,所取的穴位也有一定区别,对于没有学过中医的老百姓来说,对症取穴更是难上加难。</div><div>  在包主任看来,取穴的偏差虽然不会对贴的人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治疗的效果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花钱花时间贴了之后却没有效果,那岂不是瞎折腾。</div><div><b>  “三伏贴”自己贴,准确取穴难度不小</b></div><div>  “三伏贴”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贴的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比如:时间的选择,最好在头伏、二伏、三伏上午11点以前贴完;贴药期间打空调不能低于29℃;饮食方面以清淡为宜,尽量避免寒凉、生冷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鲜、辛燥等食物;感冒、发烧、孕妇等特殊人群不能使用……</div><div>  一般在医院贴的时候,医生都会反复跟患者强调,有的医院会做份宣传单给患者人手发一份,为的就是保证贴敷期间的安全与疗效。但网购的“三伏贴”在这方面就不能得到保障了。</div><div>  杭州市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傅华洲说:“可能很多人以为所有三伏贴膏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各家医院的三伏贴膏配方虽然大同小异,但每家医院都会根据自身特色对配方进行微调。在中药的配伍中,只要有一两味药的改变疗效就会大不相同,而且都是由以前的老专家传承下来的,可放心使用。”</div><div>  网购的“三伏贴”,首先,内在的具体成分不太清楚。其次,从价格上来说,近来中药价格不断上涨,医院里承诺不涨价贴完三次也得超过百元,网上几十元的东西能否保证货真价实不得而知。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傅主任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图这个方便。</div><div>  其实目前,杭城除了大医院之外,经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后,不少社区医院也开始提供冬病夏治服务,你不用跑人挤人的大医院,家门口就能享受得到安全与质量都有保障的服务。</div><div><div><b>  网购的“三伏贴”,成分说不清楚</b></div><div>  今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推出了有史以来最全的团队提供冬病夏治服务:呼吸科、康复科、针推科、肿瘤科、儿科、中医内科、骨伤科、皮肤科、妇科、血管外科、精神科以及第二门诊部。</div><div>  血管外科也能冬病夏治,目前省内也就省立同德医院一家,他们为糖尿病足和静脉曲张性皮炎提供了冬病夏治的中医疗法。</div><div>  儿科则推出了自行研制的两个中药制剂:小儿伏天膏和小儿健脾膏,都非常有特色。</div><div>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立同德医院的妇科,通过温补阳气的办法,帮女性们解决虚寒问题。什么样的人属于虚寒体质呢?</div><div>  妇科主任吕雯说:“女性生完孩子后特别怕冷,特别是关节一受风就感觉很冷。女孩子来例假肚子痛,用热水袋捂在肚子上就缓解。这样两类人就是虚寒问题。”</div><div>  对于这些人,省立同德医院妇科曾经开过汤药,效果不错,但是因为口感问题,不少人反应有点痛苦。最终医院结合中医特色,这次又推出了寒痛贴、痛经贴结合的方法。</div><div>  寒痛贴适用于三伏天,分三次贴敷,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取穴。痛经贴是在例假来的时候使用,可以由医生指导后带回家贴在固定的穴位,即可缓解例假来的时候痛经问题。</div></div> 不分页 网购,购,三,三伏,伏贴,贴,成,成热,热潮,潮专,专家,家急,急了,了,不,不是,是想,想贴,贴就,就能,能贴 <div>  再过十来天时间就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各大医院也即将进入忙碌的三九贴敷工作,也就是大家说的冬病夏治。</div><div>  虽然贴“三伏贴”只需要花一小会儿时间,可这大热天的,得专程跑一趟医院总觉得有些麻烦,于是网购“三伏贴”开始成为新热潮。</div><div>  原本应由专业医生调制并贴敷的三伏贴,现在却可以直接网购并自己贴,这样的事靠谱吗?</div><div><b>  调查</b></div><div>  “三伏贴”疗法源自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在一年中天地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激活人体内的阳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近年来,“三伏贴”除了运用于呼吸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体质虚寒的患者外,在妇科疾病、中风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都有了拓展,因此受到更多人的推崇。</div><div>  昨天,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三伏贴”搜索,结果显示有4346件宝贝,样式、价格不一,便宜的十几元就够了,贵的上百元,真是让人挑花了眼。</div><div>  记者点进一家销量较好的店铺,显示已有1139人收货。再看具体的介绍,一盒15贴装的“三伏贴”原价86元,现在年中特惠只需28元,而且还赠送一张高清穴位说明图。且除了百年传承、天然亲肤的口号外,还特别晒出了无激素检测报告及许多政府部门购买的快递单,以此来证明产品的诚信度。</div><div>  不过,对于这些在网店上销售的“三伏贴”,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包烨华十分担忧。</div><div>  “我们先不说这些‘三伏贴’的质量是否能保证,老百姓网购回家自行贴敷所取穴位的准确率能有多高?”包主任说,想当年他们在学校时,取穴作为一门课整整上了一个学期,而即使以前学过中医的医生现在也要培训后才能贴,可见要准确取穴的难度有多高。</div><div>  因此,医院为了方便外地来的患者,都会让他们将贴膏带回去,但后面两次必须请当地医院的医生来贴,而不是自己随便贴贴。更重要的是,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根据每位患者病情的不同,所取的穴位也有一定区别,对于没有学过中医的老百姓来说,对症取穴更是难上加难。</div><div>  在包主任看来,取穴的偏差虽然不会对贴的人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治疗的效果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花钱花时间贴了之后却没有效果,那岂不是瞎折腾。</div><div><b>  “三伏贴”自己贴,准确取穴难度不小</b></div><div>  “三伏贴”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贴的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比如:时间的选择,最好在头伏、二伏、三伏上午11点以前贴完;贴药期间打空调不能低于29℃;饮食方面以清淡为宜,尽量避免寒凉、生冷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鲜、辛燥等食物;感冒、发烧、孕妇等特殊人群不能使用……</div><div>  一般在医院贴的时候,医生都会反复跟患者强调,有的医院会做份宣传单给患者人手发一份,为的就是保证贴敷期间的安全与疗效。但网购的“三伏贴”在这方面就不能得到保障了。</div><div>  杭州市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傅华洲说:“可能很多人以为所有三伏贴膏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各家医院的三伏贴膏配方虽然大同小异,但每家医院都会根据自身特色对配方进行微调。在中药的配伍中,只要有一两味药的改变疗效就会大不相同,而且都是由以前的老专家传承下来的,可放心使用。”</div><div>  网购的“三伏贴”,首先,内在的具体成分不太清楚。其次,从价格上来说,近来中药价格不断上涨,医院里承诺不涨价贴完三次也得超过百元,网上几十元的东西能否保证货真价实不得而知。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傅主任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图这个方便。</div><div>  其实目前,杭城除了大医院之外,经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后,不少社区医院也开始提供冬病夏治服务,你不用跑人挤人的大医院,家门口就能享受得到安全与质量都有保障的服务。</div><div><div><b>  网购的“三伏贴”,成分说不清楚</b></div><div>  今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推出了有史以来最全的团队提供冬病夏治服务:呼吸科、康复科、针推科、肿瘤科、儿科、中医内科、骨伤科、皮肤科、妇科、血管外科、精神科以及第二门诊部。</div><div>  血管外科也能冬病夏治,目前省内也就省立同德医院一家,他们为糖尿病足和静脉曲张性皮炎提供了冬病夏治的中医疗法。</div><div>  儿科则推出了自行研制的两个中药制剂:小儿伏天膏和小儿健脾膏,都非常有特色。</div><div>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立同德医院的妇科,通过温补阳气的办法,帮女性们解决虚寒问题。什么样的人属于虚寒体质呢?</div><div>  妇科主任吕雯说:“女性生完孩子后特别怕冷,特别是关节一受风就感觉很冷。女孩子来例假肚子痛,用热水袋捂在肚子上就缓解。这样两类人就是虚寒问题。”</div><div>  对于这些人,省立同德医院妇科曾经开过汤药,效果不错,但是因为口感问题,不少人反应有点痛苦。最终医院结合中医特色,这次又推出了寒痛贴、痛经贴结合的方法。</div><div>  寒痛贴适用于三伏天,分三次贴敷,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取穴。痛经贴是在例假来的时候使用,可以由医生指导后带回家贴在固定的穴位,即可缓解例假来的时候痛经问题。</div></div> <div>  再过十来天时间就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各大医院也即将进入忙碌的三九贴敷工作,也就是大家说的冬病夏治。</div><div>  虽然贴“三伏贴”只需要花一小会儿时间,可这大热天的,得专程跑一趟医院总觉得有些麻烦,于是网购“三伏贴”开始成为新热潮。</div><div>  原本应由专业医生调制并贴敷的三伏贴,现在却可以直接网购并自己贴,这样的事靠谱吗?</div><div><b>  调查</b></div><div>  “三伏贴”疗法源自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在一年中天地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激活人体内的阳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近年来,“三伏贴”除了运用于呼吸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体质虚寒的患者外,在妇科疾病、中风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都有了拓展,因此受到更多人的推崇。</div><div>  昨天,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三伏贴”搜索,结果显示有4346件宝贝,样式、价格不一,便宜的十几元就够了,贵的上百元,真是让人挑花了眼。</div><div>  记者点进一家销量较好的店铺,显示已有1139人收货。再看具体的介绍,一盒15贴装的“三伏贴”原价86元,现在年中特惠只需28元,而且还赠送一张高清穴位说明图。且除了百年传承、天然亲肤的口号外,还特别晒出了无激素检测报告及许多政府部门购买的快递单,以此来证明产品的诚信度。</div><div>  不过,对于这些在网店上销售的“三伏贴”,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包烨华十分担忧。</div><div>  “我们先不说这些‘三伏贴’的质量是否能保证,老百姓网购回家自行贴敷所取穴位的准确率能有多高?”包主任说,想当年他们在学校时,取穴作为一门课整整上了一个学期,而即使以前学过中医的医生现在也要培训后才能贴,可见要准确取穴的难度有多高。</div><div>  因此,医院为了方便外地来的患者,都会让他们将贴膏带回去,但后面两次必须请当地医院的医生来贴,而不是自己随便贴贴。更重要的是,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根据每位患者病情的不同,所取的穴位也有一定区别,对于没有学过中医的老百姓来说,对症取穴更是难上加难。</div><div>  在包主任看来,取穴的偏差虽然不会对贴的人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治疗的效果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如果花钱花时间贴了之后却没有效果,那岂不是瞎折腾。</div><div><b>  “三伏贴”自己贴,准确取穴难度不小</b></div><div>  “三伏贴”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贴的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比如:时间的选择,最好在头伏、二伏、三伏上午11点以前贴完;贴药期间打空调不能低于29℃;饮食方面以清淡为宜,尽量避免寒凉、生冷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鲜、辛燥等食物;感冒、发烧、孕妇等特殊人群不能使用……</div><div>  一般在医院贴的时候,医生都会反复跟患者强调,有的医院会做份宣传单给患者人手发一份,为的就是保证贴敷期间的安全与疗效。但网购的“三伏贴”在这方面就不能得到保障了。</div><div>  杭州市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傅华洲说:“可能很多人以为所有三伏贴膏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各家医院的三伏贴膏配方虽然大同小异,但每家医院都会根据自身特色对配方进行微调。在中药的配伍中,只要有一两味药的改变疗效就会大不相同,而且都是由以前的老专家传承下来的,可放心使用。”</div><div>  网购的“三伏贴”,首先,内在的具体成分不太清楚。其次,从价格上来说,近来中药价格不断上涨,医院里承诺不涨价贴完三次也得超过百元,网上几十元的东西能否保证货真价实不得而知。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傅主任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图这个方便。</div><div>  其实目前,杭城除了大医院之外,经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后,不少社区医院也开始提供冬病夏治服务,你不用跑人挤人的大医院,家门口就能享受得到安全与质量都有保障的服务。</div><div><div><b>  网购的“三伏贴”,成分说不清楚</b></div><div>  今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推出了有史以来最全的团队提供冬病夏治服务:呼吸科、康复科、针推科、肿瘤科、儿科、中医内科、骨伤科、皮肤科、妇科、血管外科、精神科以及第二门诊部。</div><div>  血管外科也能冬病夏治,目前省内也就省立同德医院一家,他们为糖尿病足和静脉曲张性皮炎提供了冬病夏治的中医疗法。</div><div>  儿科则推出了自行研制的两个中药制剂:小儿伏天膏和小儿健脾膏,都非常有特色。</div><div>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立同德医院的妇科,通过温补阳气的办法,帮女性们解决虚寒问题。什么样的人属于虚寒体质呢?</div><div>  妇科主任吕雯说:“女性生完孩子后特别怕冷,特别是关节一受风就感觉很冷。女孩子来例假肚子痛,用热水袋捂在肚子上就缓解。这样两类人就是虚寒问题。”</div><div>  对于这些人,省立同德医院妇科曾经开过汤药,效果不错,但是因为口感问题,不少人反应有点痛苦。最终医院结合中医特色,这次又推出了寒痛贴、痛经贴结合的方法。</div><div>  寒痛贴适用于三伏天,分三次贴敷,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取穴。痛经贴是在例假来的时候使用,可以由医生指导后带回家贴在固定的穴位,即可缓解例假来的时候痛经问题。</div></div> 陈景琳
38444564011384445PE_U_Article关注:女子网购减肥药服用后呕吐抽搐被急救康之易50511402015-04-30T10:48: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35:03+08:00 2024-08-07T21:53:32.033+08:00 康之易 2024-09-13T16:43:12.73+08:00 字形 false 10449668964980841915 384445 关注|注:|:女|女子|子网|网购|购减|减肥|肥药|药服|服用|用后|后呕|呕吐|吐抽|抽搐|搐被|被急|急救 陆建銮 大洋网-广州日报 网购回来的减肥胶囊,服用后竟出现呕吐、抽搐,严重到要急救,这究竟是什么“毒”药。近日,在“3+2”专项行动中,广州花都警方侦破了一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专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端掉非法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网络公司一间、非法加工厂1个,查扣涉嫌有毒有害保健品一大批,以及包装材料、半成品一批,涉案金额450余万元。据悉,5人已被刑拘。 <div>&nbsp; &nbsp; 花都警方破获生产销售有毒食品案</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广州日报讯(记者陆建銮 通讯员龚宣) 网购回来的减肥胶囊,服用后竟出现呕吐、抽搐,严重到要急救,这究竟是什么“毒”药。近日,在“3+2”专项行动中,广州花都警方侦破了一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专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端掉非法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网络公司一间、非法加工厂1个,查扣涉嫌有毒有害保健品一大批,以及包装材料、半成品一批,涉案金额450余万元。据悉,5人已被刑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年末,事主杨某专门从河南赶来广州花都报案,称其女儿服用了一种名为“××二件宝”的减肥胶囊保健品后,出现了呕吐、抽搐等现象,在送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却仍然会偷偷购买服用,有成瘾的现象。经有关部门鉴定,该减肥胶囊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药物,属有毒有害食品。事主老泪纵横地向办案警察陈述情况,并提供了该药从花都寄出的快递单及部分“××二件宝”的减肥胶囊保健品等相关线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警方根据该公司的一个对外联系电话,查出该减肥胶囊由花都一间名为“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通过物流快速寄出,寄件人为“黄×”。经调查,该公司法人为“黄某广”,其通过在网上搭建销售平台,大肆吹嘘各类减肥消脂保健品的功效,销售地遍布全国。而且,该公司人员行动诡异,甚至一人充当多个角色与客户沟通,生产点、仓储点均极为隐蔽。</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经过多日调查,警方最终确定,黄某广通过向广州一无名厂商下单购买各类假保健品,并暂时囤积在一货车内,之后通过网络进行销售,而其上家黄某则藏身于白云区大源路一物流园仓库内,利用夜间疯狂制造各类假保健品,并通过物流公司将货物分销到全国各地。</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月17日,花都警方在物流公司抓获黄某广(男,36岁,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工作人员凌某燕(女,28岁,广东信宜市人)。随后,花都警方又在白云区某物流园抓获二号目标人物黄某,以及工作人员黄某勤、黄某佩。</div> 不分页 关注,注,女,女子,子网,网购,购减,减肥,肥药,药服,服用,用后,后呕,呕吐,吐抽,抽搐,搐被,被急,急救 <div>&nbsp; &nbsp; 花都警方破获生产销售有毒食品案</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广州日报讯(记者陆建銮 通讯员龚宣) 网购回来的减肥胶囊,服用后竟出现呕吐、抽搐,严重到要急救,这究竟是什么“毒”药。近日,在“3+2”专项行动中,广州花都警方侦破了一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专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端掉非法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网络公司一间、非法加工厂1个,查扣涉嫌有毒有害保健品一大批,以及包装材料、半成品一批,涉案金额450余万元。据悉,5人已被刑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年末,事主杨某专门从河南赶来广州花都报案,称其女儿服用了一种名为“××二件宝”的减肥胶囊保健品后,出现了呕吐、抽搐等现象,在送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却仍然会偷偷购买服用,有成瘾的现象。经有关部门鉴定,该减肥胶囊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药物,属有毒有害食品。事主老泪纵横地向办案警察陈述情况,并提供了该药从花都寄出的快递单及部分“××二件宝”的减肥胶囊保健品等相关线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警方根据该公司的一个对外联系电话,查出该减肥胶囊由花都一间名为“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通过物流快速寄出,寄件人为“黄×”。经调查,该公司法人为“黄某广”,其通过在网上搭建销售平台,大肆吹嘘各类减肥消脂保健品的功效,销售地遍布全国。而且,该公司人员行动诡异,甚至一人充当多个角色与客户沟通,生产点、仓储点均极为隐蔽。</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经过多日调查,警方最终确定,黄某广通过向广州一无名厂商下单购买各类假保健品,并暂时囤积在一货车内,之后通过网络进行销售,而其上家黄某则藏身于白云区大源路一物流园仓库内,利用夜间疯狂制造各类假保健品,并通过物流公司将货物分销到全国各地。</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月17日,花都警方在物流公司抓获黄某广(男,36岁,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工作人员凌某燕(女,28岁,广东信宜市人)。随后,花都警方又在白云区某物流园抓获二号目标人物黄某,以及工作人员黄某勤、黄某佩。</div> <div>&nbsp; &nbsp; 花都警方破获生产销售有毒食品案</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广州日报讯(记者陆建銮 通讯员龚宣) 网购回来的减肥胶囊,服用后竟出现呕吐、抽搐,严重到要急救,这究竟是什么“毒”药。近日,在“3+2”专项行动中,广州花都警方侦破了一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专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端掉非法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网络公司一间、非法加工厂1个,查扣涉嫌有毒有害保健品一大批,以及包装材料、半成品一批,涉案金额450余万元。据悉,5人已被刑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年末,事主杨某专门从河南赶来广州花都报案,称其女儿服用了一种名为“××二件宝”的减肥胶囊保健品后,出现了呕吐、抽搐等现象,在送医院抢救脱离危险却仍然会偷偷购买服用,有成瘾的现象。经有关部门鉴定,该减肥胶囊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药物,属有毒有害食品。事主老泪纵横地向办案警察陈述情况,并提供了该药从花都寄出的快递单及部分“××二件宝”的减肥胶囊保健品等相关线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警方根据该公司的一个对外联系电话,查出该减肥胶囊由花都一间名为“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通过物流快速寄出,寄件人为“黄×”。经调查,该公司法人为“黄某广”,其通过在网上搭建销售平台,大肆吹嘘各类减肥消脂保健品的功效,销售地遍布全国。而且,该公司人员行动诡异,甚至一人充当多个角色与客户沟通,生产点、仓储点均极为隐蔽。</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经过多日调查,警方最终确定,黄某广通过向广州一无名厂商下单购买各类假保健品,并暂时囤积在一货车内,之后通过网络进行销售,而其上家黄某则藏身于白云区大源路一物流园仓库内,利用夜间疯狂制造各类假保健品,并通过物流公司将货物分销到全国各地。</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月17日,花都警方在物流公司抓获黄某广(男,36岁,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工作人员凌某燕(女,28岁,广东信宜市人)。随后,花都警方又在白云区某物流园抓获二号目标人物黄某,以及工作人员黄某勤、黄某佩。</div> 星雨 陆建銮
38428964011384289PE_U_Article网购药物自治癌症 医院检查发现只是肾结石康之易50311202015-04-23T09:14: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30:34+08:00 2024-08-07T21:53:42.067+08:00 康之易 2024-09-08T02:39:02+08:00 字形 false 7614331607339765525 384289 网购|购药|药物|物自|自治|治癌|癌症|症医|医院|院检|检查|查发|发现|现只|只是|是肾|肾结|结石 黎奎 重庆晚报 背部疼痛还尿血,家住南岸区长生桥的43岁刘先生怀疑自己得了癌症,竟网购药物自己治疗。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后来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微创诊疗中心检查确诊,竟是一颗肇事的结石让他惶惶不可终日。 <div>&nbsp; &nbsp; 网购药物自己治疗癌症 医院检查发现只是肾结石</div><div>&nbsp; &nbsp; 背部疼痛还尿血,家住南岸区长生桥的43岁刘先生怀疑自己得了癌症,竟网购药物自己治疗。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后来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微创诊疗中心检查确诊,竟是一颗肇事的结石让他惶惶不可终日。</div><div>&nbsp; &nbsp; 恐惧肿瘤自己当医生</div><div>&nbsp; &nbsp; “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太愚蠢了。”昨日,在重医附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微创诊疗中心病房,刘先生十分后悔地说。</div><div>&nbsp; &nbsp; 刘先生介绍,两年前开始,在工地打工的他背部经常出现阵发性疼痛,曾到医院检查过,但没有找出确切病因。今年开始背部疼痛加剧,甚至小便时常伴有血液,这让他非常惶恐不安。刘先生说,他越想越害怕,就开始上网自诊,却发现很多肿瘤疾病都有背疼等症状,他由此怀疑自己患上了癌症,再也不敢到医院诊治。</div><div>&nbsp; &nbsp; 刘先生称,他还网购了一些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药物,但服药后尿血、疼痛等症状愈发强烈。不得已,本周一他前往重医附二院托管学府医院检查。</div><div>&nbsp; &nbsp; 原来是肾结石作怪</div><div>&nbsp; &nbsp; 据该中心专家朱仕钦介绍,刘先生到医院检查时心事重重,一直强调自己可能患上了肿瘤。</div><div>&nbsp; &nbsp; 医生在问诊时发现,刘先生说自己有血尿症状,这是典型的尿路结石的症状之一。果然,经过B超等仪器检查,刘先生的左侧输尿管有一个胡豆大小疑似结石(15mm×10mm),而且左肾超大,是正常人的两倍。</div><div>&nbsp; &nbsp; 朱仕钦解释称,由于结石太大,导致严重的肾积水,如果再不治疗,可能对左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鉴于刘先生的情况特殊,该科专家组立即为刘先生制定了手术方案,通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div><div>&nbsp; &nbsp; 据医生介绍,由于微创手术创伤小,如果不是考虑到左肾问题,昨日就可出院了。</div><div>&nbsp; &nbsp; 结石要早诊断早治疗</div><div>&nbsp; &nbsp; 据朱仕钦介绍,结石、肿瘤以及炎症,都可能会引发血尿,发现血尿要及早规范化检查和就医,找准病因,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他特别强调,肾结石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尿路感染,以及肾积水、肾萎缩等,一旦肾脏萎缩,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应该克服恐惧心理,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无论是结石还是肿瘤,都应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重医附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诊疗微创中心迄今为止通过微创手术已为5000多名患者取下胆囊、胆总管、输尿管、肾脏等各类结石。从今年3月份开始,该中心在开展结石病公益筛查活动,项目包括:泌尿彩超、腹部彩超、前列腺彩超、尿常规,让患者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活动将持续到4月30日。</div><div>&nbsp; &nbsp; 重庆晚报记者 黎奎</div> 不分页 网购,购药,药物,物自,自治,治癌,癌症,症医,医院,院检,检查,查发,发现,现只,只是,是肾,肾结,结石 <div>&nbsp; &nbsp; 网购药物自己治疗癌症 医院检查发现只是肾结石</div><div>&nbsp; &nbsp; 背部疼痛还尿血,家住南岸区长生桥的43岁刘先生怀疑自己得了癌症,竟网购药物自己治疗。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后来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微创诊疗中心检查确诊,竟是一颗肇事的结石让他惶惶不可终日。</div><div>&nbsp; &nbsp; 恐惧肿瘤自己当医生</div><div>&nbsp; &nbsp; “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太愚蠢了。”昨日,在重医附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微创诊疗中心病房,刘先生十分后悔地说。</div><div>&nbsp; &nbsp; 刘先生介绍,两年前开始,在工地打工的他背部经常出现阵发性疼痛,曾到医院检查过,但没有找出确切病因。今年开始背部疼痛加剧,甚至小便时常伴有血液,这让他非常惶恐不安。刘先生说,他越想越害怕,就开始上网自诊,却发现很多肿瘤疾病都有背疼等症状,他由此怀疑自己患上了癌症,再也不敢到医院诊治。</div><div>&nbsp; &nbsp; 刘先生称,他还网购了一些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药物,但服药后尿血、疼痛等症状愈发强烈。不得已,本周一他前往重医附二院托管学府医院检查。</div><div>&nbsp; &nbsp; 原来是肾结石作怪</div><div>&nbsp; &nbsp; 据该中心专家朱仕钦介绍,刘先生到医院检查时心事重重,一直强调自己可能患上了肿瘤。</div><div>&nbsp; &nbsp; 医生在问诊时发现,刘先生说自己有血尿症状,这是典型的尿路结石的症状之一。果然,经过B超等仪器检查,刘先生的左侧输尿管有一个胡豆大小疑似结石(15mm×10mm),而且左肾超大,是正常人的两倍。</div><div>&nbsp; &nbsp; 朱仕钦解释称,由于结石太大,导致严重的肾积水,如果再不治疗,可能对左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鉴于刘先生的情况特殊,该科专家组立即为刘先生制定了手术方案,通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div><div>&nbsp; &nbsp; 据医生介绍,由于微创手术创伤小,如果不是考虑到左肾问题,昨日就可出院了。</div><div>&nbsp; &nbsp; 结石要早诊断早治疗</div><div>&nbsp; &nbsp; 据朱仕钦介绍,结石、肿瘤以及炎症,都可能会引发血尿,发现血尿要及早规范化检查和就医,找准病因,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他特别强调,肾结石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尿路感染,以及肾积水、肾萎缩等,一旦肾脏萎缩,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应该克服恐惧心理,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无论是结石还是肿瘤,都应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重医附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诊疗微创中心迄今为止通过微创手术已为5000多名患者取下胆囊、胆总管、输尿管、肾脏等各类结石。从今年3月份开始,该中心在开展结石病公益筛查活动,项目包括:泌尿彩超、腹部彩超、前列腺彩超、尿常规,让患者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活动将持续到4月30日。</div><div>&nbsp; &nbsp; 重庆晚报记者 黎奎</div> <div>&nbsp; &nbsp; 网购药物自己治疗癌症 医院检查发现只是肾结石</div><div>&nbsp; &nbsp; 背部疼痛还尿血,家住南岸区长生桥的43岁刘先生怀疑自己得了癌症,竟网购药物自己治疗。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后来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微创诊疗中心检查确诊,竟是一颗肇事的结石让他惶惶不可终日。</div><div>&nbsp; &nbsp; 恐惧肿瘤自己当医生</div><div>&nbsp; &nbsp; “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太愚蠢了。”昨日,在重医附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微创诊疗中心病房,刘先生十分后悔地说。</div><div>&nbsp; &nbsp; 刘先生介绍,两年前开始,在工地打工的他背部经常出现阵发性疼痛,曾到医院检查过,但没有找出确切病因。今年开始背部疼痛加剧,甚至小便时常伴有血液,这让他非常惶恐不安。刘先生说,他越想越害怕,就开始上网自诊,却发现很多肿瘤疾病都有背疼等症状,他由此怀疑自己患上了癌症,再也不敢到医院诊治。</div><div>&nbsp; &nbsp; 刘先生称,他还网购了一些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药物,但服药后尿血、疼痛等症状愈发强烈。不得已,本周一他前往重医附二院托管学府医院检查。</div><div>&nbsp; &nbsp; 原来是肾结石作怪</div><div>&nbsp; &nbsp; 据该中心专家朱仕钦介绍,刘先生到医院检查时心事重重,一直强调自己可能患上了肿瘤。</div><div>&nbsp; &nbsp; 医生在问诊时发现,刘先生说自己有血尿症状,这是典型的尿路结石的症状之一。果然,经过B超等仪器检查,刘先生的左侧输尿管有一个胡豆大小疑似结石(15mm×10mm),而且左肾超大,是正常人的两倍。</div><div>&nbsp; &nbsp; 朱仕钦解释称,由于结石太大,导致严重的肾积水,如果再不治疗,可能对左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鉴于刘先生的情况特殊,该科专家组立即为刘先生制定了手术方案,通过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div><div>&nbsp; &nbsp; 据医生介绍,由于微创手术创伤小,如果不是考虑到左肾问题,昨日就可出院了。</div><div>&nbsp; &nbsp; 结石要早诊断早治疗</div><div>&nbsp; &nbsp; 据朱仕钦介绍,结石、肿瘤以及炎症,都可能会引发血尿,发现血尿要及早规范化检查和就医,找准病因,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他特别强调,肾结石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尿路感染,以及肾积水、肾萎缩等,一旦肾脏萎缩,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应该克服恐惧心理,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无论是结石还是肿瘤,都应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重医附二院托管学府医院结石病诊疗微创中心迄今为止通过微创手术已为5000多名患者取下胆囊、胆总管、输尿管、肾脏等各类结石。从今年3月份开始,该中心在开展结石病公益筛查活动,项目包括:泌尿彩超、腹部彩超、前列腺彩超、尿常规,让患者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活动将持续到4月30日。</div><div>&nbsp; &nbsp; 重庆晚报记者 黎奎</div> 仙人掌与玉 黎奎
38342564011383425PE_U_Article网购美瞳戴了一个月眼皮里长出十几颗小结石康之易50412302015-03-17T10:53: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06:27+08:00 2024-08-07T21:53:53.86+08:00 康之易 2024-09-12T13:18:48.193+08:00 字形 false 3997841961790995316 383425 网购|购美|美瞳|瞳戴|戴了|了一|一个|个月|月眼|眼皮|皮里|里长|长出|出十|十几|几颗|颗小|小结|结石 侯明明 钱江晚报 最近,金华的黄小姐都不敢出去见人了。两只眼睛红红的,而且只要一眨眼,就感觉被啥东西给硌着了。到医院一查,把她吓得够呛,眼睛里居然长了10多颗眼结石!而罪魁祸首是她戴了一个月的美瞳。 <div>&nbsp; &nbsp; 最近,金华的黄小姐都不敢出去见人了。两只眼睛红红的,而且只要一眨眼,就感觉被啥东西给硌着了。到医院一查,把她吓得够呛,眼睛里居然长了10多颗眼结石!而罪魁祸首是她戴了一个月的美瞳。</div><div>&nbsp; &nbsp; 只听说过肾结石、胆结石,眼睛也会长结石?</div><div>&nbsp; &nbsp; 戴了一个月美瞳</div><div>&nbsp; &nbsp; 眼睛里长了10多颗眼结石</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23岁,刚毕业工作一年,长得蛮漂亮。不过,她对自己的眼睛不太满意,嫌太小。</div><div>&nbsp; &nbsp; 一个月多前,她和一群小姐妹聚会,她发现其中两个人,眼睛突然变得又大又有神,一问才知道,她们都戴了美瞳。</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那个心动啊,回去后,连夜上网去淘。网上的美瞳各式各样,价格也从1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div><div>&nbsp; &nbsp; 她想想自己刚工作不久,经济能力有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拍下了一副销量还挺高的美瞳,只要10几块钱。</div><div>&nbsp; &nbsp; 到货后,她迫不及待地戴上,可立马就感到,眼睛有点刺痛,还很痒。不过,客服解释说,她这种属于正常情况,因为戴美瞳都有个适应的过程,时间长了就好了。</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爱美心切,于是“听话”地断断续续又戴了一个月。结果,她的眼睛真变色了,但吓人的是,不是美瞳里的漂亮颜色,而是红红的,就像充了血似的。此外,这眼睛里也好像长了啥东西,只要眨一下,就硌得慌。</div><div>&nbsp; &nbsp; 小黄很害怕,昨天,跑到金华广福医院去检查。眼科主任陈旭虹医生翻开她的上眼皮一看:上面长了好多颗黄白色的小颗粒,两只眼睛加起来,有10来颗,她这是得了眼结石。</div><div>&nbsp; &nbsp; 美瞳触到眼睛后</div><div>&nbsp; &nbsp; 引起了炎症导致结石</div><div>&nbsp; &nbsp; 什么?眼睛都会长结石?</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一听,纳闷了老半天。平常只听说过肾啊、胆啊里头会长结石呀?</div><div>&nbsp; &nbsp; 陈旭虹解释说,眼结石跟肾结石、胆结石不太一样,确切来说,它叫结膜凝集物,是结膜上脱落的上皮组织或者黏液的分泌物,角质素残屑等细胞变性产物堆积在结膜上所致。</div><div>&nbsp; &nbsp; 它里面没有或极少有钙质沉着,也不是一块真的石头,一般常见于慢性结膜炎病人的睑结膜上,可以只有一粒,也可以聚集成群。</div><div>&nbsp; &nbsp; 刚发病的时候,一般没啥症状,只有当眼结石突出结膜表面,或硬度提升时,患者在眨眼睛时才会感觉到有摩擦感。</div><div>&nbsp; &nbsp; 医生推测,罪魁祸首,是她戴的美瞳。</div><div>&nbsp; &nbsp; 那么,这些“石头”该怎么消灭呢?拿专用的针,一个一个挑破,当天就没事了。虽然视力没有下降,但以后,黄小姐的眼睛,可能有时候就会像进了沙子一样难受,看东西有点模糊。</div><div>&nbsp; &nbsp; “可是,我身边好多人都带戴美瞳,都没咋听说她们出事了呀?”黄小姐噘着嘴问。</div><div>&nbsp; &nbsp; 陈旭虹医生说,并不是每个戴隐形眼镜或美瞳的人,都会得眼结石。</div><div>&nbsp; &nbsp; 这跟个人体质有关,比方说,你不适合戴隐形眼镜,又挑了美瞳这种带有染色成分的,哪怕是质量很好的,一旦接触到眼睛后,就会使结膜产生慢性炎症,从而导致结石。而黄小姐选的,又是比较劣质的,所以就“栽”了。</div><div>&nbsp; &nbsp; 如果要戴隐形眼镜</div><div>&nbsp; &nbsp; 最好先到医院做个检查</div><div>&nbsp; &nbsp; 医生建议,如果大家要戴隐形眼镜,一定要先到医院做个检查,自己是否适合。戴了后,每天要给镜片和眼镜盒进行消毒保养,同时定期检查眼睛,若发现眼睛有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戴隐形眼镜。</div><div>&nbsp; &nbsp; 以前,一般老人比较容易得眼结石,可这几年,不少年轻人也中招。一般来说,眼结石喜欢挑有眼部慢性炎症的人下手,比如沙眼、慢性结膜炎、干眼症。但很多人不知道,平常爱吃肉、吃得太油腻的人,也容易摊上眼结石这毛病。“这类人,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分泌物也自然多些,所以会容易中招。”</div><div>&nbsp; &nbsp; 不过,大家也别太担心,其实,眼结石是可以预防的。</div><div>&nbsp; &nbsp; 陈医生建议,大家平常要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避免眼睛受到风沙、油烟及灰尘的反复刺激,尽量减少在大风天外出,如必须要外出,要佩戴保护眼睛的眼镜,以避免风沙直接侵袭,少戴隐形眼镜,特别是美瞳。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一些。</div><div>&nbsp; &nbsp; 有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戴了美瞳,还爱给眼睛化浓妆,这样很伤眼睛的。有一招教给大家,卸妆后,拿条热毛巾来敷眼部,能缓解眼部炎症。</div><div>&nbsp; &nbsp; 本报通讯员 朱小燕 黄婵 本报记者 侯明明</div> 不分页 网购,购美,美瞳,瞳戴,戴了,了一,一个,个月,月眼,眼皮,皮里,里长,长出,出十,十几,几颗,颗小,小结,结石 <div>&nbsp; &nbsp; 最近,金华的黄小姐都不敢出去见人了。两只眼睛红红的,而且只要一眨眼,就感觉被啥东西给硌着了。到医院一查,把她吓得够呛,眼睛里居然长了10多颗眼结石!而罪魁祸首是她戴了一个月的美瞳。</div><div>&nbsp; &nbsp; 只听说过肾结石、胆结石,眼睛也会长结石?</div><div>&nbsp; &nbsp; 戴了一个月美瞳</div><div>&nbsp; &nbsp; 眼睛里长了10多颗眼结石</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23岁,刚毕业工作一年,长得蛮漂亮。不过,她对自己的眼睛不太满意,嫌太小。</div><div>&nbsp; &nbsp; 一个月多前,她和一群小姐妹聚会,她发现其中两个人,眼睛突然变得又大又有神,一问才知道,她们都戴了美瞳。</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那个心动啊,回去后,连夜上网去淘。网上的美瞳各式各样,价格也从1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div><div>&nbsp; &nbsp; 她想想自己刚工作不久,经济能力有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拍下了一副销量还挺高的美瞳,只要10几块钱。</div><div>&nbsp; &nbsp; 到货后,她迫不及待地戴上,可立马就感到,眼睛有点刺痛,还很痒。不过,客服解释说,她这种属于正常情况,因为戴美瞳都有个适应的过程,时间长了就好了。</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爱美心切,于是“听话”地断断续续又戴了一个月。结果,她的眼睛真变色了,但吓人的是,不是美瞳里的漂亮颜色,而是红红的,就像充了血似的。此外,这眼睛里也好像长了啥东西,只要眨一下,就硌得慌。</div><div>&nbsp; &nbsp; 小黄很害怕,昨天,跑到金华广福医院去检查。眼科主任陈旭虹医生翻开她的上眼皮一看:上面长了好多颗黄白色的小颗粒,两只眼睛加起来,有10来颗,她这是得了眼结石。</div><div>&nbsp; &nbsp; 美瞳触到眼睛后</div><div>&nbsp; &nbsp; 引起了炎症导致结石</div><div>&nbsp; &nbsp; 什么?眼睛都会长结石?</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一听,纳闷了老半天。平常只听说过肾啊、胆啊里头会长结石呀?</div><div>&nbsp; &nbsp; 陈旭虹解释说,眼结石跟肾结石、胆结石不太一样,确切来说,它叫结膜凝集物,是结膜上脱落的上皮组织或者黏液的分泌物,角质素残屑等细胞变性产物堆积在结膜上所致。</div><div>&nbsp; &nbsp; 它里面没有或极少有钙质沉着,也不是一块真的石头,一般常见于慢性结膜炎病人的睑结膜上,可以只有一粒,也可以聚集成群。</div><div>&nbsp; &nbsp; 刚发病的时候,一般没啥症状,只有当眼结石突出结膜表面,或硬度提升时,患者在眨眼睛时才会感觉到有摩擦感。</div><div>&nbsp; &nbsp; 医生推测,罪魁祸首,是她戴的美瞳。</div><div>&nbsp; &nbsp; 那么,这些“石头”该怎么消灭呢?拿专用的针,一个一个挑破,当天就没事了。虽然视力没有下降,但以后,黄小姐的眼睛,可能有时候就会像进了沙子一样难受,看东西有点模糊。</div><div>&nbsp; &nbsp; “可是,我身边好多人都带戴美瞳,都没咋听说她们出事了呀?”黄小姐噘着嘴问。</div><div>&nbsp; &nbsp; 陈旭虹医生说,并不是每个戴隐形眼镜或美瞳的人,都会得眼结石。</div><div>&nbsp; &nbsp; 这跟个人体质有关,比方说,你不适合戴隐形眼镜,又挑了美瞳这种带有染色成分的,哪怕是质量很好的,一旦接触到眼睛后,就会使结膜产生慢性炎症,从而导致结石。而黄小姐选的,又是比较劣质的,所以就“栽”了。</div><div>&nbsp; &nbsp; 如果要戴隐形眼镜</div><div>&nbsp; &nbsp; 最好先到医院做个检查</div><div>&nbsp; &nbsp; 医生建议,如果大家要戴隐形眼镜,一定要先到医院做个检查,自己是否适合。戴了后,每天要给镜片和眼镜盒进行消毒保养,同时定期检查眼睛,若发现眼睛有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戴隐形眼镜。</div><div>&nbsp; &nbsp; 以前,一般老人比较容易得眼结石,可这几年,不少年轻人也中招。一般来说,眼结石喜欢挑有眼部慢性炎症的人下手,比如沙眼、慢性结膜炎、干眼症。但很多人不知道,平常爱吃肉、吃得太油腻的人,也容易摊上眼结石这毛病。“这类人,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分泌物也自然多些,所以会容易中招。”</div><div>&nbsp; &nbsp; 不过,大家也别太担心,其实,眼结石是可以预防的。</div><div>&nbsp; &nbsp; 陈医生建议,大家平常要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避免眼睛受到风沙、油烟及灰尘的反复刺激,尽量减少在大风天外出,如必须要外出,要佩戴保护眼睛的眼镜,以避免风沙直接侵袭,少戴隐形眼镜,特别是美瞳。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一些。</div><div>&nbsp; &nbsp; 有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戴了美瞳,还爱给眼睛化浓妆,这样很伤眼睛的。有一招教给大家,卸妆后,拿条热毛巾来敷眼部,能缓解眼部炎症。</div><div>&nbsp; &nbsp; 本报通讯员 朱小燕 黄婵 本报记者 侯明明</div> <div>&nbsp; &nbsp; 最近,金华的黄小姐都不敢出去见人了。两只眼睛红红的,而且只要一眨眼,就感觉被啥东西给硌着了。到医院一查,把她吓得够呛,眼睛里居然长了10多颗眼结石!而罪魁祸首是她戴了一个月的美瞳。</div><div>&nbsp; &nbsp; 只听说过肾结石、胆结石,眼睛也会长结石?</div><div>&nbsp; &nbsp; 戴了一个月美瞳</div><div>&nbsp; &nbsp; 眼睛里长了10多颗眼结石</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23岁,刚毕业工作一年,长得蛮漂亮。不过,她对自己的眼睛不太满意,嫌太小。</div><div>&nbsp; &nbsp; 一个月多前,她和一群小姐妹聚会,她发现其中两个人,眼睛突然变得又大又有神,一问才知道,她们都戴了美瞳。</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那个心动啊,回去后,连夜上网去淘。网上的美瞳各式各样,价格也从1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div><div>&nbsp; &nbsp; 她想想自己刚工作不久,经济能力有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拍下了一副销量还挺高的美瞳,只要10几块钱。</div><div>&nbsp; &nbsp; 到货后,她迫不及待地戴上,可立马就感到,眼睛有点刺痛,还很痒。不过,客服解释说,她这种属于正常情况,因为戴美瞳都有个适应的过程,时间长了就好了。</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爱美心切,于是“听话”地断断续续又戴了一个月。结果,她的眼睛真变色了,但吓人的是,不是美瞳里的漂亮颜色,而是红红的,就像充了血似的。此外,这眼睛里也好像长了啥东西,只要眨一下,就硌得慌。</div><div>&nbsp; &nbsp; 小黄很害怕,昨天,跑到金华广福医院去检查。眼科主任陈旭虹医生翻开她的上眼皮一看:上面长了好多颗黄白色的小颗粒,两只眼睛加起来,有10来颗,她这是得了眼结石。</div><div>&nbsp; &nbsp; 美瞳触到眼睛后</div><div>&nbsp; &nbsp; 引起了炎症导致结石</div><div>&nbsp; &nbsp; 什么?眼睛都会长结石?</div><div>&nbsp; &nbsp; 黄小姐一听,纳闷了老半天。平常只听说过肾啊、胆啊里头会长结石呀?</div><div>&nbsp; &nbsp; 陈旭虹解释说,眼结石跟肾结石、胆结石不太一样,确切来说,它叫结膜凝集物,是结膜上脱落的上皮组织或者黏液的分泌物,角质素残屑等细胞变性产物堆积在结膜上所致。</div><div>&nbsp; &nbsp; 它里面没有或极少有钙质沉着,也不是一块真的石头,一般常见于慢性结膜炎病人的睑结膜上,可以只有一粒,也可以聚集成群。</div><div>&nbsp; &nbsp; 刚发病的时候,一般没啥症状,只有当眼结石突出结膜表面,或硬度提升时,患者在眨眼睛时才会感觉到有摩擦感。</div><div>&nbsp; &nbsp; 医生推测,罪魁祸首,是她戴的美瞳。</div><div>&nbsp; &nbsp; 那么,这些“石头”该怎么消灭呢?拿专用的针,一个一个挑破,当天就没事了。虽然视力没有下降,但以后,黄小姐的眼睛,可能有时候就会像进了沙子一样难受,看东西有点模糊。</div><div>&nbsp; &nbsp; “可是,我身边好多人都带戴美瞳,都没咋听说她们出事了呀?”黄小姐噘着嘴问。</div><div>&nbsp; &nbsp; 陈旭虹医生说,并不是每个戴隐形眼镜或美瞳的人,都会得眼结石。</div><div>&nbsp; &nbsp; 这跟个人体质有关,比方说,你不适合戴隐形眼镜,又挑了美瞳这种带有染色成分的,哪怕是质量很好的,一旦接触到眼睛后,就会使结膜产生慢性炎症,从而导致结石。而黄小姐选的,又是比较劣质的,所以就“栽”了。</div><div>&nbsp; &nbsp; 如果要戴隐形眼镜</div><div>&nbsp; &nbsp; 最好先到医院做个检查</div><div>&nbsp; &nbsp; 医生建议,如果大家要戴隐形眼镜,一定要先到医院做个检查,自己是否适合。戴了后,每天要给镜片和眼镜盒进行消毒保养,同时定期检查眼睛,若发现眼睛有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戴隐形眼镜。</div><div>&nbsp; &nbsp; 以前,一般老人比较容易得眼结石,可这几年,不少年轻人也中招。一般来说,眼结石喜欢挑有眼部慢性炎症的人下手,比如沙眼、慢性结膜炎、干眼症。但很多人不知道,平常爱吃肉、吃得太油腻的人,也容易摊上眼结石这毛病。“这类人,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分泌物也自然多些,所以会容易中招。”</div><div>&nbsp; &nbsp; 不过,大家也别太担心,其实,眼结石是可以预防的。</div><div>&nbsp; &nbsp; 陈医生建议,大家平常要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避免眼睛受到风沙、油烟及灰尘的反复刺激,尽量减少在大风天外出,如必须要外出,要佩戴保护眼睛的眼镜,以避免风沙直接侵袭,少戴隐形眼镜,特别是美瞳。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一些。</div><div>&nbsp; &nbsp; 有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戴了美瞳,还爱给眼睛化浓妆,这样很伤眼睛的。有一招教给大家,卸妆后,拿条热毛巾来敷眼部,能缓解眼部炎症。</div><div>&nbsp; &nbsp; 本报通讯员 朱小燕 黄婵 本报记者 侯明明</div> 剑风堂 侯明明
38342264011383422PE_U_Article网购保健品七成受访者买过假货 到底怎么选康之易50411302015-03-17T10:48: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06:22+08:00 2024-08-07T21:53:53.86+08:00 康之易 2024-09-12T17:26:22.667+08:00 字形 false 1391876272490582992 383422 网购|购保|保健|健品|品七|七成|成受|受访|访者|者买|买过|过假|假货|货到|到底|底怎|怎么|么选 赵兵辉 南方日报 手表能预防癌症,“心肺卫士”能在休克时救命,神奇仪器能够给人体充电、饮水机能把自来水变成治病神水……据央视3·15晚会报道,72岁的王大妈平时省吃俭用,为了健康,偏爱购买各种保健品,多达30多个品种,总共花费近40万元。但记者仔细看了看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而王大妈怎么都不相信,保健品并没有给她带来健康,留下的只有一身的病痛,沉重的债务……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3/17/104840dn43zmknihn1o1gk.jpg"></p></div><div>&nbsp; &nbsp; 手表能预防癌症,“心肺卫士”能在休克时救命,神奇仪器能够给人体充电、饮水机能把自来水变成治病神水……据央视3·15晚会报道,72岁的王大妈平时省吃俭用,为了健康,偏爱购买各种保健品,多达30多个品种,总共花费近40万元。但记者仔细看了看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而王大妈怎么都不相信,保健品并没有给她带来健康,留下的只有一身的病痛,沉重的债务……</div><div>&nbsp; &nbsp; 央视报道的王大妈的案例,并非孤例。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人参加其组织的健康讲座或体验活动。现场往往气氛热烈,有些活动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div><div>&nbsp; &nbsp; 讲座、义诊只是幌子</div><div>&nbsp; &nbsp;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王大妈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部购置了保健产品。王大妈从哪里获得的这些保健产品?答案是“健康讲座”。现如今,打着“健康讲座”的旗号销售保健品,已经成为保健品销售的一种主要手段,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div><div>&nbsp; &nbsp; 家住广州番禺区的吴小姐对记者表示,有一次下班回到家,她看到桌子上堆着大大小小包装的保健品,一问才知道是老妈参加“健康讲座”时买的,一共花了5000多块。“我都提醒我妈好多次了,这样的健康讲座都是骗老人的,不要去,可还是没有拦住。”吴小姐郁闷地说。</div><div>&nbsp; &nbsp; 在一些小区附近或老年人晨练的地方,经常会有人打着“义诊”、“免费理疗”的幌子销售医疗器械。不少老年人免费体验后,被忽悠购买了医疗器械,而等到发现所买器械无效甚至导致疾病严重时,对方却早已不见踪影。</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免费体验医疗器械以50、60岁的老年人为主要对象,这类老年人,大多子女不在身边,手上又有钱,通过聊天、赠送礼品等“亲情营销”获取信任后向其推销产品。</div><div>&nbsp; &nbsp; 据一家医疗器械体验厅的人员自曝,其所在的体验厅一共有20多台治疗器,治疗器有沙发床大小,是所谓的家庭用医疗器械,每台售价在1万元以上。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让老人听课、免费体验,“在这里,老年人要接受与传销极其相似的洗脑,最后,老人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将治疗器买回家。”</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还有的商家以义诊的名义使用医疗器械提供采血化验、测量血压或其他生理指标等免费检测服务,评价被检测者的健康状况,使用后,推荐销售具有检测功能或者某种疗效神奇的医疗器械。江苏省食药监部门与公安部门曾联合行动,查处了一起涉嫌非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案件。该团伙先是利用免费赠送小礼品赢得老人信任,并进行攀谈,向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发卡片,“忽悠”老人参加免费体检,体检中多数老人都被诊断为心血管功能不全。接着,由现场一位“资深教授”对诊断异常者提出“完美”的解决方案,并忽悠老人购买产品。</div><div>&nbsp; &nbsp; “连哄带骗”骗倒老人</div><div>&nbsp; &nbsp; 国家食药监局此前发出消费警示称,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实际是想忽悠老年人购买产品治疗,提醒老年人加强防范。但饶是如此,仍然有很多老年人被骗。不少老年人花了大把钱,换回了一堆价格不菲、用处不大的保健品。有保健品销售人士自曝称,保健品的销售用“黑幕重重”来形容也不为过。</div><div>&nbsp; &nbsp; 小王(化名)曾在一个有数十人的团队里推销了近两年保健品,主要工作就是到小区里派发宣传单,让老大爷、老大妈们参加公司组织的会议,业内称之为“会议营销”。“在现场先施以小利,给老人派发一些小礼品,并让一些老人现身说法描述保健品的神效,边上还有很多推销员忽悠老人购买。”</div><div>&nbsp; &nbsp; 小王说,那段时间他几乎被培养成一个专业“演员”。据他介绍,保健品营销团队分工明确,有时会请来一些有名气的营养专家、营销专家介绍经验。而团队负责人提出的要求是:除了违法手段外,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只要对方付钱就OK,顾客群只有老年人。</div><div>&nbsp; &nbsp; 据小王透露,他们常用的一招就是“连吓带骗”。会场上总会准备一些短片,或者叫“专家讲数据”,讲述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从发病机理、发病后的危害性,强调该病死亡的人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老年人受不了吓,特别是在大的环境中,更容易受到感染,只要有人带头买,其他人就会跟风。</div><div>&nbsp; &nbsp; 而据央视3·15晚会报道,不法商家忽悠老人有四大招:第一招,洗脑营销,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虚构夸大他们的病情;第二招,亲情营销,一见面就喊爷爷奶奶,哄着老人高兴;第三招,体验营销,拉着老人体验各种医疗器械;第四招,免费体检,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吓唬老人掏钱治病。</div><div>&nbsp; &nbsp; “这些产品基本上是‘三无产品’,等老人们吃了或用了出现问题时,这些人早已打一枪换了一个地方,人间蒸发了。”小王说,自己做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辞了工作,回了老家。</div><div>&nbsp; &nbsp; “包治百病”切不可信</div><div>&nbsp; &nbsp;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极力宣扬“药到病除”。在广告的诱惑下,老人们一次次掏钱购买,却一次次空欢喜。</div><div>&nbsp; &nbsp;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更不能达到代替药物的作用。”业内人士提醒称,所有正规的保健品都不可能具有任何替代药物的功能,所以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所谓通过高科技从中药提取、对人无任何毒副作用的降糖降压、治疗心脑血管、各类骨关节产品,都绝对是骗人的。</div><div>&nbsp; &nbsp; 上述人士表示,骗人手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产品夸大宣传,没实际效果的,不法商家往往是打一枪换个地方;另一种是通过大剂量违规添加西药成分,以达到宣传中的效果,副作用明显。“这些保健品的包装上印的是虚假保健品批号,而老年人基本不会去上网查询该产品的批号,上当受骗者众多。”该人士说。</div><div>&nbsp; &nbsp; “经过这次教训,我才明白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神药。”作为一名长期被类风湿病折磨的老病号,老吴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盒号称能根治类风湿的保健品,用后3天果真“腿不疼了,手不酸了”,但随后身体出现的变化让他意识到“神药”有问题。医院的检测结果验证了他的猜测:保健品里面添加了化学药物。</div><div>&nbsp; &nbsp;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不法厂商抓住患者希望治愈的心理,违规添加化学药物,让保健食品具有“神效”,而这些药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保健食品怎么可能会起到根治疾病的效果,肯定是有问题的。”广东省食药监局人士对记者表示,保健食品只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可以调节人体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本质仍然是食品,而且作用比较慢,不可能有神效。</div><div>&nbsp; &nbsp;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非法添加了化学药物,早些年就已经存在,太常见了。”保健品行业资深从业人员林克华表示,一些不法保健品生产厂家,为了让患者觉得产品疗效好,纷纷在里面添加化学药物。但因此给患者带来的风险,他们却毫不顾忌,只是想着让患者赶紧购买。</div><div>&nbsp; &nbsp; 普通医疗器械也屡屡被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神器。据食药监部门通报,一款仅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理疗座垫”,被促销人员吹得神乎其神,不少老年人出入店内进行着免费体验。经执法人员检查后发现,这家店不具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属于无证经营,且对产品存在夸大宣传。</div><div>&nbsp; &nbsp;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div><div>&nbsp; &nbsp; ■调查报告</div><div>&nbsp; &nbsp; 网购保健品,七成受访者买到过假货</div><div>&nbsp; &nbsp; 3月10日,南方日报健康周刊、南方日报微服务、南方网行业频道联合推出“e购无忧——3·15特别报道”,讲述了消费者保健不成,钱财却被骗光的典型案例,引发广大读者网友的热议。</div><div>&nbsp; &nbsp; 与此同时,南方日报报网端三大平台联动展开“有奖问卷调查”,针对网购保健品这一热点问题,推出了网络问卷调查,反响强烈,报网端投票者众多。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网购过保健品,其中七成买到过假货。</div><div>&nbsp; &nbsp; 近八成受访者网购过保健品</div><div>&nbsp; &nbsp;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7%的受访者有在网上买保健品的经历,45%的受访者选择淘宝等大型网购网站购买,30%的受访者选择厂家(直销)网站购买,20%的受访者选择专业产品网站,5%的受访者选择的是地区型精品网站。</div><div>&nbsp; &nbsp; 在网购保健品时是通过什么渠道引入的?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通过搜索引擎和朋友介绍的比例相当,分别是32%和33%;被广告吸引的,占到了22%;其余13%的受访者则是被医疗机构指引。</div><div>&nbsp; &nbsp; 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者在网上最常购买的保健品是维生素蛋白质类食品,比例高达41%;其次是养生书籍和保健器械,分别达到23%和20%。此外,减肥产品、慢性保健品、性保健品也是受访者在网上经常购买的保健品。</div><div>&nbsp; &nbsp; 受访者网购保健品主要是给家人和自己用,两者比例分别是50%和44%,只有6%的受访者网购保健品送给朋友。每年花在网购保健品上的钱有多少呢?40%的受访者是在500元以下,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是在500元-1500元这一区间,随后是1600元-2500元这一区间,只有3%的受访者年花费在6000元以上。</div><div>&nbsp; &nbsp; 七成受访者曾买到假货</div><div>&nbsp; &nbsp;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有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的经历。在中小型网站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比例最高,达到27%;在著名大型网站买过假冒伪劣产品的比例也不低,达到23%。</div><div>&nbsp; &nbsp; 买到假货后,网站又是如何面对消费投诉的呢?及时更换的,只有11%;而即使网站同意更换,有37%的受访者仍然表示手续很繁琐。还有19%的受访者觉得网站存在推诿责任的情况,有些甚至拒绝处理。</div><div>&nbsp; &nbsp; 网购保健品存在问题也被网友吐槽。33%的网友认为网购保健品最大的问题是夸大宣传,选择货不对板和产品无效这两个选项的网友也不在少数,都是19%。12%的网友将矛头指向了保健品的副作用。</div><div>&nbsp; &nbsp; 面对“保健品网购如何才能放心”这一问题,37%的受访者期待专业部门加强监管,26%的受访者认为产品厂家的信息要全面公开透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行业自律也是网友们颇为期待的,选择这两项的分别达到22%和15%。</div><div>&nbsp; &nbsp; ■贴士</div><div>&nbsp; &nbsp; 如何选购保健品?</div><div>&nbsp; &nbsp; 食药监部门人士介绍,接触到相关保健品后,先判断是否有小蓝帽和QS标志,以及是否有药号,若无则为“三无产品”,说明商家在欺骗。若对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有所怀疑,可记下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数据库中查询。</div><div>&nbsp; &nbsp; 一、看标志。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字(2001)第0005号,或者进口的为:卫食健进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进字(2001)第0009号;2003年7月以后批准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G20040048,或者进口的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J20040002。只有认清批准文号才能保证您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div><div>&nbsp; &nbsp; 二、看包装标识。保健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注明以下项目:1.保健食品名称;2.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3.配料;4.功效成分;5。保健作用或保健功能;6.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7.食用方法;8.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9.储藏方法;10.执行标准;11.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12.卫生许可证号。</div><div>&nbsp; &nbsp; 三、要注意产品的禁忌。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div><div>&nbsp; &nbsp; 四、不以价格来衡量保健食品效果强弱。因为产品剂量、添加物质和品牌不同,保健品价格也不一样。如果您不需要更多的添加内容(如加钙等),那么选择功能少些、价格低些的保健食品就可以了。另外,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div><div>&nbsp; &nbsp; 五、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人群中机体间的差异很大,不要相信广告里的绝对性用语,不要轻信张三、李四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一些企业很愿意采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广为宣传。不要轻信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不要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穿白大褂”的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div> 不分页 网购,购保,保健,健品,品七,七成,成受,受访,访者,者买,买过,过假,假货,货到,到底,底怎,怎么,么选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3/17/104840dn43zmknihn1o1gk.jpg"></p></div><div>&nbsp; &nbsp; 手表能预防癌症,“心肺卫士”能在休克时救命,神奇仪器能够给人体充电、饮水机能把自来水变成治病神水……据央视3·15晚会报道,72岁的王大妈平时省吃俭用,为了健康,偏爱购买各种保健品,多达30多个品种,总共花费近40万元。但记者仔细看了看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而王大妈怎么都不相信,保健品并没有给她带来健康,留下的只有一身的病痛,沉重的债务……</div><div>&nbsp; &nbsp; 央视报道的王大妈的案例,并非孤例。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人参加其组织的健康讲座或体验活动。现场往往气氛热烈,有些活动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div><div>&nbsp; &nbsp; 讲座、义诊只是幌子</div><div>&nbsp; &nbsp;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王大妈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部购置了保健产品。王大妈从哪里获得的这些保健产品?答案是“健康讲座”。现如今,打着“健康讲座”的旗号销售保健品,已经成为保健品销售的一种主要手段,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div><div>&nbsp; &nbsp; 家住广州番禺区的吴小姐对记者表示,有一次下班回到家,她看到桌子上堆着大大小小包装的保健品,一问才知道是老妈参加“健康讲座”时买的,一共花了5000多块。“我都提醒我妈好多次了,这样的健康讲座都是骗老人的,不要去,可还是没有拦住。”吴小姐郁闷地说。</div><div>&nbsp; &nbsp; 在一些小区附近或老年人晨练的地方,经常会有人打着“义诊”、“免费理疗”的幌子销售医疗器械。不少老年人免费体验后,被忽悠购买了医疗器械,而等到发现所买器械无效甚至导致疾病严重时,对方却早已不见踪影。</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免费体验医疗器械以50、60岁的老年人为主要对象,这类老年人,大多子女不在身边,手上又有钱,通过聊天、赠送礼品等“亲情营销”获取信任后向其推销产品。</div><div>&nbsp; &nbsp; 据一家医疗器械体验厅的人员自曝,其所在的体验厅一共有20多台治疗器,治疗器有沙发床大小,是所谓的家庭用医疗器械,每台售价在1万元以上。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让老人听课、免费体验,“在这里,老年人要接受与传销极其相似的洗脑,最后,老人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将治疗器买回家。”</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还有的商家以义诊的名义使用医疗器械提供采血化验、测量血压或其他生理指标等免费检测服务,评价被检测者的健康状况,使用后,推荐销售具有检测功能或者某种疗效神奇的医疗器械。江苏省食药监部门与公安部门曾联合行动,查处了一起涉嫌非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案件。该团伙先是利用免费赠送小礼品赢得老人信任,并进行攀谈,向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发卡片,“忽悠”老人参加免费体检,体检中多数老人都被诊断为心血管功能不全。接着,由现场一位“资深教授”对诊断异常者提出“完美”的解决方案,并忽悠老人购买产品。</div><div>&nbsp; &nbsp; “连哄带骗”骗倒老人</div><div>&nbsp; &nbsp; 国家食药监局此前发出消费警示称,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实际是想忽悠老年人购买产品治疗,提醒老年人加强防范。但饶是如此,仍然有很多老年人被骗。不少老年人花了大把钱,换回了一堆价格不菲、用处不大的保健品。有保健品销售人士自曝称,保健品的销售用“黑幕重重”来形容也不为过。</div><div>&nbsp; &nbsp; 小王(化名)曾在一个有数十人的团队里推销了近两年保健品,主要工作就是到小区里派发宣传单,让老大爷、老大妈们参加公司组织的会议,业内称之为“会议营销”。“在现场先施以小利,给老人派发一些小礼品,并让一些老人现身说法描述保健品的神效,边上还有很多推销员忽悠老人购买。”</div><div>&nbsp; &nbsp; 小王说,那段时间他几乎被培养成一个专业“演员”。据他介绍,保健品营销团队分工明确,有时会请来一些有名气的营养专家、营销专家介绍经验。而团队负责人提出的要求是:除了违法手段外,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只要对方付钱就OK,顾客群只有老年人。</div><div>&nbsp; &nbsp; 据小王透露,他们常用的一招就是“连吓带骗”。会场上总会准备一些短片,或者叫“专家讲数据”,讲述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从发病机理、发病后的危害性,强调该病死亡的人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老年人受不了吓,特别是在大的环境中,更容易受到感染,只要有人带头买,其他人就会跟风。</div><div>&nbsp; &nbsp; 而据央视3·15晚会报道,不法商家忽悠老人有四大招:第一招,洗脑营销,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虚构夸大他们的病情;第二招,亲情营销,一见面就喊爷爷奶奶,哄着老人高兴;第三招,体验营销,拉着老人体验各种医疗器械;第四招,免费体检,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吓唬老人掏钱治病。</div><div>&nbsp; &nbsp; “这些产品基本上是‘三无产品’,等老人们吃了或用了出现问题时,这些人早已打一枪换了一个地方,人间蒸发了。”小王说,自己做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辞了工作,回了老家。</div><div>&nbsp; &nbsp; “包治百病”切不可信</div><div>&nbsp; &nbsp;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极力宣扬“药到病除”。在广告的诱惑下,老人们一次次掏钱购买,却一次次空欢喜。</div><div>&nbsp; &nbsp;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更不能达到代替药物的作用。”业内人士提醒称,所有正规的保健品都不可能具有任何替代药物的功能,所以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所谓通过高科技从中药提取、对人无任何毒副作用的降糖降压、治疗心脑血管、各类骨关节产品,都绝对是骗人的。</div><div>&nbsp; &nbsp; 上述人士表示,骗人手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产品夸大宣传,没实际效果的,不法商家往往是打一枪换个地方;另一种是通过大剂量违规添加西药成分,以达到宣传中的效果,副作用明显。“这些保健品的包装上印的是虚假保健品批号,而老年人基本不会去上网查询该产品的批号,上当受骗者众多。”该人士说。</div><div>&nbsp; &nbsp; “经过这次教训,我才明白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神药。”作为一名长期被类风湿病折磨的老病号,老吴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盒号称能根治类风湿的保健品,用后3天果真“腿不疼了,手不酸了”,但随后身体出现的变化让他意识到“神药”有问题。医院的检测结果验证了他的猜测:保健品里面添加了化学药物。</div><div>&nbsp; &nbsp;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不法厂商抓住患者希望治愈的心理,违规添加化学药物,让保健食品具有“神效”,而这些药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保健食品怎么可能会起到根治疾病的效果,肯定是有问题的。”广东省食药监局人士对记者表示,保健食品只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可以调节人体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本质仍然是食品,而且作用比较慢,不可能有神效。</div><div>&nbsp; &nbsp;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非法添加了化学药物,早些年就已经存在,太常见了。”保健品行业资深从业人员林克华表示,一些不法保健品生产厂家,为了让患者觉得产品疗效好,纷纷在里面添加化学药物。但因此给患者带来的风险,他们却毫不顾忌,只是想着让患者赶紧购买。</div><div>&nbsp; &nbsp; 普通医疗器械也屡屡被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神器。据食药监部门通报,一款仅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理疗座垫”,被促销人员吹得神乎其神,不少老年人出入店内进行着免费体验。经执法人员检查后发现,这家店不具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属于无证经营,且对产品存在夸大宣传。</div><div>&nbsp; &nbsp;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div><div>&nbsp; &nbsp; ■调查报告</div><div>&nbsp; &nbsp; 网购保健品,七成受访者买到过假货</div><div>&nbsp; &nbsp; 3月10日,南方日报健康周刊、南方日报微服务、南方网行业频道联合推出“e购无忧——3·15特别报道”,讲述了消费者保健不成,钱财却被骗光的典型案例,引发广大读者网友的热议。</div><div>&nbsp; &nbsp; 与此同时,南方日报报网端三大平台联动展开“有奖问卷调查”,针对网购保健品这一热点问题,推出了网络问卷调查,反响强烈,报网端投票者众多。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网购过保健品,其中七成买到过假货。</div><div>&nbsp; &nbsp; 近八成受访者网购过保健品</div><div>&nbsp; &nbsp;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7%的受访者有在网上买保健品的经历,45%的受访者选择淘宝等大型网购网站购买,30%的受访者选择厂家(直销)网站购买,20%的受访者选择专业产品网站,5%的受访者选择的是地区型精品网站。</div><div>&nbsp; &nbsp; 在网购保健品时是通过什么渠道引入的?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通过搜索引擎和朋友介绍的比例相当,分别是32%和33%;被广告吸引的,占到了22%;其余13%的受访者则是被医疗机构指引。</div><div>&nbsp; &nbsp; 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者在网上最常购买的保健品是维生素蛋白质类食品,比例高达41%;其次是养生书籍和保健器械,分别达到23%和20%。此外,减肥产品、慢性保健品、性保健品也是受访者在网上经常购买的保健品。</div><div>&nbsp; &nbsp; 受访者网购保健品主要是给家人和自己用,两者比例分别是50%和44%,只有6%的受访者网购保健品送给朋友。每年花在网购保健品上的钱有多少呢?40%的受访者是在500元以下,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是在500元-1500元这一区间,随后是1600元-2500元这一区间,只有3%的受访者年花费在6000元以上。</div><div>&nbsp; &nbsp; 七成受访者曾买到假货</div><div>&nbsp; &nbsp;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有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的经历。在中小型网站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比例最高,达到27%;在著名大型网站买过假冒伪劣产品的比例也不低,达到23%。</div><div>&nbsp; &nbsp; 买到假货后,网站又是如何面对消费投诉的呢?及时更换的,只有11%;而即使网站同意更换,有37%的受访者仍然表示手续很繁琐。还有19%的受访者觉得网站存在推诿责任的情况,有些甚至拒绝处理。</div><div>&nbsp; &nbsp; 网购保健品存在问题也被网友吐槽。33%的网友认为网购保健品最大的问题是夸大宣传,选择货不对板和产品无效这两个选项的网友也不在少数,都是19%。12%的网友将矛头指向了保健品的副作用。</div><div>&nbsp; &nbsp; 面对“保健品网购如何才能放心”这一问题,37%的受访者期待专业部门加强监管,26%的受访者认为产品厂家的信息要全面公开透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行业自律也是网友们颇为期待的,选择这两项的分别达到22%和15%。</div><div>&nbsp; &nbsp; ■贴士</div><div>&nbsp; &nbsp; 如何选购保健品?</div><div>&nbsp; &nbsp; 食药监部门人士介绍,接触到相关保健品后,先判断是否有小蓝帽和QS标志,以及是否有药号,若无则为“三无产品”,说明商家在欺骗。若对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有所怀疑,可记下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数据库中查询。</div><div>&nbsp; &nbsp; 一、看标志。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字(2001)第0005号,或者进口的为:卫食健进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进字(2001)第0009号;2003年7月以后批准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G20040048,或者进口的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J20040002。只有认清批准文号才能保证您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div><div>&nbsp; &nbsp; 二、看包装标识。保健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注明以下项目:1.保健食品名称;2.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3.配料;4.功效成分;5。保健作用或保健功能;6.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7.食用方法;8.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9.储藏方法;10.执行标准;11.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12.卫生许可证号。</div><div>&nbsp; &nbsp; 三、要注意产品的禁忌。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div><div>&nbsp; &nbsp; 四、不以价格来衡量保健食品效果强弱。因为产品剂量、添加物质和品牌不同,保健品价格也不一样。如果您不需要更多的添加内容(如加钙等),那么选择功能少些、价格低些的保健食品就可以了。另外,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div><div>&nbsp; &nbsp; 五、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人群中机体间的差异很大,不要相信广告里的绝对性用语,不要轻信张三、李四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一些企业很愿意采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广为宣传。不要轻信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不要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穿白大褂”的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div>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3/17/104840dn43zmknihn1o1gk.jpg"></p></div><div>&nbsp; &nbsp; 手表能预防癌症,“心肺卫士”能在休克时救命,神奇仪器能够给人体充电、饮水机能把自来水变成治病神水……据央视3·15晚会报道,72岁的王大妈平时省吃俭用,为了健康,偏爱购买各种保健品,多达30多个品种,总共花费近40万元。但记者仔细看了看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而王大妈怎么都不相信,保健品并没有给她带来健康,留下的只有一身的病痛,沉重的债务……</div><div>&nbsp; &nbsp; 央视报道的王大妈的案例,并非孤例。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人参加其组织的健康讲座或体验活动。现场往往气氛热烈,有些活动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div><div>&nbsp; &nbsp; 讲座、义诊只是幌子</div><div>&nbsp; &nbsp;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王大妈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部购置了保健产品。王大妈从哪里获得的这些保健产品?答案是“健康讲座”。现如今,打着“健康讲座”的旗号销售保健品,已经成为保健品销售的一种主要手段,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div><div>&nbsp; &nbsp; 家住广州番禺区的吴小姐对记者表示,有一次下班回到家,她看到桌子上堆着大大小小包装的保健品,一问才知道是老妈参加“健康讲座”时买的,一共花了5000多块。“我都提醒我妈好多次了,这样的健康讲座都是骗老人的,不要去,可还是没有拦住。”吴小姐郁闷地说。</div><div>&nbsp; &nbsp; 在一些小区附近或老年人晨练的地方,经常会有人打着“义诊”、“免费理疗”的幌子销售医疗器械。不少老年人免费体验后,被忽悠购买了医疗器械,而等到发现所买器械无效甚至导致疾病严重时,对方却早已不见踪影。</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免费体验医疗器械以50、60岁的老年人为主要对象,这类老年人,大多子女不在身边,手上又有钱,通过聊天、赠送礼品等“亲情营销”获取信任后向其推销产品。</div><div>&nbsp; &nbsp; 据一家医疗器械体验厅的人员自曝,其所在的体验厅一共有20多台治疗器,治疗器有沙发床大小,是所谓的家庭用医疗器械,每台售价在1万元以上。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让老人听课、免费体验,“在这里,老年人要接受与传销极其相似的洗脑,最后,老人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将治疗器买回家。”</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还有的商家以义诊的名义使用医疗器械提供采血化验、测量血压或其他生理指标等免费检测服务,评价被检测者的健康状况,使用后,推荐销售具有检测功能或者某种疗效神奇的医疗器械。江苏省食药监部门与公安部门曾联合行动,查处了一起涉嫌非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案件。该团伙先是利用免费赠送小礼品赢得老人信任,并进行攀谈,向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发卡片,“忽悠”老人参加免费体检,体检中多数老人都被诊断为心血管功能不全。接着,由现场一位“资深教授”对诊断异常者提出“完美”的解决方案,并忽悠老人购买产品。</div><div>&nbsp; &nbsp; “连哄带骗”骗倒老人</div><div>&nbsp; &nbsp; 国家食药监局此前发出消费警示称,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实际是想忽悠老年人购买产品治疗,提醒老年人加强防范。但饶是如此,仍然有很多老年人被骗。不少老年人花了大把钱,换回了一堆价格不菲、用处不大的保健品。有保健品销售人士自曝称,保健品的销售用“黑幕重重”来形容也不为过。</div><div>&nbsp; &nbsp; 小王(化名)曾在一个有数十人的团队里推销了近两年保健品,主要工作就是到小区里派发宣传单,让老大爷、老大妈们参加公司组织的会议,业内称之为“会议营销”。“在现场先施以小利,给老人派发一些小礼品,并让一些老人现身说法描述保健品的神效,边上还有很多推销员忽悠老人购买。”</div><div>&nbsp; &nbsp; 小王说,那段时间他几乎被培养成一个专业“演员”。据他介绍,保健品营销团队分工明确,有时会请来一些有名气的营养专家、营销专家介绍经验。而团队负责人提出的要求是:除了违法手段外,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只要对方付钱就OK,顾客群只有老年人。</div><div>&nbsp; &nbsp; 据小王透露,他们常用的一招就是“连吓带骗”。会场上总会准备一些短片,或者叫“专家讲数据”,讲述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从发病机理、发病后的危害性,强调该病死亡的人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老年人受不了吓,特别是在大的环境中,更容易受到感染,只要有人带头买,其他人就会跟风。</div><div>&nbsp; &nbsp; 而据央视3·15晚会报道,不法商家忽悠老人有四大招:第一招,洗脑营销,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虚构夸大他们的病情;第二招,亲情营销,一见面就喊爷爷奶奶,哄着老人高兴;第三招,体验营销,拉着老人体验各种医疗器械;第四招,免费体检,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吓唬老人掏钱治病。</div><div>&nbsp; &nbsp; “这些产品基本上是‘三无产品’,等老人们吃了或用了出现问题时,这些人早已打一枪换了一个地方,人间蒸发了。”小王说,自己做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辞了工作,回了老家。</div><div>&nbsp; &nbsp; “包治百病”切不可信</div><div>&nbsp; &nbsp;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极力宣扬“药到病除”。在广告的诱惑下,老人们一次次掏钱购买,却一次次空欢喜。</div><div>&nbsp; &nbsp;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更不能达到代替药物的作用。”业内人士提醒称,所有正规的保健品都不可能具有任何替代药物的功能,所以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所谓通过高科技从中药提取、对人无任何毒副作用的降糖降压、治疗心脑血管、各类骨关节产品,都绝对是骗人的。</div><div>&nbsp; &nbsp; 上述人士表示,骗人手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产品夸大宣传,没实际效果的,不法商家往往是打一枪换个地方;另一种是通过大剂量违规添加西药成分,以达到宣传中的效果,副作用明显。“这些保健品的包装上印的是虚假保健品批号,而老年人基本不会去上网查询该产品的批号,上当受骗者众多。”该人士说。</div><div>&nbsp; &nbsp; “经过这次教训,我才明白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神药。”作为一名长期被类风湿病折磨的老病号,老吴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盒号称能根治类风湿的保健品,用后3天果真“腿不疼了,手不酸了”,但随后身体出现的变化让他意识到“神药”有问题。医院的检测结果验证了他的猜测:保健品里面添加了化学药物。</div><div>&nbsp; &nbsp;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不法厂商抓住患者希望治愈的心理,违规添加化学药物,让保健食品具有“神效”,而这些药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保健食品怎么可能会起到根治疾病的效果,肯定是有问题的。”广东省食药监局人士对记者表示,保健食品只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可以调节人体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本质仍然是食品,而且作用比较慢,不可能有神效。</div><div>&nbsp; &nbsp;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非法添加了化学药物,早些年就已经存在,太常见了。”保健品行业资深从业人员林克华表示,一些不法保健品生产厂家,为了让患者觉得产品疗效好,纷纷在里面添加化学药物。但因此给患者带来的风险,他们却毫不顾忌,只是想着让患者赶紧购买。</div><div>&nbsp; &nbsp; 普通医疗器械也屡屡被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神器。据食药监部门通报,一款仅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理疗座垫”,被促销人员吹得神乎其神,不少老年人出入店内进行着免费体验。经执法人员检查后发现,这家店不具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属于无证经营,且对产品存在夸大宣传。</div><div>&nbsp; &nbsp;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div><div>&nbsp; &nbsp; ■调查报告</div><div>&nbsp; &nbsp; 网购保健品,七成受访者买到过假货</div><div>&nbsp; &nbsp; 3月10日,南方日报健康周刊、南方日报微服务、南方网行业频道联合推出“e购无忧——3·15特别报道”,讲述了消费者保健不成,钱财却被骗光的典型案例,引发广大读者网友的热议。</div><div>&nbsp; &nbsp; 与此同时,南方日报报网端三大平台联动展开“有奖问卷调查”,针对网购保健品这一热点问题,推出了网络问卷调查,反响强烈,报网端投票者众多。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网购过保健品,其中七成买到过假货。</div><div>&nbsp; &nbsp; 近八成受访者网购过保健品</div><div>&nbsp; &nbsp;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7%的受访者有在网上买保健品的经历,45%的受访者选择淘宝等大型网购网站购买,30%的受访者选择厂家(直销)网站购买,20%的受访者选择专业产品网站,5%的受访者选择的是地区型精品网站。</div><div>&nbsp; &nbsp; 在网购保健品时是通过什么渠道引入的?针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通过搜索引擎和朋友介绍的比例相当,分别是32%和33%;被广告吸引的,占到了22%;其余13%的受访者则是被医疗机构指引。</div><div>&nbsp; &nbsp; 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者在网上最常购买的保健品是维生素蛋白质类食品,比例高达41%;其次是养生书籍和保健器械,分别达到23%和20%。此外,减肥产品、慢性保健品、性保健品也是受访者在网上经常购买的保健品。</div><div>&nbsp; &nbsp; 受访者网购保健品主要是给家人和自己用,两者比例分别是50%和44%,只有6%的受访者网购保健品送给朋友。每年花在网购保健品上的钱有多少呢?40%的受访者是在500元以下,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是在500元-1500元这一区间,随后是1600元-2500元这一区间,只有3%的受访者年花费在6000元以上。</div><div>&nbsp; &nbsp; 七成受访者曾买到假货</div><div>&nbsp; &nbsp;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有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的经历。在中小型网站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比例最高,达到27%;在著名大型网站买过假冒伪劣产品的比例也不低,达到23%。</div><div>&nbsp; &nbsp; 买到假货后,网站又是如何面对消费投诉的呢?及时更换的,只有11%;而即使网站同意更换,有37%的受访者仍然表示手续很繁琐。还有19%的受访者觉得网站存在推诿责任的情况,有些甚至拒绝处理。</div><div>&nbsp; &nbsp; 网购保健品存在问题也被网友吐槽。33%的网友认为网购保健品最大的问题是夸大宣传,选择货不对板和产品无效这两个选项的网友也不在少数,都是19%。12%的网友将矛头指向了保健品的副作用。</div><div>&nbsp; &nbsp; 面对“保健品网购如何才能放心”这一问题,37%的受访者期待专业部门加强监管,26%的受访者认为产品厂家的信息要全面公开透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行业自律也是网友们颇为期待的,选择这两项的分别达到22%和15%。</div><div>&nbsp; &nbsp; ■贴士</div><div>&nbsp; &nbsp; 如何选购保健品?</div><div>&nbsp; &nbsp; 食药监部门人士介绍,接触到相关保健品后,先判断是否有小蓝帽和QS标志,以及是否有药号,若无则为“三无产品”,说明商家在欺骗。若对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有所怀疑,可记下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数据库中查询。</div><div>&nbsp; &nbsp; 一、看标志。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字(2001)第0005号,或者进口的为:卫食健进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进字(2001)第0009号;2003年7月以后批准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G20040048,或者进口的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J20040002。只有认清批准文号才能保证您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div><div>&nbsp; &nbsp; 二、看包装标识。保健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注明以下项目:1.保健食品名称;2.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3.配料;4.功效成分;5。保健作用或保健功能;6.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7.食用方法;8.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9.储藏方法;10.执行标准;11.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12.卫生许可证号。</div><div>&nbsp; &nbsp; 三、要注意产品的禁忌。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div><div>&nbsp; &nbsp; 四、不以价格来衡量保健食品效果强弱。因为产品剂量、添加物质和品牌不同,保健品价格也不一样。如果您不需要更多的添加内容(如加钙等),那么选择功能少些、价格低些的保健食品就可以了。另外,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div><div>&nbsp; &nbsp; 五、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人群中机体间的差异很大,不要相信广告里的绝对性用语,不要轻信张三、李四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一些企业很愿意采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广为宣传。不要轻信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不要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穿白大褂”的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div> 剑傲凌天 赵兵辉
38328364011383283PE_U_Article日本邮来一包“零食” 原来全是网购美容针剂康之易50412302015-03-11T09:41: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02:37+08:00 2024-08-07T21:53:53.86+08:00 康之易 2024-09-12T12:29:18.82+08:00 字形 false 9242545390543295171 383283 日本|本邮|邮来|来一|一包|包“|“零|零食|食”|”原|原来|来全|全是|是网|网购|购美|美容|容针|针剂 吴怡 张希为 现代快报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检验检疫部门获悉,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最近退运了一批从日本邮寄到无锡的美容针剂。2月26日,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邮件办事处在对入境邮包查验时,检验检疫人员发现一件从日本寄往无锡的可疑邮包。该邮包面单填写物品为零食,但在X光影像下显示为玻璃针剂。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打开包裹后发现,里面装的全是网购的美容针剂:4盒维生素、氨基酸注射液,1盒共50支胎盘素。 <div>&nbsp; &nbsp; 日本邮来一包“零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竟全是网购美容针剂</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食药监部门提醒:购买需谨慎</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通讯员 肖润珠 李正法 记者 吴怡 张希为)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检验检疫部门获悉,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最近退运了一批从日本邮寄到无锡的美容针剂。2月26日,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邮件办事处在对入境邮包查验时,检验检疫人员发现一件从日本寄往无锡的可疑邮包。该邮包面单填写物品为零食,但在X光影像下显示为玻璃针剂。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打开包裹后发现,里面装的全是网购的美容针剂:4盒维生素、氨基酸注射液,1盒共50支胎盘素。&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江苏省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购买、注射美容针剂一定要谨慎。大部分美容针剂属于药品,生产和经营都要取得相关资质。消费者在购买美容针剂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是否具有药品批准文号,还要弄清楚生产厂家是否具有“药品GMP证书”,是否具有生产资质。</div> 不分页 日本,本邮,邮来,来一,一包,包,零,零食,食,原,原来,来全,全是,是网,网购,购美,美容,容针,针剂 <div>&nbsp; &nbsp; 日本邮来一包“零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竟全是网购美容针剂</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食药监部门提醒:购买需谨慎</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通讯员 肖润珠 李正法 记者 吴怡 张希为)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检验检疫部门获悉,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最近退运了一批从日本邮寄到无锡的美容针剂。2月26日,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邮件办事处在对入境邮包查验时,检验检疫人员发现一件从日本寄往无锡的可疑邮包。该邮包面单填写物品为零食,但在X光影像下显示为玻璃针剂。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打开包裹后发现,里面装的全是网购的美容针剂:4盒维生素、氨基酸注射液,1盒共50支胎盘素。&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江苏省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购买、注射美容针剂一定要谨慎。大部分美容针剂属于药品,生产和经营都要取得相关资质。消费者在购买美容针剂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是否具有药品批准文号,还要弄清楚生产厂家是否具有“药品GMP证书”,是否具有生产资质。</div> <div>&nbsp; &nbsp; 日本邮来一包“零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竟全是网购美容针剂</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食药监部门提醒:购买需谨慎</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通讯员 肖润珠 李正法 记者 吴怡 张希为)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检验检疫部门获悉,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最近退运了一批从日本邮寄到无锡的美容针剂。2月26日,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邮件办事处在对入境邮包查验时,检验检疫人员发现一件从日本寄往无锡的可疑邮包。该邮包面单填写物品为零食,但在X光影像下显示为玻璃针剂。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打开包裹后发现,里面装的全是网购的美容针剂:4盒维生素、氨基酸注射液,1盒共50支胎盘素。&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江苏省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购买、注射美容针剂一定要谨慎。大部分美容针剂属于药品,生产和经营都要取得相关资质。消费者在购买美容针剂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是否具有药品批准文号,还要弄清楚生产厂家是否具有“药品GMP证书”,是否具有生产资质。</div> 关绍剧 吴怡 张希为
38325164011383251PE_U_Article保健品网购:慢性病、减肥、壮阳等是重灾区康之易50311202015-03-10T09:43: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01:42+08:00 2024-08-07T21:54:03.903+08:00 康之易 2024-09-13T06:55:57.647+08:00 字形 false 3050658750912802064 383251 保健|健品|品网|网购|购:|:慢|慢性|性病|病、|、减|减肥|肥、|、壮|壮阳|阳等|等是|是重|重灾|灾区 欧旭江 李劼 南方日报 逢年过节是保健品的传统销售时节,尤其是春节前后,近年不少实体药店一直持续这样的局面:在盘点春节前后几个月的营收时,发现传统渠道的保健品销量同比出现下滑,分析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被电商大大刮掉了一块。而与之对应的是“3·15”临近,消费者与不良商家的“私人恩怨”凸显,网络监管难,给无良商家提供了温床。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3/10/094303ohpp8z0kvuls4298.jpg"></p></div><div>&nbsp; &nbsp; 逢年过节是保健品的传统销售时节,尤其是春节前后,近年不少实体药店一直持续这样的局面:在盘点春节前后几个月的营收时,发现传统渠道的保健品销量同比出现下滑,分析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被电商大大刮掉了一块。而与之对应的是“3·15”临近,消费者与不良商家的“私人恩怨”凸显,网络监管难,给无良商家提供了温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保健品网购比例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健康类产品零售领域,保健产品一直占主导。记者粗略统计各大网络电商,包括淘宝、京东、1号店,以及金象大药房网、好药师网、健客网等专业医药产品销售网站等,热销品类以医疗器械、计生用品、美容保健品等为主,其中医疗器械除了血糖、血压测量仪,还有属于保健品各类按摩仪等。例如在好药师网上药店,医疗器械占比约为50%,保健品约为30%,非处方药(OTC)约为5%,其余为美容、化妆等相关用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CEO苏展介绍,网上药店最大优势就是价格。相比起线下药店,网上药店的优惠幅度可达30%左右。搞大型促销活动时,价格则更加优惠。特别是一些高流量产品,为了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商家会大幅度让利甚至亏本销售,此时购买相当实惠。以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为例:东阿阿胶一盒(250g普通装),市场参考价995元,药房网推出850元优惠价,静心牌助眠口服液(礼品装),一盒市场参考价289元,药房网标价248元;1号药店多款保健品3.8折,康富来牌维生素C咀嚼片200片装38元,参考价178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另外,计生保健用品也是网购的主流,一方面由于网购价格便宜,另一方面,网购快递送货的方式也更加私密。再者,如钙片、维生素片、名贵保健品等,在网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特别是一些价格较高的保养品,比线下购买更优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保健品网购增速非常快</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广东保健协会秘书长张咏告诉记者,像这样网购保健品的人越来越多,在琳琅满目的保健品、购物优惠和快捷方便面前,不少消费者已经从实体保健品市场转移到各类网站。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也向记者谈到了类似情况,保健品的销售渠道有直销、实体店、会议以及邮购等,邮购包括网络、电话、电视等渠道,其中网购在近几年增长非常快。</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了解到,像汤臣倍健整体销售中,网购占了8%-10%;北京益生康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网络销售业务近年也是明显增长。从整个市场看,淘宝和京东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扩大,做网购的品牌和企业也越来越多,有个规模效应。一位从业者告诉记者,他原来给一家品牌保健食品企业供货,后来上了淘宝,现在一年也能做个几千万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以上这些情况也许能帮助广东金康药店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浩涛找到销量同期下滑的原因。在广州拥有60家连锁店的金康,近年春节前,保健品销售量虽然环比有增长,但相比同期出现了下滑,网购或是其中一个因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慢性病、减肥、壮阳是重灾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络销售保健食品的诱人蛋糕越做越大,不规范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各种虚假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的产品以及违规添加药品的食品充斥互联网市场。中国保健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疾病健康角度看,违法违规的还是一些老问题,主要集中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以及壮阳、减肥等领域,像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等目前不能治愈,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患者有刚需,商家易钻空子。</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查阅全国及各地方药监部门近几年通报的保健食品违法行为情况看,比较常见的违法添加药物集中在慢性病、男性疾病、减肥等,例如针对男性性功能障碍、肾虚的“保健品”中,有违法添加“伟哥”成分(化学名称为枸橼酸西地那非);针对糖尿病的产品中,有违法添加降糖的西药成分(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苯脲);具有减肥功能的所谓“保健品”中,有违法添加西药盐酸西布曲明成分;降压的所谓“保健品”中,则有违法添加西药硝苯吡啶成分。当然,上述负责人表示,随着政府监管力度加大,违法添加的问题已得到极大遏制,网络销售的违法、违规行为更多集中在夸大宣传。比如玛卡一个原本只是有助提高免疫力的食品,被包装成壮阳保健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深圳某律师曾晒出自己一年内购买的保健和减肥药品,有100多件30多种,并表示这些产品大多数存在质量问题。据其介绍,这其中大部分的产品都是打着减肥旗号的产品,比如“闪电瘦”、“脂肪燃烧弹”等,这类产品往往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暗含违禁的药物成分,这些药物还对人体造成损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络监管条例有盲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介绍,由于我国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药品信息、交易服务的监管手段并不完善,加之有些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遵守,网上违法宣传、销售药品等法律明文禁止的违法情形较为普遍。记者了解到,目前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兜售假药和保健品,采取“点对点”的消费模式,直接邮售给消费者,营销人员不与客户直接见面,不直接收取货款,配送与收款均由第三方物流完成,隐蔽性、欺骗性极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苏展向记者表示,国家对网上销售药品有严格的监管条例,如《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但确实没有专门针对网上销售保健品、保健食品的条规,还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的宣传、销售等有规范,但没有明细到网络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胡嘉骏也提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保健食品的网络销售处于监管真空地带。目前我国虽已经有《食品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但基本不能对网络销售保健食品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过苏展补充说,条规的制定不是重点,关键是企业是否自律,是否要长远发展,而非捞一笔是一笔。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消费提醒</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如何网购保健品才安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增长,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网购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购物体检的同时,保健品市场也不十分的健全,保健品的高额利润,以及保健品从原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到底该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保健品?如何网购才能安全放心呢?且看专家为我们支招:</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一、选择产品:要充分了解产品功能,选择正规品牌,谨防虚假广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购保健品首先要认准正规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所有产品的宣传广告都会做得天花乱坠诱惑人心,保健品也不例外,但实际上是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天知道了。穿的用的买差了买错了不过是金钱方面的损失,而使用假冒伪劣的保健品的结果可能是损害到自己的健康甚至更严重的是危害到生命。所以网购保健品,一定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不仅需要了解商家的说法,更需要自己有准确的判断,关于该产品所含营养对身体机能的作用、副作用等系列问题都要做好详细的调查,从而对产品的宣传真实性有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选择购买。最好是选择已为大众认可的知名品牌,或者是自己已经用过的了解和确认其功效的产品。对于不了解的没听说过的产品最好不要贸然尝试,不做小白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二、选择商家,应该选择正规的B2C商城,谨防钓鱼网站。</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保健品,假借保健品销售的钓鱼网站也大量增多,这样一些网站会利用虚假资质设置消费陷阱欺骗消费者,需严加提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类钓鱼网站大多通过搜索引擎推广。都是套用固定模板制作而成,网站罗列的各种资质证明多系伪造,而且此类网站普遍没有备案信息,连服务器都不在国内。只要有消费者点击进入网站首页,立刻就会弹出“客服窗口”,引导消费者购买。而消费者一旦上当受骗,很难查到网站经营者真实身份,维权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消费者对这类网站要严加提防,网购保健品最好是应选择知名、正规的有资质的B2C电商网站,同时注意多方了解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三、不贪小便宜,拒绝低价陷阱</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大家选择网购的原因一般如下:1.网上的产品通常比实体店便宜;2.有些产品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买不到;3.可以节省逛街的劳累。在这些原因中,产品价格便宜是最主要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四、除了以上三点之外,网购保健品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生产日期和产品的保质期:要选择剩余保质期长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产品防伪标识:要对该产品的防伪标识有详细了解,因为防伪标识也可能做假。</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产品产地:如果是进口产品要有检验检疫标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包装和规格:有些网站会出售散装的产品,价格相对便宜但不易储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5.要留存网购凭证,以便于一旦发现收到的商品是禁售批次,可以更好地维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消费者可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http://app1.sfda.gov.cn/datasearch/face3/dir.html)网站上查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但有些时候,我们会被漂亮的图片和便宜的价格所欺骗,所以,一定要注意,漂亮的图片与所收的货物并不一定相同,对一些非常便宜的东西,一定要有警惕性,保健品尤其如此。产品的图片可以PS,文字资料可以编造,但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却是变不了的。价格便宜,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之一,贪小便宜很可能酿成大祸害。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便宜绝对没好货,但便宜一定是有限度的,商家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在正规的B2C商城或者是厂家官方网站的促销活动中也经常会有一些价格实惠的产品出现,如果喜欢淘便宜的东西,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招认清保健食品真面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保健食品属于食品范畴,不是药品。消费者切勿抱有“吃保健食品能治病”的想法。此外,应到合法经营企业或药店购买,并保存好票据以便维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第一招:看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标志为蓝色图案,下方有“保健食品”字样;如果没有,肯定不是正规保健食品。对应的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卫生部批准)或“国食健字G”(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如果是进口保健食品,则在文号相应含有“进”字或“J”。</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第二招:看保健功能。减肥保健食品包装上“保健功能”的文字一般应为“减肥”二字。如果使用了虚假、夸大、让人误解或者欺骗性的文字或图形,如“月减6~10公斤”、“7天瘦身,永不反弹”、“消腩最强”、“火辣燃烧脂肪”等,则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第三招:访问官方网站或索证资料。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输入外包装及说明书上的项目(如批准文号、产品名称、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看与网站上的资料是否一一对应。如有一项不符则有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如果没有条件上网,可要求销售商出示保健食品的索证资料,如:《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保健食品检验合格报告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消费者网购保健品行为调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网购保健品方面的习惯以及遇到的问题,以便我们作进一步的追踪报道,南方日报《健康周刊》与南方网健康频道共同推出“消费者网购行为调查”,网友们赶紧拿起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可以将你的情况告诉我们。</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调查问卷:</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是否通过网上购买过保健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是 b.否</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网上购买保健品选择哪类型网站?</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淘宝等大型网购网站 b.厂家(直销)网站 c.专业产品网站 d.地区型精品网站</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网购保健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引入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搜索引擎 b.广告吸引 c.朋友介绍 d.医疗机构指引</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网上购买保健品通常会买哪些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维生素蛋白质类食品 b.保健器械 c.养生书籍 d.性保健品 e.减肥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f.慢性病保健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5.每年花在网购保健品的费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500-1000元 b.1000-2000元 c.2000-3000元 d.3000元以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6.网购的保健品是谁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自己用 b.家人用 c.送朋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7.是否有买到假冒伪劣保健品的经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有在著名大型网站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b.在著名大型网站没有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c.在中小型网站有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d.从没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8.网购网站对于你的投诉如何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及时更换 b.推诿推拖 c.退款退货 d.更换但手续繁复时间长、拒绝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9.你认为网购保健品最大的问题是?</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货不对板 b.产品无效 c.夸大宣传 d.有副作用 e.投诉无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0.你觉得保健品网购如何才能放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专门部门监管 b.行业自律 c.产品厂家信息全面公开透明</div><div><br></div><div>&nbsp; &nbsp; d.准入门槛提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1.您的性别是?</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男 b.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2.您的年龄是(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18-24 b.25-34 c.35-44 d.45-54</div><div><br></div><div>&nbsp; &nbsp; e.55-64 f.65以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南方日报记者 欧旭江 李劼</div> 不分页 保健,健品,品网,网购,购,慢,慢性,性病,病、,、减,减肥,肥、,、壮,壮阳,阳等,等是,是重,重灾,灾区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3/10/094303ohpp8z0kvuls4298.jpg"></p></div><div>&nbsp; &nbsp; 逢年过节是保健品的传统销售时节,尤其是春节前后,近年不少实体药店一直持续这样的局面:在盘点春节前后几个月的营收时,发现传统渠道的保健品销量同比出现下滑,分析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被电商大大刮掉了一块。而与之对应的是“3·15”临近,消费者与不良商家的“私人恩怨”凸显,网络监管难,给无良商家提供了温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保健品网购比例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健康类产品零售领域,保健产品一直占主导。记者粗略统计各大网络电商,包括淘宝、京东、1号店,以及金象大药房网、好药师网、健客网等专业医药产品销售网站等,热销品类以医疗器械、计生用品、美容保健品等为主,其中医疗器械除了血糖、血压测量仪,还有属于保健品各类按摩仪等。例如在好药师网上药店,医疗器械占比约为50%,保健品约为30%,非处方药(OTC)约为5%,其余为美容、化妆等相关用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CEO苏展介绍,网上药店最大优势就是价格。相比起线下药店,网上药店的优惠幅度可达30%左右。搞大型促销活动时,价格则更加优惠。特别是一些高流量产品,为了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商家会大幅度让利甚至亏本销售,此时购买相当实惠。以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为例:东阿阿胶一盒(250g普通装),市场参考价995元,药房网推出850元优惠价,静心牌助眠口服液(礼品装),一盒市场参考价289元,药房网标价248元;1号药店多款保健品3.8折,康富来牌维生素C咀嚼片200片装38元,参考价178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另外,计生保健用品也是网购的主流,一方面由于网购价格便宜,另一方面,网购快递送货的方式也更加私密。再者,如钙片、维生素片、名贵保健品等,在网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特别是一些价格较高的保养品,比线下购买更优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保健品网购增速非常快</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广东保健协会秘书长张咏告诉记者,像这样网购保健品的人越来越多,在琳琅满目的保健品、购物优惠和快捷方便面前,不少消费者已经从实体保健品市场转移到各类网站。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也向记者谈到了类似情况,保健品的销售渠道有直销、实体店、会议以及邮购等,邮购包括网络、电话、电视等渠道,其中网购在近几年增长非常快。</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了解到,像汤臣倍健整体销售中,网购占了8%-10%;北京益生康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网络销售业务近年也是明显增长。从整个市场看,淘宝和京东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扩大,做网购的品牌和企业也越来越多,有个规模效应。一位从业者告诉记者,他原来给一家品牌保健食品企业供货,后来上了淘宝,现在一年也能做个几千万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以上这些情况也许能帮助广东金康药店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浩涛找到销量同期下滑的原因。在广州拥有60家连锁店的金康,近年春节前,保健品销售量虽然环比有增长,但相比同期出现了下滑,网购或是其中一个因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慢性病、减肥、壮阳是重灾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络销售保健食品的诱人蛋糕越做越大,不规范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各种虚假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的产品以及违规添加药品的食品充斥互联网市场。中国保健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疾病健康角度看,违法违规的还是一些老问题,主要集中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以及壮阳、减肥等领域,像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等目前不能治愈,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患者有刚需,商家易钻空子。</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查阅全国及各地方药监部门近几年通报的保健食品违法行为情况看,比较常见的违法添加药物集中在慢性病、男性疾病、减肥等,例如针对男性性功能障碍、肾虚的“保健品”中,有违法添加“伟哥”成分(化学名称为枸橼酸西地那非);针对糖尿病的产品中,有违法添加降糖的西药成分(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苯脲);具有减肥功能的所谓“保健品”中,有违法添加西药盐酸西布曲明成分;降压的所谓“保健品”中,则有违法添加西药硝苯吡啶成分。当然,上述负责人表示,随着政府监管力度加大,违法添加的问题已得到极大遏制,网络销售的违法、违规行为更多集中在夸大宣传。比如玛卡一个原本只是有助提高免疫力的食品,被包装成壮阳保健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深圳某律师曾晒出自己一年内购买的保健和减肥药品,有100多件30多种,并表示这些产品大多数存在质量问题。据其介绍,这其中大部分的产品都是打着减肥旗号的产品,比如“闪电瘦”、“脂肪燃烧弹”等,这类产品往往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暗含违禁的药物成分,这些药物还对人体造成损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络监管条例有盲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介绍,由于我国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药品信息、交易服务的监管手段并不完善,加之有些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遵守,网上违法宣传、销售药品等法律明文禁止的违法情形较为普遍。记者了解到,目前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兜售假药和保健品,采取“点对点”的消费模式,直接邮售给消费者,营销人员不与客户直接见面,不直接收取货款,配送与收款均由第三方物流完成,隐蔽性、欺骗性极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苏展向记者表示,国家对网上销售药品有严格的监管条例,如《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但确实没有专门针对网上销售保健品、保健食品的条规,还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的宣传、销售等有规范,但没有明细到网络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胡嘉骏也提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保健食品的网络销售处于监管真空地带。目前我国虽已经有《食品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但基本不能对网络销售保健食品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过苏展补充说,条规的制定不是重点,关键是企业是否自律,是否要长远发展,而非捞一笔是一笔。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消费提醒</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如何网购保健品才安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增长,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网购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购物体检的同时,保健品市场也不十分的健全,保健品的高额利润,以及保健品从原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到底该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保健品?如何网购才能安全放心呢?且看专家为我们支招:</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一、选择产品:要充分了解产品功能,选择正规品牌,谨防虚假广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购保健品首先要认准正规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所有产品的宣传广告都会做得天花乱坠诱惑人心,保健品也不例外,但实际上是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天知道了。穿的用的买差了买错了不过是金钱方面的损失,而使用假冒伪劣的保健品的结果可能是损害到自己的健康甚至更严重的是危害到生命。所以网购保健品,一定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不仅需要了解商家的说法,更需要自己有准确的判断,关于该产品所含营养对身体机能的作用、副作用等系列问题都要做好详细的调查,从而对产品的宣传真实性有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选择购买。最好是选择已为大众认可的知名品牌,或者是自己已经用过的了解和确认其功效的产品。对于不了解的没听说过的产品最好不要贸然尝试,不做小白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二、选择商家,应该选择正规的B2C商城,谨防钓鱼网站。</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保健品,假借保健品销售的钓鱼网站也大量增多,这样一些网站会利用虚假资质设置消费陷阱欺骗消费者,需严加提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类钓鱼网站大多通过搜索引擎推广。都是套用固定模板制作而成,网站罗列的各种资质证明多系伪造,而且此类网站普遍没有备案信息,连服务器都不在国内。只要有消费者点击进入网站首页,立刻就会弹出“客服窗口”,引导消费者购买。而消费者一旦上当受骗,很难查到网站经营者真实身份,维权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消费者对这类网站要严加提防,网购保健品最好是应选择知名、正规的有资质的B2C电商网站,同时注意多方了解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三、不贪小便宜,拒绝低价陷阱</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大家选择网购的原因一般如下:1.网上的产品通常比实体店便宜;2.有些产品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买不到;3.可以节省逛街的劳累。在这些原因中,产品价格便宜是最主要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四、除了以上三点之外,网购保健品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生产日期和产品的保质期:要选择剩余保质期长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产品防伪标识:要对该产品的防伪标识有详细了解,因为防伪标识也可能做假。</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产品产地:如果是进口产品要有检验检疫标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包装和规格:有些网站会出售散装的产品,价格相对便宜但不易储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5.要留存网购凭证,以便于一旦发现收到的商品是禁售批次,可以更好地维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消费者可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http://app1.sfda.gov.cn/datasearch/face3/dir.html)网站上查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但有些时候,我们会被漂亮的图片和便宜的价格所欺骗,所以,一定要注意,漂亮的图片与所收的货物并不一定相同,对一些非常便宜的东西,一定要有警惕性,保健品尤其如此。产品的图片可以PS,文字资料可以编造,但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却是变不了的。价格便宜,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之一,贪小便宜很可能酿成大祸害。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便宜绝对没好货,但便宜一定是有限度的,商家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在正规的B2C商城或者是厂家官方网站的促销活动中也经常会有一些价格实惠的产品出现,如果喜欢淘便宜的东西,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招认清保健食品真面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保健食品属于食品范畴,不是药品。消费者切勿抱有“吃保健食品能治病”的想法。此外,应到合法经营企业或药店购买,并保存好票据以便维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第一招:看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标志为蓝色图案,下方有“保健食品”字样;如果没有,肯定不是正规保健食品。对应的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卫生部批准)或“国食健字G”(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如果是进口保健食品,则在文号相应含有“进”字或“J”。</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第二招:看保健功能。减肥保健食品包装上“保健功能”的文字一般应为“减肥”二字。如果使用了虚假、夸大、让人误解或者欺骗性的文字或图形,如“月减6~10公斤”、“7天瘦身,永不反弹”、“消腩最强”、“火辣燃烧脂肪”等,则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第三招:访问官方网站或索证资料。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输入外包装及说明书上的项目(如批准文号、产品名称、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看与网站上的资料是否一一对应。如有一项不符则有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如果没有条件上网,可要求销售商出示保健食品的索证资料,如:《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保健食品检验合格报告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消费者网购保健品行为调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网购保健品方面的习惯以及遇到的问题,以便我们作进一步的追踪报道,南方日报《健康周刊》与南方网健康频道共同推出“消费者网购行为调查”,网友们赶紧拿起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可以将你的情况告诉我们。</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调查问卷:</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是否通过网上购买过保健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是 b.否</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网上购买保健品选择哪类型网站?</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淘宝等大型网购网站 b.厂家(直销)网站 c.专业产品网站 d.地区型精品网站</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网购保健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引入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搜索引擎 b.广告吸引 c.朋友介绍 d.医疗机构指引</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网上购买保健品通常会买哪些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维生素蛋白质类食品 b.保健器械 c.养生书籍 d.性保健品 e.减肥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f.慢性病保健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5.每年花在网购保健品的费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500-1000元 b.1000-2000元 c.2000-3000元 d.3000元以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6.网购的保健品是谁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自己用 b.家人用 c.送朋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7.是否有买到假冒伪劣保健品的经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有在著名大型网站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b.在著名大型网站没有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c.在中小型网站有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d.从没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8.网购网站对于你的投诉如何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及时更换 b.推诿推拖 c.退款退货 d.更换但手续繁复时间长、拒绝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9.你认为网购保健品最大的问题是?</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货不对板 b.产品无效 c.夸大宣传 d.有副作用 e.投诉无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0.你觉得保健品网购如何才能放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专门部门监管 b.行业自律 c.产品厂家信息全面公开透明</div><div><br></div><div>&nbsp; &nbsp; d.准入门槛提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1.您的性别是?</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男 b.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2.您的年龄是(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18-24 b.25-34 c.35-44 d.45-54</div><div><br></div><div>&nbsp; &nbsp; e.55-64 f.65以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南方日报记者 欧旭江 李劼</div>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503/10/094303ohpp8z0kvuls4298.jpg"></p></div><div>&nbsp; &nbsp; 逢年过节是保健品的传统销售时节,尤其是春节前后,近年不少实体药店一直持续这样的局面:在盘点春节前后几个月的营收时,发现传统渠道的保健品销量同比出现下滑,分析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被电商大大刮掉了一块。而与之对应的是“3·15”临近,消费者与不良商家的“私人恩怨”凸显,网络监管难,给无良商家提供了温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保健品网购比例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健康类产品零售领域,保健产品一直占主导。记者粗略统计各大网络电商,包括淘宝、京东、1号店,以及金象大药房网、好药师网、健客网等专业医药产品销售网站等,热销品类以医疗器械、计生用品、美容保健品等为主,其中医疗器械除了血糖、血压测量仪,还有属于保健品各类按摩仪等。例如在好药师网上药店,医疗器械占比约为50%,保健品约为30%,非处方药(OTC)约为5%,其余为美容、化妆等相关用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CEO苏展介绍,网上药店最大优势就是价格。相比起线下药店,网上药店的优惠幅度可达30%左右。搞大型促销活动时,价格则更加优惠。特别是一些高流量产品,为了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商家会大幅度让利甚至亏本销售,此时购买相当实惠。以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为例:东阿阿胶一盒(250g普通装),市场参考价995元,药房网推出850元优惠价,静心牌助眠口服液(礼品装),一盒市场参考价289元,药房网标价248元;1号药店多款保健品3.8折,康富来牌维生素C咀嚼片200片装38元,参考价178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另外,计生保健用品也是网购的主流,一方面由于网购价格便宜,另一方面,网购快递送货的方式也更加私密。再者,如钙片、维生素片、名贵保健品等,在网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特别是一些价格较高的保养品,比线下购买更优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保健品网购增速非常快</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广东保健协会秘书长张咏告诉记者,像这样网购保健品的人越来越多,在琳琅满目的保健品、购物优惠和快捷方便面前,不少消费者已经从实体保健品市场转移到各类网站。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也向记者谈到了类似情况,保健品的销售渠道有直销、实体店、会议以及邮购等,邮购包括网络、电话、电视等渠道,其中网购在近几年增长非常快。</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了解到,像汤臣倍健整体销售中,网购占了8%-10%;北京益生康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网络销售业务近年也是明显增长。从整个市场看,淘宝和京东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扩大,做网购的品牌和企业也越来越多,有个规模效应。一位从业者告诉记者,他原来给一家品牌保健食品企业供货,后来上了淘宝,现在一年也能做个几千万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以上这些情况也许能帮助广东金康药店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浩涛找到销量同期下滑的原因。在广州拥有60家连锁店的金康,近年春节前,保健品销售量虽然环比有增长,但相比同期出现了下滑,网购或是其中一个因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慢性病、减肥、壮阳是重灾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络销售保健食品的诱人蛋糕越做越大,不规范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各种虚假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的产品以及违规添加药品的食品充斥互联网市场。中国保健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疾病健康角度看,违法违规的还是一些老问题,主要集中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以及壮阳、减肥等领域,像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等目前不能治愈,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患者有刚需,商家易钻空子。</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查阅全国及各地方药监部门近几年通报的保健食品违法行为情况看,比较常见的违法添加药物集中在慢性病、男性疾病、减肥等,例如针对男性性功能障碍、肾虚的“保健品”中,有违法添加“伟哥”成分(化学名称为枸橼酸西地那非);针对糖尿病的产品中,有违法添加降糖的西药成分(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苯脲);具有减肥功能的所谓“保健品”中,有违法添加西药盐酸西布曲明成分;降压的所谓“保健品”中,则有违法添加西药硝苯吡啶成分。当然,上述负责人表示,随着政府监管力度加大,违法添加的问题已得到极大遏制,网络销售的违法、违规行为更多集中在夸大宣传。比如玛卡一个原本只是有助提高免疫力的食品,被包装成壮阳保健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深圳某律师曾晒出自己一年内购买的保健和减肥药品,有100多件30多种,并表示这些产品大多数存在质量问题。据其介绍,这其中大部分的产品都是打着减肥旗号的产品,比如“闪电瘦”、“脂肪燃烧弹”等,这类产品往往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暗含违禁的药物成分,这些药物还对人体造成损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络监管条例有盲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介绍,由于我国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药品信息、交易服务的监管手段并不完善,加之有些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遵守,网上违法宣传、销售药品等法律明文禁止的违法情形较为普遍。记者了解到,目前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兜售假药和保健品,采取“点对点”的消费模式,直接邮售给消费者,营销人员不与客户直接见面,不直接收取货款,配送与收款均由第三方物流完成,隐蔽性、欺骗性极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苏展向记者表示,国家对网上销售药品有严格的监管条例,如《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但确实没有专门针对网上销售保健品、保健食品的条规,还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的宣传、销售等有规范,但没有明细到网络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胡嘉骏也提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保健食品的网络销售处于监管真空地带。目前我国虽已经有《食品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但基本不能对网络销售保健食品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过苏展补充说,条规的制定不是重点,关键是企业是否自律,是否要长远发展,而非捞一笔是一笔。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消费提醒</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如何网购保健品才安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增长,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网购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购物体检的同时,保健品市场也不十分的健全,保健品的高额利润,以及保健品从原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到底该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保健品?如何网购才能安全放心呢?且看专家为我们支招:</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一、选择产品:要充分了解产品功能,选择正规品牌,谨防虚假广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购保健品首先要认准正规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所有产品的宣传广告都会做得天花乱坠诱惑人心,保健品也不例外,但实际上是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天知道了。穿的用的买差了买错了不过是金钱方面的损失,而使用假冒伪劣的保健品的结果可能是损害到自己的健康甚至更严重的是危害到生命。所以网购保健品,一定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不仅需要了解商家的说法,更需要自己有准确的判断,关于该产品所含营养对身体机能的作用、副作用等系列问题都要做好详细的调查,从而对产品的宣传真实性有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选择购买。最好是选择已为大众认可的知名品牌,或者是自己已经用过的了解和确认其功效的产品。对于不了解的没听说过的产品最好不要贸然尝试,不做小白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二、选择商家,应该选择正规的B2C商城,谨防钓鱼网站。</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保健品,假借保健品销售的钓鱼网站也大量增多,这样一些网站会利用虚假资质设置消费陷阱欺骗消费者,需严加提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类钓鱼网站大多通过搜索引擎推广。都是套用固定模板制作而成,网站罗列的各种资质证明多系伪造,而且此类网站普遍没有备案信息,连服务器都不在国内。只要有消费者点击进入网站首页,立刻就会弹出“客服窗口”,引导消费者购买。而消费者一旦上当受骗,很难查到网站经营者真实身份,维权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消费者对这类网站要严加提防,网购保健品最好是应选择知名、正规的有资质的B2C电商网站,同时注意多方了解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三、不贪小便宜,拒绝低价陷阱</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大家选择网购的原因一般如下:1.网上的产品通常比实体店便宜;2.有些产品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买不到;3.可以节省逛街的劳累。在这些原因中,产品价格便宜是最主要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四、除了以上三点之外,网购保健品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生产日期和产品的保质期:要选择剩余保质期长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产品防伪标识:要对该产品的防伪标识有详细了解,因为防伪标识也可能做假。</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产品产地:如果是进口产品要有检验检疫标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包装和规格:有些网站会出售散装的产品,价格相对便宜但不易储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5.要留存网购凭证,以便于一旦发现收到的商品是禁售批次,可以更好地维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消费者可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http://app1.sfda.gov.cn/datasearch/face3/dir.html)网站上查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但有些时候,我们会被漂亮的图片和便宜的价格所欺骗,所以,一定要注意,漂亮的图片与所收的货物并不一定相同,对一些非常便宜的东西,一定要有警惕性,保健品尤其如此。产品的图片可以PS,文字资料可以编造,但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却是变不了的。价格便宜,是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之一,贪小便宜很可能酿成大祸害。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便宜绝对没好货,但便宜一定是有限度的,商家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在正规的B2C商城或者是厂家官方网站的促销活动中也经常会有一些价格实惠的产品出现,如果喜欢淘便宜的东西,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招认清保健食品真面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保健食品属于食品范畴,不是药品。消费者切勿抱有“吃保健食品能治病”的想法。此外,应到合法经营企业或药店购买,并保存好票据以便维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第一招:看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标志为蓝色图案,下方有“保健食品”字样;如果没有,肯定不是正规保健食品。对应的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卫生部批准)或“国食健字G”(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如果是进口保健食品,则在文号相应含有“进”字或“J”。</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第二招:看保健功能。减肥保健食品包装上“保健功能”的文字一般应为“减肥”二字。如果使用了虚假、夸大、让人误解或者欺骗性的文字或图形,如“月减6~10公斤”、“7天瘦身,永不反弹”、“消腩最强”、“火辣燃烧脂肪”等,则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第三招:访问官方网站或索证资料。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输入外包装及说明书上的项目(如批准文号、产品名称、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看与网站上的资料是否一一对应。如有一项不符则有可能是假冒保健食品。如果没有条件上网,可要求销售商出示保健食品的索证资料,如:《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保健食品检验合格报告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消费者网购保健品行为调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网购保健品方面的习惯以及遇到的问题,以便我们作进一步的追踪报道,南方日报《健康周刊》与南方网健康频道共同推出“消费者网购行为调查”,网友们赶紧拿起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可以将你的情况告诉我们。</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调查问卷:</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是否通过网上购买过保健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是 b.否</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网上购买保健品选择哪类型网站?</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淘宝等大型网购网站 b.厂家(直销)网站 c.专业产品网站 d.地区型精品网站</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网购保健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引入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搜索引擎 b.广告吸引 c.朋友介绍 d.医疗机构指引</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网上购买保健品通常会买哪些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维生素蛋白质类食品 b.保健器械 c.养生书籍 d.性保健品 e.减肥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f.慢性病保健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5.每年花在网购保健品的费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500-1000元 b.1000-2000元 c.2000-3000元 d.3000元以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6.网购的保健品是谁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自己用 b.家人用 c.送朋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7.是否有买到假冒伪劣保健品的经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有在著名大型网站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b.在著名大型网站没有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c.在中小型网站有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d.从没买过假冒伪劣产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8.网购网站对于你的投诉如何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及时更换 b.推诿推拖 c.退款退货 d.更换但手续繁复时间长、拒绝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9.你认为网购保健品最大的问题是?</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货不对板 b.产品无效 c.夸大宣传 d.有副作用 e.投诉无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0.你觉得保健品网购如何才能放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专门部门监管 b.行业自律 c.产品厂家信息全面公开透明</div><div><br></div><div>&nbsp; &nbsp; d.准入门槛提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1.您的性别是?</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男 b.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2.您的年龄是(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a.18-24 b.25-34 c.35-44 d.45-54</div><div><br></div><div>&nbsp; &nbsp; e.55-64 f.65以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南方日报记者 欧旭江 李劼</div> 高山流水 欧旭江 李劼
38314864011383148PE_U_Article男子网购假“伟哥”出售 被判刑一年三个月康之易50413302015-03-04T09:31: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8:58:52+08:00 2024-08-07T21:54:03.903+08:00 康之易 2024-09-07T02:36:57.91+08:00 字形 false 13607457139395371624 383148 男子|子网|网购|购假|假“|“伟|伟哥|哥”|”出|出售|售被|被判|判刑|刑一|一年|年三|三个|个月 龙成柳 广州日报 住在东坑镇的一名海南籍男子严某,自2014年2月8日开始,在网上买了一批男用壮阳药,不仅摆在自家贸易行销售,还放在面包车上上门推销。 <div>&nbsp; &nbsp; (记者龙成柳)住在东坑镇的一名海南籍男子严某,自2014年2月8日开始,在网上买了一批男用壮阳药,不仅摆在自家贸易行销售,还放在面包车上上门推销。</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证据显示,2014年5月,严某开车到东莞市成人用品店,把韩国伟哥、金刚钻、双效硬得快等一批男用壮阳药品卖给了店主吴某(另案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6月,严某又开车到东莞市成人用品店,销售印度伟哥、美国伟哥、藏龙等一批男用壮阳药给店主曹某(另案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9月3日10时许,民警在东莞市贸易行内抓获严某。&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昨日,记者获悉,经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审理,严某犯销售假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div> 不分页 男子,子网,网购,购假,假,伟,伟哥,哥,出,出售,售被,被判,判刑,刑一,一年,年三,三个,个月 <div>&nbsp; &nbsp; (记者龙成柳)住在东坑镇的一名海南籍男子严某,自2014年2月8日开始,在网上买了一批男用壮阳药,不仅摆在自家贸易行销售,还放在面包车上上门推销。</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证据显示,2014年5月,严某开车到东莞市成人用品店,把韩国伟哥、金刚钻、双效硬得快等一批男用壮阳药品卖给了店主吴某(另案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6月,严某又开车到东莞市成人用品店,销售印度伟哥、美国伟哥、藏龙等一批男用壮阳药给店主曹某(另案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9月3日10时许,民警在东莞市贸易行内抓获严某。&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昨日,记者获悉,经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审理,严某犯销售假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div> <div>&nbsp; &nbsp; (记者龙成柳)住在东坑镇的一名海南籍男子严某,自2014年2月8日开始,在网上买了一批男用壮阳药,不仅摆在自家贸易行销售,还放在面包车上上门推销。</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证据显示,2014年5月,严某开车到东莞市成人用品店,把韩国伟哥、金刚钻、双效硬得快等一批男用壮阳药品卖给了店主吴某(另案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6月,严某又开车到东莞市成人用品店,销售印度伟哥、美国伟哥、藏龙等一批男用壮阳药给店主曹某(另案处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9月3日10时许,民警在东莞市贸易行内抓获严某。&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昨日,记者获悉,经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审理,严某犯销售假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div> 荻港之苇 龙成柳
38274164011382741PE_U_Article关注:小伙涂了网购药膏 眼皮鼓出“鸽子蛋”康之易50311202015-02-03T11:37: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8:47:06+08:00 2024-08-07T21:54:13.44+08:00 康之易 2024-09-12T23:04:44.41+08:00 字形 false 18008369679885172228 382741 关注|注:|:小|小伙|伙涂|涂了|了网|网购|购药|药膏|膏眼|眼皮|皮鼓|鼓出|出“|“鸽|鸽子|子蛋|蛋” 谢瞻 吴倪娜 杨彦 扬子晚报 近日,25岁的张先生发现左眼睑靠近眉毛的地方鼓出了一个小包,摸起来有点疼,同学告诉他可能是长“针眼”了,还推荐他网上有种药膏一涂就好。张先生听了很心动,上网看到网友对店家评价不错,就立刻拍下了“宝贝”。 <div>&nbsp; &nbsp; 近日,25岁的张先生发现左眼睑靠近眉毛的地方鼓出了一个小包,摸起来有点疼,同学告诉他可能是长“针眼”了,还推荐他网上有种药膏一涂就好。张先生听了很心动,上网看到网友对店家评价不错,就立刻拍下了“宝贝”。&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涂了药膏没多久,张先生发现左眼皮上的疙瘩冒出了一个小脓头,询问店家,店家说应该快好了。张先生信以为真,便继续用药。谁知过了几天,脓包越鼓越大,最后竟长得和鸽子蛋一般大小,看起来极其吓人。无奈之下,心急万分的张先生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向专家求助。治疗师胡春玲小心将小伙子左眼皮上的脓包切开,排脓,并放置了一根引流条。昨天上午,张先生来到眼科换药,左眼皮上的脓包已明显缩小。眼科主任刘庆淮特别提醒广大病友,眼睛长“针眼”时,不要自行使用外用药,也不可挤压,早期热敷可“奏效”,麦粒肿“成熟”后要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介绍,“针眼”医学名称为睑腺炎,又叫麦粒肿,大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全身抵抗力减弱、营养不良、睑缘炎、屈光不正等均可为其诱因。“一旦麦粒肿的脓肿形成,出现脓头,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专家表示,患友们千万不要自行使用药膏,亦不要自行挤破脓头。</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谢瞻 吴倪娜 杨彦</div> 不分页 关注,注,小,小伙,伙涂,涂了,了网,网购,购药,药膏,膏眼,眼皮,皮鼓,鼓出,出,鸽,鸽子,子蛋,蛋 <div>&nbsp; &nbsp; 近日,25岁的张先生发现左眼睑靠近眉毛的地方鼓出了一个小包,摸起来有点疼,同学告诉他可能是长“针眼”了,还推荐他网上有种药膏一涂就好。张先生听了很心动,上网看到网友对店家评价不错,就立刻拍下了“宝贝”。&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涂了药膏没多久,张先生发现左眼皮上的疙瘩冒出了一个小脓头,询问店家,店家说应该快好了。张先生信以为真,便继续用药。谁知过了几天,脓包越鼓越大,最后竟长得和鸽子蛋一般大小,看起来极其吓人。无奈之下,心急万分的张先生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向专家求助。治疗师胡春玲小心将小伙子左眼皮上的脓包切开,排脓,并放置了一根引流条。昨天上午,张先生来到眼科换药,左眼皮上的脓包已明显缩小。眼科主任刘庆淮特别提醒广大病友,眼睛长“针眼”时,不要自行使用外用药,也不可挤压,早期热敷可“奏效”,麦粒肿“成熟”后要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介绍,“针眼”医学名称为睑腺炎,又叫麦粒肿,大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全身抵抗力减弱、营养不良、睑缘炎、屈光不正等均可为其诱因。“一旦麦粒肿的脓肿形成,出现脓头,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专家表示,患友们千万不要自行使用药膏,亦不要自行挤破脓头。</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谢瞻 吴倪娜 杨彦</div> <div>&nbsp; &nbsp; 近日,25岁的张先生发现左眼睑靠近眉毛的地方鼓出了一个小包,摸起来有点疼,同学告诉他可能是长“针眼”了,还推荐他网上有种药膏一涂就好。张先生听了很心动,上网看到网友对店家评价不错,就立刻拍下了“宝贝”。&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涂了药膏没多久,张先生发现左眼皮上的疙瘩冒出了一个小脓头,询问店家,店家说应该快好了。张先生信以为真,便继续用药。谁知过了几天,脓包越鼓越大,最后竟长得和鸽子蛋一般大小,看起来极其吓人。无奈之下,心急万分的张先生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向专家求助。治疗师胡春玲小心将小伙子左眼皮上的脓包切开,排脓,并放置了一根引流条。昨天上午,张先生来到眼科换药,左眼皮上的脓包已明显缩小。眼科主任刘庆淮特别提醒广大病友,眼睛长“针眼”时,不要自行使用外用药,也不可挤压,早期热敷可“奏效”,麦粒肿“成熟”后要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介绍,“针眼”医学名称为睑腺炎,又叫麦粒肿,大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全身抵抗力减弱、营养不良、睑缘炎、屈光不正等均可为其诱因。“一旦麦粒肿的脓肿形成,出现脓头,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专家表示,患友们千万不要自行使用药膏,亦不要自行挤破脓头。</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谢瞻 吴倪娜 杨彦</div> 云想 谢瞻 吴倪娜 杨彦
[第562期]网购衣服 直接穿着隐患多
[第249期]当心,过半网购化妆品为假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