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期] 小小鱼刺 也能要人性命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5年07月29日 中健网·专题部 王艳
吃饭被鱼刺卡,这是生活里常有的事。不过可别大意,一根小鱼刺甚至可能威胁你的生命。近日,一位刘先生在吃鱼时不幸被鱼头部位的一根鱼刺卡住了食道,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根小小的鱼刺竟夺走了刘先生的生命。因此,提醒广大朋友们,被鱼刺卡住,万万不可大意。

  事发经过 吃鲫鱼被鱼刺卡住食道

  7月13日,湘阴的刘先生不慎被鱼刺卡在食道,但他没有在意,直到5天后情况变得严重时才到湘雅二医院就诊。经过手术将鱼刺取出后,医生建议他住院观察并复查,但考虑到治疗费用问题,刘先生当天便出院了。

  时隔一周左右,刘先生突然痰中带血,再次被送到湘雅二医院后,被诊断为主动脉食管瘘,再次手术后,于7月26日凌晨因大出血身亡。

  鱼刺卡喉后,最好的方法是催吐

  事实上,鱼刺卡喉不足以致命,一般第二天去医院也没多大问题,而造成生命危险的大多是因为取鱼刺时处理不当。

  鱼刺卡住喉咙后,应当如何处理呢?民间的土办法不少,包括“使劲喝醋,使鱼刺软化”“使劲吞饭咽菜,让鱼刺顺着饭菜滑到胃里去”等。其实,这些方法都不科学。喝醋没有作用,不能软化鱼刺、鱼骨。有的醋浓度太大,还会烧伤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导致食道狭窄粘连。使劲吞饭反而容易把鱼刺压得更深,造成食道穿孔、纵膈感染等问题,万一刺到食道附近的动脉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鱼刺卡喉后,最好的方法是停止咽、努力吐。催吐要在不损伤喉部的前提下,尝试将鱼刺吐出来,千万不要自行拿镊子或者筷子去夹或者催吐,这样很容易弄伤喉部,引起感染。如果鱼刺难以吐出来,最妥善的做法是前往医院让医生取。

  养成好习惯,减少被卡风险

  那么,怎么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被鱼刺卡喉的概率呢?

  第一,养成良好的吃鱼习惯,将鱼和饭分开吃,而不要混在一起吃。在鱼的种类上,鲫鱼因为刺多且不规则,被卡的可能性比较高,吃的时候要格外当心。在给小孩和老人准备鱼类食物时,鲈鱼、桂鱼和带鱼、鲳鱼等海鱼因为刺大而少,是理想的食材。

  第二,戴着假牙吃鱼,尤其是老年人,更需注意仔辨别鱼骨。

  第三,吃鱼时,最好不要讲话。

  此外,不同的鱼骨也有不同的“攻击值”,其中需要特别防范的是一根位于鱼头下方的“S”型鱼骨,它形状弯曲,两头比较尖,相对于其它鱼刺只是“攻击”扁桃体等口腔浅表位置,它更喜欢“落脚”于食道等危险部位。

  》》》延伸阅读 小心要命的吃鱼方法

  1、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2、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3、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