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期]没事儿发发呆 身心更健康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4年11月04日 中健网·专题部 任甲甲
近日,韩国首尔举办了一场“发呆大赛”。医学专家指出,对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的人来说,偶尔发呆是一种有益健康的方法,但是经常发呆则要注意某些疾患了。屏幕前的你是否经常发呆?对于发呆的一些知识,你可了解?

  

    发呆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
  开会的时候,聊天的时候,或者其他时候,有的人会有一段时间愣神,耳朵明明听着别人讲话,脑子却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见。
  发呆,指呈现出呆相、发愣。发呆是人的大脑对于外界事务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有可能是因着急、害怕或心思有所专注,而对外界事物完全不注意。
  呆,除了可作“愚笨”的解释外,也可以是发愕之谓;还有“待”、逗留、停滞的含义——我们可把这些引申为“静”;“发呆”就是“静待”。
  发呆是有好处的,可以让一个人静下心来思考。也有的人发呆的时候什么也不想,一般来说比较安静的人比较喜欢发呆,他们觉得这是种享受。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长的几个小时,短的几分钟。
  发呆的几种状态情况:
  (1)、两眼完全模糊,属于幻想状态(或想着一些心事)。
  (2)、一直盯着某物看,其他事物在视线中模糊。
  (3)、两眼清晰,站着发愣。
  “发呆”的好处
  发呆是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偶尔发呆无伤大雅,还有利于健康。
  发呆可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们会突然不愿意思考,使自己停滞在一个安静的氛围里,忘记一切。会发呆的人,觉得发呆是一种享受,因为发呆的时候可放开所有,不再有烦恼和忧愁,整个空间都属于自己的。因此,在发呆的时候,人是轻松、快乐的。
  发呆能创造纯净的自我空间,安静的冥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
  特殊人群“发呆”需注意
  对于有自控能力的大人,发呆是一种休息和调剂,但如果孩子经常出现发呆的话,可一定要注意了。因为对没有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发呆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任由孩子经常性发呆,完全沉浸在自己独立的状态中,而不及时干预的话,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自闭。
  经常反复发呆也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比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1个小时左右完全恢复,中老年人中最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指数递增。有的患者会出现语言表达障碍,想说又说不出来,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下子愣住了、在发呆。
  如果这种情况发作频繁,那么要警惕近期内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
  国际上关于“发呆”的研究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组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脑功能检测,研究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这种特殊的脑电波位于大脑的最外层皮质,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人们的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研究领导者,凯瑟琳·科尔医生表示,这种方法还能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一项最新研究结果也发现,人在走神时大脑的活动反而比科学家以前想象的更为活跃。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