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期]防暑药有禁忌,谨慎使用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4年07月16日 中健网·专题部 刘颖
高温天气来临,中暑、感冒、肠胃不适等常见病又开始席卷而来,很多家庭也开始准备了像藿香正气水等多种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但需要注意的是,防暑药品也是药,同样有多种禁忌和讲究,使用的时候同样要注意。

  

    夏季防暑必备药品
  1.人丹:能清暑祛湿。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船晕车、水土不服。
  2.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用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它与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人丹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主要作用是治疗中暑,对于预防中暑的作用并不明显。
  3.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用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4.风油精有醒脑提神、预防中暑的作用,但是风油精中含有樟脑等成分,具有挥发和渗透作用,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5.清凉油:为白色或淡黄色软膏。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中暑,晕车,蚊虫蜇咬、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6.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7.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8.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9.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10.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防暑药有禁忌,科学用药很重要
  夏天天气炎热,家庭适当储备一些防暑药品很有必要。但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后发现,大多数人都知道防暑药品可以预防中暑,并且也能治疗轻微的中暑,但具体如何使用,有什么禁忌,却并不清楚。更严重的是,因为这些药品大家都耳熟能详,不少人使用之前甚至都不看说明书,而是凭着自己多年的“常识”随意使用。
  在药店众多防暑药中,药效方面也各有侧重,几乎所有的防暑药对孕妇都是禁用的,比如最常见的风油精,天热时涂涂太阳穴,马上就会觉得凉快了。但是风油精中含有樟脑等成分,对胎儿不好,所以孕妇是不能用的,另外最好小孩子也不要用。
  而降暑药中有预防中暑和治疗中暑之分,像常备的十滴水就是中暑以后使用的,不能像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人丹等药品一样作为预防中暑的药品来使用。除此之外,新生儿使用风油精也可能诱发黄疸、抽风等。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软胶囊基本配方一样,只是剂型不同。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疗效最明显,但口感较差,由于药效比较峻猛,儿童和年老体虚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胶囊和软胶囊的药效均不及藿香正气水,但易服用、吸收快、携带方便,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合适。而对于一些需要在室外高温下作业的朋友在体质允许的情况下,最合适的则是藿香正气水,因为中药的药效离不开其味性,没有了药味,药效也就相对打了折扣。另外,藿香正气口服液是藿香正气水的换代产品,不含酒精,口感好,对肠胃无刺激,药效介于水与丸、散剂之间,尤其适合老人、妇女及儿童服用。不过由于防暑降温药品属于药品一类,因此一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高温天气,药品保存要留心
  夏季高温,常常会影响药品的化学成分,使一些成分变得不稳定。例如一些胶囊受热会出现软化、破裂,一些针剂、口服液在炎热的夏季也容易出现絮状物、沉淀物、变色、霉变、结晶以及出现大量气泡等,这时就不能再使用了。一些冲剂和糖衣片剂受热易发黏、结块,密封不严的还容易生虫。一些药膏还会出现酸败、变质。大家要养成定期清理家庭药品习惯,发现药品变质、潮解、霉变或过期的,要及时处置,以免误服。
  对于家庭自备药品要按照说明书提示的储存条件存放,部分药品的基本保存方法是放置在常温库(不高于30℃)和阴凉库(不高于20℃)的环境下,大部分药品只要阴凉存放就可以了,少数药品需要冷藏(2℃—10℃)放置在冰箱中,药品的储藏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只有严格确保相应的储存条件,才能保证药品在规定有效期内不变质,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家庭自备的一些药品还要特别注意有效期,过了有效期的要及时送到药品回收点;药品一定不能放在小儿可以拿到的地方;外用药和内服药也要尽量分开。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