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期]喝水养生微信热传 可信?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4年04月15日 中健网·专题部 刘光
近日,一则“阴阳水清肠方”的“喝水养生帖”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该帖称连续喝3天就可基本排完宿便、不再便秘;有收腰、除斑祛痘的功效。此外,一种宣称喝水就能有效“补氧”的“富氧水”出现在超市货架上,该饮品宣称“溶解氧含量为普通饮用水的6~10倍,通过消化道黏膜渗透方式吸收水中的高浓度氧气”。如今市面上饮用水的品种繁多:弱碱性水、纯净水、天然水、矿泉水、矿物质水等数不胜数。喝水难道真能保健治病吗?

  

    “阴阳水”排宿便无科学依据
  在网上热传的“阴阳水清肠方”宣称,用“过夜之凉开水2公升 + 当时烧沸的热开水2公升 + 盐半两”,就能制成“阴阳水”。连续喝3天可基本排完宿便、不再便秘;此外,能让肚腩变小、腰变细、除斑祛痘、不再有口臭和体臭。
  专家表示,“阴阳水”的概念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过夜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增高,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进一步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并不提倡喝过夜水,建议喝新鲜温开水。
  大便在结肠停留时会吸收水分,因此,早上起来喝温开水能达到刺激肠蠕动的目的,但是,尿毒症、心衰、水肿的患者,要注意限制水分摄入,不是喝水越多越好。此外,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和肾病的人士,应该控制盐的摄入量,因为钠离子增多会增加水钠潴留和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敏感性,增加肾脏的负荷。
  消化道不能获取氧喝水不会补氧
  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而制成的“富氧水”,宣称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为普通饮用水的6~10倍,从胃肠系统吸收氧的速度比呼吸系统吸收氧的速度要高出10倍,通过消化道黏膜渗透方式吸收水中的高浓度氧气,达到高效的补氧作用。
  人体是通过呼吸系统而不是消化道获取氧气。氧气进入人体主要是肺部在起作用,氧气通过“呼吸膜”即“肺泡—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并需要与血红蛋白结合后经血液运送到组织细胞。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过程为“弥散功能”。这道进行血氧交换的“屏障”是一层很薄的由肺泡上皮细胞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呼吸膜,因此能快速弥散;而胃肠的黏液层、黏膜层很厚,不利于氧气弥散。
  在2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仅为9毫克/升。人体呼吸1分钟(约16次)吸收的氧气约为250毫升,当于28 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因此,依靠水中溶解的氧气,难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氧气需求,喝富氧水不能“高效”补氧。
  硬水对身体有害吗?
  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和水垢对人体有害吗?国家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自来水硬度不得超过450毫克/升;世界卫生组织现行的饮用水标准中,没有提出水质硬度基于健康的准则值。不过6个月以内的婴儿肾脏发育尚不完全,可考虑用净水设备降低水质硬度。但千万不要盲目追求降低钙、镁等金属阳离子的浓度,它们不是污染物,形成的水垢也不影响健康。
  什么样的水才是健康水?专家表示,对一般家庭来说,自来水烧开就足够;在污染较严重或河流下游地区,建议使用净水设备。从净水效果比较,超滤不如反渗透。生活在江河下游的人以反渗透净水器为好,能更有效地滤掉杂质、有机物及农药残留等。需要注意的是臭氧水机要慎用,因为臭氧属于强氧化物,长期饮用这种水有可能对口腔及胃肠黏膜造成损伤。
  饮用水pH值与健康有关吗?
  市面上出售的瓶装饮用水,有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矿物质水、弱碱性水,看得人眼花缭乱。
  有人认为,喝弱碱性水更好,因为“当酸性物质在体内越来越多,就会引起各种疾病,弱碱性水能调整酸碱平衡”。我国生活饮用水指标中有规定pH值范围是6.5~8.5,但这不是健康指标,而是出于防止金属管道被pH值较低的酸性污染物腐蚀的考虑。而人体胃液是强酸,无论喝下去的水是弱酸性或是弱碱性,在胃里都呈酸性;而水从胃进入肠道时,肠道黏膜的分泌物会中和酸性的胃内容物,肠液呈碱性。
  此外,临床上高尿酸患者喝小苏打或苏打水有助碱化尿液,促进酸性代谢物质的排出,但这只能作为短期治疗行为,比如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进行治疗。长期摄入碱性液体,不仅影响胃的消化、影响对铁、维生素C等物质的吸收,还会影响某些药物的疗效。
  喝水小贴士:每天1200毫升、少量多次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喝水1200毫升;若出汗多,则应补充至2升水甚至更多。
  2、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100~150毫升。因为人体存在“水利尿”的生理现象,摄入250毫升以上的水约半小时就要排尿。若豪饮,会促进肾脏排尿的负担、增加“水中毒”的风险。
  3、应主动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特别是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人士。
  4、对于自来水,当中含有氯化物。据研究,水煮沸30秒可去除99%以上的氯离子,因此,在水快要煮开的时候(80~90摄氏度),打开盖,再煮2~3分钟后熄火,能把水中的氯化物消除。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