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期]科学用盐很必要,你会吃盐吗?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3年11月26日 中健网·专题部 刘光
据《羊城晚报》:近两年来,袋装食盐的价格悄无声息地进行了“三级跳”:1.3元/500克、1.5元/400克、1.9元/250克。每袋食盐的价格以几毛几毛钱的幅度上涨,分量却在不断“瘦身”。广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几种品种的盐都在市面上销售;但羊城晚报记者却发现:平价盐并非处处可见,有的摊档被强制要求进“高大上”的进口盐。针对这一现状,不少对“高价盐”并不买账的市民担心:“就怕以后平价的盐都退出市场了,我们没得选择了!”

  

    记者跑腿探市场:平价盐并非处处可见
  羊城晚报记者兵分几路,对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
  胡小姐:在华润万家超市,普通装食盐原本是1.5元/400-500克。近日换了新包装,250克升至1.9元。相当于原来500克的盐升至3.8元,升了超过一倍。这种价钱比大米的价格还要高,老百姓每天都离不开盐,这种飙升太离谱了!
  陈姨:现在出品的有些盐,说什么低钠的,或者添加什么元素,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价格就贵很多,所以我不会去买的。盐是天天要吃、要用的,吃盐贵过吃米那怎么行!
  林小姐:就怕以后平价的盐都退出市场了,我们没得选择了!
  市民抱怨食盐价格翻番贵得离谱
  根据胡小姐的报料,羊城晚报记者来到位于五羊邨的华润万家超市。货架上只有两种盐在售:4.8元/300克的“精选海盐”和1.9元/250克的“低钠盐”。胡小姐所说的,正是这种“低钠盐”。
  广州其他地方的情况如何?羊城晚报记者兵分几路,走访城中。在珠江新城的永旺超市,有两种袋装食盐在售,同样是250克的“低钠盐”,售价2元。此外还有更贵的“雪晶盐”,250克的售价是5元。在天河区五山路的好又多超市,货架上的食盐品种则更多:1.3元/400克的“自然晶盐”、1.5元/400克的“特制食盐”、1.7元/250克的“低钠盐”和4.3元/250克的澳洲湖盐。在越秀区共和路的菜市场,多个店铺主要在售的则是两种盐:2元/250克的“低钠盐”和1.5元/400克的“特制食盐”。
  面对品种繁多的各种盐,不仅记者,不少市民也眼花缭乱。采访中,不少市民对“高价盐”都不买账。市民吴先生直言,“什么盐这么金贵,要卖到四五块钱一包?不管质量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反正我还是支持最早出现在市面上的那种便宜的盐。”共和路居民陈姨也表示,自己都选择买最便宜的盐,“现在出品的有些盐,说什么低钠的,或者有添加什么元素,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价格就贵很多,所以我不会去买的。盐是天天要吃、要用的,吃盐贵过吃米那怎么行!”
  市民林小姐则担心,现在虽然还有平价盐,但在一些超市,已经只卖贵价盐了。“就怕以后平价的盐都退出市场了,我们没得选择了”!
  盐业公司:食盐并未涨价平贵皆有售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坊间就闹过一次食盐涨价风波。有街坊发现,平时吃开的1.3元一包“精制加碘盐”不见了,市面上多见的变成了“特制加碘盐”,1.5元一包。包装也大“缩水”:从原来的500克缩到400克。
  为此,盐业公司解释称,这种新包装的加碘盐是新出的一个品种,由于采取了和原来不同的工艺,达到了国家绿色食品的标准,因而价格与原来的加碘盐有所不同。羊城晚报记者再次拨打广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50克的“低钠盐”,由于氯化钠含量比较低,可以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所以价格比较高。而原来价格比较低的、别的品种食盐,也同时在售。记者随后问道,为何有的地方只能买到比较贵的盐?工作人员答复:“普通的商店都能买到便宜的盐的,可能是有些地方缺货,才导致只有贵的盐在卖。”
  进货潜规则:进口盐非拿不可
  虽然盐业公司表示,所有品种的盐,市面上均有售,但羊城晚报记者发现,目前最常见的还是胡小姐见到的,250克的“低钠盐”,价格相对较高。而最早出现的500克、价格低廉的“加碘精制盐”,许多超市已经难觅其踪影了。为此,记者又来到位于海珠区南洲路的瑞宝粮油批发市场。
  在批发市场,大多数档口只卖两种盐:1.5元/400克的“特制食盐”和1.7元/250克的“低钠盐”。档主介绍,两种食盐中,还是1.5元的那种最好卖。此外,也有一些档口售卖4.3元/250克的澳洲湖盐。一位档主一语道破“天机”,“这种贵的盐不好卖。但盐业公司规定,如果我们不进这种食盐的话,就不能拿货,我们能怎么办?”
  一些菜市场的店主也印证了批发档主的说法。“一个月前,我们去入货这些1.5元的特制盐和精制盐,都被强制买一箱要配1包低钠盐。如果不接受,人家就不卖给你。低钠盐(250克)就要卖到2元,太贵了,一开始根本就没人来买,后来才好了一点。”共和路一家杂粮店的老板娘对此表示很无奈。另一家杂粮店的店主郭姨也表示,之前他们去进货,进货一箱平价盐,就要强配10包“低钠盐”和几块钱一包的其他盐。
  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可能超2亿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统计数字显示,如果算上甲亢、甲减患者,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总数可能超过2亿。虽然碘的摄入和甲状腺疾病是否有关联并没有明确证据,但近年来有关碘营养过量、停止食盐加碘的呼声不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重点实验室的专家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仍须坚持食盐加碘政策。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李孝薇说,重点实验室对中国居民及沿海居民地区的膳食碘摄入量进行了专题的调查。
  李孝薇:根据我们沿海居民膳食碘摄入情况的调查结果,中国居民的膳食碘的摄入量主要来源于加碘盐,中国居民现在整体的碘摄入情况是处于一个安全水平内的,北京区居民的碘摄入量总体高于南方区的居民,主要是因为北方居民的食盐摄入量要高于南方居民。关于育龄妇女的碘摄入量相对于其他人群来说处于稍低状态,是因为育龄妇女因为生理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碘摄入。
  李孝薇说,全民食盐加碘是全球推荐的最安全、有效、成本最低且效果最持久消除碘缺乏病的策略,全球大约有70%的家庭使用碘盐。因为实验室的调查结果,专家们仍然认为,目前我国坚持加碘食盐政策仍然很有必要。
  李孝薇:在自然环境下,中国是一个碘含量比较低的国家,碘缺乏病也是我国常见的地方病,食盐加碘政策的实行有效消除了碘缺乏病,所以希望能够坚持食盐加碘政策。如果开放了无典盐的购买,也希望可以对居民进行一种最基本的碘量状况知识宣教,让他们在对自身的碘摄入量有了解。在一般人群当中,希望他们坚持购买加碘盐,因为如果吃不加碘盐,可能就要有意识来增加碘含量高的产品摄入,像海带和紫菜。
  过量添加或致食品安全,全民补碘值得商榷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一期题为《补碘真的过量了吗?》的9分钟访谈节目。然而,就是这期力图证明中国补碘并不过量的节目,却引起了业内诸多专家的质疑。
  国家粮食局原标准质量中心高级工程师谢华民等专家认为,盐作为最重要的食品,其中的添加剂——碘过量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已经得到共识。目前中国的强制全民补碘政策,存在技术方面和法律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应该考虑停止强制在食盐中添加碘。
  补碘过量:含量应降到10微克
  节目中的专家认为:世界上首次采用食盐加碘的措施至今已经90年了,没有发生过因吃碘盐而引起碘过量、碘中毒和碘过敏的事件,“补碘过量会导致甲状腺疾病增多”这种说法并不科学。
  “没有碘过量?为什么国家3次下调食盐碘含量?没有碘中毒和碘过敏?所有教科书上那些碘中毒、碘过敏的症状都是编造出来的?中国的碘中毒、碘过敏患者数不胜数,群体性事件也并不稀罕。”谢华民还引用卫生部发布的《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中的观点进行反驳:“碘过量可以诱发或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
  她还提供另一个证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的《饮用水卫生与管理》中,有这样的论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因:主要是由于机体摄入碘量不足而引起,亦可因摄入过量碘而致。”
  央视节目显示:发现大连的一个海岛不缺碘,食用碘盐对这个海岛的居民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卫生计生委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组长陈祖培在央视节目中说:“我们对这个海岛做了6年的回顾性调查,甲亢也没增加,加减也没增加,甲状腺功能低下也没增加,甲状腺瘤也没增加,所以正常人不缺碘的话,吃这点碘不会有问题。” 对此,一位专家认为,仅仅对一个海岛进行6年的短短监测,并不足以表明,不缺碘人群有补碘的必要性,正常人不缺碘,吃碘就不会有问题。
  该电视节目中说,“已经确诊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应该根据医生的意见避免食用碘盐”。对此,北京某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表示,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怎么避免食用碘盐?你们(央视节目组和所谓专家)难道不知道所有的餐饮业、食品业被强制一律使用碘盐?除非他们自己做饭,并且不能用酱油,不能用任何含盐调味料。”
  谢华民认为,在上述《风险评估》中,有一个迷惑人的说辞。说的是经过10年强制全民过量补碘,“8~10岁儿童智商总体较补碘前提高了近12%”。且不说智商的评价在国际上饱受争议,即便真是儿童的智商在10年间总体上提高了近12%,那也是10年间(1995~2005年)营养状况改善、教育普及的成果,是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综合成果,把智商提高的原因都归功于补碘,显得非常可笑。她强调,在2012年3月15日开始执行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后,各地都采用了25mg/kg(即每克25微克)的标准。而实际上,在目前强制补碘的政策下,碘盐的碘含量应该是每克10微克(10mg/kg)就足够了。
  强制补碘:技术法律均说不通
  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医学界人士私下认为,说中国人缺碘,强制补碘,本身就很荒谬:“中国人和全人类是靠自然盐繁衍到了今天,怎么突然全中国就都缺碘了?”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预防医学》(孙贵范主编)中显示,正常成年人对碘的每日需求量为50~75微克。既然中国人没有因缺碘而灭绝,大多数中国人在不补碘的状况下正常生存繁衍了5000多年。那么,就应该认为大多数中国人通过食物和水至少摄取了每日50~75微克的碘。全国政协委员、原辽宁省副省长、内分泌学专家滕卫平教授指出,即便是治疗碘缺乏症,每天也就需要100微克碘。
  “以北京人为例子,食盐摄入量原来是每日13克,最近降到了9克,也就是每日从食盐中补碘25×9=225微克,加上食物和水中原有的至少50微克,北京人每天的碘摄入量达到了275微克,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摄入量。”谢华民说。有侨居国外的朋友告诉谢华民,自己曾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极力推荐过高的碘摄入量,纯属利益驱动。因为这个组织与国际上的大型制药企业关系密切,而碘酸钾是这些大企业的产品。
  知名学者慕盛学认为,自然盐不是毒品,不应该被任何国家的政府禁用。强制全民过量补碘,是剥夺了13亿人管理自己碘营养的权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补碘,但是,封杀自然盐,严禁餐饮业、食品业使用自然盐的,只有中国大陆一家。香港居民喝着内地的水,就不怕缺碘;台湾也有缺碘地区,补碘完全自愿。据查,未发现美国有任何强制补碘的法令,现实是,食品业和餐饮业使用自然盐,不使用“强化盐”,补碘完全是美国消费者个人的事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浓度补碘,外国就不会超量。
  事实上,中国已经放弃了全民补碘。各地政府已经对水碘含量超过150微克/升的极高碘地区停供碘盐。虽然有极个别地方没做到,但是与实行了20年的全民补碘相比,已经有了实质性改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全民补碘的错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纠正。事实上,教科书、论文等大量资料都显示,水碘含量超过40微克/升的地区就应该停供碘盐。
  谢华民认为,从2002年就开始,到2009年达到高峰的关于碘盐问题的讨论,各地高碘危害纷纷见诸报端,各路精英见仁见智,补碘不仅应因地制宜,更应该因人而异的观点获广泛共识。应废止损害消费者健康和尊严的强制过量补碘政策,更为各界人士所赞同。十分遗憾的是,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深入的讨论,并没有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当时反对放开无碘盐禁令者的理由就是,放开后部分消费者会盲目选择,有导致碘缺乏病卷土重来的风险。她指出,这种理由经不起推敲。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剥夺消费者选择食物的天然权力。
  我国居民嗜“咸”世界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一份新的食盐摄取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钠元素摄取量应低于2000毫克,即相当于食盐摄取量不超过5克。该组织同时建议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富含钾元素的食物。专家称,这是因为若摄入过多钠元素,而钾元素摄入量不足,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而高血压则是引发心脏疾病和中风的重要因素。
  现状:我国是世界最“咸”国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陈鲁原教授对新快报记者表示,盐有三个来源:食物自身含的盐分、烹调时所放的调料以及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盐。“通常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本身含有钠1克,加上烹调盐2克(约3克盐)已能够达到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当从事中度及以上的体力活动或炎热出汗状态下,需要额外再补充盐。如此算来,每日盐摄取量5克完全够了”。
  他指出,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均建议每人每天5克食盐,仅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去除胶垫后可盛放的盐,但目前我国的情况是,中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食盐12克,其中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远高于WHO的推荐量。而日本人每日盐摄入量为10.9克,法国、英国、美国等均少于9克,加拿大人的人均每日盐摄入量仅为3.4克。
  “在我国北方和农村地区,喜欢腌制食物,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改变高盐饮食相当困难。”正是由于南北居民食盐摄入量的差异,北方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的患者要高于南方。
  高盐:可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胃病
  陈鲁原表示,来自动物试验、流行病学、人口迁移研究、干预试验、临床治疗试验和遗传学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盐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他告诉记者,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每日摄盐量增加5~6克,收缩压升高3.1~6mmHg。在高血压人群中,28%~74%为盐敏感性高血压(老人、黑人更多见),我国可能占60%。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肾脏排钠功能减退,血压对盐的敏感性也增强。
  他指出,高盐摄入除了升高血压,还可使血管僵硬度增加,平滑肌增生,血管容易狭窄,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可使高血压患者增加发生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左心室肥大的风险。高盐摄入还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胃病、加重糖尿病病情等严重后果。“吃盐伤肾,是有一定道理的。当身体摄入了过量的盐分,就给具有排钠功能的肾脏增加了负担,容易损坏肾脏的功能。”
  限盐:烹调时尽可能用“限盐勺”
  陈鲁原表示,北方居民应减少日常用盐的一半,南方居民减少1/3;至于含盐高的腌制、卤制、泡制食品,应该少吃;烹调时尽可能用量具(如盐勺)称量用盐;可使用替代产品,如用代用盐、食醋等。“目前,中国高血压联盟与政府有关机构一起,已向全国部分地区家庭发放‘限盐勺’,帮助居民掌握每日用盐量。”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除了限盐,同时要注意补充钾和钙。
  食物中的“隐形盐”有损健康
  看的到食盐要注意,“隐形盐”更值得关注。
  “隐形盐”是什么?它为什么会“隐形”让人看不到?
  隐形盐,就是除了我们炒菜做饭用的能够“看得见品尝得到”的盐之外,不知不觉甚至可能是是防不胜防就被摄入到身体里的盐,所以才叫隐形盐。
  那为什么是隐形的呢?可能是好多朋友没有太在意,光凭口味来判断,或者可能有的朋友不太了解限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只是简单的理解为限制炒菜用的盐就行了,其实限盐主要就是要限制钠离子的摄入。食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钠元素是我们体内不可缺少的矿物质,有着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如果钠摄入过多,会引起体内水分滞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引发高血压等病症。所以说凡是含有钠离子的食物都应该算入总盐量当中,而不仅仅是控制做菜用的盐。1克钠相当于2.5克盐,所以提醒大家购买加工食品时要看下配料表和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看看食物中钠的含量。
  什么样的食物中会含有“隐性盐”?
  1) 调味品,包括酱油、醋、味精、鸡精、蚝油、豆瓣酱、辣酱、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盐。比如酱油,每5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食盐,所以做菜时放了以上这些调味品就更要减少食盐的量。
  2) 甜品,也是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因为有些人认为没咸味就不含盐,不会把吃起来还甜甜的活着口味比较淡的食物与高盐联系到一起。比如面包、饼干、蛋糕、点心、冰淇淋、奶酪等。一方面这些食品的生产工艺需要加入含钠的辅料,如发酵粉(碳酸氢钠),另一方面为使口感更好需要盐的调味。早餐很多人喜欢吃面包,有数据说单是三四片含钠高的面包,就几乎占了每日摄入6g盐的四分之一左右。
  3) 速食品、快餐类。如方便面、披萨、汉堡、油条、面条、早餐麦片、豆腐丝、素鸡、包子馒头等等。发面用的小苏打就是碳酸氢钠。其中吃一包的方便面,里面的含盐量相当于一天的总盐量了。
  4) 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腌肉、扒鸡、午餐肉、松花蛋、肉松等。
  5) 很多零食,如鱿鱼丝、牛肉干、海苔、薯片、瓜子等。还有蜜饯、饮料。因为零食添加剂比较多,很多添加剂都含有钠。(调节酸味的柠檬酸钠、防腐用的苯甲酸钠等)。
  6) 连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钠,包括肉类、鱼类、虾贝等水产品;许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紫菜里,也都含有天然的盐。
  “隐性盐”和我们平时吃的食用盐有什么区别?如果吃的太多会造成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隐形盐和食用盐对身体的作用是一样,主要是钠离子的作用,如果钠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还会导致血管狭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也会给肾脏造成负担,还会导致钙离子的流失。会引起很多疾病,骨质疏松、肾脏疾病等,最主要的就是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心脏病、中风等疾病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所以限盐非常重要,尤其是盐敏感人群(身体排钠机制较弱,高盐饮食会使他们的血压明显升高,严格限制食盐摄入后,血压会随之下降,据调查,正常人群中15%-42% 的成人可能属于盐敏感者,北方比南方多见、老年人多见、肥胖者多见)。而且会随着年龄变化。所以提倡限盐,而且要是全方位的,包括隐形盐和食用盐。
  生活中怎样少摄入隐性盐?根据口味咸不咸能判断吗?
  单靠味觉分辨这些含盐食物含盐量的高低未必准确,很多食品同时有其他味道,比如甜味往往会盖过咸味,有些隐形盐根本不咸,但是同样含有钠。
  少吃加工食品;控制烹调盐用量(起锅放盐,如放了其他调味品更应减少);用带酸味的食物调节可强化咸味(用醋、柠檬汁帮助调味);少糖(咸、甜两味可相互抵消);选择低钠盐(用一部分氯化钾代替氯化钠,一般低钠盐钠的含量比普通食盐少25%-30% ,但咸度和普通盐基本相同);多吃含钾丰富的天然食物(在我们身体里,钾钠是一对“冤家”,钾可以帮助排钠,钠有升血压作用,钾有降血压作用),多吃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禽类、乳制品和豆类豆含有钾;减少在外就餐,在外就餐可拿清水涮。
  一个健康人每天应该摄入多少食盐?
  健康成年人一天正常的食盐(包括食盐、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盐量)摄入量不超过6克。但是调查中中国居民的食盐实际摄入量12克,远远超过了建议摄入量。
  超市销售的盐袋中提供的小小控盐勺,如果您没有发现控盐勺,还可以借助普通啤酒瓶盖估算:平平一满盖的盐量约为5到6克;一袋500克装的食盐,一家三口起码得吃一个月,这样控盐才算合格,如果家里的“第三口人”是小宝宝,那就更要延长这袋盐的消耗时间了,一岁以内的宝宝,完全不需要在他们的食物中额外添加食盐及含盐调味品。幼儿也应该减少盐量,不能以成年人的味觉标准来给孩子食物,使孩子受到损害,诱发高血压和心肌衰弱。对给老人的烹调中尽量用醋、荠末、胡椒等香辣调料来代替盐分,减少食盐的数量。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