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期]佳节将至“黑作坊”炒货慎选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3年09月17日 中健网·专题部 刘光
“炒货小作坊卫生条件差、滥用添加剂,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危及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期望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坚果炒货行业小作坊的监管、整治力度。”9月3日~9月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2013年度理事会上,不少与会的坚果炒货业内人士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河南省郑州市是食品工业大市,也是炒货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大市。2011年年底,中国质量报记者曾经对郑州市炒货行业三无小作坊和流通市场进行了暗访曝光。时间过去将近两年,现在的情况如何呢?

  记者再次走访发现炒货“黑作坊”依然存在

  9月8日下午,中国质量报记者在十八里河镇吴河村、南小李庄、刘西村、沙窝李村等村子里走访,被村民告知,这些村里原先的确存在不少炒货的小作坊。不过近两年城市建设,十八里河镇不少村子拆迁,这些小作坊陆续搬走了。

  资料显示,2011年年底,管城区在获悉媒体报道后,管城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于第二天就对辖区内13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炒货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了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仅在两天内,就取缔无证生产加工窝点19家,清缴原材料及成品1120袋,食品包装袋500个,生产加工设备12台。2012年夏天,因为麻辣食品问题被曝光,十八里河镇又对食品企业进行了整顿,因此,大部分炒货小作坊都“转战”到与其接壤的新郑市龙湖镇。

  9月9日上午,在龙湖镇梅山路,龙湖镇敬老院旁边的一条偏僻的路上,一些村民家的院子大铁门紧闭,院子里有高耸的烟囱,大棚上面开了口并加盖,门外有大堆的烟煤灰和煮过的花椒、八角等辅料。据知情人说,这都是炒货厂的特征,多是江西南昌的老板来投资,租用村里的房子。为逃避检查和避免曝光,正常生产的时候,往往大门紧闭,只有卸货拉货,以及工人进出的时候,才会暂时打开。而在郑州绕城高速以北,紫荆宫墓园的旁边,属于龙湖镇侯庄村的北地,也散布着一些炒货小作坊。这些厂子紧邻一个巨大的水泥料场和水泥空心砖加工工地,搅拌机轰轰作响,往来穿梭的载重货车则把黄土路压成了“扬灰路”,大车开过,空气中弥漫的粉尘如同沙尘暴,让人窒息。

  通过中间人联系,中国质量报记者得以走进龙湖镇的一家炒货厂。院子里,数百袋瓜子和辅料堆在一起,车间里的两个工人正在用铁锨铲起地上的西瓜子往机器里送。一大堆出锅的葵花子,大约有上千公斤,淌着水,堆在水泥地上晾干。尽管已经过了立秋,但是煮瓜子和炒瓜子的车间里温度仍然不低,几个工人不戴口罩,光着膀子,满身大汗地在加煤,查看煮锅的情况。

  “我一天差不多能出10吨瓜子。看你需要什么袋子都好办。至于包装,直接给纸箱厂打个电话,要什么有什么。”这家老板说。尽管这个厂子在门口没有牌子,甚至没有门牌号,但是车间里不同规格的袋子上却有好几个地址,有的则模糊地写着:郑州市。

  炒货“黑作坊”何以生生不息

  为什么一些违规的小食品作坊屡禁不止?恐怕最直接的原因是产品价格低廉,并且上门送货,深受批发市场和商超的喜欢。

  郑州的万客来批发市场号称华中最大的批发市场,日客流量5万人以上。据里面一位经营炒货、干果的经销商估计,做炒货生意的差不多在100家左右,每天炒货发货数量可以达到数百吨,郑州周边小作坊的产量每天能达到上百吨,而且能比品牌厂家每公斤便宜三四元钱。

  中国质量报记者在炒货区看到,不少店铺门前都摆着成箱的瓜子或是编织袋,里面是各种口味的西瓜子、葵花子等。袋子显著位置印着品牌的名字以及商铺所在地,但是厂名厂址、生产日期、配料表、保质期、QS准入标志等要素残缺不全。不仅如此,禁用的添加剂在这里依然大有市场。记者发现,和两年前一样,这里依然售卖外壳金黄发亮的开口松子、白白净净的开心果。而这些良好卖相的背后却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的 “功效”。

  一位知情者认为,问题小食品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面看是因为加工地点隐蔽、成本小利润高,但深层次的背景则是监管思路过于简单。“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执法,容易产生三不管地带。平时不怎么管,有问题后又一律重拳整治,比如十八里河镇就曾经要求,所有小食品生产商都要搬迁,连原本正规的厂家也被逼成了游击队,黑作坊只能越打越多。”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围绕郑州市及附近的新郑、中牟、新密、荥阳等地,已经形成了一条小食品产业带。除万客来、长通商贸城外,郑州市目前还有华中食品城、黄河食品城等多个大型食品综合批发市场。紧邻万客来的南三环附近,分布有大小数百家物流公司,借助中部地区发达的交通,辐射山东、安徽等周边诸省,以及内蒙古、新疆等西部地区,部分销往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由此形成国内知名的食品集散地。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食品加工业是河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一定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在不断强化对小作坊监管、整治力度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帮助、引导和规范,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炒瓜子行业的潜规则

  用明矾(含铝)使瓜子保持口感,用滑石粉给瓜子美容,“绿茶瓜子”其实与茶没有一点关系……这就是炒瓜子行业的潜规则。

  每次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一次全民科普机会。因为炒瓜子事件,我们知晓了明矾中的铝被人体吸收后很难排出,会损害大脑及神经细胞,可能导致脑萎缩、痴呆等,至于滑石粉,则含有致癌物,还能引起肺部疾病。炒货的质量问题,此前就有零星披露。比如国家质检总局曾通报的炒货坚果抽查报告,其中芜湖市徐氏炒货食品厂的“徐昆”西瓜子所含的糖精钠不合格,杭州鸿福食品有限公司的“鸿英”炒货老奶奶花生米所含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是标准值的2.8倍。此类质量问题一般说来,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商家无良,添加剂合法非法的混搭着用;二是市场监督挂一漏万。

  滑石粉炒瓜子表面来看还真与监管没关系,因为明矾和滑石粉目前并不在国家标准对坚果和籽类的检测项目之列。也就是说,质监部门的检测,是超出服务范围的“额外”业务,含铝致傻的炒瓜子,也是符合国标的。

  吃瓜子差点吃傻的消费者,也真懵了:卫生部21日就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附属式公共厕所每平方米苍蝇数小于等于1只,独立式公共厕所小于等于3只。在一个上厕所都可以数苍蝇、有国标的年代,怎么瓜子里的明矾就不在国标之列?

  弄不明白了,我们这些消费者是不是真的明矾瓜子吃多了?

  “重口味”炒货节前慎选

  佳节将至,超市的炒货柜台前人头攒动,开心果、山核桃、瓜子纷纷成为市民采购的选择。“中秋团圆,吃月饼,赏月,顺带嗑点瓜子、山核桃,才有意思。”购物车里已经放了好几包坚果的李女士说。

  炒货口味独特,大多含有较高的脂肪酸、亚油酸甘油脂、磷、铁、核黄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健康有益处。那么大家在选购炒货时应该注意哪些呢?

  买炒货前要看外表、闻味道、尝滋味。首先,查看炒货的感观,仔细辨别其颜色是否异常,对外表色泽过于鲜亮的炒货要谨慎购买。其次,闻一下产品的气味是否正常,应没有刺鼻的酸败、腐臭味;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口感重的炒货要慎选,不要购买口感重、味道甜的产品,这些产品很有可能添加了超量的甜味剂等非食品原料,过多食用对人体健康无益,应尽量选择食用原味的炒货为好,以减少添加剂的摄入。

  瓜子的种类较多,在购买西瓜子时,消费者应该挑选果仁丰满、外壳平直、颗粒大而匀称、干燥的。优质西瓜子中间是黄色的,四周呈黑色,劣质的则往往表面颜色模糊不清。不要挑瓜壳太油腻、太光亮的瓜子,这类瓜子是经过人工加工的,在瓜子炒制过程中添加化学成分。

  质量较好的开心果果壳为正常的白色,果肉颜色应绿中带白。如果果壳颜色特别洁白或者果肉的颜色特别绿,就有染过色或者添加了超标的化学制剂的嫌疑。一般陈年的开心果外壳色泽要比新货略显暗沉,没有新货那么鲜亮。

  不管哪种炒货,开封后尽快密闭保存,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避免油脂氧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哈喇味”,有“哈喇味”的炒货表明已经变质,不要食用。

  炒货食品消费小常识

  炒货食品是以果蔬籽、果仁、坚果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炒制、烘烤(包括蒸煮后烘炒)或油炸等工艺制成的包装食品,包括烘炒类和油炸类。

  (一)、消费者选购炒货食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品牌。优先在信誉良好的商场选购正规企业或产品主产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生产的产品。

  2、看标识。选购时应注意产品的标签标识,购买时应特别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选择保质期内的产品,最好是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同时,检查包装是否有破裂。

  3、品尝感觉。闻一下产品的气味是否正常,应没有刺鼻的酸败、腐臭味;外观应没有烤焦、发芽、霉变、生虫现象,无外来杂质;口感应松脆、不生,无酸味等异味。

  (二)、消费者在食用炒货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炒货含油脂量高、热量大,所以一次食用量不宜过多。

  2、因部分炒货颗粒较大,少年儿童食用时要注意安全。

  3、因炒货中油脂易氧化变质,所以打开包装的产品应尽快食用,一次食用不完的需将开口密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防变质。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