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期]我们都来关注人口问题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3年07月10日 中健网·专题部 程仓瑞
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

  世界人口日由来及意义

  1987年7月11日,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50亿个人,并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EPA)倡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50亿人口日"。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建议,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人口问题的重视,联合国人口基金要求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在此期间开展"世界人口日"活动。此后,每年7月11日世界各国都要开展宣传活动。

  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别依然很大,发展中国家人口正在以1.7%的年人口增长率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年人口增长率仅为 0.4%。全世界有4/5的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而全世界94%的人口增长也正发生在那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弗宣称:“人口问题绝不只是一个关于抽象的人口数字的简单话题,它关系到现在和将来地球居民的生存条件以及健康问题”。无论在世界各地,人口都是引起周围环境以及其自身生存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维持人口的稳定增长在地区、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都越来越被看作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的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环境卫生服务设施也被看作是取得社会人口与发展目标的主要因素。

  全球及我国人口现状

  联合国2月28日发布人口报告,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3亿。1804年世界人口总数是10亿,1999年突破60亿。目前世界人口年均增长1.2%,即年增加7700万左右。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有6.06亿,2050年将上升到20亿。那时,80岁以上老人将达4亿,100岁以上老年人也将有320万。

  世界人口的列车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飞奔,等待人类的又是什么呢?消费需要的增长,导致了生态失衡:为了养活增加的人口,必须扩大用于生产粮食的耕地和牧场。世界耕地在19世纪初仅有4.5亿公顷(1公顷=1万平方米),其后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耕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现在已达15亿公顷左右,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的10%;另外,牧场面积约有30亿公顷,这样耕地和牧场面积总和占陆地面积达30%,剩下的50亿公顷土地完全是无法利用的沙漠、冻土带,其余是森林。耕地和牧场的迅速增加严重破坏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垄断性地使用着占地球陆地1/3的土地,这对其它生物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导致物种灭绝的加速。据世界粮农组织的估计,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过量地砍伐树木,以及毁林造田、开辟牧场,使世界热带森林面积每年减少1130公顷,而造林面积只有毁林面积的1/10,致使全球每年损失500-700万公顷的可耕地。城市化的发展,致使世界上有一半人生活在城市,为此,居住、交通、工业、市政及其他生活设施的建设占用大量耕地。排污量的增加加重了环境污染和破坏,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恶果可想而知。

  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社会问题。

  世界人口日千年发展目标

  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使每日靠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和忍饥挨饿的人比例减半。按照每日1美元为贫困线这一标准,估计在发展中国家,四分之一的年轻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因此,如果我们想有效减少贫穷,我们必须以青年人为焦点。在减轻饥饿方面,重点关注那些营养不良和患贫血症的年轻女性,以及营养状况会影响到她们的孩子的年轻母亲,这是很有意义的。

  2.普及小学教育

  确保所有的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的小学教育。有1亿3300万青年不知道如何读写,另有1亿1500万孩子没有上学。此外,有1亿孩子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学会读写之前就被迫离开了校园。年轻的女性推迟生育第一个孩子,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受教育和就业机会。教育,特别是完整的中学教育,能够帮助年轻女性摆脱贫困,部分原因是教育通常会使她们不过多生育子女。在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女孩子在学校多学习一年,人口出生率会降低5-10%。

  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

  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世界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中三分之二是女性,女性的就业率仅是男性的三分之二。一项又一项的研究表明,投资女童教育有许多利益。社会变革要从年轻人开始,同那些年长的、固守生活方式的人们相比,他们通常更能适应社会规范的改变。这一目标旨在通过态度、行为、政策和法律的改变,消除对妇女和女童的歧视和暴力行为。

  4.降低儿童死亡率

  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世界上每天有3万儿童死于可预防疾病,每年死亡数为1千万。婴儿和年纪很小的孩子通常都是依赖母亲生存,没有母亲的照料他们将面临更大的危险。产科漏,梗阻性分娩引发的损伤,会给年轻的母亲带来更多的危险,同时会引发婴儿死亡。教育,尤其是对女孩和母亲的教育,可以挽救孩子的生命。

  5.改善产妇保健

  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每年,50多万女性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死亡,而忍受妊娠并发症的人数是其30倍。世界上十分之一的分娩是十几岁的母亲完成的(在最贫穷的国家这个比例是六分之一),分娩是造成15至19岁年轻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最不发达国家,年龄在20岁以下的女性生育比例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这给她们自己和孩子的生活都带来了危机。降低母亲和婴儿的死亡率需要普及生殖健康保健和权利。现在,这对年轻女性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她们面临最大的风险,又很少得到生殖健康方面的信息和服务。

  6.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的蔓延。每天有6千15至24岁的年轻人感染艾滋病毒,占新感染者的一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年轻女性人数增长高于其他任何群体。多数年轻人不知道自己是否已被传染,不知道艾滋病病毒如何传染及如何预防。没有艾滋病的世界对这一代人来说太遥远了。如果年轻人得不到必要的信息和服务,蔓延的局势将无法扭转。在目前无法治愈的前提下,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就是预防。

  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扭转环境资源的流失。世界上有12亿人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24亿人无法保障基本如厕条件。这些环境问题不仅现在影响了年轻人,而且对他们的未来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8.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为青年创造体面的生产性就业机会。全球每年有1亿青年成为劳动力。没有足够的生产性就业机会提供给年轻人,会使他们一直处于贫穷之中,犯罪率居高不下、精神性药物滥用、冲突以及政治极端主义抬头都与此有关。由此可见,发展同和平、安全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大多数年轻人在青少年阶段开始经济生活,而他们的失业率却很高。目前,半数的失业人口年龄在24岁以下。提高他们的技能,尤其是最贫穷的那部分人和女孩子,可以使他们得到较好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才能有更大的机会摆脱贫穷。

  人口健康水平与社会发展

  健康泛指人们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正常情况。人口健康水平可理解作为群体的人口其身体生理机能的运转力、机体发育健全的程度及心理方面的健康状况等三层含义。其中心理健康的情况往往是通过生理健康状况反映出来的,因此,研究人口健康水平,一般以人口生理素质为出发点。

  人口健康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和社会文化 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这是因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群体的健康水平,归根结底是受该国或该 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和文化、医疗、卫生、保健等项事业发展程度所的制约的。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人口健康水平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世界人口数据资料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衡量人口健康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呈相关关系,与另一项重要指标----婴儿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在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日见增进的。据国家统计局和联全国的资料,现今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已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并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的人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与此发展趋势相适应,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奉命甚至已高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986年前者为69岁,后者为64岁),而婴儿死亡率则已低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987年前者为32%,后者为56%)。

  一个社会,人口健康水平的不断增进,意味着人口体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呆残低能人口总人口的比重等项指标的变化和改进,这就相应增加了合格劳动力和生产者的数量,减少了宏观和微观人口投资的损失,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人口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人口健康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应看到,我国目前的人口健康水平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应水平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

  1、出生缺陷儿在出生婴儿中所占比重较大。

  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指的是出生时发现的遗传性疾病和不是由遗传引起的各种先天畸形,而且主要是后者。据卫生部1988年6月发布的从1986年10月1日零时至1987年9月30日24时全国945所医院同步进行的12个月的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全国监测的124万多例围产儿中(包括死胎、死产),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07%,这也就是说,我国每千名新生婴儿中,就有13个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最高省份出生缺陷发生率达20.5%,最低省份为8.8%,男性高于女性。卫生部门估算,全国大陆每年约有38万缺陷婴儿(外观和功能器官有缺陷,包括残疾儿在内)诞生,现累计有各种先知缺陷人口3000万人,给我国人口健康素质带来严重问题。

  2、残疾人口数量多。

  我国到底有多少残疾人,过去没有准确的数据。1987年4月的全国残疾人制样调查统计表明,我国大陆约有残疾人5164万,其中先天致残者有1000余万人,占残疾人数的20%;智力残疾中,先天残病者占半数以上;818万4岁以下残疾幼童中,先天性残疾儿417万余人,约占残疾幼童总数的51%。

  残疾人中,听力语言残疾约1770万,占34.3%;智力残疾1017万占19.7;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各约为755万,各占14.6%;精神病残疾约194万,占3.8%;综合残疾约673万,占13%。

  智力残疾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问题。全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学调查披露,0—14岁儿童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3,智力低下患病率为1.07%,也就是说,每100个儿童中,就有1个弱智儿!因此,在弄清现状的基础上,制定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智力低下患病率,是提高人口健康的有效步骤,理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3、少儿人口在体质和健康状况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多项调表明,我国少儿人口在身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同时,在体质和健康状况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视力不良、砂眼、脊柱侧弯、神经衰弱等4种疾患的患病率较高,其中视力不良疾患尤为严重。7—22岁汉族学生平均视力不良率达到34.26%,且有随年龄组增高而升高的趋势,个别年龄组达到74.67%。少数民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12.5%,龋齿也很严重。神经衰弱的检出率,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男性略高于女性,也有随年级增高而升高的趋势。

  (2)其他几种较多见的疾患,如高血压疾患,青春期检出率急骤上升,在大学生中,肝炎、结核病的检出率亦有增加趋势。

  (3)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但是,在我国,只注重孩子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家庭对儿童的过度溺爱和娇纵,使孩子从小养成娇气、懒惰、任性、自私等不健康心理。对此,社会应予以重视,尤其是年轻的父母要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做孩子的第一任合格老师,以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4)我国人口在健康方面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除了社会经济文化 尚不发达,人口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等根本因素之外,还与优生优育及人口的营养,包括食物消费结构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关。

  以优生来说,在广大农村和贫穷、边远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优生远未普及。在农村,遗传性疾病、妊娠期痢疾及某些地方病(如严重缺碘引起甲状腺肿等)甚为流行,近亲结婚也为数不少,而这些,正是造成先天性残疾的原因。优生优育更与后天因素有关。以对儿童危害甚大的弱智问题来说,缺乏科学的生育知识,是形成弱智儿童最根本的原因。80%以上的弱智儿童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坚决执行关于禁止三代以内血亲结婚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幼儿早期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卫生教育。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将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身心健康的一代人。

  人群食物结构不尽合理,是影响我国人口健康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方法用身高体重计算我国学生的营养状况,男性营养正常的占28.98%,营养过剩的占2.67%;女生营养正常的占60.45%,营养不足的占36.16%,过剩的占3%。目前,应重点普及科学的育儿知识,解决好农村婴儿的辅食补充问题。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