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4名宝宝“性早熟” 平时都喝圣元奶粉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10年08月11日 金羊网 李斯璐

广州市工商局:暂不要求圣元下架

新快报讯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质监局和市工商局了解到,由于没有接到上级通知,暂时不会对某一种品牌奶粉进行检测,也不会贸然做出下架决定。

广州市质监局有关人士介绍,由于圣元奶粉的生产厂家在外地,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不属于他们监管;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流通中的商品应该由工商部门监管。

而广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工商部门每个季度都会从市场购买商品,送到有权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然后公布检测结果。目前虽然社会上对圣元奶粉的质疑声很高,但没有接到上级工商部门的通知,因此没有专门对某一种品牌的奶粉进行检测,也不好贸然作出下架的决定,但他们将会密切关注此事。

圣元股价周一暴跌26.94%

新快报讯 受配方奶粉被指导致婴幼儿“性早熟”的负面消息影响,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股票圣元国际股价周一受到重挫。截至收盘,圣元国际下跌26.94%,最终收于12.72美元。

近日圣元爆出负面消息,其生产的奶粉可能存在雌激素超标,从而引起婴儿“性早熟”的问题。圣元国际8月7日发布声明,称其产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目前卫生部表示正在关注此事。

据了解,圣元国际前身为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2005年6月,圣元通过反向收购,成功在美国OTC证券市场上市,并于今年4月份成功转板纳斯达克。目前,公司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达到10.66%,位居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前三强的第二位。

受此事件影响,圣元国际股票周一开盘便大幅低开,此后继续放量重跌,跌幅一度逾三成,最终收报12.72美元,跌幅为26.94%。在盘后交易中,圣元国际微升2.52%至13.04美元。

事实上,该股登陆纳斯达克以来,日平均成交量只有7.10万股。但昨日开盘后不到2小时,圣元国际的成交量即达75.7万股以上,全天成交量达到363.27万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38538164011385381PE_U_Article6岁女童每天喝酸乳“停不下来” 导致性早熟康之易50811602015-08-25T08:52: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20:01:46+08:00 2024-08-07T21:53:00.65+08:00 康之易 2024-09-20T17:54:29.797+08:00 字形 false 14681495443998073967 385381 6岁|岁女|女童|童每|每天|天喝|喝酸|酸乳|乳“|“停|停不|不下|下来|来”|”导|导致|致性|性早|早熟 中国新闻网 随着现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爸爸妈妈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护理和营养健康,然而殊不知过度给孩子进补反而会适得其反。浙江金华的林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恼,由于自己六岁半的女儿彤彤每天都要喝5瓶以上的酸乳,并且经常到饭店大吃大喝,导致了性早熟,胸部提前发育了至少六年! <div>  随着现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爸爸妈妈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护理和营养健康,然而殊不知过度给孩子进补反而会适得其反。浙江金华的林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恼,由于自己六岁半的女儿彤彤每天都要喝5瓶以上的酸乳,并且经常到饭店大吃大喝,导致了性早熟,胸部提前发育了至少六年!</div><div>  “医生,你快我孩子看看,我孩子怎么那个变大了?”近日一早,金华市中医院小儿生长发育科儿科主任医师何敏华遇到了一个“羞答答”的母亲,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位母亲怀疑女儿提早发育了。</div><div>  林女士告诉何医生,最近一段时给女儿彤彤洗澡的时候,发现彤彤原本平坦的胸部居然隆起了一小块,一摸乳头下已经有硬核,跟正常的孩子比起来,居然有提早发育的迹象!心发慌的林女士趁着有空,赶紧抱过来检查了。了解情况后,儿科主任医师何敏华给彤彤做了一系列性检查,诊断孩子为中枢性性早熟,特别是胸部已经发育到了12岁女孩的程度。</div><div>  “我的女儿才6岁,怎么可能就发育了呢?!”对于这一诊断结果,林女士表示不可置信。经过医生的进一步询问,谜底才逐步揭晓,说到底这一切还都是吃惹的祸!</div><div>  林女士一家家庭富裕,夫妻俩都在公司做高管,平时家里基本不开火,每天都带着彤彤去大饭店大吃大喝。林女士说,孩子比较挑食,平时吃饭不爱吃水果蔬菜,就喜欢吃鸡鸭鱼肉。“孩子不爱吃就不爱吃了!”林女士夫妻俩都十分宠溺孩子,因此也就听之任之了。此外,据林女士回忆,从彤彤3岁的时候就一直在喝某品牌的酸乳,每天起码要喝5瓶以上……</div><div>  听到这里,何医生顿时哭笑不得:“大吃大喝,长期食用酸乳,可能就是导致孩子提前发育的原因。一来现在有的鸡鸭鱼肉含有激素,不宜过多给孩子食用,二来过多的营养摄入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导致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催动第二性征发育。”</div><div>  “一般情况下,男孩10~13岁进入青春期,女孩9~12岁进入青春期,第二性征开始发育,骨龄加速发展。”但何医生说,随着环境、饮食的改变,像彤彤这样的情况现在并不少见。每次坐诊他都能接待二三十个性早熟的病人,曾经还遇到过一个才6个月大的孩子,每天喝进口的混合羊奶,结果也导致了性早熟。</div><div>  因此何医生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女孩8周岁之前出现乳腺增大、来初潮,男孩子9周岁之前出现腋毛、喉结及声音变粗等第二性征,可提示为性早熟,这时就要带孩子到医院及早治疗。</div><div>  何医生表示,性早熟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还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原来,性早熟的孩子由于性激素的升高,导致骨骺闭合也将大大提前,生长期则相应缩短,所以,性早熟儿童的最终身高往往不尽如人意。但如果通过早期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身高,抑制第二性征的发育,逆转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div><div>  那如何才能预防性早熟呢?何医生表示,性早熟有很多因素,饮食营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长应少给孩子吃蜂蜜、豆浆、蛋白粉、牛初乳等含人工添加剂的甜饮品,这些东西都含有较高的雌性激素,也应避免给孩子吃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因为反季节蔬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更不能经常给孩子吃烧烤等油炸类食品,高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div> 不分页 6岁,岁女,女童,童每,每天,天喝,喝酸,酸乳,乳,停,停不,不下,下来,来,导,导致,致性,性早,早熟 <div>  随着现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爸爸妈妈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护理和营养健康,然而殊不知过度给孩子进补反而会适得其反。浙江金华的林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恼,由于自己六岁半的女儿彤彤每天都要喝5瓶以上的酸乳,并且经常到饭店大吃大喝,导致了性早熟,胸部提前发育了至少六年!</div><div>  “医生,你快我孩子看看,我孩子怎么那个变大了?”近日一早,金华市中医院小儿生长发育科儿科主任医师何敏华遇到了一个“羞答答”的母亲,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位母亲怀疑女儿提早发育了。</div><div>  林女士告诉何医生,最近一段时给女儿彤彤洗澡的时候,发现彤彤原本平坦的胸部居然隆起了一小块,一摸乳头下已经有硬核,跟正常的孩子比起来,居然有提早发育的迹象!心发慌的林女士趁着有空,赶紧抱过来检查了。了解情况后,儿科主任医师何敏华给彤彤做了一系列性检查,诊断孩子为中枢性性早熟,特别是胸部已经发育到了12岁女孩的程度。</div><div>  “我的女儿才6岁,怎么可能就发育了呢?!”对于这一诊断结果,林女士表示不可置信。经过医生的进一步询问,谜底才逐步揭晓,说到底这一切还都是吃惹的祸!</div><div>  林女士一家家庭富裕,夫妻俩都在公司做高管,平时家里基本不开火,每天都带着彤彤去大饭店大吃大喝。林女士说,孩子比较挑食,平时吃饭不爱吃水果蔬菜,就喜欢吃鸡鸭鱼肉。“孩子不爱吃就不爱吃了!”林女士夫妻俩都十分宠溺孩子,因此也就听之任之了。此外,据林女士回忆,从彤彤3岁的时候就一直在喝某品牌的酸乳,每天起码要喝5瓶以上……</div><div>  听到这里,何医生顿时哭笑不得:“大吃大喝,长期食用酸乳,可能就是导致孩子提前发育的原因。一来现在有的鸡鸭鱼肉含有激素,不宜过多给孩子食用,二来过多的营养摄入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导致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催动第二性征发育。”</div><div>  “一般情况下,男孩10~13岁进入青春期,女孩9~12岁进入青春期,第二性征开始发育,骨龄加速发展。”但何医生说,随着环境、饮食的改变,像彤彤这样的情况现在并不少见。每次坐诊他都能接待二三十个性早熟的病人,曾经还遇到过一个才6个月大的孩子,每天喝进口的混合羊奶,结果也导致了性早熟。</div><div>  因此何医生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女孩8周岁之前出现乳腺增大、来初潮,男孩子9周岁之前出现腋毛、喉结及声音变粗等第二性征,可提示为性早熟,这时就要带孩子到医院及早治疗。</div><div>  何医生表示,性早熟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还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原来,性早熟的孩子由于性激素的升高,导致骨骺闭合也将大大提前,生长期则相应缩短,所以,性早熟儿童的最终身高往往不尽如人意。但如果通过早期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身高,抑制第二性征的发育,逆转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div><div>  那如何才能预防性早熟呢?何医生表示,性早熟有很多因素,饮食营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长应少给孩子吃蜂蜜、豆浆、蛋白粉、牛初乳等含人工添加剂的甜饮品,这些东西都含有较高的雌性激素,也应避免给孩子吃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因为反季节蔬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更不能经常给孩子吃烧烤等油炸类食品,高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div> <div>  随着现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爸爸妈妈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护理和营养健康,然而殊不知过度给孩子进补反而会适得其反。浙江金华的林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恼,由于自己六岁半的女儿彤彤每天都要喝5瓶以上的酸乳,并且经常到饭店大吃大喝,导致了性早熟,胸部提前发育了至少六年!</div><div>  “医生,你快我孩子看看,我孩子怎么那个变大了?”近日一早,金华市中医院小儿生长发育科儿科主任医师何敏华遇到了一个“羞答答”的母亲,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位母亲怀疑女儿提早发育了。</div><div>  林女士告诉何医生,最近一段时给女儿彤彤洗澡的时候,发现彤彤原本平坦的胸部居然隆起了一小块,一摸乳头下已经有硬核,跟正常的孩子比起来,居然有提早发育的迹象!心发慌的林女士趁着有空,赶紧抱过来检查了。了解情况后,儿科主任医师何敏华给彤彤做了一系列性检查,诊断孩子为中枢性性早熟,特别是胸部已经发育到了12岁女孩的程度。</div><div>  “我的女儿才6岁,怎么可能就发育了呢?!”对于这一诊断结果,林女士表示不可置信。经过医生的进一步询问,谜底才逐步揭晓,说到底这一切还都是吃惹的祸!</div><div>  林女士一家家庭富裕,夫妻俩都在公司做高管,平时家里基本不开火,每天都带着彤彤去大饭店大吃大喝。林女士说,孩子比较挑食,平时吃饭不爱吃水果蔬菜,就喜欢吃鸡鸭鱼肉。“孩子不爱吃就不爱吃了!”林女士夫妻俩都十分宠溺孩子,因此也就听之任之了。此外,据林女士回忆,从彤彤3岁的时候就一直在喝某品牌的酸乳,每天起码要喝5瓶以上……</div><div>  听到这里,何医生顿时哭笑不得:“大吃大喝,长期食用酸乳,可能就是导致孩子提前发育的原因。一来现在有的鸡鸭鱼肉含有激素,不宜过多给孩子食用,二来过多的营养摄入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导致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催动第二性征发育。”</div><div>  “一般情况下,男孩10~13岁进入青春期,女孩9~12岁进入青春期,第二性征开始发育,骨龄加速发展。”但何医生说,随着环境、饮食的改变,像彤彤这样的情况现在并不少见。每次坐诊他都能接待二三十个性早熟的病人,曾经还遇到过一个才6个月大的孩子,每天喝进口的混合羊奶,结果也导致了性早熟。</div><div>  因此何医生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女孩8周岁之前出现乳腺增大、来初潮,男孩子9周岁之前出现腋毛、喉结及声音变粗等第二性征,可提示为性早熟,这时就要带孩子到医院及早治疗。</div><div>  何医生表示,性早熟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还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原来,性早熟的孩子由于性激素的升高,导致骨骺闭合也将大大提前,生长期则相应缩短,所以,性早熟儿童的最终身高往往不尽如人意。但如果通过早期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身高,抑制第二性征的发育,逆转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div><div>  那如何才能预防性早熟呢?何医生表示,性早熟有很多因素,饮食营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长应少给孩子吃蜂蜜、豆浆、蛋白粉、牛初乳等含人工添加剂的甜饮品,这些东西都含有较高的雌性激素,也应避免给孩子吃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因为反季节蔬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更不能经常给孩子吃烧烤等油炸类食品,高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div> 剑啸西风
38521664011385216PE_U_Article儿童性早熟危害不容忽视 是全社会共同命题康之易50311202015-07-31T13:46: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57:04+08:00 2024-08-07T21:53:12.537+08:00 康之易 2024-09-20T20:26:21.79+08:00 字形 false 9110147464256918385 385216 儿童|童性|性早|早熟|熟危|危害|害不|不容|容忽|忽视|视是|是全|全社|社会|会共|共同|同命|命题 信息时报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日出炉,数据显示,儿童性发育的时间轴又被提前了,从原先的普遍认为11至12岁开始发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岁,男孩平均11.3岁。 <div>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日出炉,数据显示,儿童性发育的时间轴又被提前了,从原先的普遍认为11至12岁开始发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岁,男孩平均11.3岁。</div><div>  儿童性发育提前,危害可不小。比如体内激素水平混乱,将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骨骺过早闭合,孩子的个子长不高;女孩性早熟还是乳腺癌高危因素,等等。更关键的是,没等中学读完,孩子就早恋了,将带来一系列的教育和社会难题。可见,儿童性发育时间平均提前一年左右,这是个不好的倾向。</div><div>  儿童性发育年龄,与儿童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性早熟最大的促成因素,是过多食用营养保健品或富含性激素类的食物。此外,反季节蔬菜、烧烤食品、过量的豆制品等,都可能造成孩子体内营养过剩或脂肪堆积,进而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有些孩子还因为过早接触到与性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而刺激性腺提前发育,导致性早熟。</div><div>  可见,减少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家长负有很大责任。在饮食上,家长应注意荤素搭配,避免孩子营养过剩。在生活中,不要让其过早接触“儿童不宜”的各种相关资讯,不要为其频繁使用成人化妆品等。</div><div>  然而,家长再怎么努力,也总有无法企及之处。比如,当前各种儿童营养品广告到处可见,难免会对家长产生误导。再如,网络和电视上的黄色镜头难以杜绝,家长再怎么防范,也不能完全将之挡在孩子的视线之外。更何况当前社会压力大,家长顾了工作顾家庭,无法时时处处盯着孩子,也无法管束好孩子的日常饮食。就算家长能确保孩子的饮食合理,也无法保证食品中不含激素或其它具有催熟功能的添加剂,而这一切,都不是家长所能影响和决定的。</div><div>  某种程度而言,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既反映出家长们的科学素养,更是社会环境及食品安全与的体现;减少儿童性早熟,既是家长们的责任,更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命题。</div> 不分页 儿童,童性,性早,早熟,熟危,危害,害不,不容,容忽,忽视,视是,是全,全社,社会,会共,共同,同命,命题 <div>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日出炉,数据显示,儿童性发育的时间轴又被提前了,从原先的普遍认为11至12岁开始发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岁,男孩平均11.3岁。</div><div>  儿童性发育提前,危害可不小。比如体内激素水平混乱,将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骨骺过早闭合,孩子的个子长不高;女孩性早熟还是乳腺癌高危因素,等等。更关键的是,没等中学读完,孩子就早恋了,将带来一系列的教育和社会难题。可见,儿童性发育时间平均提前一年左右,这是个不好的倾向。</div><div>  儿童性发育年龄,与儿童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性早熟最大的促成因素,是过多食用营养保健品或富含性激素类的食物。此外,反季节蔬菜、烧烤食品、过量的豆制品等,都可能造成孩子体内营养过剩或脂肪堆积,进而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有些孩子还因为过早接触到与性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而刺激性腺提前发育,导致性早熟。</div><div>  可见,减少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家长负有很大责任。在饮食上,家长应注意荤素搭配,避免孩子营养过剩。在生活中,不要让其过早接触“儿童不宜”的各种相关资讯,不要为其频繁使用成人化妆品等。</div><div>  然而,家长再怎么努力,也总有无法企及之处。比如,当前各种儿童营养品广告到处可见,难免会对家长产生误导。再如,网络和电视上的黄色镜头难以杜绝,家长再怎么防范,也不能完全将之挡在孩子的视线之外。更何况当前社会压力大,家长顾了工作顾家庭,无法时时处处盯着孩子,也无法管束好孩子的日常饮食。就算家长能确保孩子的饮食合理,也无法保证食品中不含激素或其它具有催熟功能的添加剂,而这一切,都不是家长所能影响和决定的。</div><div>  某种程度而言,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既反映出家长们的科学素养,更是社会环境及食品安全与的体现;减少儿童性早熟,既是家长们的责任,更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命题。</div> <div>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日出炉,数据显示,儿童性发育的时间轴又被提前了,从原先的普遍认为11至12岁开始发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岁,男孩平均11.3岁。</div><div>  儿童性发育提前,危害可不小。比如体内激素水平混乱,将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骨骺过早闭合,孩子的个子长不高;女孩性早熟还是乳腺癌高危因素,等等。更关键的是,没等中学读完,孩子就早恋了,将带来一系列的教育和社会难题。可见,儿童性发育时间平均提前一年左右,这是个不好的倾向。</div><div>  儿童性发育年龄,与儿童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性早熟最大的促成因素,是过多食用营养保健品或富含性激素类的食物。此外,反季节蔬菜、烧烤食品、过量的豆制品等,都可能造成孩子体内营养过剩或脂肪堆积,进而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有些孩子还因为过早接触到与性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而刺激性腺提前发育,导致性早熟。</div><div>  可见,减少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家长负有很大责任。在饮食上,家长应注意荤素搭配,避免孩子营养过剩。在生活中,不要让其过早接触“儿童不宜”的各种相关资讯,不要为其频繁使用成人化妆品等。</div><div>  然而,家长再怎么努力,也总有无法企及之处。比如,当前各种儿童营养品广告到处可见,难免会对家长产生误导。再如,网络和电视上的黄色镜头难以杜绝,家长再怎么防范,也不能完全将之挡在孩子的视线之外。更何况当前社会压力大,家长顾了工作顾家庭,无法时时处处盯着孩子,也无法管束好孩子的日常饮食。就算家长能确保孩子的饮食合理,也无法保证食品中不含激素或其它具有催熟功能的添加剂,而这一切,都不是家长所能影响和决定的。</div><div>  某种程度而言,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既反映出家长们的科学素养,更是社会环境及食品安全与的体现;减少儿童性早熟,既是家长们的责任,更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命题。</div> 孤帆一叶
38513464011385134PE_U_Article10个月的女婴来月经了?大脑长瘤致性早熟!康之易50311102015-07-21T11:02: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54:43+08:00 2024-08-07T21:53:12.537+08:00 康之易 2024-09-20T11:44:04.647+08:00 字形 false 15511952597599420224 385134 10|0个|个月|月的|的女|女婴|婴来|来月|月经|经了|了?|?大|大脑|脑长|长瘤|瘤致|致性|性早|早熟|熟! 广州日报 才出生10个月的女婴,竟然乳房发育、长出阴毛,每个月的“例假”都如约拜访。罪魁祸首原来脑中央一个5毫米的小瘤子。日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帮这名女婴摘除了瘤子,手术到今天刚好满月,“例假”停止造访,体内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说明手术成功帮女婴从“小熟女”的状态“返老还童”。据介绍,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1/10万~1/5万,因为手术具有一定危险性,一般只能靠打针来抑制发育,10岁左右才能停药。 <div>  才出生10个月的女婴,竟然乳房发育、长出阴毛,每个月的“例假”都如约拜访。罪魁祸首原来脑中央一个5毫米的小瘤子。日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帮这名女婴摘除了瘤子,手术到今天刚好满月,“例假”停止造访,体内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说明手术成功帮女婴从“小熟女”的状态“返老还童”。据介绍,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1/10万~1/5万,因为手术具有一定危险性,一般只能靠打针来抑制发育,10岁左右才能停药。</div><div>  家人以为“吃错东西”</div><div>  这名来自梅州的女婴从10个月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现象,家人开始都以为只是“吃错东西”,当地医院也只是让继续观察。没想到连续接近半年,每个月都会“来月经”,持续三四天时间,体内性激素雌二醇是正常水平的3倍以上。来到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检查才知道,大脑中央的下丘脑处有一个错构瘤,不过五六毫米大,却一直在刺激周围的组织分泌大量激素,导致女婴性早熟。</div><div>  “我们接诊的性早熟孩子一年有几千例,但下丘脑错构瘤的发病率只有1/10万~1/5万,我们只接诊过8例。”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丽介绍。因为下丘脑就在大脑中央,周围有许多重要血管、神经,位置敏感,所以一般都不建议手术,而是通过打针抑制发育,直到青春期停药,让其自由发育,而缺点则是长期打针需要时常检查预防副作用,每年需要花费两三万元,对孩子的心理也会有一定影响。</div><div>  痴笑性癫痫也是该病症状之一</div><div>  该院小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方成指出,下丘脑错构瘤要确诊并不难,治疗方式也很明确。如果做手术,关键是既不要牵扯到神经、血管,避免致残致死等严重并发症;又要把瘤子摘得够彻底,避免以后还要药物治疗。这名女婴的手术借助到立体放大等技术,瘤子最终顺利切除。手术后第6天性激素已经降到正常。</div><div>  他提醒,下丘脑错构瘤除了会引起儿童性早熟,还有一个特征性的改变就是痴笑性癫痫,即与情绪无关地发笑,建议患儿家长选择手术要慎重,避免因为医院经验不足而引起严重并发症。</div> 不分页 10,0个,个月,月的,的女,女婴,婴来,来月,月经,经了,了?,?大,大脑,脑长,长瘤,瘤致,致性,性早,早熟,熟! <div>  才出生10个月的女婴,竟然乳房发育、长出阴毛,每个月的“例假”都如约拜访。罪魁祸首原来脑中央一个5毫米的小瘤子。日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帮这名女婴摘除了瘤子,手术到今天刚好满月,“例假”停止造访,体内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说明手术成功帮女婴从“小熟女”的状态“返老还童”。据介绍,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1/10万~1/5万,因为手术具有一定危险性,一般只能靠打针来抑制发育,10岁左右才能停药。</div><div>  家人以为“吃错东西”</div><div>  这名来自梅州的女婴从10个月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现象,家人开始都以为只是“吃错东西”,当地医院也只是让继续观察。没想到连续接近半年,每个月都会“来月经”,持续三四天时间,体内性激素雌二醇是正常水平的3倍以上。来到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检查才知道,大脑中央的下丘脑处有一个错构瘤,不过五六毫米大,却一直在刺激周围的组织分泌大量激素,导致女婴性早熟。</div><div>  “我们接诊的性早熟孩子一年有几千例,但下丘脑错构瘤的发病率只有1/10万~1/5万,我们只接诊过8例。”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丽介绍。因为下丘脑就在大脑中央,周围有许多重要血管、神经,位置敏感,所以一般都不建议手术,而是通过打针抑制发育,直到青春期停药,让其自由发育,而缺点则是长期打针需要时常检查预防副作用,每年需要花费两三万元,对孩子的心理也会有一定影响。</div><div>  痴笑性癫痫也是该病症状之一</div><div>  该院小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方成指出,下丘脑错构瘤要确诊并不难,治疗方式也很明确。如果做手术,关键是既不要牵扯到神经、血管,避免致残致死等严重并发症;又要把瘤子摘得够彻底,避免以后还要药物治疗。这名女婴的手术借助到立体放大等技术,瘤子最终顺利切除。手术后第6天性激素已经降到正常。</div><div>  他提醒,下丘脑错构瘤除了会引起儿童性早熟,还有一个特征性的改变就是痴笑性癫痫,即与情绪无关地发笑,建议患儿家长选择手术要慎重,避免因为医院经验不足而引起严重并发症。</div> <div>  才出生10个月的女婴,竟然乳房发育、长出阴毛,每个月的“例假”都如约拜访。罪魁祸首原来脑中央一个5毫米的小瘤子。日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帮这名女婴摘除了瘤子,手术到今天刚好满月,“例假”停止造访,体内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说明手术成功帮女婴从“小熟女”的状态“返老还童”。据介绍,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1/10万~1/5万,因为手术具有一定危险性,一般只能靠打针来抑制发育,10岁左右才能停药。</div><div>  家人以为“吃错东西”</div><div>  这名来自梅州的女婴从10个月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现象,家人开始都以为只是“吃错东西”,当地医院也只是让继续观察。没想到连续接近半年,每个月都会“来月经”,持续三四天时间,体内性激素雌二醇是正常水平的3倍以上。来到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检查才知道,大脑中央的下丘脑处有一个错构瘤,不过五六毫米大,却一直在刺激周围的组织分泌大量激素,导致女婴性早熟。</div><div>  “我们接诊的性早熟孩子一年有几千例,但下丘脑错构瘤的发病率只有1/10万~1/5万,我们只接诊过8例。”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丽介绍。因为下丘脑就在大脑中央,周围有许多重要血管、神经,位置敏感,所以一般都不建议手术,而是通过打针抑制发育,直到青春期停药,让其自由发育,而缺点则是长期打针需要时常检查预防副作用,每年需要花费两三万元,对孩子的心理也会有一定影响。</div><div>  痴笑性癫痫也是该病症状之一</div><div>  该院小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方成指出,下丘脑错构瘤要确诊并不难,治疗方式也很明确。如果做手术,关键是既不要牵扯到神经、血管,避免致残致死等严重并发症;又要把瘤子摘得够彻底,避免以后还要药物治疗。这名女婴的手术借助到立体放大等技术,瘤子最终顺利切除。手术后第6天性激素已经降到正常。</div><div>  他提醒,下丘脑错构瘤除了会引起儿童性早熟,还有一个特征性的改变就是痴笑性癫痫,即与情绪无关地发笑,建议患儿家长选择手术要慎重,避免因为医院经验不足而引起严重并发症。</div> 独行狭
38503164011385031PE_U_Article天天吃蜂蜜和豆腐 一个1岁女宝宝竟然性早熟了康之易50311202015-07-08T09:11: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51:49+08:00 2024-08-07T21:53:12.537+08:00 康之易 2024-09-20T19:39:24.52+08:00 字形 false 8037760567397568422 385031 天天|天吃|吃蜂|蜂蜜|蜜和|和豆|豆腐|腐一|一个|个1|1岁|岁女|女宝|宝宝|宝竟|竟然|然性|性早|早熟|熟了 钱江晚报 由于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建议豆腐、豆浆一周顶多吃一两次;蜂蜜一年一两次为宜。特别要提醒的是,很多家长以为宝宝蜂蜜就可以放心喝,其实不然。 <div>  兰溪辣妈金女士,有个1岁的漂亮女儿琪琪(化名)。</div><div>  跟很多上班族妈妈一样,金女士一有空就钻研育儿小知识。对女儿的照顾,她几乎是亲力亲为。</div><div>  可是,前不久,她给女儿洗澡时发现,女儿胸部上长了两个硬块。到医院检查,居然被诊断为性早熟。而罪魁祸首,可能是她天天喂女儿吃蜂蜜、豆腐。</div><div>  昨天,她带女儿去复查。所幸,恢复得还不错,硬块慢慢消下去了。</div><div>  1岁女儿胸部鼓起来了</div><div>  这事,要从2个多月前说起。</div><div>  王侃是金华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小儿内分泌及儿童生长发育工作。一个周六,他在医院里坐诊。一对父母抱着个宝宝冲了进来。</div><div>  “医生,我女儿胸部好像发育了,这可怎么办啊,她才刚满1周岁啊。”女孩妈妈说着说着,眼泪都要出来了。</div><div>  她说,前一晚给女儿洗澡,突然发现,女儿原本很平坦的胸部有点鼓起来了,摸上去两边各有一个硬块。</div><div>  王医生一听,赶紧安抚家长紧张的情绪。性早熟的孩子,他几乎每天都能碰到,可年龄最小的一般起码有五六岁。</div><div>  这回这孩子,连走路都还没学会,胸部已经开始发育,确实很少见。</div><div>  王医生连忙先用手触检查,果然,每侧胸部都有一个硬块,大小约2*2厘米。</div><div>  为了进一步确认,医生又给她做了乳腺B超和子宫卵巢B超,显示真的是提前发育了。她这胸部,足足有9岁女孩那么大。</div><div>  此外,她的子宫大小、卵巢的容积都比同龄人要偏大。</div><div>  医生诊断,她是性早熟。听到结果,夫妻俩腿都软了。</div><div>  平常他们也关注过这方面的知识,可毕竟孩子才1岁,怎么就会中招呢?</div><div>  妈妈天天喂她蜂蜜豆腐</div><div>  “平常有没有给她吃蜂蜜、豆腐之类的东西?”医生问。</div><div>  “吃啊,几乎天天都吃。”金女士说,女儿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以来,就经常便秘。于是,她专门海淘了针对2岁以下孩子吃的蜂蜜,每天给女儿喝一点,效果还蛮好的。而且,女儿很爱吃豆腐,一天不吃就会嚷嚷。</div><div>  王侃医生说,问题,就出在蜂蜜和豆腐上。</div><div>  “可这是宝宝蜂蜜啊?”金女士说,她知道大人蜂蜜不宜给小孩吃。</div><div>  医生说,宝宝蜂蜜也含有很多雌激素。</div><div>  什么叫性早熟?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和阴茎增大等症状;女孩在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身高增长速度突增。</div><div>  现在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平常门诊中,一周能碰到50个左右。但1岁就性早熟的,还是比较少的。</div><div>  所幸,琪琪的病情还不算严重。不用吃药,在饮食上慢慢调节即可。</div><div>  豆腐、豆浆,一周吃一两次</div><div>  王医生提醒,豆芽、豆浆等豆制品、蜂王浆、成人化妆品都含有大量雌激素,尽量少给孩子吃或用。</div><div>  由于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建议豆腐、豆浆一周顶多吃一两次;蜂蜜一年一两次为宜。特别要提醒的是,很多家长以为宝宝蜂蜜就可以放心喝,其实不然。</div><div>  反季节蔬菜、水果;油炸、烧烤食品也要尽量不吃或少吃。后者的高热量会在孩子的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div><div>  本报通讯员 张丽花 吴伟岚 本报记者 侯明明</div> 不分页 天天,天吃,吃蜂,蜂蜜,蜜和,和豆,豆腐,腐一,一个,个1,1岁,岁女,女宝,宝宝,宝竟,竟然,然性,性早,早熟,熟了 <div>  兰溪辣妈金女士,有个1岁的漂亮女儿琪琪(化名)。</div><div>  跟很多上班族妈妈一样,金女士一有空就钻研育儿小知识。对女儿的照顾,她几乎是亲力亲为。</div><div>  可是,前不久,她给女儿洗澡时发现,女儿胸部上长了两个硬块。到医院检查,居然被诊断为性早熟。而罪魁祸首,可能是她天天喂女儿吃蜂蜜、豆腐。</div><div>  昨天,她带女儿去复查。所幸,恢复得还不错,硬块慢慢消下去了。</div><div>  1岁女儿胸部鼓起来了</div><div>  这事,要从2个多月前说起。</div><div>  王侃是金华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小儿内分泌及儿童生长发育工作。一个周六,他在医院里坐诊。一对父母抱着个宝宝冲了进来。</div><div>  “医生,我女儿胸部好像发育了,这可怎么办啊,她才刚满1周岁啊。”女孩妈妈说着说着,眼泪都要出来了。</div><div>  她说,前一晚给女儿洗澡,突然发现,女儿原本很平坦的胸部有点鼓起来了,摸上去两边各有一个硬块。</div><div>  王医生一听,赶紧安抚家长紧张的情绪。性早熟的孩子,他几乎每天都能碰到,可年龄最小的一般起码有五六岁。</div><div>  这回这孩子,连走路都还没学会,胸部已经开始发育,确实很少见。</div><div>  王医生连忙先用手触检查,果然,每侧胸部都有一个硬块,大小约2*2厘米。</div><div>  为了进一步确认,医生又给她做了乳腺B超和子宫卵巢B超,显示真的是提前发育了。她这胸部,足足有9岁女孩那么大。</div><div>  此外,她的子宫大小、卵巢的容积都比同龄人要偏大。</div><div>  医生诊断,她是性早熟。听到结果,夫妻俩腿都软了。</div><div>  平常他们也关注过这方面的知识,可毕竟孩子才1岁,怎么就会中招呢?</div><div>  妈妈天天喂她蜂蜜豆腐</div><div>  “平常有没有给她吃蜂蜜、豆腐之类的东西?”医生问。</div><div>  “吃啊,几乎天天都吃。”金女士说,女儿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以来,就经常便秘。于是,她专门海淘了针对2岁以下孩子吃的蜂蜜,每天给女儿喝一点,效果还蛮好的。而且,女儿很爱吃豆腐,一天不吃就会嚷嚷。</div><div>  王侃医生说,问题,就出在蜂蜜和豆腐上。</div><div>  “可这是宝宝蜂蜜啊?”金女士说,她知道大人蜂蜜不宜给小孩吃。</div><div>  医生说,宝宝蜂蜜也含有很多雌激素。</div><div>  什么叫性早熟?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和阴茎增大等症状;女孩在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身高增长速度突增。</div><div>  现在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平常门诊中,一周能碰到50个左右。但1岁就性早熟的,还是比较少的。</div><div>  所幸,琪琪的病情还不算严重。不用吃药,在饮食上慢慢调节即可。</div><div>  豆腐、豆浆,一周吃一两次</div><div>  王医生提醒,豆芽、豆浆等豆制品、蜂王浆、成人化妆品都含有大量雌激素,尽量少给孩子吃或用。</div><div>  由于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建议豆腐、豆浆一周顶多吃一两次;蜂蜜一年一两次为宜。特别要提醒的是,很多家长以为宝宝蜂蜜就可以放心喝,其实不然。</div><div>  反季节蔬菜、水果;油炸、烧烤食品也要尽量不吃或少吃。后者的高热量会在孩子的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div><div>  本报通讯员 张丽花 吴伟岚 本报记者 侯明明</div> <div>  兰溪辣妈金女士,有个1岁的漂亮女儿琪琪(化名)。</div><div>  跟很多上班族妈妈一样,金女士一有空就钻研育儿小知识。对女儿的照顾,她几乎是亲力亲为。</div><div>  可是,前不久,她给女儿洗澡时发现,女儿胸部上长了两个硬块。到医院检查,居然被诊断为性早熟。而罪魁祸首,可能是她天天喂女儿吃蜂蜜、豆腐。</div><div>  昨天,她带女儿去复查。所幸,恢复得还不错,硬块慢慢消下去了。</div><div>  1岁女儿胸部鼓起来了</div><div>  这事,要从2个多月前说起。</div><div>  王侃是金华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小儿内分泌及儿童生长发育工作。一个周六,他在医院里坐诊。一对父母抱着个宝宝冲了进来。</div><div>  “医生,我女儿胸部好像发育了,这可怎么办啊,她才刚满1周岁啊。”女孩妈妈说着说着,眼泪都要出来了。</div><div>  她说,前一晚给女儿洗澡,突然发现,女儿原本很平坦的胸部有点鼓起来了,摸上去两边各有一个硬块。</div><div>  王医生一听,赶紧安抚家长紧张的情绪。性早熟的孩子,他几乎每天都能碰到,可年龄最小的一般起码有五六岁。</div><div>  这回这孩子,连走路都还没学会,胸部已经开始发育,确实很少见。</div><div>  王医生连忙先用手触检查,果然,每侧胸部都有一个硬块,大小约2*2厘米。</div><div>  为了进一步确认,医生又给她做了乳腺B超和子宫卵巢B超,显示真的是提前发育了。她这胸部,足足有9岁女孩那么大。</div><div>  此外,她的子宫大小、卵巢的容积都比同龄人要偏大。</div><div>  医生诊断,她是性早熟。听到结果,夫妻俩腿都软了。</div><div>  平常他们也关注过这方面的知识,可毕竟孩子才1岁,怎么就会中招呢?</div><div>  妈妈天天喂她蜂蜜豆腐</div><div>  “平常有没有给她吃蜂蜜、豆腐之类的东西?”医生问。</div><div>  “吃啊,几乎天天都吃。”金女士说,女儿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以来,就经常便秘。于是,她专门海淘了针对2岁以下孩子吃的蜂蜜,每天给女儿喝一点,效果还蛮好的。而且,女儿很爱吃豆腐,一天不吃就会嚷嚷。</div><div>  王侃医生说,问题,就出在蜂蜜和豆腐上。</div><div>  “可这是宝宝蜂蜜啊?”金女士说,她知道大人蜂蜜不宜给小孩吃。</div><div>  医生说,宝宝蜂蜜也含有很多雌激素。</div><div>  什么叫性早熟?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和阴茎增大等症状;女孩在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身高增长速度突增。</div><div>  现在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平常门诊中,一周能碰到50个左右。但1岁就性早熟的,还是比较少的。</div><div>  所幸,琪琪的病情还不算严重。不用吃药,在饮食上慢慢调节即可。</div><div>  豆腐、豆浆,一周吃一两次</div><div>  王医生提醒,豆芽、豆浆等豆制品、蜂王浆、成人化妆品都含有大量雌激素,尽量少给孩子吃或用。</div><div>  由于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建议豆腐、豆浆一周顶多吃一两次;蜂蜜一年一两次为宜。特别要提醒的是,很多家长以为宝宝蜂蜜就可以放心喝,其实不然。</div><div>  反季节蔬菜、水果;油炸、烧烤食品也要尽量不吃或少吃。后者的高热量会在孩子的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div><div>  本报通讯员 张丽花 吴伟岚 本报记者 侯明明</div> 春雾秋水
38430064011384300PE_U_Article身材偏矮应要及时干预 性早熟女孩占到九成康之易50211102015-04-23T12:36: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30:51+08:00 2024-08-07T21:53:32.033+08:00 康之易 2024-09-20T21:42:05.217+08:00 字形 false 16507929436833618826 384300 身材|材偏|偏矮|矮应|应要|要及|及时|时干|干预|预性|性早|早熟|熟女|女孩|孩占|占到|到九|九成 钱江晚报 养儿育女真是件揪心事。孩子长得太胖,怕早发育了;长得太瘦,又担心不健康。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也存在关不少误区,医生的育儿建议不妨听听。 <div>&nbsp; &nbsp; 养儿育女真是件揪心事。孩子长得太胖,怕早发育了;长得太瘦,又担心不健康。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也存在关不少误区,医生的育儿建议不妨听听。</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女孩占到九成</div><div>&nbsp; &nbsp; 萧山区中医院儿科主任吴慧芬说,前来该院生长发育门诊求诊的小病人,一直很多。多数孩子出现了两个症状:性早熟和个子矮小。有性早熟症状的,大多数是七、八岁的女孩子,早期症状是乳房开始肿大。家长发现这一情况后都会十分紧张,认为女孩子性早熟是件十分严重的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大部分小患者都属于外围性性早熟,而非中枢性性早熟,是可逆转的,通常经过中药等调理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常。</div><div>&nbsp; &nbsp; 这类假性性早熟,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有些粗心的家长,孩子乳房出现肿块一直没发现,还以为是孩子比较胖的原因。待到发现前来就诊时,乳房已十分肿大,治疗周期就会相对长些,效果也会打折扣。若不及时治疗,这类假性性早熟极有可能变化为真正的性早熟,到时就悔之晚矣。</div><div>&nbsp; &nbsp; 前不久,一个7岁的小女孩被发现乳头下方有一粒小肿块,家长当即送到医院。由于症状刚刚出现,只复诊了一次就完全康复了。所以,医生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不妨多注意观察,看看孩子有没有乳房肿大等早期性发育症状。</div><div>&nbsp; &nbsp; 从门诊量来看,有性早熟症状的九成是女孩,男孩只占一成。但不要小看了这10%,男孩若出现罡丸变大等早期性早熟症状,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同时伴有中枢性肿瘤等其它疾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div><div>&nbsp; &nbsp; 身材偏矮,要及时干预</div><div>&nbsp; &nbsp; 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矮小症的发病率为3%,且正在逐年上升。这也是当前各类生长发育门诊一直火爆的原因之一。</div><div>&nbsp; &nbsp; “但是,身材偏矮并不等同于矮小症。” 吴慧芬说,前来就诊的多为2至15岁的孩子,年龄跨度较大,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是偏矮,还够不上矮小症的标准。</div><div>&nbsp; &nbsp; 那么,怎么样才能判断是不是矮小症?家长可查阅“儿童身高百分位标准值”, 如果是高于最低数值,则基本上是身材矮小,只需用一般的中药、穴位针刺等调理即可。如果低于最低数值范围的,则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待确诊后注射生长激素。一般只要发现和干预及时,孩子身高都可得到有效增高。</div><div>&nbsp; &nbsp; 但现实中,很多家长都会误以为孩子矮小是发育得晚,也有家长担心药物治疗会有副作用,于是想再等一段时间窜个儿,或者是通过锻炼来长个,拖到最后,女孩子月经来了,男孩子变声了,这时就来不及了。</div><div>&nbsp; &nbsp; 有个男孩子,15岁,身高只有1.40米,骨龄测试后只有12岁多,且预测身高值可达160CM,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增长身高的潜力还是蛮大的。但是家长却犹豫不决。大半年后再复诊,测测骨龄,已经变成了16岁,此时即使再注射生长激素,最多也只能长高1~2厘米了。这个男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太遗憾了。</div><div>&nbsp; &nbsp; 还有的家长则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所以不停地给孩子进补,其实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营养过剩,很有可能引起性早熟,而性早熟的孩子骨龄会提前闭合,反而会促成矮小症的发生。</div><div>&nbsp; &nbsp; 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是小孩生长发育的最快的季节,也是治疗矮小症的最佳时间。医生建议家长,千万要抓住这个“黄金时间段”。</div><div>&nbsp; &nbsp; 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和矮小症的发生,是很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一般来说,现在家庭生活条件普遍比较优越,为孩子提供的营养也十分充足,造成营养过剩,引起性早熟。此外,过多接触塑料等石油制品,里面的类激素成份也会诱发性早熟的发生。而孩子身材矮小,80%是因为遗传。此外,缺乏运动、睡前吃得过饱等也会造成个子矮小。</div><div>&nbsp; &nbsp; 但不良的生活习惯,却是导致性早熟和矮小症共同的罪魁祸首。晚睡和开灯睡觉,会同时造成性早熟和矮小症。人的生长激素在晚上11点钟时正处于量佳分泌时间,若此时还不睡或者睡得不好,则往往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发育。此外,睡前最好不要吃得太饱,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需要在血糖相对较低的环境下分泌,吃得太饱则会阻碍生长激素作用的发挥。反季节的水果、蔬菜也最好不要吃。当然,适量的运动,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肯定是有帮助的。</div> 不分页 身材,材偏,偏矮,矮应,应要,要及,及时,时干,干预,预性,性早,早熟,熟女,女孩,孩占,占到,到九,九成 <div>&nbsp; &nbsp; 养儿育女真是件揪心事。孩子长得太胖,怕早发育了;长得太瘦,又担心不健康。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也存在关不少误区,医生的育儿建议不妨听听。</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女孩占到九成</div><div>&nbsp; &nbsp; 萧山区中医院儿科主任吴慧芬说,前来该院生长发育门诊求诊的小病人,一直很多。多数孩子出现了两个症状:性早熟和个子矮小。有性早熟症状的,大多数是七、八岁的女孩子,早期症状是乳房开始肿大。家长发现这一情况后都会十分紧张,认为女孩子性早熟是件十分严重的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大部分小患者都属于外围性性早熟,而非中枢性性早熟,是可逆转的,通常经过中药等调理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常。</div><div>&nbsp; &nbsp; 这类假性性早熟,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有些粗心的家长,孩子乳房出现肿块一直没发现,还以为是孩子比较胖的原因。待到发现前来就诊时,乳房已十分肿大,治疗周期就会相对长些,效果也会打折扣。若不及时治疗,这类假性性早熟极有可能变化为真正的性早熟,到时就悔之晚矣。</div><div>&nbsp; &nbsp; 前不久,一个7岁的小女孩被发现乳头下方有一粒小肿块,家长当即送到医院。由于症状刚刚出现,只复诊了一次就完全康复了。所以,医生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不妨多注意观察,看看孩子有没有乳房肿大等早期性发育症状。</div><div>&nbsp; &nbsp; 从门诊量来看,有性早熟症状的九成是女孩,男孩只占一成。但不要小看了这10%,男孩若出现罡丸变大等早期性早熟症状,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同时伴有中枢性肿瘤等其它疾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div><div>&nbsp; &nbsp; 身材偏矮,要及时干预</div><div>&nbsp; &nbsp; 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矮小症的发病率为3%,且正在逐年上升。这也是当前各类生长发育门诊一直火爆的原因之一。</div><div>&nbsp; &nbsp; “但是,身材偏矮并不等同于矮小症。” 吴慧芬说,前来就诊的多为2至15岁的孩子,年龄跨度较大,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是偏矮,还够不上矮小症的标准。</div><div>&nbsp; &nbsp; 那么,怎么样才能判断是不是矮小症?家长可查阅“儿童身高百分位标准值”, 如果是高于最低数值,则基本上是身材矮小,只需用一般的中药、穴位针刺等调理即可。如果低于最低数值范围的,则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待确诊后注射生长激素。一般只要发现和干预及时,孩子身高都可得到有效增高。</div><div>&nbsp; &nbsp; 但现实中,很多家长都会误以为孩子矮小是发育得晚,也有家长担心药物治疗会有副作用,于是想再等一段时间窜个儿,或者是通过锻炼来长个,拖到最后,女孩子月经来了,男孩子变声了,这时就来不及了。</div><div>&nbsp; &nbsp; 有个男孩子,15岁,身高只有1.40米,骨龄测试后只有12岁多,且预测身高值可达160CM,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增长身高的潜力还是蛮大的。但是家长却犹豫不决。大半年后再复诊,测测骨龄,已经变成了16岁,此时即使再注射生长激素,最多也只能长高1~2厘米了。这个男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太遗憾了。</div><div>&nbsp; &nbsp; 还有的家长则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所以不停地给孩子进补,其实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营养过剩,很有可能引起性早熟,而性早熟的孩子骨龄会提前闭合,反而会促成矮小症的发生。</div><div>&nbsp; &nbsp; 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是小孩生长发育的最快的季节,也是治疗矮小症的最佳时间。医生建议家长,千万要抓住这个“黄金时间段”。</div><div>&nbsp; &nbsp; 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和矮小症的发生,是很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一般来说,现在家庭生活条件普遍比较优越,为孩子提供的营养也十分充足,造成营养过剩,引起性早熟。此外,过多接触塑料等石油制品,里面的类激素成份也会诱发性早熟的发生。而孩子身材矮小,80%是因为遗传。此外,缺乏运动、睡前吃得过饱等也会造成个子矮小。</div><div>&nbsp; &nbsp; 但不良的生活习惯,却是导致性早熟和矮小症共同的罪魁祸首。晚睡和开灯睡觉,会同时造成性早熟和矮小症。人的生长激素在晚上11点钟时正处于量佳分泌时间,若此时还不睡或者睡得不好,则往往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发育。此外,睡前最好不要吃得太饱,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需要在血糖相对较低的环境下分泌,吃得太饱则会阻碍生长激素作用的发挥。反季节的水果、蔬菜也最好不要吃。当然,适量的运动,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肯定是有帮助的。</div> <div>&nbsp; &nbsp; 养儿育女真是件揪心事。孩子长得太胖,怕早发育了;长得太瘦,又担心不健康。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也存在关不少误区,医生的育儿建议不妨听听。</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女孩占到九成</div><div>&nbsp; &nbsp; 萧山区中医院儿科主任吴慧芬说,前来该院生长发育门诊求诊的小病人,一直很多。多数孩子出现了两个症状:性早熟和个子矮小。有性早熟症状的,大多数是七、八岁的女孩子,早期症状是乳房开始肿大。家长发现这一情况后都会十分紧张,认为女孩子性早熟是件十分严重的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大部分小患者都属于外围性性早熟,而非中枢性性早熟,是可逆转的,通常经过中药等调理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常。</div><div>&nbsp; &nbsp; 这类假性性早熟,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有些粗心的家长,孩子乳房出现肿块一直没发现,还以为是孩子比较胖的原因。待到发现前来就诊时,乳房已十分肿大,治疗周期就会相对长些,效果也会打折扣。若不及时治疗,这类假性性早熟极有可能变化为真正的性早熟,到时就悔之晚矣。</div><div>&nbsp; &nbsp; 前不久,一个7岁的小女孩被发现乳头下方有一粒小肿块,家长当即送到医院。由于症状刚刚出现,只复诊了一次就完全康复了。所以,医生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不妨多注意观察,看看孩子有没有乳房肿大等早期性发育症状。</div><div>&nbsp; &nbsp; 从门诊量来看,有性早熟症状的九成是女孩,男孩只占一成。但不要小看了这10%,男孩若出现罡丸变大等早期性早熟症状,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同时伴有中枢性肿瘤等其它疾病,需要做进一步检查。</div><div>&nbsp; &nbsp; 身材偏矮,要及时干预</div><div>&nbsp; &nbsp; 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矮小症的发病率为3%,且正在逐年上升。这也是当前各类生长发育门诊一直火爆的原因之一。</div><div>&nbsp; &nbsp; “但是,身材偏矮并不等同于矮小症。” 吴慧芬说,前来就诊的多为2至15岁的孩子,年龄跨度较大,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是偏矮,还够不上矮小症的标准。</div><div>&nbsp; &nbsp; 那么,怎么样才能判断是不是矮小症?家长可查阅“儿童身高百分位标准值”, 如果是高于最低数值,则基本上是身材矮小,只需用一般的中药、穴位针刺等调理即可。如果低于最低数值范围的,则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待确诊后注射生长激素。一般只要发现和干预及时,孩子身高都可得到有效增高。</div><div>&nbsp; &nbsp; 但现实中,很多家长都会误以为孩子矮小是发育得晚,也有家长担心药物治疗会有副作用,于是想再等一段时间窜个儿,或者是通过锻炼来长个,拖到最后,女孩子月经来了,男孩子变声了,这时就来不及了。</div><div>&nbsp; &nbsp; 有个男孩子,15岁,身高只有1.40米,骨龄测试后只有12岁多,且预测身高值可达160CM,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增长身高的潜力还是蛮大的。但是家长却犹豫不决。大半年后再复诊,测测骨龄,已经变成了16岁,此时即使再注射生长激素,最多也只能长高1~2厘米了。这个男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太遗憾了。</div><div>&nbsp; &nbsp; 还有的家长则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所以不停地给孩子进补,其实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营养过剩,很有可能引起性早熟,而性早熟的孩子骨龄会提前闭合,反而会促成矮小症的发生。</div><div>&nbsp; &nbsp; 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是小孩生长发育的最快的季节,也是治疗矮小症的最佳时间。医生建议家长,千万要抓住这个“黄金时间段”。</div><div>&nbsp; &nbsp; 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和矮小症的发生,是很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一般来说,现在家庭生活条件普遍比较优越,为孩子提供的营养也十分充足,造成营养过剩,引起性早熟。此外,过多接触塑料等石油制品,里面的类激素成份也会诱发性早熟的发生。而孩子身材矮小,80%是因为遗传。此外,缺乏运动、睡前吃得过饱等也会造成个子矮小。</div><div>&nbsp; &nbsp; 但不良的生活习惯,却是导致性早熟和矮小症共同的罪魁祸首。晚睡和开灯睡觉,会同时造成性早熟和矮小症。人的生长激素在晚上11点钟时正处于量佳分泌时间,若此时还不睡或者睡得不好,则往往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发育。此外,睡前最好不要吃得太饱,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需要在血糖相对较低的环境下分泌,吃得太饱则会阻碍生长激素作用的发挥。反季节的水果、蔬菜也最好不要吃。当然,适量的运动,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肯定是有帮助的。</div> 相思无忧
38427564011384275PE_U_Article关注:植物激素致“儿童性早熟”?不必担心康之易50422402015-04-22T16:10: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9:30:11+08:00 2024-08-07T21:53:42.067+08:00 康之易 2024-08-30T20:27:41.267+08:00 字形 false 15596433819009814728 384275 关注|注:|:植|植物|物激|激素|素致|致“|“儿|儿童|童性|性早|早熟|熟”|”?|?不|不必|必担|担心 人民政协报 植物激素对人体不会产生激素效应。所以大家不应因此疑神疑鬼,把“宁可信其有”作为这种食物不能吃、那种食物也不能吃的理由,反倒是可能造成孩子的偏食——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或许影响更大。此外,环境中的“类雌激素”更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如塑化剂、杀虫剂、灭菌剂及工业污染物多氯联苯、二恶英等。 <div>&nbsp; &nbsp; 植物激素对人体不会产生激素效应。所以大家不应因此疑神疑鬼,把“宁可信其有”作为这种食物不能吃、那种食物也不能吃的理由,反倒是可能造成孩子的偏食——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或许影响更大。此外,环境中的“类雌激素”更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如塑化剂、杀虫剂、灭菌剂及工业污染物多氯联苯、二恶英等。</div><div>&nbsp; &nbsp; 一些人认为,现在有的孩子“存在性早熟或性发育异常”,和现今食品中含有激素有很大关系。还听说如果水果蔬菜中被添加雌激素,就会形状异常、外观色泽美丽、味道平淡……</div><div>&nbsp; &nbsp; 真相究竟如何呢?</div><div>&nbsp; &nbsp; 植物激素不会对人体产生激素效应</div><div>&nbsp; &nbsp; “儿童性早熟”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一些医生在内,许多人都把“施用了植物激素”的蔬菜水果当作了罪犯。这其实是一个经典的望文生义错误。</div><div>&nbsp; &nbsp; 在农业生产上会用一些化学物质去处理植物,使植物的生长状况更加符合我们预期,比如加速成熟或者促进长大等等。它们是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的物质,或者与之化学结构相似的物质,规范的名称是“植物生长调节素”,日常生活中往往被称为“植物激素”。因为这个名称,许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会促进儿童提早发育,出现性早熟。</div><div>&nbsp; &nbsp; 实际上,植物激素对人一点作用也没有。它们的作用机理,是进入植物后与细胞中的特定分子结合,产生信号,开始或者延缓植物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变植物的发育进程。这些基因表达和植物的发育过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本来就会发生,植物激素只是改变了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强度而已。这种改变并不会产生植物本来不产生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传说中的“有害物质”。</div><div>&nbsp; &nbsp; 人的性发育也是激素分泌的结果。但是人体中没有与植物激素结合的特定分子,所以植物激素对人就无法产生任何信号。也就是说,植物激素对人体完全产生不了激素效应。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跟其他任何化学物质一样,在量大的时候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并且,植物激素的作用还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合理用量下促进植物生长,过量的话不仅没用,甚至可能有相反的作用,所以也就不大可能被“滥用”。</div><div>&nbsp; &nbsp; 理性面对儿童性早熟</div><div>&nbsp; &nbsp; 但是儿童性早熟的报道确实越来越多,人们就想当然性地归结为“吃了某某食品所致”。实际上,这是一种“注意力偏差”。现在的人们对于孩子的发育状况更加关注,而资讯又很发达,所以儿童性早熟的案例就会被大家所知晓。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正常情况下一万个儿童中会有1到2个发生性早熟。在女童中这个比例更高,5到9岁的女孩中这个比例能达到万分之八。在一个大城市里,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会有几十万人,也就会有几百个孩子出现性早熟。在儿童医院中,也就自然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多起儿童性早熟”的病例。</div><div>&nbsp; &nbsp;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但对儿童性早熟的原因却还知之甚少。因为找不到原因,也就给了人们胡乱猜想的空间。但是,科学理论和实践都显示,植物激素不会是原因。而所谓奶粉中的雌激素,也不是原因———因为,所有检测过的奶粉中的雌激素含量,比母乳中的雌激素含量还要低。而“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的新闻,后来已被曝出是奶粉行业恶性竞争而进行的陷害。</div><div>&nbsp; &nbsp; 所以父母们不应因此疑神疑鬼,把“宁可信其有”作为这种食物也不能吃、那种食物也不能吃的理由,反倒是可能造成孩子的偏食——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或许影响更大。</div><div>&nbsp; &nbsp; 环境雌激素值得关注</div><div>&nbsp; &nbsp; 蔬菜水果中的植物激素不应该担心,奶粉中的雌激素不值得担心,不过环境中的“类雌激素”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div><div>&nbsp; &nbsp; 无论男女,人体都会分泌雌激素。人体会自己调节,让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处于合理水平。环境中有一些物质,虽然在分子结构上可能与雌激素相差较大,却仍然可以影响人体雌激素的水平。</div><div>&nbsp; &nbsp; 目前发现的环境雌激素很多。塑化剂是其中的一类,比塑化剂更普遍的环境雌激素是某些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比如人们熟知的滴滴涕。还有一些工业污染物,比如多氯联苯、二恶英。一些药物比如避孕药自不必说含有雌激素,甚至有些洗涤用品的成分也有雌激素活性。甚至有一些重金属,比如铅、汞、镉等,也能影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div><div>&nbsp; &nbsp; 许多天然植物中也有一些成分具有环境雌激素,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豆类中的异黄酮。全谷以及蔬菜水果中的一些“植物化学成分”也具有雌激素活性。不过,它们的活性很弱,在正常的食用量下难以影响人体的雌激素水平。而它们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所以父母们大可不必担心,还是应该尽量让孩子们吃蔬菜。</div><div>&nbsp; &nbsp; (作者系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div> 不分页 关注,注,植,植物,物激,激素,素致,致,儿,儿童,童性,性早,早熟,熟,?,?不,不必,必担,担心 <div>&nbsp; &nbsp; 植物激素对人体不会产生激素效应。所以大家不应因此疑神疑鬼,把“宁可信其有”作为这种食物不能吃、那种食物也不能吃的理由,反倒是可能造成孩子的偏食——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或许影响更大。此外,环境中的“类雌激素”更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如塑化剂、杀虫剂、灭菌剂及工业污染物多氯联苯、二恶英等。</div><div>&nbsp; &nbsp; 一些人认为,现在有的孩子“存在性早熟或性发育异常”,和现今食品中含有激素有很大关系。还听说如果水果蔬菜中被添加雌激素,就会形状异常、外观色泽美丽、味道平淡……</div><div>&nbsp; &nbsp; 真相究竟如何呢?</div><div>&nbsp; &nbsp; 植物激素不会对人体产生激素效应</div><div>&nbsp; &nbsp; “儿童性早熟”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一些医生在内,许多人都把“施用了植物激素”的蔬菜水果当作了罪犯。这其实是一个经典的望文生义错误。</div><div>&nbsp; &nbsp; 在农业生产上会用一些化学物质去处理植物,使植物的生长状况更加符合我们预期,比如加速成熟或者促进长大等等。它们是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的物质,或者与之化学结构相似的物质,规范的名称是“植物生长调节素”,日常生活中往往被称为“植物激素”。因为这个名称,许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会促进儿童提早发育,出现性早熟。</div><div>&nbsp; &nbsp; 实际上,植物激素对人一点作用也没有。它们的作用机理,是进入植物后与细胞中的特定分子结合,产生信号,开始或者延缓植物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变植物的发育进程。这些基因表达和植物的发育过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本来就会发生,植物激素只是改变了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强度而已。这种改变并不会产生植物本来不产生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传说中的“有害物质”。</div><div>&nbsp; &nbsp; 人的性发育也是激素分泌的结果。但是人体中没有与植物激素结合的特定分子,所以植物激素对人就无法产生任何信号。也就是说,植物激素对人体完全产生不了激素效应。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跟其他任何化学物质一样,在量大的时候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并且,植物激素的作用还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合理用量下促进植物生长,过量的话不仅没用,甚至可能有相反的作用,所以也就不大可能被“滥用”。</div><div>&nbsp; &nbsp; 理性面对儿童性早熟</div><div>&nbsp; &nbsp; 但是儿童性早熟的报道确实越来越多,人们就想当然性地归结为“吃了某某食品所致”。实际上,这是一种“注意力偏差”。现在的人们对于孩子的发育状况更加关注,而资讯又很发达,所以儿童性早熟的案例就会被大家所知晓。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正常情况下一万个儿童中会有1到2个发生性早熟。在女童中这个比例更高,5到9岁的女孩中这个比例能达到万分之八。在一个大城市里,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会有几十万人,也就会有几百个孩子出现性早熟。在儿童医院中,也就自然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多起儿童性早熟”的病例。</div><div>&nbsp; &nbsp;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但对儿童性早熟的原因却还知之甚少。因为找不到原因,也就给了人们胡乱猜想的空间。但是,科学理论和实践都显示,植物激素不会是原因。而所谓奶粉中的雌激素,也不是原因———因为,所有检测过的奶粉中的雌激素含量,比母乳中的雌激素含量还要低。而“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的新闻,后来已被曝出是奶粉行业恶性竞争而进行的陷害。</div><div>&nbsp; &nbsp; 所以父母们不应因此疑神疑鬼,把“宁可信其有”作为这种食物也不能吃、那种食物也不能吃的理由,反倒是可能造成孩子的偏食——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或许影响更大。</div><div>&nbsp; &nbsp; 环境雌激素值得关注</div><div>&nbsp; &nbsp; 蔬菜水果中的植物激素不应该担心,奶粉中的雌激素不值得担心,不过环境中的“类雌激素”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div><div>&nbsp; &nbsp; 无论男女,人体都会分泌雌激素。人体会自己调节,让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处于合理水平。环境中有一些物质,虽然在分子结构上可能与雌激素相差较大,却仍然可以影响人体雌激素的水平。</div><div>&nbsp; &nbsp; 目前发现的环境雌激素很多。塑化剂是其中的一类,比塑化剂更普遍的环境雌激素是某些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比如人们熟知的滴滴涕。还有一些工业污染物,比如多氯联苯、二恶英。一些药物比如避孕药自不必说含有雌激素,甚至有些洗涤用品的成分也有雌激素活性。甚至有一些重金属,比如铅、汞、镉等,也能影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div><div>&nbsp; &nbsp; 许多天然植物中也有一些成分具有环境雌激素,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豆类中的异黄酮。全谷以及蔬菜水果中的一些“植物化学成分”也具有雌激素活性。不过,它们的活性很弱,在正常的食用量下难以影响人体的雌激素水平。而它们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所以父母们大可不必担心,还是应该尽量让孩子们吃蔬菜。</div><div>&nbsp; &nbsp; (作者系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div> <div>&nbsp; &nbsp; 植物激素对人体不会产生激素效应。所以大家不应因此疑神疑鬼,把“宁可信其有”作为这种食物不能吃、那种食物也不能吃的理由,反倒是可能造成孩子的偏食——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或许影响更大。此外,环境中的“类雌激素”更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如塑化剂、杀虫剂、灭菌剂及工业污染物多氯联苯、二恶英等。</div><div>&nbsp; &nbsp; 一些人认为,现在有的孩子“存在性早熟或性发育异常”,和现今食品中含有激素有很大关系。还听说如果水果蔬菜中被添加雌激素,就会形状异常、外观色泽美丽、味道平淡……</div><div>&nbsp; &nbsp; 真相究竟如何呢?</div><div>&nbsp; &nbsp; 植物激素不会对人体产生激素效应</div><div>&nbsp; &nbsp; “儿童性早熟”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一些医生在内,许多人都把“施用了植物激素”的蔬菜水果当作了罪犯。这其实是一个经典的望文生义错误。</div><div>&nbsp; &nbsp; 在农业生产上会用一些化学物质去处理植物,使植物的生长状况更加符合我们预期,比如加速成熟或者促进长大等等。它们是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的物质,或者与之化学结构相似的物质,规范的名称是“植物生长调节素”,日常生活中往往被称为“植物激素”。因为这个名称,许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会促进儿童提早发育,出现性早熟。</div><div>&nbsp; &nbsp; 实际上,植物激素对人一点作用也没有。它们的作用机理,是进入植物后与细胞中的特定分子结合,产生信号,开始或者延缓植物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变植物的发育进程。这些基因表达和植物的发育过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本来就会发生,植物激素只是改变了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强度而已。这种改变并不会产生植物本来不产生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传说中的“有害物质”。</div><div>&nbsp; &nbsp; 人的性发育也是激素分泌的结果。但是人体中没有与植物激素结合的特定分子,所以植物激素对人就无法产生任何信号。也就是说,植物激素对人体完全产生不了激素效应。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跟其他任何化学物质一样,在量大的时候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并且,植物激素的作用还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合理用量下促进植物生长,过量的话不仅没用,甚至可能有相反的作用,所以也就不大可能被“滥用”。</div><div>&nbsp; &nbsp; 理性面对儿童性早熟</div><div>&nbsp; &nbsp; 但是儿童性早熟的报道确实越来越多,人们就想当然性地归结为“吃了某某食品所致”。实际上,这是一种“注意力偏差”。现在的人们对于孩子的发育状况更加关注,而资讯又很发达,所以儿童性早熟的案例就会被大家所知晓。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正常情况下一万个儿童中会有1到2个发生性早熟。在女童中这个比例更高,5到9岁的女孩中这个比例能达到万分之八。在一个大城市里,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会有几十万人,也就会有几百个孩子出现性早熟。在儿童医院中,也就自然会出现“一段时间内多起儿童性早熟”的病例。</div><div>&nbsp; &nbsp;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相当发达,但对儿童性早熟的原因却还知之甚少。因为找不到原因,也就给了人们胡乱猜想的空间。但是,科学理论和实践都显示,植物激素不会是原因。而所谓奶粉中的雌激素,也不是原因———因为,所有检测过的奶粉中的雌激素含量,比母乳中的雌激素含量还要低。而“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的新闻,后来已被曝出是奶粉行业恶性竞争而进行的陷害。</div><div>&nbsp; &nbsp; 所以父母们不应因此疑神疑鬼,把“宁可信其有”作为这种食物也不能吃、那种食物也不能吃的理由,反倒是可能造成孩子的偏食——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或许影响更大。</div><div>&nbsp; &nbsp; 环境雌激素值得关注</div><div>&nbsp; &nbsp; 蔬菜水果中的植物激素不应该担心,奶粉中的雌激素不值得担心,不过环境中的“类雌激素”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div><div>&nbsp; &nbsp; 无论男女,人体都会分泌雌激素。人体会自己调节,让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处于合理水平。环境中有一些物质,虽然在分子结构上可能与雌激素相差较大,却仍然可以影响人体雌激素的水平。</div><div>&nbsp; &nbsp; 目前发现的环境雌激素很多。塑化剂是其中的一类,比塑化剂更普遍的环境雌激素是某些杀虫剂、除草剂、灭菌剂,比如人们熟知的滴滴涕。还有一些工业污染物,比如多氯联苯、二恶英。一些药物比如避孕药自不必说含有雌激素,甚至有些洗涤用品的成分也有雌激素活性。甚至有一些重金属,比如铅、汞、镉等,也能影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div><div>&nbsp; &nbsp; 许多天然植物中也有一些成分具有环境雌激素,最为人们熟知的是豆类中的异黄酮。全谷以及蔬菜水果中的一些“植物化学成分”也具有雌激素活性。不过,它们的活性很弱,在正常的食用量下难以影响人体的雌激素水平。而它们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所以父母们大可不必担心,还是应该尽量让孩子们吃蔬菜。</div><div>&nbsp; &nbsp; (作者系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div> 悟天
38309864011383098PE_U_Article儿童食用蜂王浆或致性早熟 饮食禁忌需掌握康之易50211202015-03-02T11:24: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8:57:31+08:00 2024-08-07T21:54:03.903+08:00 康之易 2024-09-20T20:39:54.237+08:00 字形 false 14283335715957005981 383098 儿童|童食|食用|用蜂|蜂王|王浆|浆或|或致|致性|性早|早熟|熟饮|饮食|食禁|禁忌|忌需|需掌|掌握 顾泳 解放日报 5岁的彤彤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妈妈却满脸焦虑,原来两周以来,妈妈在给孩子洗澡时,吃惊地发现,彤彤的乳房变大了,且摸上去有小小的硬块。经医生诊断,孩子乳房“超常”生长,所幸骨龄、子宫、卵巢等其他身体状况还属正常。仔细询问病史方知,彤彤一个多月来经常喝蜂王浆。专家表示,饮食不恰当,可能就是孩子内分泌紊乱,继而诱发性早熟的原因。 <div>&nbsp; &nbsp; 5岁的彤彤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妈妈却满脸焦虑,原来两周以来,妈妈在给孩子洗澡时,吃惊地发现,彤彤的乳房变大了,且摸上去有小小的硬块。经医生诊断,孩子乳房“超常”生长,所幸骨龄、子宫、卵巢等其他身体状况还属正常。仔细询问病史方知,彤彤一个多月来经常喝蜂王浆。专家表示,饮食不恰当,可能就是孩子内分泌紊乱,继而诱发性早熟的原因。&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性早熟有办法预防吗?怎样辨别真假性早熟?记者就此采访上海中医大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陈伟斌教授,请她来讲解儿童性早熟的防治知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本报记者 顾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现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上海3%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正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儿童性早熟发生率约为1%,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发生率约为3%。到底什么叫性早熟?性早熟与正常的青春期发育该怎么鉴别?陈伟斌解释,每个正常儿童的青春期与性发育的开始时间,有一定变异; 但在医学界,还是有相对比较权威的性早熟诊断标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说,所谓性早熟,一般认为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增大、长阴毛、白带增多等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10岁前月经来潮; 男孩10岁前声音变粗、睾丸增大、阴毛生长或有遗精等表现,即为性早熟。也有学者认为,儿童的青春期与性发育早于当地正常儿童平均年龄2个标准差,便是性早熟。因此,对于性早熟的诊断,是一个比较慎重的问题,最好经过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医生进行评估后才能做出诊断。</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诊断:</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如何鉴别真假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伟斌说,被诊断为性早熟的孩子们中,80%的女孩、50%的男孩是无器质性病因的性早熟,即假性性早熟; 余者才是真性性早熟。那么怎样鉴别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这其中,最准确的鉴别方法是实验室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刺激试验。此外,还有性激素测定、阴道上皮成熟指数、骨龄检查、子宫、卵巢、睾丸超声波检查等,也有一定辅助诊断作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表示,LHRH兴奋试验是一个动态的功能试验,LHRH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主要刺激垂体的黄体生成素分泌,同时刺激促卵泡激素的分泌。通过这一试验,可了解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现有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现,儿童受到过多光线照射,会通过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早熟或生殖器过度发育。如果两三岁的孩子就有了性特征,那么性早熟的可能性很大。性早熟给孩子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有的甚至会产生严重生理和心理创伤。例如,个头偏矮、内分泌紊乱、自卑心理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个头偏矮。由于骨骼发育过快,性早熟儿童的生长周期明显缩短,没有足够时间发育,最终使其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矮。真性性早熟的孩子,超过一半者最终身高不足150厘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内分泌紊乱。性早熟本身就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只不过患儿自身内分泌失调程度存在个体差异。症状较轻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性激素水平失调,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或合并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继而出现更多临床表现。</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格压抑。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为自己在体形、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过早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恐惧、不安情绪,对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久不良影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预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肥胖缺觉也是诱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对于儿童性早熟的预防,陈伟斌给家长几点建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对外源性性早熟,可以完全实现预防。如,避孕药引起幼儿性早熟屡有报道,因此,服用避孕药物的年轻家长们,应将药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医学专家已发现,孩子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胎盘保健品2至24个月后,乳房会发育,停用后症状消失。</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避免营养过剩。过多的体脂会促成性早熟,应适当控制饮食,对较肥胖的孩子,要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但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宜多吃牛奶、新鲜蔬果。</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增加体育运动。每天应有20至30分钟的体育活动,多进行有利于长高的运动,如跳绳、爬楼梯、拉单杠、跑步、跳高、游泳、踢毽子等。夏季避免紫外线过多照射,紫外线也有可能促进性发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睡眠时间要充足。由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在夜间处于高峰阶段,所以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一般不少于9小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饮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家长须记哪些禁忌</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总有家长询问,预防性早熟,孩子平日饮食该怎么挑选?专家表示,营养并非越丰富越好,一些食物对儿童来说,并不宜进食。具体说来,以下禁忌还应记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滋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蜂皇浆。中医认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被催熟的家禽肉,长期吃激素喂养的鸡鸭鸽子,成就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食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反季节蔬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应避免给孩子食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油炸类食品,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高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巧克力、蛋糕、饮料等高脂高糖类食品; 同样,河鲜(虾、蟹、鱼)类含有生长激素的食品也尽量少摄入。</div> 不分页 儿童,童食,食用,用蜂,蜂王,王浆,浆或,或致,致性,性早,早熟,熟饮,饮食,食禁,禁忌,忌需,需掌,掌握 <div>&nbsp; &nbsp; 5岁的彤彤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妈妈却满脸焦虑,原来两周以来,妈妈在给孩子洗澡时,吃惊地发现,彤彤的乳房变大了,且摸上去有小小的硬块。经医生诊断,孩子乳房“超常”生长,所幸骨龄、子宫、卵巢等其他身体状况还属正常。仔细询问病史方知,彤彤一个多月来经常喝蜂王浆。专家表示,饮食不恰当,可能就是孩子内分泌紊乱,继而诱发性早熟的原因。&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性早熟有办法预防吗?怎样辨别真假性早熟?记者就此采访上海中医大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陈伟斌教授,请她来讲解儿童性早熟的防治知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本报记者 顾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现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上海3%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正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儿童性早熟发生率约为1%,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发生率约为3%。到底什么叫性早熟?性早熟与正常的青春期发育该怎么鉴别?陈伟斌解释,每个正常儿童的青春期与性发育的开始时间,有一定变异; 但在医学界,还是有相对比较权威的性早熟诊断标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说,所谓性早熟,一般认为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增大、长阴毛、白带增多等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10岁前月经来潮; 男孩10岁前声音变粗、睾丸增大、阴毛生长或有遗精等表现,即为性早熟。也有学者认为,儿童的青春期与性发育早于当地正常儿童平均年龄2个标准差,便是性早熟。因此,对于性早熟的诊断,是一个比较慎重的问题,最好经过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医生进行评估后才能做出诊断。</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诊断:</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如何鉴别真假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伟斌说,被诊断为性早熟的孩子们中,80%的女孩、50%的男孩是无器质性病因的性早熟,即假性性早熟; 余者才是真性性早熟。那么怎样鉴别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这其中,最准确的鉴别方法是实验室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刺激试验。此外,还有性激素测定、阴道上皮成熟指数、骨龄检查、子宫、卵巢、睾丸超声波检查等,也有一定辅助诊断作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表示,LHRH兴奋试验是一个动态的功能试验,LHRH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主要刺激垂体的黄体生成素分泌,同时刺激促卵泡激素的分泌。通过这一试验,可了解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现有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现,儿童受到过多光线照射,会通过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早熟或生殖器过度发育。如果两三岁的孩子就有了性特征,那么性早熟的可能性很大。性早熟给孩子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有的甚至会产生严重生理和心理创伤。例如,个头偏矮、内分泌紊乱、自卑心理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个头偏矮。由于骨骼发育过快,性早熟儿童的生长周期明显缩短,没有足够时间发育,最终使其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矮。真性性早熟的孩子,超过一半者最终身高不足150厘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内分泌紊乱。性早熟本身就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只不过患儿自身内分泌失调程度存在个体差异。症状较轻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性激素水平失调,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或合并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继而出现更多临床表现。</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格压抑。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为自己在体形、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过早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恐惧、不安情绪,对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久不良影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预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肥胖缺觉也是诱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对于儿童性早熟的预防,陈伟斌给家长几点建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对外源性性早熟,可以完全实现预防。如,避孕药引起幼儿性早熟屡有报道,因此,服用避孕药物的年轻家长们,应将药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医学专家已发现,孩子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胎盘保健品2至24个月后,乳房会发育,停用后症状消失。</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避免营养过剩。过多的体脂会促成性早熟,应适当控制饮食,对较肥胖的孩子,要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但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宜多吃牛奶、新鲜蔬果。</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增加体育运动。每天应有20至30分钟的体育活动,多进行有利于长高的运动,如跳绳、爬楼梯、拉单杠、跑步、跳高、游泳、踢毽子等。夏季避免紫外线过多照射,紫外线也有可能促进性发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睡眠时间要充足。由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在夜间处于高峰阶段,所以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一般不少于9小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饮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家长须记哪些禁忌</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总有家长询问,预防性早熟,孩子平日饮食该怎么挑选?专家表示,营养并非越丰富越好,一些食物对儿童来说,并不宜进食。具体说来,以下禁忌还应记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滋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蜂皇浆。中医认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被催熟的家禽肉,长期吃激素喂养的鸡鸭鸽子,成就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食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反季节蔬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应避免给孩子食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油炸类食品,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高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巧克力、蛋糕、饮料等高脂高糖类食品; 同样,河鲜(虾、蟹、鱼)类含有生长激素的食品也尽量少摄入。</div> <div>&nbsp; &nbsp; 5岁的彤彤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妈妈却满脸焦虑,原来两周以来,妈妈在给孩子洗澡时,吃惊地发现,彤彤的乳房变大了,且摸上去有小小的硬块。经医生诊断,孩子乳房“超常”生长,所幸骨龄、子宫、卵巢等其他身体状况还属正常。仔细询问病史方知,彤彤一个多月来经常喝蜂王浆。专家表示,饮食不恰当,可能就是孩子内分泌紊乱,继而诱发性早熟的原因。&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性早熟有办法预防吗?怎样辨别真假性早熟?记者就此采访上海中医大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陈伟斌教授,请她来讲解儿童性早熟的防治知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本报记者 顾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现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上海3%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正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儿童性早熟发生率约为1%,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发生率约为3%。到底什么叫性早熟?性早熟与正常的青春期发育该怎么鉴别?陈伟斌解释,每个正常儿童的青春期与性发育的开始时间,有一定变异; 但在医学界,还是有相对比较权威的性早熟诊断标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说,所谓性早熟,一般认为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增大、长阴毛、白带增多等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10岁前月经来潮; 男孩10岁前声音变粗、睾丸增大、阴毛生长或有遗精等表现,即为性早熟。也有学者认为,儿童的青春期与性发育早于当地正常儿童平均年龄2个标准差,便是性早熟。因此,对于性早熟的诊断,是一个比较慎重的问题,最好经过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医生进行评估后才能做出诊断。</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诊断:</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如何鉴别真假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伟斌说,被诊断为性早熟的孩子们中,80%的女孩、50%的男孩是无器质性病因的性早熟,即假性性早熟; 余者才是真性性早熟。那么怎样鉴别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这其中,最准确的鉴别方法是实验室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刺激试验。此外,还有性激素测定、阴道上皮成熟指数、骨龄检查、子宫、卵巢、睾丸超声波检查等,也有一定辅助诊断作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表示,LHRH兴奋试验是一个动态的功能试验,LHRH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主要刺激垂体的黄体生成素分泌,同时刺激促卵泡激素的分泌。通过这一试验,可了解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现有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现,儿童受到过多光线照射,会通过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早熟或生殖器过度发育。如果两三岁的孩子就有了性特征,那么性早熟的可能性很大。性早熟给孩子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有的甚至会产生严重生理和心理创伤。例如,个头偏矮、内分泌紊乱、自卑心理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个头偏矮。由于骨骼发育过快,性早熟儿童的生长周期明显缩短,没有足够时间发育,最终使其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矮。真性性早熟的孩子,超过一半者最终身高不足150厘米。</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内分泌紊乱。性早熟本身就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只不过患儿自身内分泌失调程度存在个体差异。症状较轻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性激素水平失调,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或合并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继而出现更多临床表现。</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格压抑。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为自己在体形、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过早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恐惧、不安情绪,对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久不良影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预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肥胖缺觉也是诱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对于儿童性早熟的预防,陈伟斌给家长几点建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1.对外源性性早熟,可以完全实现预防。如,避孕药引起幼儿性早熟屡有报道,因此,服用避孕药物的年轻家长们,应将药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医学专家已发现,孩子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胎盘保健品2至24个月后,乳房会发育,停用后症状消失。</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避免营养过剩。过多的体脂会促成性早熟,应适当控制饮食,对较肥胖的孩子,要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但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宜多吃牛奶、新鲜蔬果。</div><div><br></div><div>&nbsp; &nbsp; 3.增加体育运动。每天应有20至30分钟的体育活动,多进行有利于长高的运动,如跳绳、爬楼梯、拉单杠、跑步、跳高、游泳、踢毽子等。夏季避免紫外线过多照射,紫外线也有可能促进性发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4.睡眠时间要充足。由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在夜间处于高峰阶段,所以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一般不少于9小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饮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家长须记哪些禁忌</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总有家长询问,预防性早熟,孩子平日饮食该怎么挑选?专家表示,营养并非越丰富越好,一些食物对儿童来说,并不宜进食。具体说来,以下禁忌还应记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滋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蜂皇浆。中医认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被催熟的家禽肉,长期吃激素喂养的鸡鸭鸽子,成就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食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反季节蔬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应避免给孩子食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油炸类食品,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高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忌巧克力、蛋糕、饮料等高脂高糖类食品; 同样,河鲜(虾、蟹、鱼)类含有生长激素的食品也尽量少摄入。</div> 大大 顾泳
38154464011381544PE_U_Article防性早熟禁食名单热传 不乱吃补品可以预防康之易50111102014-11-24T15:58: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8:12:08+08:00 2024-08-07T21:54:32.603+08:00 康之易 2024-08-31T13:08:48.087+08:00 字形 false 13824665909323128710 381544 防性|性早|早熟|熟禁|禁食|食名|名单|单热|热传|传不|不乱|乱吃|吃补|补品|品可|可以|以预|预防 闻唱 吴志 中国妇女报 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产品的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和许多育儿网站上疯传,这份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的名单,让家有儿女的父母们惶恐不可终日。专家指出,目前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这些所谓的“激素食物”并不是想像的那样可怕,只要不过量食用,并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div>&nbsp; &nbsp; 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产品的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和许多育儿网站上疯传,这份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的名单,让家有儿女的父母们惶恐不可终日。专家指出,目前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这些所谓的“激素食物”并不是想像的那样可怕,只要不过量食用,并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但专家提醒,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性早熟也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专家建议,青春期前的孩子一年长高若超过8厘米就要提高警惕,一旦孩子有性早熟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 闻唱 吴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不久前,一份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名单,在微博、微信和许多育儿网站上广为流传,让家有儿女的父母们惶恐不可终日,家长们纷纷转发和提醒别人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悄然“走红”的禁食名单,是儿研所内分泌科医生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上面所列的禁食食品主要包括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10余种。此外,还有一些禁用产品,如芦荟护肤品等。那么,名单上的食品真的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吗?究竟什么是儿童性早熟?性早熟与饮食真有“勾结”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禁食名单并未做专门检测,难以确定所列食品导致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禁食名单来源于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位陈姓大夫,陈大夫介绍说,禁食名单是根据自己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开具的,但这份单子仅仅针对的是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儿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说:“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往往需要做很多项检查,不但价格贵,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每次我都会问孩子吃什么了,或者误用什么了,家长会谈到孩子经常吃的、用的物品。我会根据经验让其停用,然后再观察一段时间,90%以上的孩子停用了某种食物之后,性早熟的症状消失了,乳房也停止了发育。” 陈大夫称,这份禁食名单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陈大夫介绍,除了上述食品,自己接触的病例中,有误食避孕药的,误戴了大人丰乳罩的,在规避了接触源之后,症状基本都消失了,也没有进行别的治疗和干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说:“也不一定说吃了上述食品就会性早熟,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敏感人群确实需要注意。”</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同在儿研所内分泌科的另一位大夫说,儿童性早熟诱发原因很复杂,所有引发敏感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该物质对敏感儿童可以引起性早熟,即使是接触很少。孩子敏感是天生的,跟遗传有关,有的孩子家长就早熟。鉴定中,需要给儿童做取血、子宫卵巢和乳房B超、骨龄以及查性激素等一套检查。这位大夫在病历本上同样盖上一个禁食的章,上面写明:机械化生产的鸡肉、鸡蛋、淡水鱼、 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豆浆豆制品、激素类食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说,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动物营养级别越高,浓缩的污染风险也就越大,越肥育的食物也就越容易使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也分真假,真早熟会提前“激活”青春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任榕娜说,性早熟也有真假之分,那些所谓的“激素食物”,只要不过量食用,并不会引起儿童真性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真性性早熟与真正的青春发育过程完全相同,能产生生殖细胞,具有可生育能力。”任榕娜介绍,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被启动,可导致第二性征和生殖能力提前出现。而假性性早熟是仅有性激素作用导致的第二性征发育,不能产生精子或卵子,因而不具备有生育的能力。其导致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或体外。体内可来自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体外可来源于食物或药物。</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真性性早熟的发生原因复杂,既可是颅内病变引起的器质性疾病触动青春发育的“开关”所致,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孩性早熟95%为特发性性早熟,男孩多数有病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真性性早熟症状较为典型,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骨龄提前,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真性性早熟已经具备生育能力。</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儿童营养要多样均衡,吃水果应常换品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任榕娜说,除了疾病等原因,性早熟还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特别是环境中激素的来源,既有反季水果、养殖的鸡、鱼等食物及药物,甚至有的化妆品、洗涤产品中也含有激素,这都使孩子们猝不及防就被身边潜伏的激素“包围”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对于“环境雌激素”,范志红解释,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效果是使动物雌性化,在动物体内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环境雌激素正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类,这类物质的确会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因此,不少国内医生甚至建议不要吃鸡肉、不要吃反季节蔬菜等各种建议,外国医生则建议素食主义等。临床上每一位医生都会对患儿提出一些食物防病的相关知识,但不能刻意强调某几种特定食物,反而会舍本逐末。想让儿童吃出健康,讲究的是在一个时间段里营养的多样化和均衡。</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建议,一旦有性早熟症状,还是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不可自作主张。总体来说,不要胡乱怀疑饮食,先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病变,尤其是真性性早熟患儿。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环境中存在的各类激素,包括带激素的食物,不会直接导致真性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例如最常见的水果,如香蕉就含有植物激素。没有植物激素,任何植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管是否人为施用外源激素,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任何一种植物如水果、蔬菜、粮食等,都会摄入各种激素。不过,植物激素能够并且也只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对于儿童来说,它们不会直接导致真性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但是,过量的激素摄入等原因,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因此,不提倡给孩子吃反季节的水果,不要盲目购买色彩亮丽、形状奇怪的水果。最好多给孩子吃自然成熟的、营养均衡的应季食品。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在给孩子吃水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用水浸泡一段时间。而且要讲究食品的多样化,不要老给孩子吃一种水果。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少让孩子接触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洗涤产品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有提前趋势,会影响孩子身高和心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两年,孩子的发育年龄和以前相比大大提前了。西安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汪治华说,发现孩子有性早熟倾向,在排除了肿瘤等病理性的原因外,家长要考虑孩子是否长时间大剂量接触一些被激素污染的食品和用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养维表示:“性早熟会使孩子提前终止长个,导致成年后身高较矮。同时,因与同龄伙伴不同的身体外形,患儿易产生自卑心理或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学习及与同学的关系。”</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汪治华说,当孩子出现第二性征,表明孩子已发育了一段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性早熟儿童不能及时就医,从而延误了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时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观察男孩外生殖器尤其是睾丸大小,女孩的乳房是否有发育,内裤上有无生殖道分泌物留下的污迹甚至血渍等。汪治华提醒:“平日里,家长最好随时记录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给孩子写成长日志,在墙上或冰箱上做一个简单的标尺,每隔两三个月给他们量量身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如果八九岁的孩子生长突然加速,生长速率每年超过8厘米以上,应带孩子及时去儿科或内分泌科看看,以确定有无发生性早熟的可能。而且,真性性早熟应强调定期复诊,复查骨龄、子宫和卵巢等,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分析各项数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div> 不分页 防性,性早,早熟,熟禁,禁食,食名,名单,单热,热传,传不,不乱,乱吃,吃补,补品,品可,可以,以预,预防 <div>&nbsp; &nbsp; 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产品的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和许多育儿网站上疯传,这份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的名单,让家有儿女的父母们惶恐不可终日。专家指出,目前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这些所谓的“激素食物”并不是想像的那样可怕,只要不过量食用,并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但专家提醒,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性早熟也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专家建议,青春期前的孩子一年长高若超过8厘米就要提高警惕,一旦孩子有性早熟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 闻唱 吴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不久前,一份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名单,在微博、微信和许多育儿网站上广为流传,让家有儿女的父母们惶恐不可终日,家长们纷纷转发和提醒别人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悄然“走红”的禁食名单,是儿研所内分泌科医生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上面所列的禁食食品主要包括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10余种。此外,还有一些禁用产品,如芦荟护肤品等。那么,名单上的食品真的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吗?究竟什么是儿童性早熟?性早熟与饮食真有“勾结”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禁食名单并未做专门检测,难以确定所列食品导致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禁食名单来源于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位陈姓大夫,陈大夫介绍说,禁食名单是根据自己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开具的,但这份单子仅仅针对的是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儿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说:“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往往需要做很多项检查,不但价格贵,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每次我都会问孩子吃什么了,或者误用什么了,家长会谈到孩子经常吃的、用的物品。我会根据经验让其停用,然后再观察一段时间,90%以上的孩子停用了某种食物之后,性早熟的症状消失了,乳房也停止了发育。” 陈大夫称,这份禁食名单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陈大夫介绍,除了上述食品,自己接触的病例中,有误食避孕药的,误戴了大人丰乳罩的,在规避了接触源之后,症状基本都消失了,也没有进行别的治疗和干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说:“也不一定说吃了上述食品就会性早熟,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敏感人群确实需要注意。”</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同在儿研所内分泌科的另一位大夫说,儿童性早熟诱发原因很复杂,所有引发敏感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该物质对敏感儿童可以引起性早熟,即使是接触很少。孩子敏感是天生的,跟遗传有关,有的孩子家长就早熟。鉴定中,需要给儿童做取血、子宫卵巢和乳房B超、骨龄以及查性激素等一套检查。这位大夫在病历本上同样盖上一个禁食的章,上面写明:机械化生产的鸡肉、鸡蛋、淡水鱼、 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豆浆豆制品、激素类食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说,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动物营养级别越高,浓缩的污染风险也就越大,越肥育的食物也就越容易使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也分真假,真早熟会提前“激活”青春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任榕娜说,性早熟也有真假之分,那些所谓的“激素食物”,只要不过量食用,并不会引起儿童真性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真性性早熟与真正的青春发育过程完全相同,能产生生殖细胞,具有可生育能力。”任榕娜介绍,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被启动,可导致第二性征和生殖能力提前出现。而假性性早熟是仅有性激素作用导致的第二性征发育,不能产生精子或卵子,因而不具备有生育的能力。其导致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或体外。体内可来自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体外可来源于食物或药物。</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真性性早熟的发生原因复杂,既可是颅内病变引起的器质性疾病触动青春发育的“开关”所致,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孩性早熟95%为特发性性早熟,男孩多数有病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真性性早熟症状较为典型,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骨龄提前,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真性性早熟已经具备生育能力。</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儿童营养要多样均衡,吃水果应常换品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任榕娜说,除了疾病等原因,性早熟还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特别是环境中激素的来源,既有反季水果、养殖的鸡、鱼等食物及药物,甚至有的化妆品、洗涤产品中也含有激素,这都使孩子们猝不及防就被身边潜伏的激素“包围”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对于“环境雌激素”,范志红解释,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效果是使动物雌性化,在动物体内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环境雌激素正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类,这类物质的确会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因此,不少国内医生甚至建议不要吃鸡肉、不要吃反季节蔬菜等各种建议,外国医生则建议素食主义等。临床上每一位医生都会对患儿提出一些食物防病的相关知识,但不能刻意强调某几种特定食物,反而会舍本逐末。想让儿童吃出健康,讲究的是在一个时间段里营养的多样化和均衡。</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建议,一旦有性早熟症状,还是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不可自作主张。总体来说,不要胡乱怀疑饮食,先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病变,尤其是真性性早熟患儿。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环境中存在的各类激素,包括带激素的食物,不会直接导致真性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例如最常见的水果,如香蕉就含有植物激素。没有植物激素,任何植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管是否人为施用外源激素,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任何一种植物如水果、蔬菜、粮食等,都会摄入各种激素。不过,植物激素能够并且也只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对于儿童来说,它们不会直接导致真性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但是,过量的激素摄入等原因,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因此,不提倡给孩子吃反季节的水果,不要盲目购买色彩亮丽、形状奇怪的水果。最好多给孩子吃自然成熟的、营养均衡的应季食品。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在给孩子吃水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用水浸泡一段时间。而且要讲究食品的多样化,不要老给孩子吃一种水果。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少让孩子接触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洗涤产品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有提前趋势,会影响孩子身高和心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两年,孩子的发育年龄和以前相比大大提前了。西安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汪治华说,发现孩子有性早熟倾向,在排除了肿瘤等病理性的原因外,家长要考虑孩子是否长时间大剂量接触一些被激素污染的食品和用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养维表示:“性早熟会使孩子提前终止长个,导致成年后身高较矮。同时,因与同龄伙伴不同的身体外形,患儿易产生自卑心理或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学习及与同学的关系。”</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汪治华说,当孩子出现第二性征,表明孩子已发育了一段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性早熟儿童不能及时就医,从而延误了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时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观察男孩外生殖器尤其是睾丸大小,女孩的乳房是否有发育,内裤上有无生殖道分泌物留下的污迹甚至血渍等。汪治华提醒:“平日里,家长最好随时记录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给孩子写成长日志,在墙上或冰箱上做一个简单的标尺,每隔两三个月给他们量量身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如果八九岁的孩子生长突然加速,生长速率每年超过8厘米以上,应带孩子及时去儿科或内分泌科看看,以确定有无发生性早熟的可能。而且,真性性早熟应强调定期复诊,复查骨龄、子宫和卵巢等,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分析各项数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div> <div>&nbsp; &nbsp; 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产品的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和许多育儿网站上疯传,这份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的名单,让家有儿女的父母们惶恐不可终日。专家指出,目前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这些所谓的“激素食物”并不是想像的那样可怕,只要不过量食用,并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但专家提醒,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性早熟也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专家建议,青春期前的孩子一年长高若超过8厘米就要提高警惕,一旦孩子有性早熟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nbsp;</div><div><br></div><div>&nbsp; &nbsp; - 闻唱 吴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不久前,一份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名单,在微博、微信和许多育儿网站上广为流传,让家有儿女的父母们惶恐不可终日,家长们纷纷转发和提醒别人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悄然“走红”的禁食名单,是儿研所内分泌科医生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上面所列的禁食食品主要包括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10余种。此外,还有一些禁用产品,如芦荟护肤品等。那么,名单上的食品真的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吗?究竟什么是儿童性早熟?性早熟与饮食真有“勾结”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禁食名单并未做专门检测,难以确定所列食品导致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禁食名单来源于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位陈姓大夫,陈大夫介绍说,禁食名单是根据自己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开具的,但这份单子仅仅针对的是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儿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说:“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往往需要做很多项检查,不但价格贵,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每次我都会问孩子吃什么了,或者误用什么了,家长会谈到孩子经常吃的、用的物品。我会根据经验让其停用,然后再观察一段时间,90%以上的孩子停用了某种食物之后,性早熟的症状消失了,乳房也停止了发育。” 陈大夫称,这份禁食名单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陈大夫介绍,除了上述食品,自己接触的病例中,有误食避孕药的,误戴了大人丰乳罩的,在规避了接触源之后,症状基本都消失了,也没有进行别的治疗和干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说:“也不一定说吃了上述食品就会性早熟,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敏感人群确实需要注意。”</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同在儿研所内分泌科的另一位大夫说,儿童性早熟诱发原因很复杂,所有引发敏感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该物质对敏感儿童可以引起性早熟,即使是接触很少。孩子敏感是天生的,跟遗传有关,有的孩子家长就早熟。鉴定中,需要给儿童做取血、子宫卵巢和乳房B超、骨龄以及查性激素等一套检查。这位大夫在病历本上同样盖上一个禁食的章,上面写明:机械化生产的鸡肉、鸡蛋、淡水鱼、 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豆浆豆制品、激素类食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说,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动物营养级别越高,浓缩的污染风险也就越大,越肥育的食物也就越容易使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也分真假,真早熟会提前“激活”青春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任榕娜说,性早熟也有真假之分,那些所谓的“激素食物”,只要不过量食用,并不会引起儿童真性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真性性早熟与真正的青春发育过程完全相同,能产生生殖细胞,具有可生育能力。”任榕娜介绍,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被启动,可导致第二性征和生殖能力提前出现。而假性性早熟是仅有性激素作用导致的第二性征发育,不能产生精子或卵子,因而不具备有生育的能力。其导致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或体外。体内可来自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体外可来源于食物或药物。</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真性性早熟的发生原因复杂,既可是颅内病变引起的器质性疾病触动青春发育的“开关”所致,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孩性早熟95%为特发性性早熟,男孩多数有病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真性性早熟症状较为典型,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月经来潮,骨龄提前,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真性性早熟已经具备生育能力。</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儿童营养要多样均衡,吃水果应常换品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任榕娜说,除了疾病等原因,性早熟还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特别是环境中激素的来源,既有反季水果、养殖的鸡、鱼等食物及药物,甚至有的化妆品、洗涤产品中也含有激素,这都使孩子们猝不及防就被身边潜伏的激素“包围”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对于“环境雌激素”,范志红解释,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效果是使动物雌性化,在动物体内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环境雌激素正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类,这类物质的确会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因此,不少国内医生甚至建议不要吃鸡肉、不要吃反季节蔬菜等各种建议,外国医生则建议素食主义等。临床上每一位医生都会对患儿提出一些食物防病的相关知识,但不能刻意强调某几种特定食物,反而会舍本逐末。想让儿童吃出健康,讲究的是在一个时间段里营养的多样化和均衡。</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建议,一旦有性早熟症状,还是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不可自作主张。总体来说,不要胡乱怀疑饮食,先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病变,尤其是真性性早熟患儿。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环境中存在的各类激素,包括带激素的食物,不会直接导致真性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例如最常见的水果,如香蕉就含有植物激素。没有植物激素,任何植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管是否人为施用外源激素,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任何一种植物如水果、蔬菜、粮食等,都会摄入各种激素。不过,植物激素能够并且也只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对于儿童来说,它们不会直接导致真性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但是,过量的激素摄入等原因,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因此,不提倡给孩子吃反季节的水果,不要盲目购买色彩亮丽、形状奇怪的水果。最好多给孩子吃自然成熟的、营养均衡的应季食品。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在给孩子吃水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用水浸泡一段时间。而且要讲究食品的多样化,不要老给孩子吃一种水果。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少让孩子接触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洗涤产品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有提前趋势,会影响孩子身高和心理</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两年,孩子的发育年龄和以前相比大大提前了。西安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汪治华说,发现孩子有性早熟倾向,在排除了肿瘤等病理性的原因外,家长要考虑孩子是否长时间大剂量接触一些被激素污染的食品和用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养维表示:“性早熟会使孩子提前终止长个,导致成年后身高较矮。同时,因与同龄伙伴不同的身体外形,患儿易产生自卑心理或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学习及与同学的关系。”</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汪治华说,当孩子出现第二性征,表明孩子已发育了一段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性早熟儿童不能及时就医,从而延误了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时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观察男孩外生殖器尤其是睾丸大小,女孩的乳房是否有发育,内裤上有无生殖道分泌物留下的污迹甚至血渍等。汪治华提醒:“平日里,家长最好随时记录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给孩子写成长日志,在墙上或冰箱上做一个简单的标尺,每隔两三个月给他们量量身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如果八九岁的孩子生长突然加速,生长速率每年超过8厘米以上,应带孩子及时去儿科或内分泌科看看,以确定有无发生性早熟的可能。而且,真性性早熟应强调定期复诊,复查骨龄、子宫和卵巢等,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分析各项数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div> 久久 闻唱 吴志
38043964011380439PE_U_Article健康关注:吃了这几种食物会致孩子性早熟?康之易50211202014-08-20T13:21: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7:40:41+08:00 2024-08-07T21:54:51.197+08:00 康之易 2024-09-20T20:47:22.623+08:00 字形 false 1721146693342791992 380439 健康|康关|关注|注:|:吃|吃了|了这|这几|几种|种食|食物|物会|会致|致孩|孩子|子性|性早|早熟|熟? 匡春林 长沙晚报 近日,一份据称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一名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名单,在微博、微信和一些育儿网站上广为流传。名单上的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吗?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8/20/132115s4xuseaxsi8uxiis.jpg></p></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制图/宋韧</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 匡春林 通讯员 杨芳 汤雪</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日,一份据称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一名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名单,在微博、微信和一些育儿网站上广为流传。名单上的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昨日采访长沙市中心医院、市第四医院儿科专家得知,目前尚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中的食品和用品与儿童性早熟有直接关系。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激素超标的药物或食物可能会诱发“性早熟”,家长应妥善保管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平时要让孩子少吃家禽脖子、增高保健品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家长担心孩子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儿童禁食名单在网上走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悄然“走红”的禁食食物名单写在一张类似病历的纸上。记者看到,这张纸上所列的禁食食品主要包括蛋白粉、蜂蜜、燕窝、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10余种。此外,纸上还写有禁用产品,如芦荟护肤品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因为这份禁食名单涉及多个婴幼儿食品和用品,因而引发不少家长的担忧。这几天来,这份名单已成为市民微信朋友圈、微博,以及一些育儿网站的热传帖子。长沙市民李女士从网上看到这一名单后,已经转发了不下10次。她说:“虽然说不清这份名单是否属实,但多注意点应该没错。”而市民王女士则有些烦恼,7岁的儿子几乎每天都会饮用某知名品牌的牛奶,但其中含有的一种成分也被列入该份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禁食名单,“儿子会不会因此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禁食名单是否会影响婴幼儿食品和产品的销售?记者昨日走访长沙多家超市和婴幼儿用品店发现,与禁食名单有关的婴幼儿食品和产品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一家母婴店的店员坦言,每年都有类似的传言出现,有些敏感的家长在购买时会先咨询,得知并无科学依据后,一些家长依旧会继续购买,但有些家长确实会主动放弃购买。</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案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避孕药“催熟”4岁半女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医院接诊性早熟患儿日趋增多</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日,家住雨花区砂子塘小区4岁半的女孩婷婷突然来了“月经”,且乳房突起如樱桃大小,送医院一检查,竟是“性早熟”。妈妈李女士询问才得知,婷婷看到妈妈经常服用的药物和涂抹物后,竟偷偷模仿。而婷婷服下的竟是避孕药,涂抹的则是丰乳霜,由于这些药物和化妆品含有性激素,才导致婷婷出现性早熟情况。</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和婷婷一样,一名家住岳麓区莲花镇的7岁女孩丽丽(化名),由于乳房发育很明显,前不久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就诊。医生得知,丽丽3岁时因为体弱多病,父母为了增强孩子体质,经常给孩子吃一些高蛋白营养补品。这或许是导致丽丽出现乳房发育的“罪魁祸首”。</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体内激素异常,才出现了乳房发育、下体出血等性早熟症状。”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袁红霞介绍,每年的寒、暑假,医院都会接诊很多患儿,去年暑假就接诊了37名性早熟患儿,年龄多集中在4到8岁,其中女性患儿比男性多60%左右。来自长沙其他医院的接诊数据也显示,近年来,医院接诊的性早熟患儿越来越多。</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目前暂无明确实验依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不能确认这些食品是否含激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禁食名单中的食品是否真的会导致孩子性早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表示,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是否含有激素或者导致性早熟的物质。不过,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这份儿童禁食禁用名单是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名陈姓医生开具,其对象为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患儿。该医生表示,这份禁食名单是根据其接诊的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而开具的,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不过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从目前医院接诊的性早熟患儿角度来看,如果孩子食用了含有雌激素的药物、食物,使用了这样的化妆品,可能出现性早熟的体征。”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郑艳平认为,禁食名单上的这些食物,目前在医学文献上暂时找不到相关资料,要在营养学等相关专家试验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暂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是否含有激素或者导致性早熟的物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分析</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多种因素造成“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出现症状后应尽早就医</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除遗传、疾病等因素外,环境污染、营养过剩、误服含雌激素的药物,偷看言情涉性书籍或影像等,都是造成孩子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袁红霞表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郑艳平也指出,“性早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刺激造成的,包括:食物或者药物当中含有的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比如某些含有激素的营养品、壮骨冲剂等;环境激素的影响,比如牲畜体内可能被注射雌激素而多长肉多产奶,鱼虾食用的激素饲料等,这些环境激素都可能是造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垃圾食品也会增加性早熟的风险,比如油炸类食品可能带来儿童肥胖,进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的出现;色情信息也会造成性早熟,当然这是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孩子而言。</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袁红霞建议,若孩子出现性早熟的一些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如果检测出是真的性早熟,家长最好能定期带孩子去做腹部B超、性激素、骨龄等检查,并进行治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提醒</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多是吃出来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别吃4类“高激素”食物</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婴幼儿如何避免性早熟?袁红霞提醒,从目前接诊情况看,性早熟的孩子大多是“吃”出来的。家长应尽量别让孩子吃家禽脖子、油炸类食物、口服营养液和补药这4类“高激素”食物,应避免孩子光照过度、大量使用化妆品、受环境污染影响、误服避孕药等,降低孩子性早熟的几率。</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现在有一些家禽是被‘催熟’的,而‘催熟剂’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的腺体中,如果长期吃鸡、鸭、鹅的颈部,可能导致性早熟。”袁红霞解释,而高热量的油炸类食物会在儿童体内转化为多余脂肪,引发内分泌失调,促使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袁红霞特别指出,一些家长喜欢给孩子服用口服营养液和补药,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一些口服营养液中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长得会比同龄孩子高大,但它们可能导致孩子进入正常发育年龄就不长或长得慢。此外,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大补类食物,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前进入青春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相关链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何为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0年8月,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女孩早熟的主要临床表现:乳房隆起,出现阴毛、腋毛,身体增高加速,内分泌增加,甚至月经来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男孩早熟的主要临床表现:睾丸、阴茎增大,变声,长出小胡子,身高增长加速,出现阴毛和遗精等。</div> 不分页 健康,康关,关注,注,吃,吃了,了这,这几,几种,种食,食物,物会,会致,致孩,孩子,子性,性早,早熟,熟?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8/20/132115s4xuseaxsi8uxiis.jpg></p></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制图/宋韧</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 匡春林 通讯员 杨芳 汤雪</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日,一份据称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一名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名单,在微博、微信和一些育儿网站上广为流传。名单上的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昨日采访长沙市中心医院、市第四医院儿科专家得知,目前尚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中的食品和用品与儿童性早熟有直接关系。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激素超标的药物或食物可能会诱发“性早熟”,家长应妥善保管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平时要让孩子少吃家禽脖子、增高保健品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家长担心孩子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儿童禁食名单在网上走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悄然“走红”的禁食食物名单写在一张类似病历的纸上。记者看到,这张纸上所列的禁食食品主要包括蛋白粉、蜂蜜、燕窝、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10余种。此外,纸上还写有禁用产品,如芦荟护肤品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因为这份禁食名单涉及多个婴幼儿食品和用品,因而引发不少家长的担忧。这几天来,这份名单已成为市民微信朋友圈、微博,以及一些育儿网站的热传帖子。长沙市民李女士从网上看到这一名单后,已经转发了不下10次。她说:“虽然说不清这份名单是否属实,但多注意点应该没错。”而市民王女士则有些烦恼,7岁的儿子几乎每天都会饮用某知名品牌的牛奶,但其中含有的一种成分也被列入该份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禁食名单,“儿子会不会因此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禁食名单是否会影响婴幼儿食品和产品的销售?记者昨日走访长沙多家超市和婴幼儿用品店发现,与禁食名单有关的婴幼儿食品和产品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一家母婴店的店员坦言,每年都有类似的传言出现,有些敏感的家长在购买时会先咨询,得知并无科学依据后,一些家长依旧会继续购买,但有些家长确实会主动放弃购买。</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案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避孕药“催熟”4岁半女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医院接诊性早熟患儿日趋增多</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日,家住雨花区砂子塘小区4岁半的女孩婷婷突然来了“月经”,且乳房突起如樱桃大小,送医院一检查,竟是“性早熟”。妈妈李女士询问才得知,婷婷看到妈妈经常服用的药物和涂抹物后,竟偷偷模仿。而婷婷服下的竟是避孕药,涂抹的则是丰乳霜,由于这些药物和化妆品含有性激素,才导致婷婷出现性早熟情况。</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和婷婷一样,一名家住岳麓区莲花镇的7岁女孩丽丽(化名),由于乳房发育很明显,前不久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就诊。医生得知,丽丽3岁时因为体弱多病,父母为了增强孩子体质,经常给孩子吃一些高蛋白营养补品。这或许是导致丽丽出现乳房发育的“罪魁祸首”。</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体内激素异常,才出现了乳房发育、下体出血等性早熟症状。”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袁红霞介绍,每年的寒、暑假,医院都会接诊很多患儿,去年暑假就接诊了37名性早熟患儿,年龄多集中在4到8岁,其中女性患儿比男性多60%左右。来自长沙其他医院的接诊数据也显示,近年来,医院接诊的性早熟患儿越来越多。</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目前暂无明确实验依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不能确认这些食品是否含激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禁食名单中的食品是否真的会导致孩子性早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表示,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是否含有激素或者导致性早熟的物质。不过,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这份儿童禁食禁用名单是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名陈姓医生开具,其对象为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患儿。该医生表示,这份禁食名单是根据其接诊的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而开具的,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不过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从目前医院接诊的性早熟患儿角度来看,如果孩子食用了含有雌激素的药物、食物,使用了这样的化妆品,可能出现性早熟的体征。”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郑艳平认为,禁食名单上的这些食物,目前在医学文献上暂时找不到相关资料,要在营养学等相关专家试验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暂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是否含有激素或者导致性早熟的物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分析</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多种因素造成“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出现症状后应尽早就医</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除遗传、疾病等因素外,环境污染、营养过剩、误服含雌激素的药物,偷看言情涉性书籍或影像等,都是造成孩子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袁红霞表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郑艳平也指出,“性早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刺激造成的,包括:食物或者药物当中含有的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比如某些含有激素的营养品、壮骨冲剂等;环境激素的影响,比如牲畜体内可能被注射雌激素而多长肉多产奶,鱼虾食用的激素饲料等,这些环境激素都可能是造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垃圾食品也会增加性早熟的风险,比如油炸类食品可能带来儿童肥胖,进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的出现;色情信息也会造成性早熟,当然这是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孩子而言。</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袁红霞建议,若孩子出现性早熟的一些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如果检测出是真的性早熟,家长最好能定期带孩子去做腹部B超、性激素、骨龄等检查,并进行治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提醒</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多是吃出来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别吃4类“高激素”食物</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婴幼儿如何避免性早熟?袁红霞提醒,从目前接诊情况看,性早熟的孩子大多是“吃”出来的。家长应尽量别让孩子吃家禽脖子、油炸类食物、口服营养液和补药这4类“高激素”食物,应避免孩子光照过度、大量使用化妆品、受环境污染影响、误服避孕药等,降低孩子性早熟的几率。</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现在有一些家禽是被‘催熟’的,而‘催熟剂’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的腺体中,如果长期吃鸡、鸭、鹅的颈部,可能导致性早熟。”袁红霞解释,而高热量的油炸类食物会在儿童体内转化为多余脂肪,引发内分泌失调,促使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袁红霞特别指出,一些家长喜欢给孩子服用口服营养液和补药,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一些口服营养液中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长得会比同龄孩子高大,但它们可能导致孩子进入正常发育年龄就不长或长得慢。此外,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大补类食物,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前进入青春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相关链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何为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0年8月,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女孩早熟的主要临床表现:乳房隆起,出现阴毛、腋毛,身体增高加速,内分泌增加,甚至月经来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男孩早熟的主要临床表现:睾丸、阴茎增大,变声,长出小胡子,身高增长加速,出现阴毛和遗精等。</div>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8/20/132115s4xuseaxsi8uxiis.jpg></p></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制图/宋韧</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 匡春林 通讯员 杨芳 汤雪</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日,一份据称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分泌科一名医生开具的预防儿童性早熟禁食食物名单,在微博、微信和一些育儿网站上广为流传。名单上的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昨日采访长沙市中心医院、市第四医院儿科专家得知,目前尚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中的食品和用品与儿童性早熟有直接关系。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激素超标的药物或食物可能会诱发“性早熟”,家长应妥善保管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平时要让孩子少吃家禽脖子、增高保健品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网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家长担心孩子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儿童禁食名单在网上走红</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悄然“走红”的禁食食物名单写在一张类似病历的纸上。记者看到,这张纸上所列的禁食食品主要包括蛋白粉、蜂蜜、燕窝、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10余种。此外,纸上还写有禁用产品,如芦荟护肤品等。</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因为这份禁食名单涉及多个婴幼儿食品和用品,因而引发不少家长的担忧。这几天来,这份名单已成为市民微信朋友圈、微博,以及一些育儿网站的热传帖子。长沙市民李女士从网上看到这一名单后,已经转发了不下10次。她说:“虽然说不清这份名单是否属实,但多注意点应该没错。”而市民王女士则有些烦恼,7岁的儿子几乎每天都会饮用某知名品牌的牛奶,但其中含有的一种成分也被列入该份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禁食名单,“儿子会不会因此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份禁食名单是否会影响婴幼儿食品和产品的销售?记者昨日走访长沙多家超市和婴幼儿用品店发现,与禁食名单有关的婴幼儿食品和产品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一家母婴店的店员坦言,每年都有类似的传言出现,有些敏感的家长在购买时会先咨询,得知并无科学依据后,一些家长依旧会继续购买,但有些家长确实会主动放弃购买。</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案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避孕药“催熟”4岁半女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医院接诊性早熟患儿日趋增多</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日,家住雨花区砂子塘小区4岁半的女孩婷婷突然来了“月经”,且乳房突起如樱桃大小,送医院一检查,竟是“性早熟”。妈妈李女士询问才得知,婷婷看到妈妈经常服用的药物和涂抹物后,竟偷偷模仿。而婷婷服下的竟是避孕药,涂抹的则是丰乳霜,由于这些药物和化妆品含有性激素,才导致婷婷出现性早熟情况。</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和婷婷一样,一名家住岳麓区莲花镇的7岁女孩丽丽(化名),由于乳房发育很明显,前不久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就诊。医生得知,丽丽3岁时因为体弱多病,父母为了增强孩子体质,经常给孩子吃一些高蛋白营养补品。这或许是导致丽丽出现乳房发育的“罪魁祸首”。</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体内激素异常,才出现了乳房发育、下体出血等性早熟症状。”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袁红霞介绍,每年的寒、暑假,医院都会接诊很多患儿,去年暑假就接诊了37名性早熟患儿,年龄多集中在4到8岁,其中女性患儿比男性多60%左右。来自长沙其他医院的接诊数据也显示,近年来,医院接诊的性早熟患儿越来越多。</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专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目前暂无明确实验依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不能确认这些食品是否含激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禁食名单中的食品是否真的会导致孩子性早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表示,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是否含有激素或者导致性早熟的物质。不过,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了解,这份儿童禁食禁用名单是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名陈姓医生开具,其对象为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患儿。该医生表示,这份禁食名单是根据其接诊的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而开具的,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不过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从目前医院接诊的性早熟患儿角度来看,如果孩子食用了含有雌激素的药物、食物,使用了这样的化妆品,可能出现性早熟的体征。”长沙市第四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郑艳平认为,禁食名单上的这些食物,目前在医学文献上暂时找不到相关资料,要在营养学等相关专家试验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暂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是否含有激素或者导致性早熟的物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分析</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多种因素造成“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出现症状后应尽早就医</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除遗传、疾病等因素外,环境污染、营养过剩、误服含雌激素的药物,偷看言情涉性书籍或影像等,都是造成孩子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袁红霞表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郑艳平也指出,“性早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刺激造成的,包括:食物或者药物当中含有的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比如某些含有激素的营养品、壮骨冲剂等;环境激素的影响,比如牲畜体内可能被注射雌激素而多长肉多产奶,鱼虾食用的激素饲料等,这些环境激素都可能是造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垃圾食品也会增加性早熟的风险,比如油炸类食品可能带来儿童肥胖,进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的出现;色情信息也会造成性早熟,当然这是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孩子而言。</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袁红霞建议,若孩子出现性早熟的一些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如果检测出是真的性早熟,家长最好能定期带孩子去做腹部B超、性激素、骨龄等检查,并进行治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提醒</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多是吃出来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孩子别吃4类“高激素”食物</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婴幼儿如何避免性早熟?袁红霞提醒,从目前接诊情况看,性早熟的孩子大多是“吃”出来的。家长应尽量别让孩子吃家禽脖子、油炸类食物、口服营养液和补药这4类“高激素”食物,应避免孩子光照过度、大量使用化妆品、受环境污染影响、误服避孕药等,降低孩子性早熟的几率。</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现在有一些家禽是被‘催熟’的,而‘催熟剂’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的腺体中,如果长期吃鸡、鸭、鹅的颈部,可能导致性早熟。”袁红霞解释,而高热量的油炸类食物会在儿童体内转化为多余脂肪,引发内分泌失调,促使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袁红霞特别指出,一些家长喜欢给孩子服用口服营养液和补药,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一些口服营养液中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长得会比同龄孩子高大,但它们可能导致孩子进入正常发育年龄就不长或长得慢。此外,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大补类食物,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前进入青春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相关链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何为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0年8月,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女孩早熟的主要临床表现:乳房隆起,出现阴毛、腋毛,身体增高加速,内分泌增加,甚至月经来潮。</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男孩早熟的主要临床表现:睾丸、阴茎增大,变声,长出小胡子,身高增长加速,出现阴毛和遗精等。</div> 小慧 匡春林
38039564011380395PE_U_Article儿童禁食名单疯传网络禁食名单预防性早熟?康之易50211202014-08-18T12:40:00+08:00 99 0 0 0 0 0 2016-04-04T17:39:30+08:00 2024-08-07T21:54:51.197+08:00 康之易 2024-09-20T20:39:38.757+08:00 字形 false 15587270017854549381 380395 儿童|童禁|禁食|食名|名单|单疯|疯传|传网|网络|络禁|禁食|食名|名单|单预|预防|防性|性早|早熟|熟? 刘珜 杨诗仪 刘睿 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份儿童禁食禁用名单是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开具的,其对象为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患儿。目前,尚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中的食品和用品与儿童性早熟有直接关系。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8/18/124031ktphdk6x66pkx75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8/18/124040frkrfdgf6dvzkq07.jpg></p></div><div>&nbsp; &nbsp; 导读:近日,网络疯传一份禁食名单,涉及多个婴幼儿食品和用品,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担忧。难道名单上的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份儿童禁食禁用名单是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开具的,其对象为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患儿。目前,尚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中的食品和用品与儿童性早熟有直接关系。</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担心孩子性早熟 儿童禁食禁用名单热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产品的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和宝宝树等著名育儿网站上流传。婴幼儿家长纷纷转发和提醒别人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这些食品和用品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份禁食名单最早来源于儿研所专家内科的一份诊断书,是用一张打印的小纸条黏贴在病例上,提醒病人不要吃这些东西。但从这份诊断书上看不出具体的疾病和限制食用的原因,只能看出来自于专家内科。</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即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女士8岁的女儿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卵泡已经发育,被诊断为性早熟,医生就开出了这样一份禁食名单。由于这名女士提到了性早熟,各地媒体进行了报道,试图证明上述食品和性早熟的关系,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份禁食名单的来源与制作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尽管没有明确的论断,但这份禁食名单上涉及多个婴幼童常用的食品,包括国内一些知名乳企的儿童乳饮料和国际知名婴幼儿品牌的产品,引发了广大家长的恐慌。</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一些有医学背景的家长声称,这些食品中含有较多量的雌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也有一些家长并不问什么原因就直接停掉了上述食品。从最早出现到现在,这份禁食名单已经至少流传一年多。</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日前,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名单上涉及的某乳业公司。该公司公共事务管理系统人士称,其产品选用优质牧场奶源,产品符合国家关于调制乳的相关标准,产品内所有添加物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激素成分。北青报记者尚未得到其他企业回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开单”医生:禁食名单没有做专门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青报记者经过对儿研所内科专家擅长领域的调查和对其医护人员的多方求证,发现这份禁食名单来源于其内分泌科的一位陈姓大夫。</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其诊室,陈大夫向北青报记者证实,禁食清单确实是自己开的,但这份单子仅仅针对的是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儿童。孩子有了性早熟症状,家长会问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每次都要说好几次,家长又希望可以写下来,所以逐渐就打成单子给家长了。陈大夫介绍说,自己一天看的病人在90个左右,禁食名单是根据自己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开具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说:“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往往需要做很多项检查,不但价格贵,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每次我都会问孩子吃什么了,或者误用什么了,家长会谈到孩子经常吃的、用的物品。我会根据经验让其停用,然后再观察一段时间,90%以上的孩子停用了某种食物之后,性早熟的症状消失了,乳房也停止了发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陈大夫介绍,除了上述食品,自己接触的病例中,有误食避孕药的,误戴了大人丰乳罩的,在规避了接触源之后,症状基本都消失了,也没有进行别的治疗和干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称,这份禁食名单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介绍,自己的一个病人仅仅五个月,是母乳喂养儿,孩子的母亲饮食方面非常注意,也没有给孩子吃过她多次强调不要吃的食物。后来经过多次询问得知孩子的母亲使用一种补水的护肤品,在停用之后,孩子的发育症状也消失了。陈大夫说:“也不一定说吃了上述食品就会得性早熟,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敏感人群确实需要注意。”</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营养专家难以确定所列食品导致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动物营养级别越高,浓缩的污染风险也就越大,越肥育的食物也就越容易使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范教授谈到了“环境雌激素”,并曾解释过,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效果是使动物雌性化,在动物体内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据范教授介绍,环境雌激素正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类,这类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观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禁食名单并非只有一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青报记者以病人家长的身份在儿研所挂号咨询,发现分泌专家门诊室前,大量排队家长带着孩子等待检查是否性早熟。当天,从下午2点半到6点半的4个小时中,就医儿童多数集中在4岁到13岁,且多为女孩。其中,最小的一个尚未到一周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家在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位母亲发现女儿乳部有硬块儿,起初以为是夏天吹空调多,可能是着凉,孩子只有8岁,不太可能是发育。在忧虑之下,她带着女儿来就诊,初诊显示已有乳核,为性早熟,但原因不明,仍需做多项测试,以确定成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同在内分泌科的另一位大夫说,儿童性早熟诱发原因很复杂,所有引发敏感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该物质对敏感儿童可以引起性早熟,即使是接触很少。孩子敏感是天生的,跟遗传有关,有的孩子家长就早熟。鉴定中,需要给儿童做取血、子宫卵巢和乳房B超、骨龄以及查性激素等一套检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位大夫在病历本上同样盖上一个禁食的章,上面写明:机械化生产的鸡肉、鸡蛋、淡水鱼、 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豆浆豆制品、激素类食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新闻内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儿童性早熟事件多与食品相关联</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8月8日,《湛江晚报》报道了《哺乳期吃避孕药会致孩子早熟》。报道称赵女士一直母乳喂养孩子,从来没有吃过任何奶粉,可是孩子突然出现乳房发育的性早熟体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师陈小燕对此表示,小孩如果食用了含雌激素的食品或药品,都可能导致乳房增大,出现性早熟的体征。其中,避孕药是最严重的一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8月7日,针对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的传言,《北京日报》发表了名为《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不靠谱》的文章。报道称,“4岁女童食用催熟草莓导致性早熟”是一则2011年的旧闻,每到夏季,就会在网络上热传一阵。</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多位食品学、医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催熟剂是植物激素,没有证据证明是人体激素,植物激素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0年8月5日,《健康时报》报道了“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后调查发现,三名女婴的家长均称孩子曾食用过“圣元优博”奶粉,他们怀疑孩子的性早熟和圣元奶粉有关。之后,全国多个地方均发现此类病例,嫌疑直指圣元奶粉。8月15日,卫生部回应圣元事件:乳粉激素含量无异常。</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名词解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何为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导致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或体外。体内可来自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体外可来源于食物或药物。</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组曾专门针对牛奶中的激素水平做过研究:乳牛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除体内催乳素作用外,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共同参与才可完成泌乳这个过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牛奶中激素含量受母体品种、不同生理阶段、受孕次数、饲料营养等影响。一般来说,无论是生乳还是市售奶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范围变化较大。</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另外乳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激素水平也会相对高。这是因为雌激素和孕酮都是脂溶性的,部分雌激素可以与乳中蛋白质结合,因此乳品激素含量会有所提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本组文/本报记者 刘珜 实习记者 杨诗仪 刘睿</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供图/网络</div> 不分页 儿童,童禁,禁食,食名,名单,单疯,疯传,传网,网络,络禁,禁食,食名,名单,单预,预防,防性,性早,早熟,熟?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8/18/124031ktphdk6x66pkx75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8/18/124040frkrfdgf6dvzkq07.jpg></p></div><div>&nbsp; &nbsp; 导读:近日,网络疯传一份禁食名单,涉及多个婴幼儿食品和用品,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担忧。难道名单上的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份儿童禁食禁用名单是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开具的,其对象为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患儿。目前,尚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中的食品和用品与儿童性早熟有直接关系。</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担心孩子性早熟 儿童禁食禁用名单热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产品的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和宝宝树等著名育儿网站上流传。婴幼儿家长纷纷转发和提醒别人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这些食品和用品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份禁食名单最早来源于儿研所专家内科的一份诊断书,是用一张打印的小纸条黏贴在病例上,提醒病人不要吃这些东西。但从这份诊断书上看不出具体的疾病和限制食用的原因,只能看出来自于专家内科。</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即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女士8岁的女儿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卵泡已经发育,被诊断为性早熟,医生就开出了这样一份禁食名单。由于这名女士提到了性早熟,各地媒体进行了报道,试图证明上述食品和性早熟的关系,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份禁食名单的来源与制作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尽管没有明确的论断,但这份禁食名单上涉及多个婴幼童常用的食品,包括国内一些知名乳企的儿童乳饮料和国际知名婴幼儿品牌的产品,引发了广大家长的恐慌。</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一些有医学背景的家长声称,这些食品中含有较多量的雌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也有一些家长并不问什么原因就直接停掉了上述食品。从最早出现到现在,这份禁食名单已经至少流传一年多。</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日前,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名单上涉及的某乳业公司。该公司公共事务管理系统人士称,其产品选用优质牧场奶源,产品符合国家关于调制乳的相关标准,产品内所有添加物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激素成分。北青报记者尚未得到其他企业回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开单”医生:禁食名单没有做专门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青报记者经过对儿研所内科专家擅长领域的调查和对其医护人员的多方求证,发现这份禁食名单来源于其内分泌科的一位陈姓大夫。</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其诊室,陈大夫向北青报记者证实,禁食清单确实是自己开的,但这份单子仅仅针对的是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儿童。孩子有了性早熟症状,家长会问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每次都要说好几次,家长又希望可以写下来,所以逐渐就打成单子给家长了。陈大夫介绍说,自己一天看的病人在90个左右,禁食名单是根据自己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开具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说:“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往往需要做很多项检查,不但价格贵,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每次我都会问孩子吃什么了,或者误用什么了,家长会谈到孩子经常吃的、用的物品。我会根据经验让其停用,然后再观察一段时间,90%以上的孩子停用了某种食物之后,性早熟的症状消失了,乳房也停止了发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陈大夫介绍,除了上述食品,自己接触的病例中,有误食避孕药的,误戴了大人丰乳罩的,在规避了接触源之后,症状基本都消失了,也没有进行别的治疗和干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称,这份禁食名单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介绍,自己的一个病人仅仅五个月,是母乳喂养儿,孩子的母亲饮食方面非常注意,也没有给孩子吃过她多次强调不要吃的食物。后来经过多次询问得知孩子的母亲使用一种补水的护肤品,在停用之后,孩子的发育症状也消失了。陈大夫说:“也不一定说吃了上述食品就会得性早熟,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敏感人群确实需要注意。”</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营养专家难以确定所列食品导致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动物营养级别越高,浓缩的污染风险也就越大,越肥育的食物也就越容易使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范教授谈到了“环境雌激素”,并曾解释过,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效果是使动物雌性化,在动物体内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据范教授介绍,环境雌激素正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类,这类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观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禁食名单并非只有一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青报记者以病人家长的身份在儿研所挂号咨询,发现分泌专家门诊室前,大量排队家长带着孩子等待检查是否性早熟。当天,从下午2点半到6点半的4个小时中,就医儿童多数集中在4岁到13岁,且多为女孩。其中,最小的一个尚未到一周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家在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位母亲发现女儿乳部有硬块儿,起初以为是夏天吹空调多,可能是着凉,孩子只有8岁,不太可能是发育。在忧虑之下,她带着女儿来就诊,初诊显示已有乳核,为性早熟,但原因不明,仍需做多项测试,以确定成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同在内分泌科的另一位大夫说,儿童性早熟诱发原因很复杂,所有引发敏感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该物质对敏感儿童可以引起性早熟,即使是接触很少。孩子敏感是天生的,跟遗传有关,有的孩子家长就早熟。鉴定中,需要给儿童做取血、子宫卵巢和乳房B超、骨龄以及查性激素等一套检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位大夫在病历本上同样盖上一个禁食的章,上面写明:机械化生产的鸡肉、鸡蛋、淡水鱼、 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豆浆豆制品、激素类食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新闻内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儿童性早熟事件多与食品相关联</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8月8日,《湛江晚报》报道了《哺乳期吃避孕药会致孩子早熟》。报道称赵女士一直母乳喂养孩子,从来没有吃过任何奶粉,可是孩子突然出现乳房发育的性早熟体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师陈小燕对此表示,小孩如果食用了含雌激素的食品或药品,都可能导致乳房增大,出现性早熟的体征。其中,避孕药是最严重的一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8月7日,针对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的传言,《北京日报》发表了名为《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不靠谱》的文章。报道称,“4岁女童食用催熟草莓导致性早熟”是一则2011年的旧闻,每到夏季,就会在网络上热传一阵。</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多位食品学、医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催熟剂是植物激素,没有证据证明是人体激素,植物激素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0年8月5日,《健康时报》报道了“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后调查发现,三名女婴的家长均称孩子曾食用过“圣元优博”奶粉,他们怀疑孩子的性早熟和圣元奶粉有关。之后,全国多个地方均发现此类病例,嫌疑直指圣元奶粉。8月15日,卫生部回应圣元事件:乳粉激素含量无异常。</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名词解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何为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导致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或体外。体内可来自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体外可来源于食物或药物。</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组曾专门针对牛奶中的激素水平做过研究:乳牛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除体内催乳素作用外,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共同参与才可完成泌乳这个过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牛奶中激素含量受母体品种、不同生理阶段、受孕次数、饲料营养等影响。一般来说,无论是生乳还是市售奶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范围变化较大。</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另外乳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激素水平也会相对高。这是因为雌激素和孕酮都是脂溶性的,部分雌激素可以与乳中蛋白质结合,因此乳品激素含量会有所提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本组文/本报记者 刘珜 实习记者 杨诗仪 刘睿</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供图/网络</div> <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8/18/124031ktphdk6x66pkx75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8/18/124040frkrfdgf6dvzkq07.jpg></p></div><div>&nbsp; &nbsp; 导读:近日,网络疯传一份禁食名单,涉及多个婴幼儿食品和用品,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担忧。难道名单上的这些食品和用品真的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吗?</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份儿童禁食禁用名单是首都儿研所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开具的,其对象为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患儿。目前,尚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中的食品和用品与儿童性早熟有直接关系。</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担心孩子性早熟 儿童禁食禁用名单热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近日,一份涉及蛋白粉、蜂蜜、燕窝、DHA、牛初乳、多种维生素……等产品的禁食名单在微博、微信和宝宝树等著名育儿网站上流传。婴幼儿家长纷纷转发和提醒别人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这些食品和用品能够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份禁食名单最早来源于儿研所专家内科的一份诊断书,是用一张打印的小纸条黏贴在病例上,提醒病人不要吃这些东西。但从这份诊断书上看不出具体的疾病和限制食用的原因,只能看出来自于专家内科。</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即有媒体报道称:一名女士8岁的女儿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卵泡已经发育,被诊断为性早熟,医生就开出了这样一份禁食名单。由于这名女士提到了性早熟,各地媒体进行了报道,试图证明上述食品和性早熟的关系,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份禁食名单的来源与制作人。</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尽管没有明确的论断,但这份禁食名单上涉及多个婴幼童常用的食品,包括国内一些知名乳企的儿童乳饮料和国际知名婴幼儿品牌的产品,引发了广大家长的恐慌。</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一些有医学背景的家长声称,这些食品中含有较多量的雌激素可能导致性早熟。也有一些家长并不问什么原因就直接停掉了上述食品。从最早出现到现在,这份禁食名单已经至少流传一年多。</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日前,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名单上涉及的某乳业公司。该公司公共事务管理系统人士称,其产品选用优质牧场奶源,产品符合国家关于调制乳的相关标准,产品内所有添加物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激素成分。北青报记者尚未得到其他企业回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开单”医生:禁食名单没有做专门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青报记者经过对儿研所内科专家擅长领域的调查和对其医护人员的多方求证,发现这份禁食名单来源于其内分泌科的一位陈姓大夫。</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在其诊室,陈大夫向北青报记者证实,禁食清单确实是自己开的,但这份单子仅仅针对的是已经具有性早熟症状的儿童。孩子有了性早熟症状,家长会问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每次都要说好几次,家长又希望可以写下来,所以逐渐就打成单子给家长了。陈大夫介绍说,自己一天看的病人在90个左右,禁食名单是根据自己数千个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开具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说:“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往往需要做很多项检查,不但价格贵,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每次我都会问孩子吃什么了,或者误用什么了,家长会谈到孩子经常吃的、用的物品。我会根据经验让其停用,然后再观察一段时间,90%以上的孩子停用了某种食物之后,性早熟的症状消失了,乳房也停止了发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据陈大夫介绍,除了上述食品,自己接触的病例中,有误食避孕药的,误戴了大人丰乳罩的,在规避了接触源之后,症状基本都消失了,也没有进行别的治疗和干预。</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称,这份禁食名单主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自己并不清楚上述食物中具有哪些成分,也没有做过专门的检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陈大夫介绍,自己的一个病人仅仅五个月,是母乳喂养儿,孩子的母亲饮食方面非常注意,也没有给孩子吃过她多次强调不要吃的食物。后来经过多次询问得知孩子的母亲使用一种补水的护肤品,在停用之后,孩子的发育症状也消失了。陈大夫说:“也不一定说吃了上述食品就会得性早熟,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敏感人群确实需要注意。”</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营养专家难以确定所列食品导致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她并不能确认禁食名单上的食物具体是否含有激素或者会导致性早熟的物质。</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单从营养角度上来看,蛋白粉和动物脂肪容易促进儿童性早熟。动物营养级别越高,浓缩的污染风险也就越大,越肥育的食物也就越容易使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范教授谈到了“环境雌激素”,并曾解释过,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效果是使动物雌性化,在动物体内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据范教授介绍,环境雌激素正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类,这类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记者观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禁食名单并非只有一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北青报记者以病人家长的身份在儿研所挂号咨询,发现分泌专家门诊室前,大量排队家长带着孩子等待检查是否性早熟。当天,从下午2点半到6点半的4个小时中,就医儿童多数集中在4岁到13岁,且多为女孩。其中,最小的一个尚未到一周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家在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位母亲发现女儿乳部有硬块儿,起初以为是夏天吹空调多,可能是着凉,孩子只有8岁,不太可能是发育。在忧虑之下,她带着女儿来就诊,初诊显示已有乳核,为性早熟,但原因不明,仍需做多项测试,以确定成因。</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同在内分泌科的另一位大夫说,儿童性早熟诱发原因很复杂,所有引发敏感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该物质对敏感儿童可以引起性早熟,即使是接触很少。孩子敏感是天生的,跟遗传有关,有的孩子家长就早熟。鉴定中,需要给儿童做取血、子宫卵巢和乳房B超、骨龄以及查性激素等一套检查。</div><div><br></div><div>&nbsp; &nbsp; 这位大夫在病历本上同样盖上一个禁食的章,上面写明:机械化生产的鸡肉、鸡蛋、淡水鱼、 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豆浆豆制品、激素类食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新闻内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儿童性早熟事件多与食品相关联</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8月8日,《湛江晚报》报道了《哺乳期吃避孕药会致孩子早熟》。报道称赵女士一直母乳喂养孩子,从来没有吃过任何奶粉,可是孩子突然出现乳房发育的性早熟体征。</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师陈小燕对此表示,小孩如果食用了含雌激素的食品或药品,都可能导致乳房增大,出现性早熟的体征。其中,避孕药是最严重的一种。</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4年8月7日,针对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的传言,《北京日报》发表了名为《催熟水果致儿童性早熟?不靠谱》的文章。报道称,“4岁女童食用催熟草莓导致性早熟”是一则2011年的旧闻,每到夏季,就会在网络上热传一阵。</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多位食品学、医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催熟剂是植物激素,没有证据证明是人体激素,植物激素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2010年8月5日,《健康时报》报道了“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后调查发现,三名女婴的家长均称孩子曾食用过“圣元优博”奶粉,他们怀疑孩子的性早熟和圣元奶粉有关。之后,全国多个地方均发现此类病例,嫌疑直指圣元奶粉。8月15日,卫生部回应圣元事件:乳粉激素含量无异常。</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名词解释</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何为儿童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儿童性早熟与牛奶雌激素相关问答》指出,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导致第二性征发育的性激素可来自体内或体外。体内可来自分泌性激素的各种肿瘤,体外可来源于食物或药物。</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组曾专门针对牛奶中的激素水平做过研究:乳牛在乳汁分泌的调节过程中,除体内催乳素作用外,还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共同参与才可完成泌乳这个过程。</div><div><br></div><div>&nbsp; &nbsp; 牛奶中激素含量受母体品种、不同生理阶段、受孕次数、饲料营养等影响。一般来说,无论是生乳还是市售奶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范围变化较大。</div><div><br></div><div>&nbsp; &nbsp; 另外乳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激素水平也会相对高。这是因为雌激素和孕酮都是脂溶性的,部分雌激素可以与乳中蛋白质结合,因此乳品激素含量会有所提高。</div><div><br></div><div>&nbsp; &nbsp; 本组文/本报记者 刘珜 实习记者 杨诗仪 刘睿</div><div><br></div><div>&nbsp; &nbsp; 供图/网络</div> 纤纤 刘珜 杨诗仪 刘睿
[第376期]小夜灯会让宝宝性早熟吗?
专家:喝暴晒后的瓶装饮料或会引起性早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