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创办打工博物馆 想上春晚不想成为王宝强

中健网 >> 医疗圈 >> 医讯 2008年05月12日 凤凰网-京华时报 沈佳音 王鹏

王德志站在打工博物馆里,介绍他来北京的13年。本报实习生朱嘉磊 摄

打工仔和他背后的打工博物馆

31岁的王德志是内蒙古人。1995年,他带着上春晚出名的梦想来到北京。他没能上春晚,成了“北漂”一族。洗过碗、发过小广告,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但他始终拥有梦想。他看《资本论》、《红与黑》、报了相声班,他希望自己更快地融入北京。

他写出了相声《飘》、自拍DV记录打工者的生活,最终和同伴创办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5月1日,这家博物馆第一次展出。展品是和打工生活相关的物品。在王德志看来,这里记录了打工者的故事和城市发展的轨迹。

创办打工博物馆

博物馆的展品都是与打工生活相关的各类物品,比如工资单、暂住证、劳动工具等,都是工友无偿捐赠的。创办人说,工友们对此都特别支持,因为每个人都有历史,都渴望被记录。

1995年单人匹马我来到京城

准备混个天皇巨星潇洒一番……

哎,结果不行啊

我转身找个餐馆干起杂工……

天天撅着屁股工作14小时……

5月1日上午10点半,一名年轻男子站在朝阳区金盏乡皮村东北角一个临时搭建成的舞台上,手舞足蹈地唱着。他唱的是自编的Rap段子《我的自白书》,他的俏皮演出逗得观众直乐。

下台后,年轻男子安静地站在人群中。他身材瘦弱,背微微有些驼,黝黑的脸上隐隐泛着高原红。他叫王德志,是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的一名负责人,当天的演出是他和同伴发起创办的打工文化博物馆开馆的开幕式。

博物馆位于皮村东北角一片平房中,是一个300平方米的展厅,原来是一个废弃的玻璃厂。去年8月,后来成为博物馆馆长的孙恒和王德志在一家机构的支持下,以每年4万元的租金租下了场地,并将其改造成了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打工·三十年·流动的历史”,分为影像展厅、儿童展厅、妇女展厅、生活工作实物展厅等七个部分。展品都是与打工生活相关的各类物品,如工资单、暂住证等,都是工友无偿捐赠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